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全面加强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主要行业来源及防治原则。探讨了常用的VOCs处理技术的原理以及优缺点,针对不同的VOCs对处理技术的选择,对其发展应用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VOCs的主要成分和危害,简述了现有的处理技术,包括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燃烧法、生物法、光催化法和低温等离子体法以及复合型处理技术,并对这些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做了阐述,指出VOCs处理技术的可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VOCs)的理论以及3种处理VOCs的生物工艺及其优缺点,并对影响生物法处理VOCs性能的重要因素,如填料、营养物质、微生物以及微生物量的控制等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生物法处理VOCs的研究现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许伟  刘军利  孙康 《化工进展》2016,35(4):1223-122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活性炭吸附法是治理VOCs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从介绍VOCs治理技术出发,简述了活性炭吸附法在VOCs治理中的使用现状,概括了活性炭吸附法治理VOCs的工艺技术和存在问题,指出变温-变压吸附、变电吸附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的优点,在VOCs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分析了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吸附质的物性、操作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法治理VOCs的影响,为VOCs治理专用活性炭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总结现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预测了活性炭吸附法治理VOCs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对工艺的改进以及与其他VOCs废气处理技术的耦合使用,针对不同VOCs排放场所开发不同活性炭品种和VOCs回收装置将是以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挥发性有机物(以下简称VOCs)的现状、概念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详细阐述了聚甲醛生产中VOCs的种类、排放、控制处理技术和建议,并对VOCs的治理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李超 《化工进展》2020,39(5):1964-1973
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在处理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VOCs)过程中具有反应快速、工艺简单及适应范围广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介质阻挡放电单独使用和介质阻挡放电协同催化两方面进行了概括总结。首先,简述了介质阻挡放电处理VOCs所用的驱动电源和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研究现状及气体性质对VOCs降解性能的影响;其次,介绍了介质阻挡放电协同催化的两种方式(内置式和后置式)及各自情况下采用不同催化剂强化VOCs去除性能、提高能量效率、抑制副产物生成的过程机理;最后,分析了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处理低浓度VOCs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为:等离子体催化体系中VOCs的界面反应机理;催化剂的抗积碳性能的提高;适用于多组分VOCs的高效催化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周围环境都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危害,国内外专家对 VOCs吸附材料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针对目前医药行业排放的VOCs废气,重点对比不同学者对树脂吸附与脱附的研究机理、树脂材料及装置、工业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对吸附技术及其组合技术处理 VOCs废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处理VOCs成为热点废气处理技术,本文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机理,综述了国内外低温等离子处理VOCs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影响该技术处理VOCs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特别是在对空气中低含量的VOCs的处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概述了低温等离子体降解VOCs的基本原理及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以及和催化剂联合作用在处理VOCs中的应用;并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VOCs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石壮 《辽宁化工》2022,(12):1754-1758
依据目前石油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治理现状,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的两类VOCs回收处理技术(回收法和破坏法)。针对石化行业不同单元逸散VOCs的特点,以某石化厂全厂VOCs处理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了不同装置采用的VOCs组合处理技术。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作为VOCs的一类,对大气环境污染严重,但石化厂周边对其检测却鲜有研究。本文尝试对该问题进行解答,并介绍了主要的OVOCs的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后第三大气态污染物,由于其毒性和危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VOCs常见种类、工业和生活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介绍了VOCs控制处理技术材料。其中,着重介绍了处理技术吸附法和催化燃烧的材料,以及对目前新型的VOCs处理材料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研究前景提出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郑憬文 《广州化工》2022,(18):37-39
随着工业发展迅速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气体多环节高频率排放,加剧了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对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当前,光催化技术因具有所需能耗低、二次污染小、处理效率高、净化彻底等特点,在VOCs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梳理现阶段VOCs处理方法,总结光催化技术在处理VOCs领域的应用及进展情况,最后指出了目前光催化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期望,以促进光催化技术在VOCs处理领域中的应用,为今后VOCs处理提供更多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3.
李聪  刘有智  焦纬洲 《现代化工》2014,(2):24-26,28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污染现状,对新型VOCs处理技术(低温等离子处理技术、光催化处理技术、生物降解处理技术以及超重力技术)进行了详细评述,并指出其优势和不足。指出新型处理技术,尤其是超重力技术在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显著特点,是未来VOCs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挥发性有机废气不仅污染环境还威胁人体的健康,其处理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简单介绍了VOCs的各种处理技术,总结了不同的处理技术的各种优缺点,并提出多种VOCs治理技术的耦合使用和在现有的处理基础上开发新技术是未来VOCs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广州化工》2021,49(13)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的主要前体物,危害着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国内外对VOCs排放浓度限值日趋严格,针对不同的VOCs排放源,采取适宜的后处理技术降低其排放浓度已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对VOCs的定义、危害和来源的理解,详细阐述了目前常用的VOCs末端处理技术(冷凝技术、膜分离技术、吸附技术、吸收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燃烧法、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在简要介绍了纳米技术、纳米材料以及VOCs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概述了纳米技术在VOCs处理中应用方向,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纳米光催化技术、纳米热催化技术、纳米吸附技术和纳米综合处理技术在VOCs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应着重研究的几个方面,旨在促进其相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VOCs的处理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但发展高效的VOCs处理技术仍然存在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大风量、低浓度VOCs的处理展开了综述,重点围绕吸附、催化燃烧处理展开讨论。对于大风量的低浓度VOCs,虽然浓度较低但VOCs排放量非常巨大。通过VOCs浓缩技术,提高浓度减少风量成为降低VOCs处理成本的有效途径。其中,发展高性能VOCs吸附材料是VOCs浓缩技术的关键。阐明了活性炭、分子筛等重要吸附材料的性质及其吸附VOCs的原理,并对吸附材料性质和VOCs种类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展望了活性炭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和分子筛转轮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在大风量的低浓度VOCs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技术在塑料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对台州市黄岩区塑料行业VOCs处理技术进行详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岩区塑料行业VOCs处理主要应用活性炭吸附、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和低温等离子协同光催化四种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和低温等离子协同光催化技术对塑料行业VOCs的处理效率显著高于低温等离子和光催化技术,而低温等离子和光催化技术的效果较差。活性炭吸附技术处理单位风量废气的运行成本最高,低温等离子协同光催化技术处理单位风量废气的运行成本次之。综合考虑处理效率和运行成本,低温等离子协同光催化技术在处理塑料行业VOCs方面存在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化工生产中VOCs排放是污染环境的一大因素,本文通过调研,列举了主要处理VOCs的技术,对各种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考察,并对我国工厂内可行的处理技术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化工生产中,VOCs废气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只有做好此类废气的处理,才可以让环境质量与安全得以良好保障。就目前的VOCs废气处理来看,微生物处理技术是最为广泛应用且最受关注的一种。为实现此项技术的良好应用,对其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包括化工VOCs废气概述、具体处理中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微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以及微生物处理技术在该领域中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