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敬  范斌 《颈腰痛杂志》2001,22(2):135-137
目的 报告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本组32例均行了手术治疗,其中椎板开窗髓核摘出12例,半椎板切除加椎间关节内侧部份切除侧隐窝扩大神经根管扩大髓核摘除14例,保留棘突的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侧隐窝扩大髓核摘除6例。结果 随访1-4年,优良21例,差11例,差者为采用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出术术式者,术后远期疗效差。结论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大多伴有腰椎管狭窄,在髓核摘出的同时,应行半椎板或双侧椎板切除减压,侧隐窝扩大,视术中情况是否神经根管扩大。  相似文献   

2.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3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对于8例以一侧症状为主者,行单侧椎板间隙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对于15例髓核突出大或中央型突出合并双侧症状、出现马尾综合征者,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1~15年,平均3...  相似文献   

3.
应用腰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腰椎管狭窄,压迫脊髓、马尾或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1~2]。症状轻者可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者应进行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通常都是采用椎板减压或神经根管扩大术。 传统的椎管减压,把椎板切除后,虽然能达到减压的目的,但由于切除了全椎板和部分小关节,造成了脊柱节段性不稳[4],再加上硬膜外瘢痕粘连,因而不少病人术后仍章有一定症状。自1988年我们开始应用腰椎管成形术,来治疗腰椎管狭窄,以减少创伤,增加稳定性及防止瘢痕粘连。经过临床的初步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 手 术 方 法 麻醉:硬膜外麻醉,或…  相似文献   

4.
双侧开窗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侧开窗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彭明,于洪文,曹春模,张文义,刘云成以往对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合并马尾神经损伤和腰椎管狭窄者,多行全椎板髓核摘除。目前国内外许多作者认为,全椎板切除易致顽固性腰痛和脊柱不稳,故一些医家试图更准确地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腰椎板切开后移关闭术在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老年单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使用特制限深椎板骨刀由后路垂直切开椎板,椎管内彻底减压,将椎板后移3~4mm后关闭,使椎管扩大。结果: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减轻或消失,随诊44例,随访时间6个月~8年,优良率为89.7%。结论:该手术操作简便快捷,减压彻底,脊柱稳定性好,能有效地预防术后硬膜外纤维瘢痕粘连,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多孔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多孔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陈庄洪唐运章蔡贤华邵振海黄继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常见原因,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全椎板、半椎板与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九十年代以来,我院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168例...  相似文献   

7.
椎板间撑开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三联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椎板间撑开腰椎管潜行扩大减压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 79例腰椎管狭窄三联症行椎板间撑开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椎管潜行扩大减压。结果 :依据临床症状 ,随访 6个月~ 4年 ,疗效 :优 68例 (93 75 % ) ,良 4例 (5 47% ) ,差 1例 (0 78% )。结论 :椎板间撑开潜行扩大椎管、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三联症 ,操作简便 ,疗效好 ,并发症少 ,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化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方法:选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行椎管有限减压。咬除病变间隙上位椎板下缘、肥厚的黄韧带和下位椎板上缘,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松解神经根粘连,侧隐窝减压,必要时切除部分关节突。结果:应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迟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椎管有限减压87例,减压彻底。82例得到随访,优良串92.7%,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单纯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黄韧带肥厚和小关节增生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椎管有限减压的适应证。满意的手术效果取决于:病人选择适当,术中操作精细,减压彻底。  相似文献   

9.
腰椎管狭窄症的针对性减压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腰椎管狭窄的因素、形式、范围和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减压术式 :全椎板切除治疗单纯中央管狭窄 8例 ;全椎板切除 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严重的退变性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 12例 ;椎板间隙潜行扩大减压治疗椎板间水平的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 17例 ;半椎板切除 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中央管一侧狭窄伴侧隐窝狭窄 13例 ;椎板间开窗减压治疗单纯侧隐窝狭窄 46例。同时行间盘突出髓核摘除 63例 ,腰椎不稳侧后方植骨融合 9例 (内固定 6例 )。结果 :本组 96例 ,平均随访 2年 8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 82 3 %。术后继发腰椎不稳 6例 (其中全椎板切除组 2例 ) ,发生率 6 2 5 %。再狭窄 4例 ,发生率 4 17%。腰椎融合失败 1例。结论 :针对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满意 ,并可减少继发性腰椎不稳和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特点,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策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2003-02-2009-02,对67例65岁以上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针对引起狭窄和症状的不同因素,分别采取椎板开窗、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并植骨融合等手术方式,并注重围手术期治疗,参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6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和度过围手术期,术后随访64例,平均18月。治疗效果优良率90.63%。结论年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应针对不同的病变情况,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措施,注重椎管有效减压和脊柱稳定性的平衡,并重视围手术期治疗,可取得满意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髓核摘除术结合Wallis系统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0年2月采用髓核摘除术结合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例,以同期行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12个月为观察点,采用下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糊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指标来评估2组疗效.[结果]36例患者均获12 ~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有明显下降,较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5),Wallis组术后12个月的下腰痛VAS评分及Oswestry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0 <0.05),而腿痛的VAS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74 >0.05).[结论]Wallis系统置入简单,创伤小,结合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王丙刚  傅永慧  付勤  王广斌 《中国骨伤》2009,22(10):744-746
目的:通过评价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探讨其手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其中男48例,女48例;年龄16~75岁,平均46.4岁;病程1个月~30年,平均5年。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其手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2年。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34例,良55例,中7例,优良率为92.71%,平均改善率为54.53%。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对腰椎生理结构破坏较小,发生术后腰椎不稳及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可能性较低,是目前较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半侧椎板截取回植与开窗在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19例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5例,女54例;年龄40~59岁,平均49.6岁。其中58例采用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开窗组),61例采用半侧椎板截取髓核摘除再回植(回植组),观察术中神经及硬膜囊损伤率、椎板愈合率、术后腰腿痛复发率,采用VAS及JOA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17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回植组、开窗组各失访1例。(1)回植组神经和硬膜囊损伤率(分别为3.33%和5.00%)与开窗组(分别为7.02%和8.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年回植组腰痛复发率为5.00%,低于开窗组的15.80%(P0.05);(3)术后1年两组的VAS、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植组明显优于开窗组;(4)回植组CT显示椎板截骨部未达骨性愈合2例,椎板愈合率96.7%,未发现钛板、螺钉松动断裂。结论:半侧椎板截取回植手术设计更加合理,术野开阔既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又预防了硬膜粘连,减少了术后腰痛的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非对称性下肢放射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手术治疗的53例病人。其中全椎板切除39例,扩大半椎板切除14例。结果:对侧侧隐窝狭窄23例,游离髓核组织压迫对侧神经根24例,脊髓丘脑侧束内存在不交叉纤维6例。结论:对侧侧隐窝狭窄和游离髓核组织压迫对侧神经根是导致非对称性下肢放射痛的主要原因,手术日寸要注意对对侧侧隐窝减压,除游离的髓核组织。只有确定无导致对侧下肢放射痛的原因后。才能确定为脊髓丘脑侧束内存在不交叉纤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经后路360°融合内固定治疗合并严重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后路、自体髂骨360°植骨融合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合并严重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71例,男38例,女33例;年龄21~59岁,平均38.5岁。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9个月,采用临床疗效评分系统进行综合评定,0~1分为优,2~4分为良,5~6分为可,7~9分为差。结果术后切口无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无感染。1例患者失访,临床融合率98.6%;临床疗效:优45例,良23例,可2例,优良率97.1%。术后4例患者有腰部僵硬或不适,有明显下肢痛6例(8.6%),其中5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8周疼痛逐渐消失,另1例患者下肢痛症状顽固且无缓解趋势,行CT检查证实为邻近节段间盘突出,再次手术行椎板间开窗摘除髓核,术后症状消失。结论经后路360°融合内固定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下肢痛,但由于其具有固定坚强、融合确切、症状缓解好和相对经济等优点,故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手术方法,将是治疗合并有严重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 2002年7月至2010年10月采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9例,男性448例,女性241例;年龄13 ~84岁,平均39.8岁.单间隙椎间盘突出669例,双间隙椎间盘突出19例,三间隙椎间盘突出l例.中央型突出66例,旁中央型365例,外侧型242例,极外侧型10例,游离型6例.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 术中髓核部分残留压迫神经根5例,2例术中改行开窗髓核切除术,2例二期行开窗髓核切除术,1例二期行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神经根纤维束部分损伤2例,术后3~6个月内完全恢复;硬脊膜破裂2例,给予缝合皮肤伤口后痊愈.689例患者随访6~96个月,平均33个月.出现椎间隙感染7例,1例保守治疗,4例给予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持续局部应用抗生素,2例行后路开窗感染腰椎间盘清除术,均痊愈;术后复发6例,4例患者再次行PELD术,2例患者采用TLIF治疗,术后症状缓解;术后神经根性痛觉过敏和灼样神经根痛19例,经过止痛药物、神经营养药及物理治疗后好转;腰椎管狭窄症行单个节段的PELD术,效果不佳,二期行多节段TLIF治疗10例.结论 术中主要并发症有髓核部分残留压迫神经根、神经根纤维束部分损伤、硬脊膜破裂;术后主要并发症有椎间隙感染、复发、神经根性痛觉过敏和灼样神经根痛等.严格的适应证选择、无菌、熟练操作及术后康复锻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定位诊断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58例。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5~75岁,平均64岁;病程1~11年。多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38~63岁,平均45岁;病程1~8年。以上患者均有下肢疼痛不适症状。所有患者均采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明确责任节段。结果 32例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中25例行>2个节段的减压术;26例多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12例行单节段髓核切除,另14例行双节段髓核切除。责任间隙准确,患者疗效良好。结论在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定位诊断中,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是一种准确而有效的确认责任间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解剖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47例(男89例,女5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表现、CT、MRI特点及病理解剖特点,病程2周~15年。病变阶段:L4.5 53例,L5S1 42例,L2,4 5例,L2,3 3例,L4,5和L5S1并存44例。全部病例采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并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3年,平均8个月。术后功能按我们自己制定方法进行评定,优63例,良17例,可10例,差2例,优良率为87%。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症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与体征不完全一致的特点,并有其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在治疗上应行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扩大椎管及侧隐窝,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模拟棘突椎板侧翻造盖术CT图像的测量,探讨该术式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方法:将50例门诊腰痛患者(除外脊柱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者)的腰椎CT图像输入计算机,用Photoshop软件在图像上完成棘突椎板翻转造盖术,测量L3~L5椎板和棘突的高度,"术后"棘突加半侧椎板的长度及椎管面积,并与"术前"椎弓根内缘长度、椎管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棘突高度L3为24.68±2.81mm,L4为22.44±4.33mm,L5为19.46±3.69mm,与原椎板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棘突加半侧椎板长度L3为34.68±3.91mm,L4为35.44±3.43mm,L5为34.56±3.76mm,均大于原椎体的椎弓根内缘长度(P<0.05)。术后椎管截面积L3为516.01±13.75mm2,L4为507.76±12.85mm2,L5为508.03±12.12mm2,均明显大于术前椎管面积(P<0.05)。结论:翻转后的棘突椎板可完全覆盖切除的椎板缺损,并可以扩大原来的椎管截面积,可作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