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采用水提法和酶—碱法提取小麦麸皮戊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分析的方法确定了水溶性戊聚糖(WSP)最佳提取工艺为反应温度62℃,反应时间为1.5h,酶浓度为0.55%,pH为4.2,水溶性戊聚糖提取率为15.3%。通过验证实验得到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1.5h,酶浓度为0.50%,pH为4.5。水溶性戊聚糖提取率达到15.6%。酶—碱法提取碱溶性戊聚糖(WIP)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温度为55℃,作用时间为1.5h,碱浓度为20%。在此条件下戊聚糖提取率17.4%。通过验证实验得到料液比为料液比为1∶18,温度为50℃,作用时间为1.5h,碱浓度为20%。碱溶性戊聚糖提取率为17.7%。实验制得样品中总戊聚糖含量为59.25g/100g,其中可溶性戊聚糖为含量为45.1g/100g。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糖为原料经过单柱固定床树脂为催化剂化学异构后,再经过离交、加氢、离交、浓缩、结晶、固液分离、干燥,可得到较高收率的甘露醇产品。利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确定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96.0℃、糖液流速0.4BV/h、反应液p H 2.0、糖液浓度50%,所得到的甘露糖含量为30.17%,经过加氢后可得到甘露醇含量达30.3%的混醇液。本文所开发的D296单柱固体床树脂为催化剂的工艺,具有连续进出料反应、钼含量低、有效降低后续离交的压力、甘露糖含量较高的优点,非常适合工业生产上采用。  相似文献   

3.
水酶法提取甜杏仁油及水解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小娜  王璋  许时婴 《中国油脂》2007,32(11):26-30
采用水酶法提取甜杏仁油和水解蛋白。经筛选,确定选用复合植物水解酶、果胶酶12∶配比后与Alcalase蛋白酶联合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固液比为15∶(W/W),复合植物水解酶与果胶酶添加总量为2.5%,反应时间5 h;碱提pH 8.5,温度60℃,碱提时间60 min;Alcalase蛋白酶反应初始pH 10,反应温度60℃,添加量1.5%,反应时间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游离油得率为72.58%,水解蛋白得率为82.35%。  相似文献   

4.
研究建立了保证葡萄酒用软木塞合格湿度的企业自动化处理的加除湿工艺。经该工艺处理后,软木塞可达到湿度合格范围在4%~8%之间,并保证了其微生物指标的合格。湿度低于4%时,可设定加湿间温度在35℃,加湿机湿度值设定在75%~85%条件下,加湿时间在3~5 h可达到合格范围。湿度高于8%时,采用热风机加温的方式将工作间温度保持在35℃,除湿机湿度设定在60%,经除湿工艺1~1.5 h后就可达到湿度合格范围。该工艺具有企业化应用、操作方便、处理效率高、节能环保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纤维素酶水解稻草纸浆制取乙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Candida shehatae发酵稻草纸浆水解液生产乙醇的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对影响酶水解和发酵阶段的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酶水解条件为:酶用量150U/g料,底物浓度2%,反应温度55℃,pH4.8,反应时间8 h,酶解得率可达到73.20%.初始葡萄糖浓度为60g/L,装液量100mL/250mL,无机氮源为(NH4)2SO4,转速为100r/min,温度为28℃,pH值为5.5,发酵时间为48h,在此条件下乙醇得率可达49.72%,能达到理论得率的97%,转化率最高为0.36g/g(乙醇/稻草纸浆).  相似文献   

6.
对3,4,6-三-O-乙酰基-1,2-O-亚乙基-β-D-甘露糖、1,2-O-亚乙基-β-D-甘露糖、4,6-O-苯亚甲基-1,2-O-亚乙基-β-D-甘露糖这3种重要的甘露寡糖中间体合成方法进行改进。同时首次通过微波辅助的方法合成了这3种产物,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最佳合成工艺。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条件下,这3种物质的最佳合成工艺分别为:微波功率600W、反应时间3.5h、反应温度35℃、硼氢化钠质量2.5g;微波功率600W、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30℃、甲醇钠质量0.4g;微波功率800W、反应时间1.5h、反应温度35℃、对甲基苯磺酸质量0.2g。优化后的产率分别为80.3%、98.3%、91.9%。  相似文献   

7.
确定了Gln活性肽的水解用酶为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以及酶解过程中最佳酶解条件.通过两次酶解工艺制备Gln活性肽,胰酶的选用条件为底物浓度3%、酶浓度3%、pH 8.0、温度48℃和反应时间2 h;碱性蛋白酶的条件为底物浓度3%、酶浓度3%、pH 8.0、温度68℃和反应时间1.5 h.酶解液通过透析(10 ku以下)后产品有效Gln为213.5 mg/g.产物的分子质量在900~2.4×104 u之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酪蛋白的功能特性,利于酪蛋白的充分利用,以酪蛋白和葡萄糖为原料,采用湿法接枝制得酪蛋白-葡萄糖接枝共聚物,研究其在不同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酪蛋白-葡萄糖的比例对接枝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80 min,反应温度为100℃,pH为8,酪蛋白-葡萄糖配比为1︰10(g/g)时,接枝度可达到23.31%。这将为酪蛋白-葡萄糖共聚物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双醛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碘酸盐氧化玉米淀粉的方法制备双醛淀粉,探讨了pH值、高碘酸钠与淀粉摩尔比、高碘酸钠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投料方式对双醛淀粉中醛基含量的影响,得出双醛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条件。结果显示,在pH值为1.2~1.5、高碘酸钠与淀粉的摩尔比为1.1∶1、高碘酸钠浓度为0.5mol/L、反应温度在33~40℃之间、反应时间3h条件下,并采用将淀粉加入到高碘酸钠溶液中的投料方式,可得到高醛基含量的双醛淀粉。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苦杏仁粕谷蛋白溶解性,采用糖基化方法改性修饰.该试验选用葡萄糖进行接枝改性,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蛋白与糖质量比对葡萄糖改性蛋白溶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葡萄糖改性蛋白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优化后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3℃、反应时间0.6 h、pH 9.4、...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木瓜蛋白酶法脱马齿苋多糖蛋白的最佳工艺,以酶液-样液体积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pH值为影响因素,以马齿苋多糖损失率与蛋白去除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木瓜蛋白酶法脱马齿苋多糖蛋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法脱马齿苋多糖蛋白的最佳工艺为酶液-样液体积比0.2∶1、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3?h、pH?6,在此条件下蛋白去除率为78.22%,多糖损失率为10.39%。马齿苋粗多糖溶液经分离纯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单糖组成,其组成比例为5.3∶5.9∶1.3∶27.6∶1∶18.8∶14.6。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牛初乳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在不同温度、pH值、添加保护剂条件下对其降糖活性影响,并利用Balb/c3T3成纤维细胞糖代谢测定了IGFs降糖活性。结果表明:细胞培养液的葡萄糖浓度降到对照组的60%,与胰岛素相比同样具有明显降糖活性。IGFs在pH值2~8范围内活性稳定,在温度为4℃时活性最大,30%甘露醇能有效提高IGFs降糖活性。  相似文献   

13.
用纤维素酶对纯棉纬编针织物进行柔软处理,探讨了酶用量、处理温度、时间和pH值4个参数对柔软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酶用量在1%~3%,温度在40~60℃,处理时间为30~50min,pH值为5是柔软处理的工艺条件最佳范围,具体条件可根据织物的厚度等条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焦糖色素的色率和红色素指数是衡量焦糖色素品质的2个重要指标,但这2个指标是相互制约的。本文以精炼糖糖蜜为原料,利用氨法制备焦糖色素。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确定影响焦糖色素色率和红色素指数的主要因素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的量,然后以此设计正交实验,确定制备高色率焦糖色素的工艺为反应温度120~125℃,反应时间1.5 h,铵盐添加量为10%(以NH4+的质量与糖蜜干固物质量计算);制备高红色素指数焦糖色素的工艺为反应温度110~115℃,反应时间0.5 h,铵盐添加量3%(以NH4+的质量与糖蜜干固物质量计算)。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对魔芋葡甘聚糖具有高度专一性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异源表达,从枯草芽孢杆菌G1中克隆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BsmanA,将该基因与表达载体pACYCDuet-1连接并转化到E.coil BL21(DE3)中。结果表明:该β-甘露聚糖酶基因BsmanA序列全长为1098 bp,编码366个氨基酸;经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测得重组酶分子量大小为38 kD;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6.5,在温度50~70℃间,pH4.5~7.0的范围内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实现了β-甘露聚糖酶的异源表达,为生物催化制备低聚甘露糖的工业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以带皮豆渣为原料,分别通过正交实验、Box-Behnken实验方法对改性大豆纤维粉制备工艺中的脱腥、酶法改性工序进行参数优化,确定的脱腥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0min,pH5.0;采用纤维素酶进行酶法改性工艺参数为:酶浓度1.57%,酶解时间3.02h,酶解温度50.35℃,酶解pH5.13.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结晶麦芽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结晶麦芽品质及结晶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晶麦芽制备中预糖化和焙焦工艺,分别以游离氨基氮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为指标研究预糖化工艺对结晶麦芽的影响,同时以水分含量、结晶率和色度为指标优化焙焦工艺。结果表明:选择发芽时间为72 h的绿麦芽,在45 ℃下进行蛋白质休止1.5 h,在pH=6.0、温度为66.4 ℃下进行糖化2.0 h,此条件下的还原糖含量最高,糖化效果最佳;进一步在127 ℃下焙焦27 min,制得水分含量为3.75%、色度为(158.9 ± 1.19) EBC、结晶率高达99%的结晶麦芽。与市售结晶麦芽相比,该结晶麦芽内部能够完全结晶,结晶品质较高,其他质量指标也得到明显优化。  相似文献   

18.
对生鲜南瓜(Cucurbita moschata)所含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和冷冻稳定性等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利用其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探索了反应时间、南瓜品种、缓冲体系、南瓜及味精添加量、料水比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瓜GAD最适反应温度为30~35 ℃,最适pH为5.8。南瓜GAD对热比较敏感,50 ℃保温30 min,酶活力损失20%,70 ℃以上保温30 min可导致酶活力完全丧失。冷冻对GAD影响较小,但长期冷冻仍会导致酶活力损失,冷冻8周酶活力损失36%。GABA最适富集条件为:以pH5.8,0.2 mol/L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作为反应溶液,南瓜与缓冲液比例为1:3,南瓜添加量25%,味精添加量1.5%,30 ℃反应18 h,反应液中GABA浓度可达7633.2 mg/L,转化率为93.3%,单位质量南瓜GABA富集量为30.5 mg/g,与未富集时相比提高了132倍。  相似文献   

19.
酸解玉米芯制备木糖及其提纯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玉米芯的酸解工艺及木糖的纯化过程。玉米芯经1%NaOH 60℃预处理24 h后,最优酸解条件为硫酸浓度1.5%,料水比1∶13(g/mL),反应时间3 h。溶液经活性炭脱色和树脂去离子,由酿酒酵母As2.541去除木糖母液中的葡萄糖,纯化后的糖液经薄层层析(TLC)鉴定其单糖种类,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测定还原糖总量,高效液相法(HPLC)做糖液的定量分析,最后将糖液浓缩醇沉,制备木糖结晶率为1.5%,纯度为90%。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鲅鱼成品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和降低能耗,该文对鲅鱼恒温干燥和分段式升温热泵干燥加工工艺进行研究。恒温干燥条件分别为10、20、30 ℃,升温干燥条件分别为10 ℃(3 h)~20 ℃(3 h)~30 ℃(end)、10 ℃(6 h)~20 ℃(6 h)~30 ℃(end)、10 ℃(9 h)~20 ℃(9 h)~30 ℃(end)、10 ℃(12 h)~20 ℃(12 h)~30 ℃(end)。试验表明:恒温干燥条件下,不同干燥温度下得到的鲅鱼成品均存在一定的不足;采用阶段升温干燥方式不仅能够显著缩短鲅鱼的干燥时间,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得到的鲅鱼成品在质构、安全性、色泽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恒温干燥,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鲅鱼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在2.0429×10-11~4.1947×10-11 m2/s之间,且Deff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确定Page模型用来描述鲅鱼的热泵干燥过程(R2大于0.998、RMSE小于0.60%、χ2小于0.004%)。对于升温干燥,鲅鱼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4.1164×10-11~4.8723×10-11 m2/s之间,确定Two-terms模型用来描述鲅鱼升温热泵干燥的过程(R2大于0.996,RMSE均小于0.81%、χ2均小于0.008%)。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分段升温干燥工艺条件为10 ℃(6 h)~20 ℃(6 h)~3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