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血管球瘤的发病过程及治疗结果。[结果]11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6~48个月无复发。[结论]手指血管球瘤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甲床外血管球瘤易误诊,结合影像学表现可提高诊断率。手术切除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明元  雷军 《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2):759-760
目的 分析血管球瘤的发病机理 ,临床特点和误诊及治疗情况。方法 总结 2 8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血管球瘤病例 ,对其主要临床表现及特征、误诊时间和病种、误诊的原因、误诊治疗的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 非专业医师常因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而误诊以致误治 ,误诊的病种和治疗方式多样。结论 血管球瘤较易误诊 ,彩色B超X线检查是诊断血管球瘤行之有效有效方法。而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惟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指指腹血管球瘤的诊治及病理观察的重要性以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 2002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15例指腹血管球瘤患者,临床均有局部疼痛,Love试验、冷敏感试验呈阳性,结合B超和MRI检查,术中完整切除肿瘤和包膜,术后肿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15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术后肿瘤无复发,术前阳性体征完全消失.病理结果均证实为血管球瘤.结论 术前临床体征、B超及MRI检查和术中肿瘤完整切除,均有助于指腹血管球瘤的手术预后,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手指血管球瘤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同济医院骨科收治的13例手指血管球瘤患者进行资料总结,并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本组男4例,女9例;年龄12~55岁(平均30.4岁).病程1~15年(平均5.3岁).所有患者行瘤体切除术,并随访1~9年.[结果]本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三联症状:不经意间剧痛15例(100%),大头针试验(Love试验)阳性15例(100%),冷刺激敏感15例(100%).所有患者瘤体切除后症状消失,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随访无复发.[结论]手指血管球瘤误诊率高,提高认识并详细体检可帮助早期诊断,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14例血管球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2年手术治疗的14例血管球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血管球瘤中,男女比例为1∶1.3(6∶8),平均年龄(37±10)岁,多发瘤占14.3%(2/14),64.3%病例(9/14)发生于四肢指(趾)末端,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管球瘤中的发现率为100%(7/7),而X线检查发现率为35.7%(5/14)。经手术切除后随访2~6年无复发。结论疼痛三联征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血管球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手术治疗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18例血管球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临床、辅助检查和组织学特点 ,以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2~ 2 0 0 2年手术治疗的 18例血管球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血管球瘤中 ,男女比例为 1 6∶1(11∶7) ,平均年龄 (39± 7)岁 ,多发瘤占 11 1% (2 / 18)。 6 1 1%病例 (11/ 18)发生于四肢指 (趾 )甲下或末端 ,88 9%病例 (16 / 18)肿瘤直径小于 10mm。临床误诊率高达 6 1 1% (13/ 18)。B超在除四肢指 (趾 )甲下或末端外血管球瘤中的发现率为 85 7% (6 / 7) ,而X线检查发现率仅 33 3%(4 / 12 )。组织学检查示 2例 (2 / 18)诊断为实性型血管球瘤 ,16例为血管瘤型血管球瘤。 10例行免疫组化检查 ,Vementin均呈阳性。结论对于发生于四肢指 (趾 )甲下或末端以外部位的血管球瘤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诊断较难。手术治疗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四肢血管球瘤2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球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手术治疗的26例四肢血管球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血管球瘤中,男女比例为1:12,平均年龄28.9岁。指(趾)甲下18例,甲旁4例,内踝下方2例,小腿肌间2例。6例甲旁、甲外型血管球瘤首诊中误诊,总误诊率高达23.1%。以病变部位分析发现:18例甲下血管球瘤无一例误诊;8例甲外(含甲旁及其他部位)血管球瘤误诊6例,误诊率高达75%。患者均表现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挤压时疼痛加剧。甲下型18例可见瘤体呈浅紫色或粉红色。采用LOVE试验,均可发现有明显固定压痛点。甲旁、甲外型8例超声检查均示有中低回声实性结节。26例行27次手术切除瘤体,术后随访2~10年,平均6.5年,无复发,效果良好。结论血管球瘤的诊断依赖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以及LOVE试验和超声检查。手术完整切除瘤体是治疗血管球瘤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甲下血管球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球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四肢末端。约有75%的血管球瘤发生在手部,其中又以手指甲下最为常见。我科于1992~2005年,共收治血管球瘤22例,其中最长者误诊达11年,最大瘤体达1.0cm×0.6cm,术后随访2~8年,无复发,病人指端及指甲生长良好,外形正常。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3例,女19例;年龄21~53岁;病程1~13年。发生部位:拇指、食指、中指、环指甲下15例,各指甲累及甲根下共7例。22例均以指端剧痛为特点,遇冷或受压时症状明显加剧。首诊确诊者6例,其余均误诊,有2次以上就诊史12例,最多就诊5次以上;有2次以上手术史6例,…  相似文献   

9.
刘双明  王强  赵如清 《实用手外科杂志》2006,20(4):228-228,F0004
血管球瘤为一种在临床中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四肢末端。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并且极易造成误诊。我科自2001~2005年,共收治血管球瘤患者7例,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学检查,诊断明确,全部进行了显微手术治疗。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管球瘤(Glomus tumor)起源于特殊化的动静脉吻合,常发生于手部,特别是手指甲下。我院白2002-2004年收治了手指甲床下血管球瘤儿例,结合临床资料、X线检查、病理学分析均诊断明确,采取显微手术切除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手部甲下血管球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部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手部甲下血管球瘤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将其切除,并随访观察其远期治疗效果。结果19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无一例复发。结论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手部甲下血管球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甲下血管球瘤16例,其中足趾2例,采用显微手术切除治疗,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女9例,男7例;年龄26~43岁,平均30岁,病程5~12年。发生部位:拇指3例,食指6例,中指2例,环指3例,足第三趾2例。首诊确诊2例,其余均有误诊史,误诊时间最长12年,有2例足趾患者均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有4例误诊为甲沟炎,并行手术治疗无效,还有误诊为神经瘤等。  相似文献   

13.
血管球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自1988~1995年对手部血管球瘤12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0~46岁(平均年龄39.6岁);病程11个月~2年(平均1年6个月)。发生拇指4例,示指7例,中指1例,均位于指甲下(其中2例在甲床上,10例在甲床下)。有7例在X光片中有末节指骨背侧的凹陷性压痕。9例甲下有直径约3mm的蓝色或紫红色斑点,3例甲下有米粒大小的黑点,限局性压痛,握持患手时,有疼痛性恐惧感。  相似文献   

14.
例1,男,51岁,左第二趾剧痛难忍1年,疼痛常于走路、洗脚时骤然发作,以致不敢走路,影响生活、工作。检查:左足第二趾外观正常,活动自如,但轻压甲根部即诱发剧烈的烧灼痛,持续数分钟后缓解,仔细观察见趾根部甲下有一“大头针帽”大小之紫色斑点,似甲下瘀血,用园珠笔尖轻压局部即引出上述疼痛,诊断为趾端血管球瘤予拔除趾甲,见淡紫点为一毛细血管,切除后压迫止血,术后痊愈。例2,女,67岁,左示指末端剧痛伴前臂放射痛半年,半年前曾有劈柴砸伤该指史,月余后复发觉洗衣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诊治的38例血管球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症状以肿瘤部位局限性压痛为主,遇冷加重;35例Love试验呈阳性;x线检查20例手指末节指骨有凹陷性压痕;38例均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术后经6月~2年随访,无1例复发,38例疼痛完全消失,指甲生长良好。结论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血管球瘤的唯一有效方法,完整切除肿瘤,提高对血管球瘤的认识,早期诊断,手术切除肿瘤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71例血管球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血管球瘤的发病情况,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71例血管球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50例,男21例。肿瘤发生部位:手指指端61例,其中甲下57例。病程为9个月~30年不等。主要症状以肿瘤部位局限性压痛为主,遇冷加重。结果71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肿瘤切除术,术后无1例复发,疼痛消失。结论血管球瘤多见于女性(占70.4%)。发病年龄平均为45.1岁。肿瘤好发部位为手指指端(占85.9%),且以甲下多见(占80.2%)。手术切除肿瘤尤其是显微外科切除是治疗血管球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例 1患者女 ,36岁。因间歇性剑下胀痛 3年就诊。胃镜检查见胃窦大弯侧有一 2 5cm× 2 5cm的隆起 ,局部粘膜暗红色 ,无溃疡。考虑为“胃窦大弯侧粘膜下平滑肌瘤”于 98年 8月 2 6日入院。体检 :脉搏 78次 /min ,血压 10 5 / 6 8mmHg。心肺无异常。上腹部轻压痛。心电图、肝功能正常。术中见肿块位于胃窦大弯侧 ,大小约 2cm× 2cm ,微隆起于胃腔 ,胃周淋巴结无肿大。行胃次全切除术。术后见标本病变处粘膜光滑 ,局部充血明显 ,肿块边界清 ,切面呈灰红色 ,病理学检查报告 :胃窦大弯侧粘膜下血管球瘤 ,慢性浅表性胃炎(图 1)。…  相似文献   

18.
血管球瘤(Glomustumor)为少见良性肿瘤,可生长在身体任何部位,以指(趾)末节甲下为多见[1,2],关节内血管球瘤尚未见报道,该病以局部刺痛或间隙性烧灼样疼痛为特征,容易与神经痛、风湿痛、半月板损伤、关节游离体等疾病相混淆。自1985年8月~...  相似文献   

19.
血管球瘤28例商振德高广伟1986年以来,我科收治血管球瘤共28例,男3例,女25例。病程1年~11年。发生于手指甲下27例,均有典型间歇性剧痛、触痛和冷敏感;右踝内侧1例。28例Loves针试验阳性或强阳性。X线片可见6例指骨凹陷性压痕。血管球...  相似文献   

20.
腹膜后血管球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球瘤是血管组织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四肢。发生在腹膜后者,极为罕见。我院曾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例1:女性,27岁。右侧腹部包块三年,因包块逐渐增大,伴有恶心、厌食及阵发性腹部剧痛入院。体检:右中腹可们及成人拳头大包块,境界清晰,表面光滑,移动性差,有深压痛。脉率80次,血压14/10kPa,心电图正常。系统钡餐检查:胃肠道无异常。肾分泌造影:右肾及输尿管均被推移,升结肠亦被推向外侧。超声检查:腹膜后实质性肿块。手术所见:肿块位于腹膜后,呈灰红色,质较硬,有完整包膜,但与周围有致密粘连。上界达右肾下极,下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