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水稻品种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表明,感染白叶枯病的病叶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健叶,病叶与健叶之比分别为1.32,1.29和1.88。五个水稻品种成株期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亦病叶高于健叶,以感病品种金刚30为最高。同一病叶上近病斑的叶片组织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远离病斑的叶片组织。 用凝胶圆盘电泳法测定水稻苗期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结果表明,感病品种酶带少于抗病品种。但是无论抗、感品种在接种白叶枯病菌后病叶的酶带与健叶一致,成株期测定的结果与苗期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2.
以6个对玉米粗缩病(MRDV)表现不同抗性的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抽雄期健株和病株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间比较,POD活性表现为感病品种中抗品种抗病品种;感病后,POD活性显著增加,且增加幅度表现为抗性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说明品种抗性越强,POD活性越低,感病后POD活性增加幅度越大。不同抗性玉米品种POD同工酶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Rf0.93酶带的表达与品种的抗病性有关,感病后Rf 0.28酶带表达强度的增强与品种诱导抗病性有关。因此,品种抗性越强,Rf 0.93酶带的表达越强,感病后Rf 0.28酶带表达的增强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3.
白叶枯病原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感染稻苗后,诱导病株叶片PAL活力的增强,感病品种的酶活力上升更为显著.PAL和酯酶同工酶谱带和各谱带活力在感病后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AL同工酶谱在感病叶片中条数减少。部分酶带活力减弱,抗性强的品种尤为明显;酯酶同工酶谱,在感病后抗性强的品种,慢速区谱带增加1—2条,抗病和感病品种在该区酶活力均增加.相反,高抗品种在中速和高速区均表现酶活力降低.高抗品种只对强毒力菌株反应灵敏,感病品种被中毒力菌株感染后酶谱出现差异,而被高低毒两菌株感染后的酶谱则相似.  相似文献   

4.
玉米品种抗感玉米粗缩病毒与过氧化物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选取对玉米粗缩病毒(MRDV)表现抗病、中感及高感3个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品种,分析了三叶期、五叶期室内盆栽及抽穗期田间采取的病叶及健康玉米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旨在研究玉米品种抗感病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及感染病毒后的诱导抗病性机理。结果表明:玉米三叶期、五叶期及抽穗期,感病品种的POD酶活性大于抗病品种,显示玉米叶片内的POD含量与品种的感病性有相关性。发病后,各品种酶活性均上升,抗病品种上升幅度最大,说明防御酶POD的应激表达与品种的抗病性相关;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抽穗期,抗病品种健叶具有一条Rf 0.261差异酶带,而感病品种则没有,这一特异蛋白带的组成型表达显示出与品种抗病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品种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指标之一。发病后,抗病品种及中感品种又新增一条酶带,Rf为0.471;三叶期及五叶期,抗病品种同样都比感病品种多出现一酶带区,进一步证明了在玉米植株体内存在与抗玉米粗缩病毒相关的POD同工酶,这一结果将为抗病育种提供极有价值的生理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某些植物感病后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供试植物有烟草、甘薯和枣。研究的病害有TMV、CMV、黑斑病、根腐病和丛枝病,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不同;2.同一植物不同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特点不同;3.感病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活性比未感病植株的强;4.同一烟草品种感染TMV、CMV后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不同;这种差异可以反应抗病性程度的不同;5.在所研究的植物中有一种趋势,即病情越重,酶带数越多。因此,同工酶的变化可以作为发现病情和评价品种抗病性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葡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葡萄卷叶病有一定的关系.植株感病后,其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其中抗病类型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同工酶谱分析表明感病后,不同抗病品种的酶带数均增加,而感病品种各植株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与植株外部症状有差异,后期表现为病情越重,酶带数减少.  相似文献   

7.
在接种TMV两周后测定了5个抗性不同的番茄品种的PAL、PO和PPO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抗病感病各品种接种TMV后PO、PPO酶活性均比相应健株高,且PO活性的病/健值与抗性成负相关,而PPO活性的病/健值与抗性成正相关;PAL活性变化与抗性无相关性;抗、感品种病株守氧化物酶同工酶都比相应健株酶带多,且抗性品种比健株多出2条酶带,而感病品种只多出1条酶带。  相似文献   

8.
葡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卷叶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葡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葡萄卷叶病有一定的关系。植株感病后,其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其中抗病类型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同工酶谱分析表明:感病后,不同抗病品种的酶带数均增加,而感病品种各植株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与植株外部症状有差异,后期表现为病情越重,酶带数减少。  相似文献   

9.
对小麦抗感白粉病品种苗期、成株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感病品种苗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多于抗病品种;酯酶同工酶抗感品种无明显差异。成株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抗感品种无明显差异,但个别酶带有所加强或减弱;感病品种的酯酶同工酶酶带数多于抗病品种。两种同工酶在苗期和成株期测定的酶谱类型均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不同的抗病和感病的甘蓝品种为材料,在接种甘蓝黑腐病菌(Xanthomonascampestris pv.campestris)12天后取样。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甘蓝黑腐病抗病性与同工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后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 Per-Ⅰ区的酶谱染色明显加深变宽。接种后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扫描面积积分总和值的 D 值〔D=(A_i-A_n)/A_n〕小于感病品种的 D 值。D 值的大小可能与品种的抗病性有关。接种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酯酶同工酶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6个不同抗性番茄品种接种ToMV两周后POD、PPO和PAL活性,以及POD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感病品种接种ToMV后POD、PPO和PAL活性均比相应未接种株高,而且POD、PPO和PAL的酶活增长率与抗病性成负相关;感病品种接种株的POD同工酶谱带数都比相应未接种株多出2条酶带,而抗病品种只增加了1条酶带。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与柑桔对溃汤病抗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柑桔叶片中,抗病类型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类型品种;接种后抗病类型品种与感病类型品种的酶活性均明显升高,抗病类型品种酶活性增加的幅度及接种后1-5d酶活性平均值均明显高于感病类型品种。对于过氧化物酶及其风工酶,在健康植株中,抗病性最强的品种Pong柑同工酶谱同温州蜜柑、脐橙朋娜和华盛顿比较,主要多出Rf值为0.60、0.64两条同工酶带,而后几种柑桔品种的同工酶谱没有本质的区别;接种后,没有出现新的同工酶酶带。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测定了七个不同抗病性的油桐品种病叶(果皮)和健叶(果皮)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比活性及同工酶。油桐受病原菌侵染后,过氧化物酶活性比活性的增加与抗黑斑病之间呈正相关;分析了离病斑不同距离组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比活性,结果表明,发病后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比活性大幅度提高,但影响范围相对较窄,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比活性提高幅度较小,但影响范围较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不能反映油桐品种间抗感病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樊月  谷俊霞  钟俐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1):2041-2045
[目的]研究甜瓜幼苗叶片中的SOD、POD、CAT同工酶与甜瓜白粉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白粉病感病甜瓜品种伽师和白粉病抗病甜瓜品种MR -1为材料,利用PAGE电泳方法分析三种同工酶在接种白粉病前后酶谱的变化.[结果]感病品种伽师和抗病品种MR -1的POD、CAT、SOD受白粉病胁迫后,同工酶谱均有变化,POD酶带在第3d时有新的酶带出现,伽师:P4 (Rf=0.80),MR -1∶P1(Rf=0.68),且感病品种伽师比抗病品种MR-1的POD活性变化更迅速;CAT同工酶无新的酶带出现,但两品种的两条CAT同工酶酶带分别在接种白粉病后3和12d出现两次峰值;SOD同工酶酶活性变化相对较弱,无新的酶带出现,但SOD同工酶酶带S1(Rf=0.50)的活性有变化呈6d增强9d降低的趋势.同时,在接种白粉病后甜瓜白粉病抗病品种MR -1的POD、CAT、SOD酶活性始终比甜瓜白粉病感病品种伽师的酶活性强.[结论]甜瓜幼苗期接种白粉病菌后SOD、CAT、POD的活性变化可以作为衡量甜瓜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22个葡萄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分析了22个葡萄品种的过氧化物(POD)同工酶酶谱特征。结果表明,22个品种共电泳出6种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酶谱类型17种,表明POD同工酶酶谱不能将22个葡萄品种鉴别区分,每种过氧化酶酶谱类型具3~5条酶带;Rf为0.6089的酶带为22个葡萄品种共有的特征谱带;Rf为0.3333酶带,为感或中感霜霉病的品种的特征谱带;Rf为0.2978、0.2661和0.4455的酶带,为抗或中抗霜霉病品种的特征谱带;SPSS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可分为五大类群:第一、二类群为森田尼无核、无核8611等12个欧亚品种,表现感至中感霜霉病;第三、四、五类群为超藤、饭刚黑、巨峰等10个欧美杂交种,表现抗至中抗霜霉病。此结果与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接种鉴定相一致。用POD同工酶特征谱带鉴定葡萄品种抗感霜霉病类型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不能作为葡萄品种鉴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PRSV对番木瓜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抗性番木瓜(Carica paporya L.)品种人工接种番木瓜环斑型花叶病毒病(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Ys株系,分析其抗病性与叶片中POD、PPO及SOD等防御酶活性及POD同工酶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PRSV-Ys后,抗病突变体“岭抗1号”(暂名)的POD和PPO活性先升后降,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穗中红,后期POD和PPO活性则低于穗中红;SOD活性在初期升高,后期则恢复到正常水平.“岭抗1号”叶片POD同工酶增加1条谱带砒0.745.POD同工酶组成型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与抗病相关,可作为评价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大豆品种接种SMV叶片POD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采用成株感 SMV1号、 3号株系大豆品种合丰 2 5、丰收 12 ,抗 SMV1号而感 SMV3号株系品种东农 81- 4 3、铁 6 915(东农 ) ,抗 SMV1号、 3号株系品种东农 93- 0 4 6、东农 92 - 0 70 ,在隔离网室内采用盆载试验 ,于对生真叶期采用人工汁液摩擦法分别接种 SMV1号、3号株系 ,以未接种健株为对照 ,在大豆鼓粒初期测定分析叶片 POD同工酶。结果表明 ,抗感品种未接种健株叶片 POD同工酶谱带没有明显差异 ,POD活性品种间略有差别 ,但 POD活性与抗性没有相关。分别接种 SMV二个株系后 ,各品种 POD同工酶谱带数目不变 ,一些酶带活性发生变化。合丰 2 5、丰收 12接种 SMV后 ,叶片 POD同工酶活性增强 ,且接种 3号株系增加得大。说明 SMV毒性越强 ,植株感病越严重 ,POD活性变化越大。因此 ,叶片 POD活性的增强是植株感病的生化症状。东农 81- 4 3、铁 6 915接种 SMV1号株系后 ,叶片 POD同工酶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 ,接种 SMV3号株系后 ,叶片 POD同工酶活性增强。说明同一品种对二个株系的抗性不同 ,POD的变化也不同。东农 93- 0 4 6和东农 92 - 0 70接种二个株系后 ,POD同工酶没有明显变化 ,接种 SMV3号株系后 ,POD活性略降低  相似文献   

18.
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鉴定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鉴定西瓜、黄瓜不同品种的抗枯萎病能力 ,结果发现 ,高抗和抗病品种在接菌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没有新生酶带出现或出现很少 ;感病品种在接菌后有新生酶带出现 ,感病愈重 ,新生酶带愈多  相似文献   

19.
不同抗白叶枯病型水稻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电泳法比较了成株抗性、全生育期抗性和感病水稻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模式的差异,以及这些品种在人工剪叶接种条件下酶带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白叶枯病不同反应类型的水稻品种健叶组织内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人工剪叶接种能引起叶组织内过氧化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但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白叶枯病病菌的侵染所造成,而是剪叶对叶片的伤害所致。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测定了七个不同抗病性的油桐品种病叶(果皮)和健叶(果皮)的游离氨基酸、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健叶游离苯丙氨酸含量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高;病叶游离胱氨酸含量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低;健叶(果皮)多酚类物质含量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高;病叶(果皮)多酚类物质含量与健叶(果皮)相比下降值,从抗病品种到感病品种呈递减趋势;健叶(果皮)、病叶(果皮)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抗病品种均比感病品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