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对甘肃省艾滋病(AIDS)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中1993年1月至2013年4月报告的甘肃省308例死亡
病例的生存时间、CD4+T 淋巴细胞数、样本来源及死因等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为制定AIDS扩大检测以及
其他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308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 患者确诊距死
亡时间在半月内的97例(31.49%),在1年内的233例(75.65%);确诊后首次随访,接收CD4+ T 淋巴
细胞检测的患者占35.06% (108 例), 其均值为125.64 个/μl; 治疗持续时间中位数为37d (1d~3.4
年),治疗时CD4+T 细胞的平均值为58.12个/μl;有CD4+T 细胞检测结果者(108例) 中直接判定为艾
滋病者87例(80.56%);主要死因为艾滋病者140例(45.45%),其他死因中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者30
例(9.74%),居首位。甘肃省晚期HIV/AIDS患者病死率很高,医务人员应主动对就诊者进行HIV 检测
咨询,提高对AIDS的诊疗水平。做到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一项重要策略。
关键词:艾滋病;死亡状况;相关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510 03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定量和定性调查了解目前报告的艾滋病(AIDS)死亡病例死因构成及影响AIDS死亡相关因素,为制定减少AIDS死亡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AIDS网络直报系统和大疫情发布的数据中选取2011年1月1日-6月30日报告的45例死亡病例,开展AIDS死亡原因调查.结果 45例艾滋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HIV/AIDS)生前发生的机会性感染主要为反复发作的细菌性肺部感染(68.9%)、肺孢子虫肺炎(PCP)(13.3%)、结核病(占13.3%).在死亡原因中,与HIV/AIDS相关疾病死亡25例(55.6%),主要为结核病、PCP、急性AIDS感染综合征、AIDS相关脑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消瘦综合征等;与HIV/AIDS无关疾病及外因死亡20例(44.4%),主要为肝硬化、脑出血及意外死亡等.结论 晚期HIV/AIDS病死率很高,提高医务人员对AIDS的诊疗水平,做到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无锡市梁溪区艾滋病死亡病例流行特征。方法对2003-2016年梁溪区艾滋病死亡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16年累计死亡病例72例,男女比为8∶1,<60岁占75.0%,异性传播占66.7%,医疗机构报告占84.7%。病例确证后半年内死亡占59.7%,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占70.8%,死亡时疾病状态为AIDS占50.0%。死亡病例抗病毒治疗覆盖率(30.6%)低于未死亡病例(82.0%)(P<0.01);1年内死亡病例CD4+T淋巴细胞检测值中位数低于确证1年以上死亡病例(P<0.05)。结论梁溪区艾滋病死亡病例晚发现率较高,抗病毒治疗率偏低;应扩大HIV检测覆盖面,促进病例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西省未成年人艾滋病疫情及流行特征变化情况,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的“HIV/AIDS病例报告”模块下载1995—2015年9月报告的“现住址”为江西省、年龄未满18周岁患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995—2015年9月江西省累计报告未成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135例(AIDS占28.15%),近三年报告77例(57.04%),覆盖11个市、64个县/区。以男性(65.19%)和15~17岁年龄组(45.19%)为主;样本来源以检测咨询(30.37%)和女性阳性者子女检测(25.19%)为主。2014—2015年9月报告未成年学生19例,占历年报告的63.33%。0~14岁组的感染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15~17岁组以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结论近年来江西省未成年人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分布广泛,应进一步做好母婴阻断和青春期性教育及艾滋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艾滋病报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防控对策。方法对2012年报告的艾滋病死亡病例94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当年死亡并报告94例,其中死于艾滋病45例(47.9%),病例分布在边境地区和农村分别为74.6%和70.1%,以男性和初中文化为主,分别为87.2%和为83.3%;异性传播为89.4%。死亡病人94例中,只有62.8%死亡前最后一次接受CD4+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未能动态监测到其免疫状况而给予早期治疗;只有31.9%死亡前接受抗病毒治疗。结论早期筛查和发现病人,加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转介和管理,提高救治能力,减轻感染者和病人医疗负担,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降低艾滋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温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降低病人病死率,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收集相关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全市累计治疗死亡病例94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55.55±15.27)岁,男性占86.2%,女性占13.8%,治疗病死率为7.2%,开始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5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18.0%,CD4+T淋巴细胞51-20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7.5%,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2.6%;大部分病例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占总病例的59.6%;在治疗3个月内死亡占54.2%,12个月内死亡的占70.2%。结论温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治疗时机较晚,应加强病人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才能有效地降低病人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近年来,在法定传染病死亡病例中,艾滋病的死亡人数一直高居前列[1]。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的结果显示,估计当年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2.8万人,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现的AIDS患者以及由HIV感染者转化为AIDS患者的人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每年报告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死亡人数也逐年上升[1]。福建省1987年报告第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00—2020年常熟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例(HIV/AIDS)死亡情况。方法 以所有现住址为常熟市的HIV/AIDS为研究对象,分析死亡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存活时间、死亡原因等。结果 2000—2020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651例,死亡106例,病死率为16.28%;死亡病例中,男性占87.74%。51例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占48.11%。生存时间最短的,为确证当天死亡,最长的为确证后10.8年死亡。抗病毒治疗率死亡病例为62.26%,存活病例为9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8,P<0.01)。最近一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病死率越高(χ2=267.21,P<0.01)。结论 常熟市HIV/AIDS死亡病例中近一半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或CD4+T淋巴细胞值低者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广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中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1991-2013年广州市疫情资料,使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广州市HIV/AIDS病例中,报病时病程阶段为AIDS(HR=2.717,95%CI:2.039~3.621)、由医疗机构诊疗发现(HR=1.516,95%CI:1.159~1.981)、未接受过CD4+T淋巴细胞检测(HR=4.866,95%CI:3.674~6.444)、符合治疗标准未治疗(HR=12.213,95%CI:8.467~17.616)、报病时年龄40岁以上的病例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的风险更高。另外,不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治疗的病例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的风险也高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HR=1.936,95%CI:1.145~3.272)。结论 及早发现HIV/AIDS病例,接受CD4+T淋巴细胞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IV/AIDS的死亡风险,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抗病毒治疗死亡原因,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江苏省2005—2011年期间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死亡病例,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68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死亡,其中男女比例为2.57∶1,40岁以上的死亡病例占全部死亡病例的64.8%,死亡病例中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55.4%;死亡原因以艾滋病相关疾病为主,占85.1%;治疗未满6个月的死亡病例为96例,占57.1%。治疗前CD4+T细胞计数<50的病例95例,占56.5%,早期死亡病例数呈下降趋势。结论江苏省艾滋病死亡原因多为艾滋病相关疾病,早期治疗能降低艾滋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通过对本院2005~2010年464例艾滋病住院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及住院死亡患者与艾滋病死亡患者的构成进行统计分析,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统计分类及比率分析计算.结果艾滋病病死率远高于综合性医院疾病病死率,2005~2010年病死率分别为23.39%、13.52%、9.75%、9.07%、7.68%和7.43%:死亡病例中男女比3.4∶1:死亡病例年龄段集中在20~49岁之间,占死亡例数的74.56%.结论 艾滋病病死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有很大帮助:在20~49岁年龄段的高危男性人群中强化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有利于从发病源头遏制艾滋病蔓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计算我院2002-2009年艾滋病住院病人死亡情况,确定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为合理统筹规划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佐证.方法 将2002-2009年艾滋病病人的住院死亡情况按照年龄、性别整理,使用Excel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002-2009年艾滋病住院病人死亡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且以30~岁年龄组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福建省≥60岁老年人死因、地区分布及医疗机构报告情况。方法利用福建省医疗卫生机构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60岁老年人医疗机构共报告死亡93 731例,性别比1.3∶1。死因前5位分别为心脑血管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病、伤害和诊断不明;60至79岁组男性构成比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而上升;3年间报告死亡病例逐年增加,乡镇级增加明显(69.2%以上);3年合计老年人死亡数占比前3位为泉州、福州和龙岩。结论了解福建省近年医疗机构报告老年人主要死因及性别、年龄特征、各级别医疗机构报告和地区分布等,可为研究医疗机构老年人死亡情况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江西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成年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适合的防艾措施,为提高江西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江西省所有2004-2012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成年艾滋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信息进行调查与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因素。结果 2 103例江西省艾滋病治疗患者中,男性为主占71.28%。年龄集中在30~49岁。已婚或同居者占61.01%。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79.89%。临床Ⅰ~Ⅳ期的患者分别占35.76%、22.82%、21.73%、19.69%。前5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分别为:持续或间断发热16.98%、肺结核7.85%、皮肤损害5.80%、持续腹泻5.56%、带状疮疹5.09%。CD4+细胞异常率为99.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越大(OR=1.03)、临床分期越接近Ⅳ期(OR=1.44)、持续腹泻(OR=1.97)、持续或间断发热(OR=1.68)、患肺结核(OR=1.86)、患鹅口疮(OR=2.65)、患播散性真菌病(OR=4.68)、CD4+细胞个数越少(OR=0.99)、血源传播9个因素是江西省艾滋病成年治疗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江西省艾滋病治疗患者以男性青壮年,性活跃人群为主。应加强对当地的婚外性行为的控制和推广安全套使用。提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帮助AIDS患者早期发现机会性感染,教会正确处理各种常见疾病症状的方法,减轻不适症状带来的困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区1994 -2011年艾滋病流行状况.方法 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深圳市福田区1994 - 2011年间艾滋病疫情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福田区1994-2011年间累计发现HIV/AIDS 798例,病例主要分布特征:年龄较为集中在20~40岁,以青壮年为主;多为暂住人口(65.3%);以男性为主(82.0%);以性接触感染为主(61.2%),而其中46.2%是经男男同性性接触感染.结论 1994 -2011年深圳市福田区艾滋病疫情在全人口中呈低流行态势,但在特定人群(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男男同性恋人群等)呈高流行态势,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持续扩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IV/AIDS病人死亡原因,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徐州市1997-2013年报告的死亡个案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13年徐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 792例,死亡218例。死亡病例中男性占52.29%,女性占47.71%;农民占88.99%;初中以下文化占88.53%。因输血/血制品感染的占54.13%;82.11%的病例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66.97%的病例未做过CD4检测;接受CD4检测病例中68.06%的CD4+T计数200/μL。结论影响死亡的原因为病例被发现较晚、未能及时抗病毒治疗等,提示需要进一步扩大HIV/AIDS病例的治疗覆盖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灵宝市艾滋病疫情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Excel数据库对灵宝市2004-2013年艾滋病病例和HIV感染者报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灵宝市2004-2013年累计报告HIV/AIDS 74例。虽然我市为艾滋病低发区,但从2011年以后HIV/AIDS呈快速增长趋势,已经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性接触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尤以男男同性传播增多为典型,特别是4例在校学生病例要引起高度重视。结论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机制,落实艾滋病防控措施,广泛开展大中院校等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控知识社会宣传教育,免费检测咨询服务等工作对于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湖南省性病艾滋病报告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分析湖南省2002年性病艾滋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年湖南省14个市州性病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年湖南省性病发病率为23.53/10万,比上年度下降25.23%;艾滋病疫情较上年度上升180.77%。结论 加强性病防治管理,建立系统、稳定的性病监测网络和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网络,加强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性病艾滋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3-2021年我国≥60岁HIV感染者的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年龄≥60岁的HIV感染者,计算死亡密度,并利用SAS 9.4软件中的Proc traj过程拟合轨迹分析模型,探索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组合下艾滋病相关死亡密度和非艾滋病相关死亡密度的发展轨迹。结果 2013-2021年我国累计报告≥60岁HIV感染者244 770例,其中艾滋病相关死亡40 079例,非艾滋病相关死亡50 245例。艾滋病相关死亡密度为6.32/100人年,非艾滋病相关死亡密度为7.92/100人年,两者均呈下降趋势,且男性死亡密度均高于女性。艾滋病相关死亡密度变化趋势存在2种发展轨迹:较低死亡密度组占80.95%,呈缓慢降低趋势;较高死亡密度组占19.05%,呈3次曲线发展趋势。非艾滋病相关死亡密度变化趋势存在3种发展轨迹:较低死亡密度组占59.52%,中等死亡密度组占28.57%,这两组总体发展趋势平缓;较高死亡密度组占11.91%,呈3次曲线发展趋势。结论 我国≥60岁HIV感染者死亡情况仍不容乐观,需加强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等各种措施以进一步降低艾滋病相关死亡密度,同时应关注老年人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的情况,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不同地区和人群需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