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对生命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人类赋于血液以宗教神话的色彩。人们对于“出血致死”的了解只是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加以正确的文字性描述。他们并不了解循环于血液当中的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这些细胞必须被不断更替。虽然这一过程较出血为缓慢些.但如果丧失这种更替功能,其后果将与出血是一样的严重。受到高剂量放射线照射后,人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即可死亡。其原因是被照者不能进行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更替,最终死于感染、贫血和出血。同样.造血系统的疾病往往也是由此致命的,特别是白血病,或称血癌,很少得到成功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非编码RNA,广泛分布于细胞中,其具有保守序列及特殊的反向剪接成环的结构特点,使其在细胞中稳定表达,同时具有组织特异性。随着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circRNA被发现,同时circRNA的功能也逐渐被了解证实,使其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在肿瘤疾病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circRNA通过不同途径调节基因的表达,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对造血与血液肿瘤的影响也逐渐被揭示。本文论述了circRNA的产生、结构特点与功能,以及其与造血及血液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长春瑞滨的血液毒性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春瑞滨(NVB)作为长春碱类化疗药物,其疗效确切,被广泛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其副反应主要是神经毒性和血液毒性,与其他化疗药物一样,其粒细胞下降是明显的,但是,该药对血红蛋白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发生时间较晚,易被临床医生忽视。本报告用含长春瑞滨方案化疗的27例患的血液毒性特点,并讨论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血液系统疾病的了解及认识。方法 对父女3人所患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资料、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父女3人几乎同时患血液系统疾病,其中2人出现细胞遗传学异常。结论 家族性白血病目前鲜见报道,但父女3人患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病例亦鲜见报道。血液系统疾病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暴露在核小体表面的N-末端尾部可发生共价修饰,这些共价修饰可以影响组蛋白和DNA结合的紧密程度,从而影响DNA的表达,被称之为"组蛋白密码"。研究表明组蛋白末端的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被异常甲基化与血液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调控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能够抑制细胞周期并诱导血液恶性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白血病?白血病俗称血癌,是我们机体的造血工厂——骨髓的白细胞系统发生癌变所导致的疾病。骨髓生产三大类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些细胞在骨髓从幼稚细胞发育为成熟细胞后,便释放到外周血液中去发挥它们相应的功能。红细胞使血液颜色呈红色,承担运输氧气的任务。白细胞是我们机体的卫士,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等敌人的侵袭;血小板像黏合剂,当血管有破损时,即刻补上,所以血小板具有防止出血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免疫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细胞疗法,在多种复发或难治性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大量临床研究显示CAR-T细胞治疗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且部分患者缓解后再次复发。因此,了解CAR-T疗法面临的挑战,寻找克服局限性的办法,对充分发挥CAR-T细胞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CAR-T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及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空洞性肺癌被认为预后较非空洞性肺癌差,出血和感染机会多。为进一步了解空洞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合并症及失败原因,本文分析了我院1974年1月至1982年12月收治的43例空洞性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选择条件为;疗前有细胞学或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采用  相似文献   

9.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但化疗必将导致患者骨髓抑制、食欲下降和其他脏器的损害。由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破坏了正常骨髓,针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化疗引起的三系细胞减少较其他肿瘤的化疗更为严重。并相应出现感染、出血和贫血,且常是致命的。所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的同时选用较好的骨髓保护药物是很重要的。将西安交通大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杀伤(NK)细胞是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对血液肿瘤细胞的杀伤主要是由其表面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所传递的信号共同决定。近年来,异体半相合NK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方面均显示出对人类血液系统肿瘤的积极治疗作用,为以NK细胞为基础的过继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血液细胞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EQA)考核内容,总结EQA所涉及的细胞系统、形态类型及频次.方法 使用EXCEL表格对1999年至2016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51次血液细胞形态学EQA的506幅图片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每次EQA所涉及的细胞形态类型及频次.结果1999年至2016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血液细胞形态学EQA涉及的506幅图片中, 380幅来源于外周血细胞,125幅来源于骨髓细胞,其比例为3:1,其余1幅来源于脑脊液细胞.51次EQA结果共涉及135种细胞形态,其中37.78%的细胞形态仅出现1次.血液细胞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单核细胞(28次),其次是异型淋巴细胞(25次).结论 各实验室必须有针对性地学习血液细胞形态学内容,熟练掌握细胞形态学特征,特别是一些血液涂片中的基础细胞,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为血液及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其特征为白细胞及其前身细胞在骨髓或其它造血组织呈异常弥漫性增生,浸润其它组织和器管产生各种症状。周围血液中有质和量的变化。为了解该病眼底病变发病情况,现将我院住院之111白血病患者眼底临床观察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然杀伤(NK)细胞是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对血液肿瘤细胞的杀伤主要是由其表面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所传递的信号共同决定的.近年来,异体半相合NK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方面均显示出对人类血液系统肿瘤的积极治疗作用,为以NK细胞为基础的过继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深部组织出血发生率、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初诊AL患者1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是从患者的血液或肿瘤组织中提取出T淋巴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采用特异性CAR基因转染后,进行体外培养增殖,进而产生一种抗肿瘤细胞.本研究总结关于CAR-T技术与血液恶性肿瘤研究现状,探讨其对血液肿瘤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嵌合抗原受体型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型T细胞与肿瘤生物治疗、嵌合抗原受体型T细胞与血液肿瘤”为关键词,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2000-01-2016-03相关文献,共检索到文献520篇.以“CAR-T的生物合成、CAR-T的作用机制、CAR-T细胞在血液肿瘤中的治疗以及CAR-T细胞临床应用研究方向”为纳入标准,符合条件的文献共有42篇.结果 CAR-T细胞是通过基因修饰的方法获得的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特定抗原的特异性T细胞,CAR-T细胞具有强大的抗肿瘤效果,可以在体内特异性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其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作用是由CAR结构所决定.目前,CAR-T细胞技术常用于治疗血液肿瘤,尤其对于B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并且对Ph+的高危患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患者同样有效.结论 CAR-T细胞可能成为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癌症治疗中的潜力。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效应依赖于其与抑制和(或)激动受体的结合,无需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便能有效杀伤肿瘤。NK细胞对实体和血液肿瘤有巨大的杀伤潜力,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NK细胞上一些新发现的免疫检查点受体被证实在肿瘤微环境中介导NK细胞的功能障碍,是理想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本文将重点论述近年来新发现的免疫检查点受体在调节NK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7.
侯勇哲  张琴  吴涛  赵霄晨 《中国肿瘤》2023,32(2):148-153
衰老T细胞是一类缺乏抗原特异性反应的分化增殖末期的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可以诱导T细胞衰老,衰老T细胞的增殖能力被抑制和表现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从而抑制机体免疫能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常受损,常规治疗后有复发风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和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等免疫疗法在部分血液系统肿瘤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T细胞衰老可能是部分免疫疗法治疗失败的潜在原因,阻断和恢复T细胞衰老的治疗方案可能是协同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目标。全文对T细胞衰老的特征和机制,以及T细胞衰老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免疫毒素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其治疗手段主要是联合化疗及骨髓干细胞的移植.尽管化疗和干细胞移植使白血病的预后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复发死亡,难治与耐药也是治愈白血病的重要障碍.此外化疗选择性较低,在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造成较大的损害,同时贫血、出血和感染几率增加.免疫毒素[6,7]作为肿瘤导向治疗可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明显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因此开展免疫毒素研究有重要意义,近来颇受关注,并成为白血病治疗研究中的一大热点.本文现将免疫毒素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癌症康复》2004,(4):17-17
动物靠摄取食物中营养维持生长发育;机体的组织、器官、细胞从血液中吸取需要的营养和氧维持生长、繁殖过程。肿瘤细胞是比普通细胞生长快速的细胞,其生长发育不但需要血液,而且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肿瘤细胞如何保证血液供应呢?据研究,在肿瘤细胞内有一种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20.
骨髓检验是诊断许多炎症,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进一步了解骨髓中的血细胞的生成、成熟、释放的程度,以及病理细胞形态或异常细胞出现的意义,从而进一步协助临床诊断,观察疗效,测知预后或排除某些疾病。在骨髓检查中,了解涂片中的有核细胞多少,因疾病的性质和时间不同,穿刺技术虽受一定影响,但仍可反映骨髓增生情况,对诊断有很大意义,使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