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究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进一步讨论介入封堵治疗PFO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7月我院行PFO介入封堵术的PFO患者90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TE)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证实为卵圆孔未闭并存在右向左分流。封堵成功即刻予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观察封堵器及分流情况。术后3个月,行cTTE及颅脑CT。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封堵器,即刻经胸超声心动图证实封堵器位置正常,二、三尖瓣功能正常,未见残余分流,均未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58.9%患者头痛症状完全消失,34.4%患者头痛症状明显改善,发作频率较前明显减少,总的有效率为93.3%。术前27例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患者中19例术后肢体麻木乏力症状完全消失,8例肢体麻木乏力症状虽未完全消失但较前不同程度缓解;术前8例恶心呕吐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术后3个月复查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示阳性率为5.6%(5/90)。术后3个月复查颅脑CT,提示本研究中90例患者均未发现新发梗死灶,再发脑卒中发生率为0%。结论 介入封堵治疗PFO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解除患者痛苦,减少分流量,降低脑卒中的再发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PFO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及经胸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对成人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两年同时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83例,明确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并对根据分流量进行分级。结果在成人PFO的诊断中,右心声学造影检出率、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单纯经胸超声心动图检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O右向左分流量的大小与PFO内径呈正相关,与PFO长度不相关。结论在成人PFO的诊断中经胸右心声学造影较经胸超声心动图有着更好的诊断效果,对下一步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怀疑存在PFO的患者156例,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TTE阴性者全部进一步行TEE及cTTE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及超声特点。结果 (1)三项检查共检出单纯PFO 103例,包括TTE检出9例(5.8%)、TEE检出36例(24.5%,均为左向右分流)、cTTE检出94例(63.9%,均为右向左分流)。cTTE的PFO检出率明显高于TEE。(2)cTTE检出的94例PFO,静息状态下检出31例(21.1%),包括Ⅰ级13例、Ⅱ级15例、Ⅲ级3例;Valsalva动作(VM)后检出91例(61.9%),包括Ⅰ级16例、Ⅱ级28例、Ⅲ级47例。VM后PFO右向左分流(RLS)的检出率及量化分级均明显高于静息状态下。结论 (1)cTTE对单纯PFO检出率明显高于TEE。(2)cTTE可用于PFO定性及半定量诊断,应作为PFO-RLS的常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探讨小儿卵圆孔未闭(PFO)发生情况、声像特点及分流方向。方法:426例小儿分为婴幼儿组(0~3岁)243例和儿童组(4~7岁)183例,再按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分婴幼儿先心组(A组)93例,婴幼儿正常组(B组)150例,儿童先心组(C组)60例,儿童正常组(D组)123例。TTE观察卵圆孔闭合及分流情况,必要时行右心声学造影。结果:426例小儿共检出PFO 86例,TTE显示卵圆孔瓣与继发隔之间回声分离1.5~5.7mm及细小的斜行分流束,多普勒频谱多呈正向、低速、持续性。婴幼儿组、儿童组PFO大小无明显差别[(2.9±0.7)mm vs (2.6±1.0)mm,P>0.05]。73例PFO为左向右分流,7例为右向左分流,4例为双向分流,2例为潜在分流,右向左及双向分流者均有先心病或肺动脉高压。婴幼儿组、儿童组PFO检出率分别为26.7%及11.5%。A、B、C、D组PFO检出率分别为33.3%,22.7%,18.3%及8.1%。检出率比较:A组高于C组,B组高于D组,C组高于D组(P<0.01或P<0.05)。结论:PFO在婴幼儿期较常见,至儿童期明显减少,部分先心病可能延缓卵圆孔闭合;除外某些先心病及肺动脉高压者,小儿PFO多为左向右分流;TTE对小儿PFO有较高诊断价值,声学造影有助检出PFO潜在分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卵圆孔未闭(PFO)的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数据进行分析,探讨cTTE和TEE检查的结果和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6月疑诊PFO相关疾病、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行cTTE及TEE检查的患者1164例。分析TEE、cTTE及二者联合方法对PFO的检出率,cTTE对右向左分流起源以及分流量的诊断评估结果,TEE对PFO形态结构特点的诊断结果。 结果1164例患者分为先兆偏头痛(MA)组314例、无先兆偏头痛(MO)组219例、隐源性脑梗死(CCI)和(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79例和其他病变组352例。cTTE和(或)TTE检出PFO 282例(282/1164,24.2%)。4组不同临床分组间PFO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4,P<0.001),其中MA患者PFO检出率最高(98/314,31.2%)。1164例患者中764例接受了cTTE检查,检出PFO170例(170/764,22.3%);816例患者接受了TEE检查,检出PFO 221例(221/816,27.1%)。412例患者接受了cTTE和TEE联合检查,检出PFO125例(125/412,30.3%)。接受cTTE检查的764例患者中,cTTE检出右向左分流者474例(474/764,62.0%)。其中170例PFO右向左分流患者中,分流量为大量者居多(101/170,59.4%);383例肺循环右向左分流患者中,分流量为少量者居多(185/383,48.3%);79例二者合并存在者,分流量为大量者居多(54/79,68.4%)。TEE检出的221例PFO患者中,均可记录PFO宽度,平均宽度为(1.61±0.92)mm,狭长形态PFO78例,平均长度为(10.53±3.52)mm。TEE检出分流132例,其中左向右分流122例,右向左分流1例,双向分流9例;检出房间隔膨胀瘤14例,左心房房间隔袋20例,瓣膜丝状物41例。 结论MA、CCI和(或)TIA患者PFO检出率高于MO和其他疾病患者。TEE与cTTE联合应用可提高PFO检出率。cTTE对于右向左分流的检出以及右向左分流起源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PFO相关疾病患者中,PFO右向左分流多为大量,半数以上存在肺循环右向左分流,在检查中需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颅超声联合经胸心脏声学造影(cTCCD+cTTE)技术在军事人员卵圆孔未闭(PFO)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怀疑存在PFO的军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包括16例军事飞行人员和8例一般军事人员,分析cTCCD+cTTE判断PFO有无、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下右向左分流(RLS)的情况,并对发现存在RLS的病例进一步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结果 5例临床怀疑PFO的军事飞行人员cTCCD+cTTE检查为阴性;余19例(包括11例军事飞行人员及8例一般军事人员)cTCCD+cTTE法可见PFO-RLS,包括8例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判定为PFO和11例常规TTE检查未检出PFO的人员。未检出的11例PFO人员中,TEE在8例中可见过隔血流,检出率为72.7%。与cTTE、cTCCD比较,cTCCD+cTTE法在平静状态下检出率较两者均提高15.8%,Valsalva动作下检出率分别提高了5.3%和10.5%,而且固有型比例及中大量分流检出率均有所提高。结论 TTE检查在PFO-RLS中灵敏度低,cTCCD+cTTE能够显著提高PFO-RLS的检出率;有效地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 TTE)及经颅多普勒声学造影(c TCD)在卵圆孔未闭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我院173例c TTE及c TCD诊断单纯卵圆孔未闭的结果。结果 (1)173例患者中,有9例是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明确诊断卵圆孔未闭及左向右分流(L-RS),其余164例经TTE未能明确诊断卵圆孔未闭的患者中有27例经c TTE结合c TCD检查后发现右向左分流(R-LS),证明有卵圆孔未闭的存在。(2)173例患者c TTE静息状态下检出R-LS38例,Valsalva动作后检出R-LS65例;c TCD静息状态下检出微栓子信号37例,Valsalva动作后检出微栓子信号65例,这两种检查量化分级Ⅳ级组、总阳性率Valsalva动作后均明显高于静息状态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 TTE结合c TCD能够提高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且能够量化R-LS的程度,为介入封堵卵圆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心声学造影(RCAC)联合经胸心脏超声(TTE)在成人卵圆孔未闭(PFO)中的诊断价值及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方法:(1)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8月疑似成人PFO患者143例作为对象,患者行RCAC技术、TTE技术检查,并以经食道心脏超声(TEE)结果为"金标准",分析RCAC、TTE在PFO中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 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EE)对卵圆孔未闭(PFO)右向左分流(RL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6例疑似PFO-RL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CD、c TTE、cTEE检查,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EE)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cTCD、cTTE、cTEE对PFO-RLS的诊断效能。结果 TEE检查PFO-RLS的阳性率为94.44%(204/216);以TEE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cTCD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71%、66.67%;cTT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59%、75.00%;cTE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9.02%、83.33%。cTEE诊断的敏感性与准确性高于cT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1、4.995,P<0.05);cTEE诊断的敏感性与准确性高于cTT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8、4.514,P<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不明原因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有关。超声心动图是诊断PFO的首选方法,右心声学造影对诊断PFO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FO封堵术和药物治疗对预防不明原因脑血管病复发的效果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对PFO的超声评估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对36例合并AF的继发孔型AS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前发现有左心房或者左心耳血栓者予华法林治疗,当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维持在0.89~2.63(1.21±0.38),且经TEE证实无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时,在X线及体表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的引导下使用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trialseptal defect occluder,ASDO)进行封堵治疗。术后24h及1、3、6个月随访心电图、胸X线片和TTE。结果:2例患者术前TEE未见左心房血栓,但术前出现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栓塞而未行介入封堵。其余34例患者均完成了介入封堵术,其中1例术后2h因心包填塞转至心外科手术,证实为左心房顶穿孔;1例使用2个封堵器,3例术中更换封堵器。手术后即刻成功率为97.1%,一次成功率88.2%。本研究中选用ASDO的直径为12~42(28.9±7.9)mm。在33例成功封堵的患者中,封堵术后半年内自行转复为窦性节律者8例,占22.2%;1例行心脏电复律治疗后也转复并维持窦性节律。随访中术后有残余分流者有3例,2例在术后6月、1例在术后1年随访TTE见残余分流消失。结论:合并AF的继发孔型ASD患者,在经TEE筛选并在术前进行充分抗凝治疗后对其进行介入治疗是有效和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膨出瘤(ASA)并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ASA并发ASD17例,所有患者均在X线和术中TTE监测下行封堵治疗,术后TTE跟踪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17例患者封堵器置人均获成功,共放置24个封堵器。封堵器选择的大小与术前判断大小相关性好(r=0.91,P〈0.001)。术后即刻显示17例患者21个封堵器处穿隔血流消失,有3例患者3个封堵器处仍有微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至3年复查1例有微量分流。结论 ASA并发ASD的患者可行封堵治疗且疗效确切,而超声心动图在病例选择、术中引导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应引起超声医生和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超声心动图在多孔的2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多孔的2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多孔的2型ASD23例,所有患者均在X-线和术中TTE监测下行封堵治疗,术后TTE跟踪复查评价其疗效。 结果23例患者封堵器置入均获成功,共放置38个封堵器。封堵器选择的大小与术前判断大小相关性非常好,相关系数r=0.9,P〈0.001。术后即刻显示18例患者33个封堵器处穿隔血流消失,有5例患者5个封堵器处仍有微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3年复查2例有微量分流。 结论 多孔的2型ASD患者可行封堵治疗且疗效确切,但超声心动图对病例选择、术中引导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应引起超声医师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超声心动图在膜周部室缺封堵术中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VSD.术前Echo明确VSD大小及距主动脉瓣距离(VSD-AV),术中Echo引导监护,术后Echo随访.结果 X线造影与Echo测量VSD大小相符(P>0.05);VSD-AV在无膜部膨出瘤者两种方法检测相符(P>0.05),在有膜部膨出瘤者有差异(P≤0.05).总计19例即刻封堵成功,其中1例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轻-中度返流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修补VSD,余18例短中期随访未见并发症.23例VSD中5例未完成封堵者具体原因与Echo应用无直接关系.结论 Echo在VSD封堵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引导和监护、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监测经心导管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症的价值,并探讨手术失败原因。方法:79例房间隔缺损(ASD)、6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在经食管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EE、TTE)监测下行经心导管封堵术。结果:73例ASD、6例VSD封堵成功。6例ASD封堵失败,其中1例封堵器脱落,游离于右心腔内;2例术中心导管戳破左房耳致急性心包填塞;2例因ASD太大缺乏合适尺寸的封堵器而终止手术;1例为筛孔状ASD。1例ASD术后随访有少量残余分流。结论:超声心动图(TTE和TEE)能够正确估测房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和位置,利于术前的病例选择、术中监测封堵器放置和并发症发生。超声检查详尽了解缺损大小和边缘情况在该手术方法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代替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Amplatzer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经导管治疗ASD。方法:64例有外科手术适应症的Ⅱ孔型ASD患者行TTE检查,如果可清楚观察ASD及其周边残存房间隔、周围功能性结构状况,能明确判断适合封堵即可选择TTE引导封堵。否则进行TEE检查,符合封堵条件者采用TEE引导。TTE引导时,心尖四腔切面观察封堵器呈规整‘00’形,大动脉短轴切面呈规整‘00’形或‘Y’形,剑下两房切面呈规整‘吕’字形;TEE引导时,观察封堵器腰部卡于房缺处、两伞平行地夹于房间隔两侧。同时超声观察到封堵器位置稳定,无残余分流,不影响周围结构功能,封堵成功。结果:5例封堵失败,其中TEE3例TTE2例。TEE成功引导26例封堵器置入,TTE33例。4例患者封堵2次,第2次住院封堵3例成功,TTE和TEE各引导2例。TTE随访,术后24小时每组各有1例患者少量残余分流(分流束宽≤2mm),3个月时1例TTE引导的患者尚有少量残余分流。结论:大部分适合封堵的Ⅱ孔型ASD患者,TTE能清楚观察ASD及其周边残存房间隔状况、ASD边缘至周围功能性结构距离,可以代替TEE筛选患者、引导Amplatzer ASD封堵器置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多发继发孔房间隔缺损(MASD)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TTE检查40例MASD,33例行TEE检查,30例行心导管检查,28例行MASD封堵术介入治疗,24例封堵成功,10例开胸体外循环下MASD修补治疗.结果 TTE与TEE全部诊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TTE诊断缺损数量准确率60%(24/40);TEE诊断缺损数量准确率97%(32/33).MASD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性改变是显示多束过房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似"漏勺样"改变,称CDFI"漏勺征".结论 TTE对MASD诊断有一定难度,TEE有特异性诊断价值.MASD开胸修补治疗行TTE检查即可,封堵术介入治疗必需行TEE检查,明确诊断缺损的数量和位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及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经导管闭合6例PDA、8例ASD及3例VSD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经胸或/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6例PDA、8例ASD及3例VSD在经胸超声引导下均成功置入封堵器且无并发症。仅1例ASD、1例PDA术后即刻存在少许残余分流,分别于1周及3个月后消失。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于用封堵器封堵PDA、ASD及VSD术前病例选择,术中指导监测,封堵器型号的选择与术后疗效评价等均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房间隔缺损经导管闭合术中超声心动图的监测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闭合术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经导管ASD闭合术患者20例,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经胸或/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20例患者ASD均为单发继发孔型,超声测量房缺直径为22.3±8.1mm,术中伸展直径为25.2±8.1mm,选择Amplatzer封堵器型号10~36mm。术后即刻观察房缺完全闭合无残余分流者12例,少许残余分流者8例;5例6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2例10个月后消失。结论 经导管ASD闭合术中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对于封堵器型号的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价等均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