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设计了3块再生混凝土叠合板,配筋率分别为0.5%、1.0%、1.5%,预制部分采用普通混凝土,叠合部分采用100%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叠合面采用人工粗糙面.另外设计了1块整浇板,全部采用100%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以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受弯性能试验,得到了挠度和裂缝发展规律以及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叠合板的受弯力学性能和普通混凝土板受弯性能接近,其极限承载力可采用普通混凝土叠合板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当配筋率不低于1%时,采用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按现有规范短期刚度公式计算的挠度乘以0.9的修正系数后仍适用于再生混凝土叠合板.  相似文献   

2.
胡伯杭 《山西建筑》2010,36(33):132-134
针对工程的特殊性、复杂性,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了方钢管混凝土柱内浇筑混凝土的类型,并介绍了方钢管混凝土柱钢导管法施工工艺,结果表明:方钢管混凝土柱内采用自密实混凝土,确保了钢管内以及隔板下方35°~45°角处混凝土的密实度;先浇筑混凝土楼板,再浇筑方钢管混凝土柱,采用钢导管法分段作业,降低了浇筑高度,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地铁管片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表面强韧化方法,在优化混凝土搅拌工艺、调控骨料水泥石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提高混凝土强度基础上,采用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对普通水泥混凝土进行表面强韧化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掺合料裹骨料工艺可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采用不同厚度的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进行表面处理,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影响不大,但可有效增强其变形能力和表面抗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4.
再生混凝土叠合梁受弯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3根再生混凝土叠合梁,受拉钢筋配筋率分别为0.5%、1.0%、1.5%,预制部分采用普通混凝土,叠合部分采用100%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另外设计了1根整浇梁,全部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通过受弯性能试验,得到挠度和裂缝发展规律以及破坏特征。运用Ansys软件对叠合梁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试验结果和数值分析表明,再生混凝土叠合梁的受弯力学性能和普通混凝土梁受弯性能接近,其受弯承载力可采用普通混凝土梁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采用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利用现有规范GB 50010—2002短期刚度计算公式得到的挠度,需乘以0.8的修正系数后才适用于再生混凝土叠合梁。  相似文献   

5.
轻骨料混凝土尤其是陶粒混凝土作为非结构构件的保温或找坡层已大规模应用于重庆市建设工程中,但应用于承重结构的结构轻骨料混凝土还无先例。重庆金鹰财富中心是一个既有建筑的改造项目,结合当地特点及工程特点采用了高强的陶粒混凝土(柱采用LC40,梁板采用LC30),在重庆首次使用了结构轻骨料混凝土。该文主要介绍了结构轻骨料混凝土在金鹰财富中心工程的设计特点及与普通混凝土进行了设计方案对比,还提出轻骨料混凝土的一些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瞭望塔工程为高耸钢结构,为加强塔身主要受力构件——钢管柱,采用提高钢管内部混凝土强度和浇筑高度的方法来抵抗结构荷载。本工程钢管混凝土柱浇筑采用分段抛落法工艺,利用浇筑过程中高处下抛时产生的动能来实现自流平并充满钢管柱的施工方法。并采用了免振捣的自密实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减小了混凝土收缩量,保证了钢管与混凝土之间可靠粘结,确保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钢管柱混凝土施工的难点和特点,决定采用泵送顶升浇筑法进行混凝土施工。对高流态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了试配并通过具体实践,决定采用一次顶升施工工艺,混凝土质量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强回弹仪和普通回弹仪分别对不同龄期的50~60MPa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了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并对回弹后的试件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检测,比较分析了采用高强回弹仪和普通回弹仪所得到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若混凝土抗压强度介于50~60MPa时,高强回弹仪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更接近。  相似文献   

9.
该文结合超长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使用情况,从采用补偿混凝土、设置后浇带、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减小超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采用了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对CSA抗裂防水剂配制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围绕混凝土的膨胀收缩规律和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表明,补偿收缩混凝土是一种抗裂性与耐久性兼顾的高性能混凝土。采用聚羧酸减水剂可进一步改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降低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后期收缩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入性。  相似文献   

11.
结合广州东塔项目一期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和配合比试验,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行了低水化热配合比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研究。在此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组织了现场施工,进行了温度的监测、混凝土的保养和必要的降温措施,从而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闫祥梅 《工业建筑》2011,41(7):92-95,73
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基础结构形式为桩筏复合基础,基础底板未设置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属超长结构无缝施工。通过对河南广播电视发射塔基础的大体积混凝土超长无缝施工技术的介绍及各测试位置的相邻测点温差的监测表明,混凝土各测点温差均未超过监测报警温差25℃,没有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整个底板施工完成后未产生裂缝,混凝土裂缝得到了有...  相似文献   

13.
采用振动搅拌技术,选取碳纤维为导电相制备用于杆塔基础接地的导电混凝土,并对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振动搅拌工艺参数、配合比和接地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振动搅拌技术制备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干拌时间10 s、湿拌时间70 s、加碳纤维搅拌时间60 s;最优配合比为:碳纤维掺量0.3%、水灰比0.46、单位用水量200 kg、砂率36%;此工艺参数和配合比下,导电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为46.3 MPa,抗折强度为5.7 MPa,28 d电阻率为2.09Ω·m,导电性能优良,满足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接地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裂缝问题,结合哈药大厦的工程实例,文中详细阐述了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难点及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孟克 《低温建筑技术》2021,43(1):130-132
输电塔基础型式能直接影响输电线路安全性、施工工期和经济效益,研究经济性高、可缩短工期的复合基础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介绍了桩-锚杆复合基础结构、原理和适用性,然后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桩-锚杆复合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对±800kV输电塔基础进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桩基础相比,桩-锚杆复合基础可以明显降低基础的施...  相似文献   

16.
陈建勤  李晓华 《山西建筑》2011,37(29):167-168
以某特大桥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为例,结合冬期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从原材料、配合比、拌和楼搅拌、混凝土运输和浇筑及现场施工保温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保证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郑笑芳 《施工技术》2012,41(13):43-45
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钢管混凝土高桩承台塔式起重机基础的施工技术。从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钢管柱的制作,承台配筋,混凝土浇筑,钢管柱间的支撑布置等方面对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工程实践表明,该塔式起重机基础刚度大,施工稳定性好,在整个塔式起重机使用过程中,未发生显著沉降。  相似文献   

18.
康玲  石全喜  刘瑞成 《山西建筑》2009,35(27):159-160
以苏丹喀土穆炼厂扩建工程焦碳塔基础施工为例,主要从材料选用、改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约束条件、浇灌组织设计、保温和水置换养护、温度跟踪控制等五大环节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质量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国贸三期主塔楼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通过合理的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优化,降低了混凝土的温升和收缩。足尺模型试验进一步表明配合比及施工、养护方法适用于实际底板工程中。在基础底板施工中,严格落实施工管理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空悬挑混凝土构架高支模系统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文超  蔡春  奚惠兴 《建筑技术》2010,41(8):701-703
某酒店式公寓在顶层沿建筑物四周设计有外挑混凝土构架,通过设计屋面悬挑构架支撑体系、验算主体结构、制订施工方案,采用小型吊装机械配合塔式起重机进行高空悬挑构架施工,优化设计起重机行走路线和吊装作业点,保证了悬挑构架施工和主体结构安全,有效地解决了工效和施工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