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哮喘是呼吸科最常见的急危症之一。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氨茶碱、β2受体激动剂治疗部分患可缓解,但对急性重症哮喘常需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我院自2001年6月~2003年5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重症支气管哮喘来势凶猛,临床处理不慎易导致死亡。2002年7月-2006年3月,我科应用机械通气治疗36例重症哮喘患,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超急性发作的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机械通气救治经验。方法 对1993年8月以来本科室收治的超急性发作的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患者机械通气救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收治9例,其中3例就诊时呼吸、心跳停止超过5分钟,脑复苏失败而最终死亡,余经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 超急性发作的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发病急,病情危重,气道压极高,机械通气技术要求高,但经过积极及时的机械通气治疗及综合治疗,仍可治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有所升高,其严重病例也较多,已成为呼吸科常见急症之一。对危重哮喘的治疗至今仍首选糖皮质激素和以β2受体激动剂为主的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但少数患者用药后病情仍继续加重,需要辅以机械通气治疗。现将我科收治的24例重症哮喘患者行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魏建  洪尚华 《中原医刊》2006,33(21):63-64
危重哮喘是指哮喘患者经吸人糖皮质激素(≤1000μg/d)和应用长效β-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药物治疗后,哮喘症状仍持续存在或继续恶化;或哮喘呈暴发性发作,从哮喘发作后短时间内即进入危噩状态。机构通气是治疗危重哮喘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呼吸内科自2000年1月-2005年5月收治的急危重哮喘患者204例中14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高反应疾患,一般经抗炎平喘、补液等治疗后可缓解,但少数病人经积极处理后,哮喘仍持续发作,生命体征垂危,我科联用机械通气和氯胺酮救治了13例重哮喘并获得成功,本文主要阐述联用机械通气和氯胺酮治疗重症哮喘的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7.
哮喘持续状态系指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经过一般治疗(12h以上)仍未能控制症状。本院自1986年1月~1995年12月,对因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而入院的90例患,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50例.并与传统方法的40例做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8.
重症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重症哮喘)是呼吸内科急症,除药物治疗外,有创性机械通气常作为抢救的最后手段,疗效确切。无创通气是近年来治疗呼吸衰竭的趋势,可避免有创通气所带来的损伤和并发症。我们于2003年3月-2004年10月对28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重症哮喘及时给予经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徐英  张铮  秦海东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4):1062-1063
目的总结超急性发作的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机械通气救治经验。方法对1993年8月以来本科室收治的超急性发作的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患者机械通气救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9例,其中3例就诊时呼吸、心跳停止超过5分钟,脑复苏失败而最终死亡,余经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超急性发作的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发病急,病情危重,气道压极高,机械通气技术要求高,但经过积极及时的机械通气治疗及综合治疗,仍可治愈。  相似文献   

10.
呼定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190-219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2010年9月在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26例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固顾性分析。结果重症哮喘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d-6d,平均(2.9±0.7)d。有121例患者好转出院,5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脱机后24h与上机前比较,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气分析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可显著改善患者动脉血氧情况,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高反应性疾患,一般经抗炎、平喘、补液治疗可缓解,但少数病人虽积极处理,哮喘仍持续发作,生命垂危,我院联用机械通气和氯胺酮救治13例重症哮喘均获得成功,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冀 《沈阳医学》2003,23(1):25-26
目的 观察优喘平治疗哮喘和慢支喘息型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53例患临床分析。结果 优喘平服用方便,对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和体征总有效率高达86.6%~92.4%,对肺通气功能也有一定改善,其副作用较轻。结论:优喘平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是有效及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哮喘发作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危重哮喘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结果患者通气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缺氧迅速改善,PaCO2显著下降,平均3.7天撤机。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哮喘发作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氧合和通气,血气恢复,并能在短期内顺利撤机。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治疗是呼吸机抢救重危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我科于2000-01-01收治1例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呈危重型哮喘患,经机械通气治疗已400d余,至目前病情比较稳定,现将1a多来呼吸道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数病人经抗炎、平喘、补液、吸氧、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可得到缓解,但有少数病人尽管应用了支气管扩张剂、吸氧及吸入皮质激素等治疗,病情仍继续恶化,约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持续状态,继而出现呼吸肌疲劳,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我们从1999年4月~2000年5月采用机械通气等方法综合治疗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14例,均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症哮喘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激素及吸氧等综合治疗,病情短时往往不能缓解,随时危及患者生命。机械通气的应用为重症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成为最有力的救治手段。2000年2月至2005年3月,我们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13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危重发作并发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5年8月收治的7例支气管哮喘危重发作并发呼吸衰竭,用内科常规治疗无效的危重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7例经过平均89.2(52~120)h的机械通气,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改善,顺利撤除呼吸机。结论支气管哮喘危重发作并发呼吸衰竭经内科常规治疗无效的危重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技术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是一种呼吸道的常见疾病 ,全球约有 1 7亿人患该病[1] 。虽然目前对哮喘的症状控制及预防治疗有了很大提高 ,但一部分重症哮喘仍起病急、病程进展快、合并症重、死亡率高。因此 ,控制发作、减少复发、改善生活质量进而达到完全治愈 ,仍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为使治疗研究更见成效 ,必须牢牢把握哮喘发病机制。经过大量研究 ,目前认为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本质[2 ] ,即气道平滑肌对外界环境刺激 (物理、化学、生物学等 )产生过早及过强的收缩反应。表现为喘息及通气功能的下降。而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引起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对于COPD急性发作,在采取积极综合保守性治疗措施后,部分能够缓解,若治疗后呼吸功能仍无改善或呈进行性恶化,则需考虑行机械通气治疗。2000年12月~2002年12月,我们对27例COPD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患采取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配合镇静麻醉和肌松剂抢救重症哮喘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认识的日益深入,新的、有效的治疗药物也不断增多。但哮喘的暴发性发作及不规范治疗导致的重症哮喘仍较常见,此时药物常常不能缓解其症状,可能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1997年1月~2000年1月我们采用机械通气配合镇静麻醉和肌松剂治疗10例重症哮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