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HSC/HPC)的核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κB1、κB2信号分子的基因表达水平,了解NFκB信号途径分子基因表达的异常与临床指标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4例RA患者,9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抽取50 ml抗凝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分选CD34+HSC/HPC,Trizol法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方法检测患者组和对照组NFκB1、NFκB2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RA患者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组和未治疗组NFκB1、NFκB2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合其它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患者组NFκB1 mRNA表达相对量高于正常对照组[6.57(1.08~76.71),2.14(0.68~7.09),P=0.013];NFκB2 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RA患者外周血CD34+HSC/HPCNFκB1、NFκB2 mRNA表达与有无MTX的治疗无统计学差异,与疾病活动关节评分28(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等临床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RA患者外周血CD34+HSC/HPC NFκB1基因表达水平比正常对照增高,可能是RA患者CD34+细胞重要缺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化锂(Li Cl)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致小鼠Sca-1+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衰老及其机制。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小鼠Sca-1+HSC/HPC。纯化后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Li Cl组,正常对照组基础上,加入Li Cl(终浓度10mmol/L);D-半乳糖致衰组,正常对照组基础上,加入D-半乳糖(终浓度166mmol/L),各组培养48h。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检测Sca-1+HSC/HPC多向分化潜能,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Sca-1+HSC/HPC增殖能力,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β-catenin、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P53、P21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胞质内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i Cl组与D-半乳糖致衰组Sca-1+HSC/HPC增殖能力下降,形成CFU-Mix数量下降,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增加,β-catenin、P53、P21蛋白表达上调,GSK-3β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内8-OH-d G水平升高。结论 Li Cl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使细胞DNA氧化损伤,上调P53/P21途径,这可能是导致小鼠造血干/祖细胞衰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免疫细胞、滑膜细胞和破骨细胞均参与其发生、发展。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存在于所有多细胞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RA患者细胞中存在异常激活,与R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主要分析Notch信号通路在免疫细胞、滑膜细胞及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生存及效应过程中的作用,介绍Notch信号通路介导RA的可能途径,有利于从Notch信号通路角度认识RA的发病机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Wnt基因及其激活的经典Wnt/β- catenin信号转导途径不仅参与胚胎发育,在造血干 /祖细胞 (HSC/HPC)及T和B淋巴细胞的发育、维持和自我更新中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参与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成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间接影响破骨细胞的功能。目的:分析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与骨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和Elsevier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文献,关键词为"Wnt/β-连环蛋白、成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选择与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及骨疾病影响有关的文章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Wnt信号通路包括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Wnt经典信号通路);Wnt/Ca2+信号通路;Wnt/PCP(平面细胞极性)信号通路等。Wnt信号途径是体内重要的信号调节系统之一,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和程序性死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Wnt信号途径主要通过成骨细胞发挥作用。其成骨细胞中Wnt信号途径的抑制因子上调,能够降低骨保护素/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比值,促进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研究Wnt通路的组分及其作用,不仅有助于骨疾病的特定治疗,而且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及其他关节性等疾病。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可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永久性关节破坏,严重损害时可以导致残疾和畸形。骨破坏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进程中造成患者功能障碍等诸多临床问题的重要原因,骨重建(bone remodeling)过程的失调加重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损伤。在骨重建过程中,两条重要通路在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骨和软骨形成与损伤修复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Wnt信号通路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信号通路。本文拟对正常状态下骨重建的两条重要通路和其在RA中的异常改变对骨重建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作为一种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滑膜炎症和增生、局灶性骨侵蚀及关节软骨变薄为特征,最终导致严重的关节损伤和残疾。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被认为是成人骨和软骨内稳态的关键调节器,能够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产生及功能,对骨量的调控非常关键。经典Wnt信号通路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其中硬化蛋白(sclerostin, SOST)作为该通路的内源性负调节蛋白,可通过抑制该通路的转导影响新骨形成。该文对SOST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对RA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探讨Wnt/β-连环蛋白/SOST在RA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为临床治疗RA提供更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Wnt信号通路是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该通路在器官和组织的早期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异常表达或激活该途径会导致各种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Wnt信号转导途径能够传递生长刺激信号 ,促进细胞的增殖和组织的生长发育。其过度的转导和异常的活化 ,可改变干细胞的微环境 ,维持、扩增干细胞分隔空间 ,引起干细胞数目的增加 ,最终导致恶性肿瘤 ,尤其是结直肠癌的发生。因此 ,对Wnt途径的进一步研究将为探索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有效的诊治手段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6、TNF-α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细胞因子与性激素分泌异常在RA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对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雌二醇(E2)、睾酮(TEST)的水平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其在RA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临床常见风湿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RA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涉及免疫紊乱、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微小RNA(miRNA)可通过多种通路与途径参与RA发生与发展,为研究RA发病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仅就近年来miRNA参与RA发生发展机制,及中药通过影响miRNA及其通路调控治疗RA研究的最新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共刺激分子4-1BB及其配体4-1BBL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为、T细胞的活化、增殖提供第二信号,并可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已证实T细胞功能的偏移及细胞因子表达异常在RA的免疫炎症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4-1BB作为RA发病机制中的关键性因素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干预4-1BB/4—1BBL信号途径对RA进行免疫治疗也已是当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Dickkopf-1(DKK-1)属于富含半胱氨酸蛋白,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内源性抑制因子;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成人关节软骨和退行性软骨组织的调节器,对骨量调节尤为关键。经典Wnt信号通路受到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其中DKK-1作为负调节蛋白,能够通过抑制该通路的传导,进而抑制新骨形成。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软骨和骨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残疾。因此,本文将DKK-1作为治疗RA的刺激靶点,对DKK-1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对RA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DKK-1在RA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RA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类以人体肢端关节滑膜中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至今尚未真正明确.从免疫学角度研究发现:除了免疫复合物(炎性沉淀物)在关节囊液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外,其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与RA存在着密切关联.尽管目前仍有较为明确的证据表明RA是以T细胞--特别是Th1介导为主:这是由于依赖于胶原诱导关节炎(CIA,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小鼠模型研究所得的结论.然而,新近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免疫干预的进展使人们重新认识到B细胞是如何受自身抗原的诱导、激活、增殖和分泌自身抗体导致了RA发病以及这些自身抗体所累及的患者临床病理变化的本质,无疑将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关联性重新提到一新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患者体内自身反应性B细胞和其产生的自身抗体在RA的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患者关节滑液中浸润着高表达IL-13受体的B细胞,它们所分泌的一系列细胞因子发挥着特殊作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IL-13可以作用于B细胞(诱导B细胞高表达CD23,促进幼稚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直至这种自身反应性B细胞克隆的异常扩增),越发突显自身反应性B细胞协同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RA发病的重要性,同时人们将更加关注其独特的免疫病理学机制对RA的诊断、进展和疾病预后的重要意义.本文将着重综述和讨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关联性的最新进展,旨在重新评估自身反应性B细胞和其分泌的自身抗体,包括一些细胞因子特别是IL-13介导的免疫失衡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在肝星状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和增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为重要的促细胞活化、分裂的增殖剂.PDGF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RA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途径、磷脂酰肌醇3-激酶(RI3-K)途径、钙通道、Na+/H+交换等途径进行细胞内信号转导,促进HSC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抗原模糊识别——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栗占国 《现代免疫学》2004,24(4):265-267
对抗原模糊识别现象的认识是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 (RA)发病机制研究中的重要进展之一。围绕RA相关抗原和易感基因的基础研究为抗原模糊识别理论提供了大量的试验依据 ,并由此提高了在分子水平对RA发病机制和免疫治疗的认识水平。RA相关抗原 (如CII、HSP)和不同RA易感性HLA (如DR4、DR1)之间的“模糊”识别和结合与RA患者自身免疫异常的复杂性有关。因此 ,抗原模糊识别理论对进一步筛选和研究RA相关抗原及易感基因 ,并探讨这些分子彼此间的结合方式和机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在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连续移植中对抗细胞衰老的作用与去乙酰化酶6/核因子-κB(SIRT6/NF-κB)信号轴的关系。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雄性供体小鼠干细胞抗原阳性(Sca-1+)HSC/HPC,连续移植3代构建HSC/HPC衰老体内模型。60Coγ射线致死剂量辐射雌性受体鼠后分4组,照射对照组;衰老模型组;Rg1治疗衰老组;Rg1预防衰老组。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细胞周期分析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分析Rg1体内调控Sca-1+HSC/HPC衰老的作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衰老调控分子SIRT6、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连续移植后受体鼠Sca-1+HSC/HPC出现细胞衰老特征,随移植代数的增加,Sca-1+HSC/HPC G0/G1期细胞比例及SA-β-Gal染色阳性率增高,CFU-Mix数量下降。与同代衰老模型组相比,Rg1治疗衰老组及Rg1预防衰老组受体鼠Sca-1+HSC/HPC G0/G1期细胞比例、SA-β-Gal染色阳性率下降,CFU-Mix数量升高;SIRT6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Rg1预防衰老组各指标变化均较Rg1治疗衰老组明显。结论 Rg1可能通过调控SIRT6/NF-κB信号轴发挥其对抗连续移植过程中Sca-1+HSC/HPC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闫喆  段惠军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0,30(12):1342-1345
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参与了肾脏发育及肾肿瘤、肾纤维化、多囊肾、急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等肾脏病的发病。该途径控制输尿管芽的发育并调节间充质细胞的肾形态发生过程;其表达异常参与了多种肾肿瘤的发病;Wnt/β-catenin信号的异常激活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等肾脏固有细胞增殖或凋亡,导致多种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与发展。因而,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在肾脏发育与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早期症状以慢性滑膜炎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一系列的关节病变及关节畸形。进行性的残疾和多系统并发症使RA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肥大细胞属于固有免疫细胞,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同时也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肥大细胞在RA发病时会发生特征性增殖,并在其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归纳总结了肥大细胞在R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为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Sca-1+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与调控P16INK4a表达的关系,为寻找延缓HSC/HPC衰老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小鼠Sca-1+ HSC/HPC.用t-BHP诱导Sca-1+ HSC/HPC6h建立体外细胞衰老模型,通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细胞周期测定和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观察t-BHP诱导Sca-1+ HSC/HPC衰老的生物学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INK4a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16INK4a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的Sca-1+ HSC/HPC纯度可达87.33%±1.25%.衰老组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G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生成CFU-Mix数低于对照组,衰老组P16INK4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调.结论:t-BHP能有效诱导Sca-1+ HSC/HPC衰老,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16INK4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