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1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系统抽样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试验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尿素氮(BUN)与血清肌酐(Scr)水平、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可改善其BUN、Scr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相关临床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尿素氮、肌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尿素氮、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延续性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指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低血糖、呼吸困难、感染、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例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4.44%)比对照组高(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可改善其生活质量,也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例)和观察组(9例),应用腹膜透析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血液指标的改善情况及透析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透析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透析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观察组患者透析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磷清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净化室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血磷浓度、血磷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磷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有效清除患者血磷,改善患者症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任意挑选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参与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血液透析方法 治疗;观察组选择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和好转患者均多于对照组,无效患者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16.67%;观察组尿素氮清除率、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胸腹水发生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脂肌肉没有出现明显消耗,对照组皮脂肌肉明显消耗,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不同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营养状况以及炎症因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肾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营养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两种不同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对比,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改善患者肾脏功能、营养状况以及调节炎症反应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唐泰 《右江医学》2013,(4):536-537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对无明显症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无症状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74例患者,根据是否同意血透分为积极血液透析治疗组(对照组,n=42)和一般选择性血液透析组(观察组,n=32),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相对较好,生存率高,住院率低,心血管并发症低,残余肾功能下降慢。结论对无明显症状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密切观察,定期复查血生化指标,至出现尿毒症症状及体征时再进行血透治疗,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住院率、延缓残余肾功能丢失,且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53例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观察两组透析充分陛及治疗后营养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Kt/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胸腹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皮脂肌肉消耗情况较对照组不明显。观察组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低血压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更为充分,并且能够提高治疗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波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6):727-729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84例采用了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70例仅采用了腹膜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BUN(尿素氮)、Hb(血红蛋白)、ALB(白蛋白)、Scr(肌酐)等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UN、Hb、ALB、Scr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的双重透析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88例患者均为我院于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接受普通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并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HCT、RBC水平均明显改善,且从HCT、RBC水平上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患者来说,可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效果较好,不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肾功能指标,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从而达到降低患者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对40例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透析前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血液透析后尿素氮、血肌酐指标明显下降,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透析过程中出现心力衰竭8例,高血压6例,低血压5例,感染8例,营养不良、贫血19例,低血糖2例。结论:对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积极的血液透析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老年透析患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病人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6年于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及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明显改善尿毒症病人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并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观察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5.00%,观察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张威  张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608-3609
目的:探讨肱动脉浅置术在肾衰患者血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8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动静脉内瘘术,试验组患者行肱动脉浅置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6个月血液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及动脉破裂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动脉浅置术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尤其是能够为不宜做动静脉吻合手术的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治疗机会,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总结对尿毒症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6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30)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n=30)应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30例患者的肌酐(Scr)、尿素氮(BUN)、甲状旁腺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总胆固醇(TC)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各项指标相比,呈现出P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尿毒症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相比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总胆固醇等各项指标,能更好地保护残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目的。结果,治疗后高通量组的Scr、BUN、IPTH、β2-MG、TC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高通量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方法 .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完成血液透析后,有5例出现低血压,2例失衡综合征,3例高血压,2例体温升高,1例出现血液分层、凝血.结论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做好全面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佳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黄灌肠汤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黄灌肠汤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肾功能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纳差便溏、皮肤瘙痒、疲倦乏力等中医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和生存质量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灌肠汤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尚源融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154-3155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对比两组血磷、钾、尿酸及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胱抑素C(CysC)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磷、钾、尿酸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血磷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β_2-MG、CysC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血清β_2-MG、Cys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磷、β_2-MG、CysC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