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熊娟  陈红霞 《吉林医学》2014,(34):7726-7727
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促进剖宫产产妇的康复效果。方法:抽取实施择期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依据传统剖宫产护理常规及遵医嘱给予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宣教,术后饮食活动指导,管道护理,安全防范,新生儿护理,乳房护理,母乳喂养,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重视家属对促进产妇康复的作用,依据产妇及陪护家属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家庭经济状况等,由责任护士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合理安排健康教育的内容,顺序及侧重点。结果: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健康宣教知识合格的情况。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产妇焦虑情绪,促进产妇恢复,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对新式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新式剖宫产术产妇200例分为实施组和对照组,实施组100例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对照组100例未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观察两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后能否自行排尿,腹部切口愈合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实施组24小时内肛门排气为58%,对照组为14%(P<0.005);实施组24小时内下床活动占78%,对照组16%(P<0.005);自主排尿94%,对照组72%(P<0.005);腹部切口一期愈合96%,二期愈合4%,对照组切口一期愈合80%,二期愈合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产妇泌乳情况24小时内无差异(P>0.05),实施组48小时和72小时奶量中和奶量多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奶量少和无奶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有利于新式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早期恢复和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媒体健康宣教对先天性心脏病婴幼患儿术后护理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由护士进行常规的术后口头宣教,观察组让家属观看制作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后护理”宣教视频短片,两组患儿在宣教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比较两组测试评分和患儿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家属宣教后测试比较,观察组的宣教后测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宣教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健康宣教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先天性心脏病婴幼患儿术后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饮食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干预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饮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泌乳功能和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产后泌乳和胃肠功能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有助于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和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剖宫产产妇,根据产妇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疼痛程度、心理状况、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可减少产妇的不适感,促使产妇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缓解剖宫产产妇负性心理情绪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近期本院产科行剖宫产的220例产妇,按护理模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强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出现各种负性心理情绪比例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发生率17.8%,术后VAS评分平均(1.9±0.8),护理满意优良率99.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强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剖宫产产妇负性心理,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杜建红 《大家健康》2016,(11):281-281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在剖宫产前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宣教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产后抑郁评分与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产妇展开剖宫产前,展开术前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产后抑郁情绪,同时还能够减少产妇术后出血量,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剖宫产的9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后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乳汁分泌充足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术后胃肠道功能,促进乳汁分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肖思枚  陈勇华  王立芸  苏茵 《吉林医学》2014,(20):4559-4560
目的:研究半侧卧位翻身起床减轻剖宫产术后首次起床切口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后24 h的9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半侧卧位翻身起床组(观察组)48例与仰卧位翻身起床组(对照组)48例。采用不同翻身起床方式后,观察两组剖宫产术后产妇首次起床时切口疼痛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采用半侧卧位翻身起床方式,剧烈疼痛产妇减少一半,严重疼痛、明显疼痛产妇均有所减少,剖宫产术后首次起床切口疼痛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缓解(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满意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侧卧位翻身起床显著减轻剖宫产术后首次起床切口疼痛,提高产妇术后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有效缓解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与探讨在剖宫产术护理中应用综合性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3月在我院剖宫产术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性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9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健康教育方式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产妇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效果,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 剖宫产术后自愿留置静脉PCA产妇50例为观察组,采用术后静脉PCA观察及护理。同期剖宫产术后常规哌替啶镇痛50例为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疼痛、产妇自行下床活动时间、副反应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2.0%,明显优于对照组26.0%(P<0.05),且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副反应2例,对照组3例。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静脉PCA给药,镇痛效果肯定,使用方便、安全;配合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静脉PCA密切监测,对产妇早日康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许昌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86例瘢痕妊娠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20.9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瘢痕妊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妇术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手术的1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模式。2组出院后随访干预6个月,每月1次。比较2组产妇负面情绪、生活质量、护理积极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剖宫产产妇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产妇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关系、环境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的护理积极性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可减少剖宫产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剖宫产产后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产妇护理积极性及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 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50例 ,两组术后均留置导尿管 ,期间观察组行全方位护理干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两组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 vs12.0% )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发生率 ,预防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对剖宫产孕妇术中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在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26例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及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8.41%)明显高于对照组(8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产妇剖宫产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地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满足患者在围手术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产后的治疗、护理、转归、母乳喂养指导做好充分的准备。方法:根据产褥期产妇生理特点及恢复情况,利用幻灯片和健康教育宣教单,按照健康教育流程,在为手术期前、中、后进行不同阶段的宣教。将2013年1月46例剖宫产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用传统临床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用健康教育宣教流程方法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方法优于传统护理,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52例,将产妇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健康知识讲解,观察组产妇按照既定教育计划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及产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26例产妇在接受上述术前健康教育干预后,产妇的术后出血量为(314.62±43.18)mL,术后产妇的抑郁量表得分为(53.28±3.47)分,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为(94.27±1.24);对照组产妇的术后出血量为(385.93±51.19)mL,抑郁量表得分为(71.42±2.18),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81.36±2.17)分。观察组产妇的术后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产妇行剖宫产术前,应根据产妇的健康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产妇的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产妇的术后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余丽君 《吉林医学》2012,33(23):5085-5086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实施整体护理后剖宫产术后产妇350例为观察组,与2007年同期开展整体护理前剖宫产术后产妇260例为对照组,观察分析开展整体护理前后两组产妇术后24 h内、48 h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情况及产后24、48、72 h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开展后有168例(48.0%)在24 h内排气,而对照组仅有23例(8.8%,χ2=106.33,P<0.005),观察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开展后有322例(92%在24 h内下床活动,而开展前仅有48例(18.5%),观察组拔尿管后自主排尿的337例(96.3%),对照组只有180例(69.2%χ2=84.51,P<0.005)。在产后24 h、48 h、72 h观察两组产妇泌乳情况,结果表明,两组产妇24 h内泌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48 h和72 h奶量足和奶量中的例数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联合康复治疗对剖宫产术后早期泌乳和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120例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健康宣教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乳汁分泌和排气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结论健康宣教联合康复治疗能够缩短剖宫产术产妇泌乳活动时间,促进早排气,有利于母乳喂养和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将2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分为2组,分别给予个体化措施护理(观察组)与常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观察2组产妇泌乳时间及母乳喂养率的区别。结果观察组泌乳时间为(29.17±3.26)h,产妇出院时母乳喂养率达到9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9.45±4.32)h给予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不能早期进行母乳喂养的原因进行合理的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成功母乳喂养,从而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