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皮小麦品种间穗发芽敏感性有极显著的差异。白皮小麦品种中穗发芽敏感性有三种类型,即以种子深休眠为主要机制的低敏感型、以种子浅休眠和穗部因子保护作用为机制的中敏感型和高敏感型。黄熟期水层纸巾穗发芽7天试验,方法简便而高效,适用性好,能兼顾多种机制抗穗发芽材料的筛选鉴定。本文还对白皮小麦抗穗发芽育种选择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3.
4.
白皮小麦抗穗发芽性的鉴定及抗性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1994年度对30个白皮小麦品种(系)穗发芽抗性复写结果表明,在白皮品种(系)中也有抗性较强的品种,白皮品种宁麦7号抗性强,休眠深度超过了红皮对照品种杨麦5号和扬麦158。小麦穗发芽抗性与籽粒吸水速率有关,而与含水量无关。穗发芽指数是衡量抗生强弱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
穗发芽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河北省也经常遭受小麦穗发芽为害,开展小麦种质穗发芽抗性鉴定、筛选抗穗发芽材料对河北省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选择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和优异种质共计193份材料,在干旱和正常灌溉2种环境下种植,利用发芽指数对参试小麦品种的穗发芽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小麦材料在干旱环境与正常灌溉环境下的发芽指数相关系数为0.78,说明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小麦品种的穗发芽抗性较为稳定。2种生长环境下不同发芽指数的小麦材料数量均呈现正态分布规律,这与小麦穗发芽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相吻合。河北省小麦种质穗发芽抗性普遍较弱,仅有3份材料在干旱生长环境下达到高抗穗发芽水平,而高感穗发芽材料所占比例高达39.38%(干旱)和64.25%(正常灌溉)。河北省抗穗发芽小麦品种缺乏,抗穗发芽小麦育种工作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6.
小麦穗发芽抗性及其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白皮小麦地方品种抗穗发芽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4 ̄1997年选用原产江苏的49份白皮地方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用周转箱保湿法进行抗穗发芽性筛选鉴定,每年保留穗发芽率在5%以下的材料进行复鉴。筛选出11个抗穗发芽性强而稳定的白皮地方品种,其抗性不仅明显强于国内外抗穗发芽对照品种,而且还强于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红皮品种“扬麦5号”。剥粒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1个白皮抗穗发芽地方品种中,除“大玉花”为非种子休眠因素所致外,其余10个品种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几个抗穗发芽小麦品种的SSR标记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构建作图群体,利用32个SSR标记对7份抗穗发芽小麦材料和3份感穗发芽小麦材料进行亲本选择.在有扩增产物的24个SSR标记位点中,75*!%的位点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表明,除SK2外的其余6份抗穗发芽小麦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选择了SK2×SFY2、CANK×SFY3、AUSK×SFY3 3组合构建群体.  相似文献   

9.
鉴定了湖北省本省育成和外引的12个白皮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的穗发芽抗性,比较了室内整穗发芽法和田间自然鉴定法的优劣,分析了系谱法经验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湖北省本省育成的白皮小麦品种具有一定的穗发芽耐性,而外引品种高感穗发芽;室内整穗发芽法和田间自然鉴定法均可提高穗发芽选择,以室内整穗发芽法效果较好,采用改良系谱法结合室内整穗发芽法鉴定是抗穗发芽育种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主栽小麦品种(系)的抗穗发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目前河南省主栽小品种(系)抗穗发芽能力存在差异,穗发芽轻的品种(系)有:96中672、豫麦57号和豫麦54号。  相似文献   

11.
对235个小麦品种(系)成熟期穗发芽抗性鉴定的研究结果表明,红粒品种普遍抗穗发芽,但不少白粒品种抗性亦较强,颖壳颜色与抗性无关,山西省育成品种(系)的抗性稍差于国外品种。从山西省的152份白粒品种中鉴定出8份较抗穗发芽的品种,以供育种及专题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2.
小麦品种抗穗发芽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NCⅡ设计,对4个抗穗发芽亲本和3个易发芽亲本配制含正反交的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开花后35天用整穗保湿法鉴定其中F1的穗发芽率,同时测定开发花、株高、主穗粒数和千粒重。结果表明,诸性状正反交差异不显著,而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参试亲本中,红皮亲本穗发芽率的配合力效应显著小于白皮亲本。红皮亲本中,西风小麦的穗发芽率低,一般配合力效应小,特殊配合力方差亦小,而且早熟性和矮秆性  相似文献   

13.
河南主栽小麦品种抗穗发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主栽小麦35个品种的穗发芽和籽粒发芽试验表明,抗24h穗发芽品种占77.14%,抗性以穗部抗性为主。籽粒抗性为辅,仅占22.86%。抗48h以上穗发芽的品种较少,仅占2.86%,为穗部抗性。24h籽粒发芽率与以后时间的籽粒发芽率以及48h以后的穗发芽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穗发芽率与黑胚率无相关性,但与籽粒饱满度和外观达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选用穗发芽抗性不同的6个杂种小麦的亲本品系组配成36个组合,对各组合亲本、正反交一代、二代和各回交后代的种子进行穗发芽率,α-淀粉酶活性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一代种子均偏抗,但存在母性效应;杂交一代有一定的负向杂种优势,杂交二代的负向优势又强于杂交一代,以抗性材料作母本,再用抗性亲本回交,后代抗性更高;穗发芽抗性受部分显性基因控制,而很少受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在核基因相同条件下,A型细胞质和T  相似文献   

15.
小麦白粒品种抗穗发芽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白粒品种抗穗发芽性具有明显的倾母现象,28个组合正,反交杂种F1穗发芽率差异显著。不抗×抗和抗×不抗两组杂交组合F1,F2的抗穗发芽性表明,F1代的母体效应在F2仍能得到保持,抗穗发芽性遗传可能具有倾母遗传特点。白粒小麦品种的抗穗发芽性以及基因遗传为主,但亦有主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襄阳市小麦耐湿、抗穗发芽高产稳产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要求,收集湖北全省主栽小麦品种和耐湿、抗穗发芽品种资源,在2011-2013年2个生产年度试验的基础上,筛选、鉴定适合鄂北麦区栽培的小麦耐湿、抗穗发芽高产稳产品种.结果表明,襄麦25和襄麦55两个品种耐渍(湿)、抗穗发芽能力及高产稳产性较强,可以作为鄂北麦区小麦耐湿、抗穗发芽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7个小麦品种开花后不同天数的整穗发芽率,脱粒种子发芽率和切胚发芽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穗发芽抗生的差异主要是生理性抑制程度的不同,并且在开花20天之前,这种生理性抑制订存在于颖壳内,由此认为,可以在早期通过植物体的其他生理生化测定来判断不同品种的穗发芽抗性。同时筛选出一份抗穗发芽的白粒改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白粒、半冬性抗性新种质。[方法]利用田间延迟收获自然鉴定的方法对最新育成的65份新品系开展穗发芽抗性鉴定。[结果]同一区组内不同品种间发芽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即不同品种间田间抗穗发芽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经鉴定白粒穗发芽抗性显著优于对照品种济麦22的品种(系)有12个,平均发芽率为3.0%~9.2%,占所有参试品种数的16.9%,主要来源于7个不同组合。[结论]抗性种质的鉴定为下一步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小麦品种抗穗发芽性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两个小麦生长季,22个参试材料在开花后不同天数,采用4种方法测定穗上发芽率和籽粒发芽率。结果表明,小麦抗穗发芽性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并在籽粒成熟的不同时期有较大变化。所以,评定小麦品种抗穗发芽性最好多次进行,并以加权发芽率为评定尺度。多数品种的颖壳浸出液对籽粒发芽有抑制作用,但除少数品种外,大都不够稳定。α-淀粉酶活性和面粉降落值测定表明,α-淀粉酶活性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降落值与同期穗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鉴定抗穗发芽性的同时,必须考虑面粉的降落值。种皮色级与降落值的相关不显著,说明选育有一定抗穗发芽能力而品质劣化较轻的白皮小麦品种是可能的。以塑料袋保湿法测定穗发芽率较为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20.
对100个小麦新品种(系)和62个杂交高代品系的抗穗发芽性进行了鉴定,并通过4个抗穗发芽性不同的白皮小麦品种的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抗穗发芽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抗穗发芽育种,要注意对亲本的抗穗发芽性鉴定与组合选配,根据穗或籽粒发芽率,对杂交后代在早代进行选择,可望取得较好的效果,新品种(系)育成后还要进行鉴定,以诉地区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