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健康教育在卒中单元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重点综述卒中单元健康教育内容及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之间收治的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人员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功能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和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按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在入院时及护理1个月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Barthel指数、HAMA及HAMD(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对2组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情感状态进行评价。结果与入院时比较,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HAMA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干预,可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卒中后情感障碍,改善患者的预后。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卒中单元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有效的卒中单元健康教育程序提供依据。方法将265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33)和干预组(n=132),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路径模式的动态连续的护理。结果干预组3个月随访率为96.96%,1年随访率为82.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267,9.546;P〈0.01)。干预组患者知识掌握率为90.91%,患者满意度为94.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481,11.362;P〈0.01)。结论在卒中单元中实行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的整体水平和服务满意度,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5.
卒中单元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真 《护理研究》2008,22(19):1703-1704
对健康教育在卒中单元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重点综述卒中单元健康教育内容及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卒中单元是指有组织地管理住院患者,为卒中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患者在卒中单元中除了接受药物治疗,还要接受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通过积极的教育和训练,使患者树立健康观念,主动配合和参与康复,减少残疾,回归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卒中单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卒中单元 (SU)是针对急性卒中病人综合性治疗和康复的医疗单元 ,是国际上对急性脑卒中治疗模式的趋势。许多研究已经证明 :卒中单元能有效地降低急性卒中病人的死亡率 ,减少并发症 ,提高卒中后生活质量 ,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并且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8.1±2.7)分]与对照组[(13.2±2.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876,P<0.01).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68.8±13.6)分]与对照组[(44.7±14.9)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67,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2.3%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448,P<0.01).结论 卒中单元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卒中单元     
卒中单元是脑血管病管理的新模式,对脑血管病病人进行药物治疗、肢体康复、心理复、语言训练和健康教育。目前卒中单元有许多方式和类型,是目前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最为有效的方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是目前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卒中单元简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是指有组织地管理脑卒中住院病人.现有循证医学研究证据表明,目前脑卒中治疗的最有效措施是卒中单元.本文就卒中单元的实质、分类、组成等要素进行简单介绍,以促进对卒中单元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1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59例,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教育组同时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利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QOL进行评定。结果:教育组2次WHOQOL-BREF评分分别为(50.65±12.30)(、80.75±12.85),对照组为(51.25±11.23)(、70.25±12.12);治疗后WHO-QOL-BRE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提高(均P<0.05);2组间比较教育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睡眠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 70例住院脑卒中失眠患者按住院号奇偶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教育组(n=35),双号为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康复训练及每晚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10 mg,观察组同时实施规范的睡眠健康教育.在入院时及入院后2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ly index,PSQ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及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es of daity living,ADL)量表对睡眠质量、QOL及ADL进行评定.结果 入院2个月后,教育组PSQI 7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QOL评分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系统规范的睡眠健康教育可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对治疗及康复的依从性,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家庭照顾者的健康状况及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脑卒中住院患者分为干预组38例,对照组36例,住院1个月均接受正规康复训练。对干预组家庭照顾者采用适时干预模式(Timing It Right)分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干预前及出院3个月后对患者采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简易Fugl-Meyer评定(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对照顾者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ESS、FMA、MBI均较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照顾者在角色、紧张感、克服困难、面对问题、抑郁、失去信心、自我价值、日常活动范围项较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结论对家庭照顾者的教育和培训,能有效提高家庭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技巧,继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2014 年1~4 月在本院神经康复VIP病房按照品管圈的理论进行主题选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要因分析、对策拟订与实施等共10 个步骤逐项进行活动。结果脑卒中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由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80.1%升至实施后的91.1%(P<0.001);活动后日常生活动作指导、预防偏瘫并发症指导方面的不满意数比活动前下降(P<0.05);全体圈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和责任荣誉6 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康复护理健康教育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规范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程序,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72例初次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入院到出院进行系统、动态、连续而又针对性的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并确定时间,全程质量控制。对照组患者则在治疗过程中不定时、随机给予传统方法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优良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整体水平,为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及行为指导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汪莉  高明跃  杨蓉  关敏 《华西医学》2012,(11):1694-1696
目的观察对比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12月期间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按照发病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病5 d以内急性期入院者为试验组,5 d以上入院的超过急性期者为对照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予以相同的康复护理干预,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的Rakin量表MRS评分来进行功能评定。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生活能自理人数分别占25%、13.6%,能部分自理的人数分别占56.8%、40.9%,试验组肢体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脑卒中住院患者,按首次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单号)和对照组(双号),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8周,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 第8周时,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的照顾水平及配合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86例脑卒中后步行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纳入康复单元,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8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BBS、MWS、下肢FMA及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BS、MWS、下肢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步行能力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对维吾尔族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比较普通病房的153例维吾尔族脑卒中患者与卒中单元的160例维吾尔族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卒中单元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低于普通病房的患者,疗效优于普通病房的患者(P<0.05~0.01)。结论对维吾尔族脑卒中患者实施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武汉某社区居民中脑卒中高危人群脑血管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武汉某社区居民2726名,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脑卒中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1年后对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筛查发现高危人群378例(14.16%)。经规范健康教育后,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知晓率、预防用药使用率、慢性基础疾病规范药物使用率、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采用脑卒中筛查表可以有效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规律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控制各项危险因素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