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论地下工程风险管理中参建各方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风险管理研究仍然有待于学术界、工程界以及政府部门的共同推动。在上海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发生重大工程事故之后,上海已把重大工程的风险管理提上议程。传统的地下工程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成员主要为工程项目中的业主/代建制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安装单位和监理单位。随着目前保险公司和风险管理机构的介入,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应日趋完善。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型地下工程风险管理体系中各方的地位与作用,并对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作者的一些想法,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下工程的风险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于地下工程,进行风险管理是必需的.简要介绍了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步骤、方法和意义;结合地下工程的特点,讨论了隧道、地下洞室群等地下工程的不确定因素、破坏机理等,重点介绍了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以及如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风险控制,科学合理管理风险;结合实际工程,说明风险分析应用于地下洞室的可行性;针对地下工程的风险分析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动态风险管理在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已广泛应用在许多行业以规避可预期的风险.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程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修复工程中的超深基坑工程,通过将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相结合,提出了动态风险管理的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随着工程的顺利完工,证明了动态风险管理对于工程的风险控制确实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 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地下工程建设具有投资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项目多、施工技术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和对社会环境影响大等特点,是一项高风险建设工程.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对拟建和在建的城市地铁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继而进行风险控制十分必要,并应扩大到整个地下工程建设领域.主要论述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1) 缺乏规范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2) 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责任主体不够合理,安全风险管理经费不到位;(3) 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专业队伍不够规范,专业水平参差不齐;(4) 风险管理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不符合目前地下工程发展现状;(5) 缺乏合适的信息化安全风险管理平台.针对我国安全风险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提出4条建议:(1) 加强针对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法规建设工作;(2)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计划,将安全风险管理作为地下工程建设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3) 安全风险管理要有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风险管理和预警决策支持系统;(4) 加强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重大事故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下工程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  汤竞 《土木工程学报》2007,40(5):105-110
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以及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迫切需求,上海市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地下工程建设)的新高潮。本文着重介绍了上海近几年来地下工程建设的现状和所取得的成就,这其中包括轨道交通工程、越江隧道工程、地下道路工程、地下市政工程以及地下空间规划利用等多方面的进展情况。同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地下工程建设经验,对上海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和所得到的教训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笔者对上海地下工程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今后地下工程将向深层次化、信息化、以及节能化等方向发展,并对今后地下工程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加强今后地下空间的立法管理以及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6.
以铁路上海站南北广场地下通道工程穿越三、四号线地铁线路为例,对其施工方案可能对轨道交通产生的线路停运、线路及道床平整度降低、轨道交通设施破坏、线路维护成本增加等影响风险进行了辨识分析,并运用五级定性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上述影响进行了风险分析与评估,最终得出施工方案对轨道交通影响的风险等级为5级,为完全不可接受风险。针对该风险评估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降低风险的施工措施,为本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工程质量》2021,39(5)
针对城市隧道与地下工程,在简述开展风险评估及调控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工程风险定义和评估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各工程阶段的风险评估和管控内容、方法和要点,以此为实际的风险评估和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区域灾害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地下工程震害风险的不确定性特征与内涵,给出震害风险处置的整体性、重要性、层次性及多模型与方法集成运用原则,概念性探讨地下工程地震灾害风险体系,揭示孕险环境、承险体、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等属性及作用机理,建立基于安全系统工程的地震作用下地下工程风险分析基本程序,设计地下工程地震灾害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模型,提出了基于集成化管理和全寿命管理的地下工程地震灾害的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将地下工程震损风险管理的动态性和集成化统一起来,进一步丰富了地震作用下地下工程风险管理理论,为地下工程震损风险管理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滕丽 《建筑施工》2011,33(8):742-745
近年来,盾构法隧道施工的事故时有发生。但以往的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的方法不能满足安全要求。新的逻辑风险评估法(LAKE)和改进的克隆选择算法(ICSA)可提高风险鉴别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基于地下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迭代的动态风险管理法,通过充分利用现有通信和信息技术,实现了整个建设过程的全面风险管理。经具体工程实际应用,该智能风险管理系统能够识别潜在的风险,并能提出有效的风险预控技术措施,确保了工程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世博村E、F地块建设项目是上海市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制度的试点项目,通过研究该风险管理制度试点的具体内涵、参与主体、工程保险和工程风险控制的实施情况,分析本次试点存在未能引进专业风险评估机构和安全质量事故鉴定中介机构,以及没有完全理顺风险管理公司与保险公司关系等问题,提出在我国进一步推广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有选择地推行强制性工程保险,注重对工程风险管理需求主体、工程风险管理中介机构和工程保险专业人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由于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技术方案人员以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地下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较多危险源。但目前针对其施工安全评价尚缺少较好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地下开挖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以岩体工程分类法为基础,根据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其权重,采用DOW法为模型,导出具有针对性的危险性评价指数,建立针对岩石地下工程安全的分级体系。同时,应用该方法对广州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盾构工程的安全评价分级,结果与工程实际符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铁新线工程地下结构防水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崔玖江 《施工技术》2004,33(3):9-13
正在兴建的北京地铁新线工程 (含 5号线、4号线、10号线及奥运支线等 )多为地下线 ,均在市中心区第四系北京冲洪积平原下的多层粘性土、砂砾及卵石互层的地层中修建 ,受上层滞水、潜水及承压水的影响甚大。为确保地铁结构不渗不漏 ,满足运营安全和结构使用年限要求 ,做好地铁结构永久防水至关重要。本文就北京地铁新线工程概况、防水原则、防水方法及技术措施等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贾坚  罗发扬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610-1613
当今城市建设的发展已呈向立体三维展开,地下工程纵横交叉,新建地铁工程深基坑的开挖将面临上下左右已建建筑基础、地下管线、高架桥和多条地铁等设施的保护要求。本文结合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西藏南路站穿越内环线高架桥台基础的深基坑开挖实践,来反映上海地区控制深基坑变形。保护周边设施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问题是地铁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进行工程地下水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地铁10号线同济大学站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全面识别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地下水风险因子的基础上,结合统计资料和专家评价,详细阐述了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过程,根据不同阶段地下水风险因子的权重对地下水风险进行了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实际风险水平,实现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基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对风险管理的动态过程进行研究,将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理论应用于风险评价中,并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探究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动态模型。在该模型中形成了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风险因素间的层级结构和重要性排序,从根源上寻求风险应对策略,并实时监控风险,实现全面、动态的管理过程。以麦加轻轨铁路项目为实例进行分析验证,其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掌握实际风险水平,从而降低风险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铁区间隧道渗漏水发生的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地铁区间隧道渗漏水的原因和发生机理 ,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方案。结合上海地铁二号线龙东路~中央公园、中山公园~江苏路隧道衬砌堵漏的成功经验 ,所提出的技术对策和措施对类似工程防水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1标工程邻近磁浮线路,其施工对磁浮线路营运安全影响较大。通过建立安全性研究体系,采取管理协调、预测控制技术及施工技术措施,加强监测,确保轨道交通顺利施工及邻近磁浮线路安全。  相似文献   

18.
迎宾三路隧道工程为虹桥机场沟通东西航站楼两侧最直接、便捷的通道之一,规划中的轨道交通5号线正线隧道下穿暗埋CX3段。介绍了CX3节段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及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险情和处理措施,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Large and complex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volve various risk factors and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such projects depends on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key risk factor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to identify essential risk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Based on these risk variables, a survey is conducted to isolate and assess the critical risk factors for a mass rapid-transit underground rail project (Chaloem Ratchamongkhon Line), Thailand. Responses obtained within the project organisation are evaluat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latent structure of the critical risk factors. The variables within the factors are tested to confirm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onstructs. Finally, nine critical factors with 35 items are extracted after four iterations. Critical risk factors obtained through the factor analysis are assessed to gain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importance and impact on project management.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supported by the perceptions of the senior management within the project organisation, which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