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过敏性紫癜继发紫癜性肾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继发紫癜性肾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83例HSP患儿分为继发紫癜性肾炎(HSPN)和未继发紫癜性肾炎(非HSPN)两组,对两组患儿性别、初发年龄、诱因、伴随症状、皮疹持续时间及复发情况、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抗凝剂的应用进行比较.结果①继发HSPN组患儿男性居多,男女之比为2.171,非HSPN组为1.121;②HSPN组紫癜初发年龄较大平均9.5岁,非HSPN组平均6.0岁;③发病诱因中感染因素HSPN组占61.6%,非HSPN组41.7%;④HSPN组皮疹持续时间平均15.5d,皮疹复发54.0%,非HSPN组分别为8.3d和13.6%;⑤HSPN组均伴随消化道症状(100%),同时伴关节、消化道症状77.3%,非HSPN组分别为36.4%和9.1%;⑥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SPN组升高者86.3%,非HSPN组53.6%;⑦口服抗凝剂HSPN组为33.0%,非HSPN组为48.2%.结论①HSP继发HSPN以男性患儿居多;②初发年龄越大越易致肾受累;③发病诱因为感染因素、皮疹持续时间长及出现复发、发病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均易继发HSPN;④白细胞参与了HSP肾脏损害的发病过程;⑤口服抗凝剂可预防HSP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继发紫癜性肾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将 183例HSP患儿分为继发紫癜性肾炎 (HSPN)和未继发紫癜性肾炎(非HSPN)两组 ,对两组患儿性别、初发年龄、诱因、伴随症状、皮疹持续时间及复发情况、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抗凝剂的应用进行比较。结果①继发HSPN组患儿男性居多 ,男女之比为2 .17:1,非HSPN组为 1.12 :1;②HSPN组紫癜初发年龄较大平均 9.5岁 ,非HSPN组平均 6 .0岁 ;③发病诱因中感染因素HSPN组占 6 1.6 % ,非HSPN组 4 1.7% ;④HSPN组皮疹持续时间平均 15 .5d,皮疹复发 5 4 .0 % ,非HSPN组分别为8.3d和 13.6 % ;⑤HSPN组均伴随消化道症状(10 0 % ) ,同时伴关节、消化道症状 77.3% ,非HSPN组分别为 36 .4 %和 9.1% ;⑥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SPN组升高者 86 .3% ,非HSPN组5 3.6 % ;⑦口服抗凝剂HSPN组为 33.0 % ,非HSPN组为 4 8.2 %。结论①HSP继发HSPN以男性患儿居多 ;②初发年龄越大越易致肾受累 ;③发病诱因为感染因素、皮疹持续时间长及出现复发、发病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均易继发HSPN ;④白细胞参与了HSP肾脏损害的发病过程 ;⑤口服抗凝剂可预防HSPN。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HSP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HSP好发年龄以学龄前儿童居多,年龄(6.7±2.8)岁;冬春季节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的75.1%(130/173);感染是HSP的主要诱因,占42.2%(73/173),95例检测过敏原,阳性35例(36.8%),其中食品占71.1%(13/95);皮疹为临床症状的首位,占83.8%,其次为消化道症状占11.0%,其中伴有消化道出血表现占57.9%(11/19);85.7%(60/70)患者血液D-二聚体升高;所有患儿都存活。结论:HSP发病以学龄前儿童多见,冬春季节好发,感染为主要诱因,该病临床袁现典型,D-二聚体升高对诊断有一定的意义.预后好。  相似文献   

4.
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尿常规检查,分为尿检正常组和紫癜肾损害组;紫癜肾损害组分为一过性尿异常组及持续性尿异常组。观察相应的临床因素,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紫癜肾损害组年龄,皮疹反复、皮疹持续时间,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高于尿检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持续性尿异常组皮疹持续时间、血尿并蛋白尿发生率均高于一过性尿异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皮肤紫癜者、紫癜加关节症状者、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以及同时有紫癜、关节症状和消化道症状者肾损害发生率分别是33.3%、41.7%、54.5%和75.0%,混合型和单纯紫癜者肾损害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发病年龄较大,皮疹反复及持续时间长,消化道出血者易发生肾损害;除皮肤紫癜外,合并关节症状和消化道症状者易发生肾损害;皮疹持续时间长、血尿合并蛋白尿与肾脏持续受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NAG/UCr)、C-反应蛋白(CRP)及补体C3、C4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并发肾炎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安徽儿童医院的HSP患儿142例,根据患儿是否并发肾炎分成HSP组(n=97)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HSPN,n=45)。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NAG/UCr、CRP及补体C3、C4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P患儿并发肾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D-二聚体、UA联合补体C3、C4水平对HSP患儿并发肾炎的预测价值。结果 HSP和HSPN组患儿的年龄、紫癜反复次数、皮疹持续时间、PLT、WBC、RDW、NEU、DD、尿蛋白量、NAG/UCr、CRP及补体C3、C4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431、2.828、3.199、2.644、7.747、27.408、15.806、7.992、3.133、4.609、3.118,χ2=9.988、8.71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紫癜反复次数、皮疹持续时间、NAG/U...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UA)检测对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方法测定103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U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SP组UA水平为27.3±84.4 mg/L,对照组为3.1±1.2 mg/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HSP患儿中的HSPN组UA水平比非HSPN组和对照组都显著性增高。ROC曲线分析显示,UA诊断HSPN的曲线下面积为0.766±0.042。结论UA检测对HSPN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HSP)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HSP各表型的特点及紫癜性肾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2016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HSP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SP起病年龄为2~13岁,秋冬季发病为主,前驱感染者是主要诱因;患儿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94.0%(441/469);关节不适12例(2.6%),腹部症状16例(3.4%),HSP复发患儿12.3%(58/469),其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2.6%(12/469);所有患儿均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阴性,总IgE阳性率50.7%(238/469);腹型HSP患儿白细胞及D-二聚体增高是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年龄、D-二聚体、胱抑素C(CysC)为紫癜性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混合型HSP较其他类型更易发生肾损害。结论 HSP患儿皮疹易复发,尤其多发生于肾损害患儿;腹型HSP中白细胞、D-二聚体升高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出现相关异常时,需警惕HSPN的发生;HSP为自限性疾病,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尿IgG检测在诊断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对188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99例紫癜性肾炎(HSPN)、26例对照组进行尿IgG检测;同时,对18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尿蛋白定性检测。结果HSP组尿IgG异常率远高于尿蛋白定性的异常率(P〈0.05):HSP组尿IgG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HSPN组尿IgG浓度高于HSP组(P〈0.05)。结论尿IgG检测简单,无损伤性,对发现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生肾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发生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11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肾损害分为紫癜性肾炎组(64例)和非紫癜性肾炎组(52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紫癜性肾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6岁、皮疹反复发作≥3次、血小板计数升高、皮疹持续时间≥4周、消化道出血、血浆纤维素蛋白酶原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两组在性别、发病季节、关节肿痛、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岁、皮疹反复发作≥3次、皮疹持续时间≥4周、消化道出血、血小板计数升高、低高密度脂蛋白对紫癜性肾炎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属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引起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年龄≥6岁、皮疹反复发作≥3次、皮疹持续时间≥4周、消化道出血、血小板计数升高、低高密度脂蛋白属于独立危险因素,对上述危险因素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应加强预防和早期治疗,以减少或避免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及特点。方法对收治的5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SP好发于秋冬季节,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年,6岁以上占多数,发病前有明显诱因。临床表现:出现典型的紫癜,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有71.43%的患儿出现轻重不等的消化道症状,48.21%的患儿出现轻重程度不同关节症状,19例患儿表现出肾脏受累。经过治疗,患儿的痊愈率达91.07%。结论充分认识HSP患儿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将有助于HSP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及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外周血B细胞及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B细胞水平,初步探讨B细胞在HSP及HSPN中的变化趋势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2月确诊的HSP患儿163例,分为HSP不伴肾炎组(HSP-wN组,130例)及HSPN组(33例),分析外周血B细胞水平。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的18例HSP患儿(FC-HSP组),其中含HSPN的患儿8例(FC-HSPN组),同时纳入体检正常的23例儿童为正常对照组(NC组),再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检测B细胞、IgA+B细胞及肠源性IgA+B细胞水平,分析FC-HSP组与FC-HSPN组患儿各细胞水平的特征差异。结果:HSPN组B细胞水平低于HSP-wN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的155例HP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5例HSP好发年龄为3~6岁,本组共116例(74.84%);冬春季节发病127例(81.93%);感染为发病诱因者122例(78.71%);器官损害主要为皮肤紫癜155例(100%),消化系统损害36例(23.23%),关节损害48例(30.97%),肾脏损害43例(27.74%);应用综合治疗有效率达96.77%,65例(41.94%)复发病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为96.92%.[结论]HSP发病以学龄前儿童多见;冬春季节发病率高;感染为发病的主要诱因;HSP可致多器官损害;无特殊治疗方法,以综合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病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23的表达血清IgE水平,探讨CD23、IgE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0例过敏性紫癜肾脏受损(HSPN)患儿和3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CD23阳性(CD23+)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并与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分析。结果HSP组CD23+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SPN组CD23+细胞的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均高于HSP组(P〈0.01)。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HSP患儿外周血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与血清IgE呈正相关(r=0.322,P〈0.05)。结论CD23及IgE可能共同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儿童过敏性紫癜19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3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的19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 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的进行回顾。结果:(1)1993-2003年,每年的患病率依次为1.03%、0.79%、1.19%、1.01%、0.84%、1.34%,1.27%及1.41%。(2)农村患儿136例,占70.47%,(3)诱因:感染121例,占62.69%,寄生虫史29例,占15.03%,进食特殊食物6例,占3.11%,(4)出现肾脏症状54例,发生率为27.98%,29例皮肤紫癜者,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10.34%39例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者,6例出现肾脏损害,占15.38%;59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20例出现肾脏损害,占33.90%,66例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加消化症状者中25例发生肾脏损害,占37.88%(P<0.05)。(5)预后:180例治愈好转,占93.26%,结论:(1)HSP患病率有升高趋势,但并非呈逐年升高。农村患儿发病较多,发病诱因仍以感染占第一位。(2)HSP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特别是消化道症状明显者,易发生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儿童系统性血管炎,累及皮肤、胃肠道,伴关节炎或关节痛,甚至出现免疫功能紊乱而累及肾小球,继发紫癜性肾炎(HSPN)。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8(IL-8)参与HSPN的病理过程。本文通过测定IL-8在HSPN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旨在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周莉  储进 《临床医学》2011,31(7):36-37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24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脏受累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儿童过敏性紫癜好发于秋冬季节,高发人群为学龄期儿童,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且感染多发生于发病前1周内。②HSP首发症状多为皮疹,少数为腹痛、关节痛等,临床上混合型病例多见,尤其是合并肾损害者多达45%。③对易感因素进行非条件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发病年龄〉8岁,反复紫癜超过1个月,消化道出血为肾脏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肾脏损害及其相关程度是影响患儿临床转归的最重要因素,而HSP患儿年龄〉8岁,皮疹反复超过1个月者,及消化道出血可能是HSP患儿肾脏损伤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以周身性小血管炎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部分患者可伴发紫癜性肾炎,其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本文就过敏性紫癜患儿体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及部分肾功能指标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病例组:近年来我院收治HSP患儿38例,均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1 ] ,其中16例紫癜性肾炎(HSPN)为HSPN组,未合并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2 2例为HSP组。急性期38例(起病后1个月以内,受检前2周未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 ,其中男18例,女2 0例,年龄3~12岁,…  相似文献   

18.
儿童过敏性紫癜2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临床医学》2006,26(3):14-15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AP)的临床特点及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53例A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3例AP患儿年龄〉7岁158例(62、45%),乡村患儿169例(66.80%),春冬季发病168例(66.40%),感染为诱因126例(49.80%)。AP首发症状主要为单纯紫癜164例(64.82%),单纯关节痛30例(11.86%)。肾损害发生率男性(43.97%)高于女性(26.79%),紫癜复发者(56.36%)高于初发者(30.81%)(P〈0.01)。表现单纯紫癜、紫癜加关节症状、紫癜加消化道症状、紫癜加消化道加关节症状者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7.71%、30.56%、59.02%、70.80%。结论 AP发病以学龄儿童、乡村患儿、春冬季较多,感染为第一位诱因。男性和复发患儿肾损害发生率较高;AP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尤其是消化道症状者,易发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诊断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作用。方法对18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99例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和28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并对18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同时进行尿常规检测。结果HSP组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率远高于尿常规蛋白质的异常率(P〈0.05);HSP组尿微量白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HSPN组尿微量白蛋白浓度高于HSP组。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简单,无损伤性,对发现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功能损害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尿IgG、α1-MG联合检测在诊断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害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188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99例紫癜性肾炎(HSPN)、28例对照进行尿IgG和α1-MG检测,同时对18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尿蛋白定性检测。结果HSP组尿IgG、α1-MG联合检测的异常率远高于尿蛋白定性的异常率(P〈0.05);HSP组尿IgG和α1-MG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HSPN组尿IgG和α1-MG浓度高于HSP组(P〈0.05)。结论尿IgG和α1-MG联合检测对发现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