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oll 样受体4/核因子-κB 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泄浊解毒方小剂量组、泄浊解毒方大剂量组,除正常组外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混合溶液灌肠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灌服相应药物后后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Toll 样受体4 及核因子-κB 表达.结果:泄浊解毒方各剂量组大鼠Toll 样受体4 及核因子-κB 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泄浊解毒方大剂量组Toll 样受体4 及核因子-κB 表达明显低于柳氮磺胺吡啶组.结论:泄浊解毒方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oll 样受体4/核因子-κB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泄浊解毒方小剂量组、泄浊解毒方大剂量组,除正常组外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混合溶液灌肠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灌服相应药物后后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4及核因子-κB表达。结果:泄浊解毒方各剂量组大鼠Toll样受体4及核因子-κB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泄浊解毒方大剂量组Toll样受体4及核因子-κB表达明显低于柳氮磺胺吡啶组。结论:泄浊解毒方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针刺是通过将针刺入穴位,调动机体固有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而发挥效应的,但针刺作为一种物理性刺激,要实现对机体固有系统的调节,必须首先将物理性信号转化为生物性信号。Toll样受体4(TLR 4)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不仅可以识别外源性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还可识别内源性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并且其与机体的神经、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从TLR 4与针刺信号转换、针刺临床现象、相关针刺作用机制3个方面进行探讨,发现穴位局部的TLR 4可能参与针刺信息启动。  相似文献   

4.
以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脑缺血状态下脑心通胶囊“脑心同治”的作用机制。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心通组和阳性药组。模型组、脑心通组和阳性药组分别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采用Bederson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测定脑梗死率;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水肿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dUTP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观察并统计心肌组织凋亡;测定血液中的心肌酶谱数据。利用系统药理学方法预测机制,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和心脏中的α-干扰素(IFN-α)、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Toll样受体7(TLR7)、Toll样受体9(TLR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共8个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脑心通组大鼠脑梗死率、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下降,同时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血液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LDH)含量降低。系统药理学结果和前期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在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该通路及相关蛋白有助于阐明“脑心同治”机制。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脑缺血状态下,脑心通胶囊显著抑制大鼠大脑皮层以及心脏中IRF3、IRF7、TLR2、TLR7和TNF-α的表达。脑缺血对心脏的相关功能有一定影响,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是脑心通胶囊“脑心同治”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黄及母乳对Caco-2炎症细胞Toll样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及母乳防治NEC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和TNF-α诱导模型组.对照组为正常培养的Caco-2细胞.TNF-α诱导模型组共分为4组,向TNF-α诱导模型组中分别加入常规培养液、1%的大黄上清液、1%的母乳上清液及1%大黄上清液联合1%母乳上清液,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oll样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1%大黄上清液、1%母乳上清液、1%大黄上清液联合1%母乳上清液对Caco-2炎症细胞Toll样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相对于加入常规培养液的TNF-α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母乳、大黄上清液及两者联合可抑制Caco-2炎症细胞Toll样受体的表达,Toll样受体可能参与了Caco-2炎症细胞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钟声蛋白样受体的研究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整理钟声蛋白样受体(Toll样受体,TLRs)研究资料,为中药抗炎免疫药物的作用靶点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资料来源:主要搜集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公开发表的对Toll样受体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资料选择:综述Toll样受体的发现、分布、结构特征,尤其是其效应细胞配体、信号转导途径及功能研究资料,综合分析其研究现状.结果: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通路的基础研究上,而对药物的研究却极为匮乏.结论:对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通路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为某些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中药抗炎免疫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桑菊饮含药血清对小鼠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桑菊饮对小鼠肺巨噬细胞株RAW264.7表达Toll样受体(TLR)的影响。 方法: 用桑菊饮含药血清作用于正常RAW264.7细胞,24 h后以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TLR-1~TLR-9 mRNA的表达,探讨桑菊饮对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桑菊饮含药血清在一定剂量(7.7 g·kg-1·U-1)时,可以促进TLR-4和TLR-7的表达,而对TLR-1,TLR-2,TLR-3,TLR-5,TLR-6,TLR-8和TLR-9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结论: 桑菊饮的药效学作用可能与促进Toll样受体某些亚型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是由于人体感染HIV病毒后出现的一种免疫系统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治疗手段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但抗逆转录病毒的方法仍无法完全清除感染者体内病毒。抵御病毒感染最先是由固有免疫系统中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其中Toll样受体,是一种研究较为广泛的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在抗HIV病毒感染中起关键作用,研究Toll样受体将有助于揭示HIV病毒的发病机制,并有可能成为研发这一疾病新疗法的突破点。就HIV病毒感染者中Toll样受体作用机制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经论治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B)、常规中药治疗组(C)、常规中药治疗联合引经药组(D)、秋水仙碱组(E),共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采用采用右侧大鼠第1跖趾关节处注射生理盐水,其他实验组在相同部位注射尿酸钠溶液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所有分组大鼠共灌胃给药7 d,1日2次,灌胃3 d后予以动物模型制备,后继续给药至第7 d处死。期间进行一般观察,关节局部肿胀测定,步态观察。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荧光定量RT-PCR分析Toll样受体4(TLR4)mRNA、NF-κB p65mR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转录水平,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A)相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B)关节局部肿胀明显,跛行步态,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升高P0.05,Toll样受体4(TLR4)mRNA、NF-κB p65mR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出现较高转录水平P0.05,HE染色观察组织见大量炎性细胞增生,浸润。免疫组化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升高P0.05。常规中药治疗联合引经药组(D)相对于其他用药组具有减少关节局部肿胀,减轻跛行步态,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降低P0.05,Toll样受体4(TLR4)mRNA、NF-κB p65mRNA转录水平降低P0.05,HE染色观察组织见炎性细胞增生,浸润减少。免疫组化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的表达降低P0.05,但相对于秋水仙碱组(E)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降低无差异性P0.05,其中秋水仙碱组(E)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降低程度较常规中药治疗联合引经药组(D)幅度大P0.05。结论:循经论治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的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炎症细胞因子和活性氧的影响及其可能分子机制的探讨。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处理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6 h后,分别用酶连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生成;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信使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相对于空白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显著地促进巨噬细胞生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产生活性氧,上调Toll样受体4信使RNA和蛋白表达(P<0.05);进一步发现小檗碱剂量依赖地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生成;减轻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活性氧产生;下调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结论:小檗碱能有效地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的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oll样受体4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小檗碱对喉癌细胞克隆、转移及Toll样受体4蛋白的影响与表达。方法:将喉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5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10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20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oll样受体4、Toll样受体2蛋白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流式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24 h时,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与5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相似(P>0.05),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克隆能力较10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20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高(P<0.05);在48 h和72 h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他加入小檗碱进行干预的3组细胞克隆形成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20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的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10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5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10 mol/L小檗碱干预组、20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细胞中Toll样受体2及Toll样受体4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5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10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比较,20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Toll样受体2及Toll样受体4蛋白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10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L4组细胞增殖率、划痕距离降低,凋亡率升高(P<0.01);与5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10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比较,20 μmol/L小檗碱干预组细胞的增殖率、划痕距离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不同浓度小檗碱均可降低喉癌细胞克隆、增殖及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蛋白活性从而促进喉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多糖类药物作用的受体及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群  雷林生  吴曙光 《中草药》2005,36(4):614-616
β-葡聚糖通过补体3型受体(CR3)增强巨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多数多糖可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或TLR2激活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或诱导巨噬细胞合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也有报道β-葡聚糖的主要受体是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dectin-1),而且介导了巨噬细胞的生物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丸对单纯性鼻息肉患者体内Toll样受体-2(TLR-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通窍鼻炎丸治疗前后单纯性鼻息肉患者鼻息肉Toll样体-2、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的变化,并与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与健康人比较,单纯性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TLR-2、HO-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通窍鼻炎丸治疗后鼻息肉组织中TLR-2、HO-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人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鼻炎丸能够明显降低单纯性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TLR-2、HO-1的蛋白含量,保护鼻黏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建中汤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痛大鼠P物质(SP),肥大细胞(MC),MC模上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KBp65(NF-κBp65)影响,并探讨其对IBS内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 3日龄新生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IBS模型组,酮替芬组(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肠道菌群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帕金森病(P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多芭组及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10 ml/kg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浓度为3 mg/ml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 30 mg/kg诱导PD小鼠模型,均每天1次,连续7天。造模成功后,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补肾活血方7.5、15、30 g/(kg·d)灌胃,美多芭组给予多美多芭片112.5 m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15 ml/(kg·d)蒸馏水灌胃,均每天灌胃1次,连续14天。采用爬杆实验、转棒实验、抓力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评估小鼠行为学指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组小鼠肠道菌群改变;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回肠组织Toll样受体(TLR)/核因子κB (NF-κB)通路炎症因子[包括Toll样受体2 (TLR2)、Toll样受体4 (TLR4)、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  相似文献   

16.
以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为切入点,阐述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脊髓损伤、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为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针刺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发挥抗炎作用及抗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治疗脊髓损伤;针刺能够有效降低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少其引起的神经性炎症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从而治疗帕金森病;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为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海马区胶质细胞的激活并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减缓神经元坏死和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黔产莪术油对直肠癌SW1463细胞中死亡因子受体(Fas)的蛋白表达及分泌的免疫因子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10(IL-10),癌基因C-Ra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探讨黔产莪术油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效应。方法:将水蒸气蒸馏提取的黔产莪术油,配置成空白组,黔产莪术油80,120,160,200 mg·L-1组,作用于直肠癌细胞SW1463细胞24 h后,采用免疫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不同质量浓度黔产莪术油对IL-10水平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Fas,TLR2,TLR4,C-Raf,TGF-β1蛋白表达对直肠癌细胞SW1463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ELISA检测发现,与空白组比较,莪术油组IL-10水平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表达降低(F=23.11,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莪术油组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TLR2,TLR4,C-Ra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Fas,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黔产莪术油抑制SW1463细胞的作用免疫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Fas/Fas L通路有关,使得Toll样受体TLR2,TLR4蛋白表达下调,导致相关因子TGF-β1的表达下调,从而使得细胞凋亡,起到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针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BS-D)TLR 2/4、MYD 88、NF-κb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IBS-D的机制。方法 选取30例IBS-D患者为针刺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针刺组予调神健脾针法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18次,每次30 min。穴位取百会、印堂,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天枢、上巨虚。健康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不予任何处理。观察IBS-D患者针刺治疗前后IBS症状严重度(IBS-SSS)、ZUNG氏抑郁评分量表(SDS)、ZUNG氏焦虑评分量表(SAS)评分变化,并进行IBS-SSS等级疗效评定;比较IBS-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Toll样受体家族2/4(TLR 2/4)、髓样分化因子88(MYD 88)、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以及IBS-D患者针刺治疗前后TLR 2/4、MYD 88、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IBS-D患者针刺治疗后IBS-SSS、SDS、SA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IBS-D患者针刺治疗前TLR 2/4、MYD 88、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天佛参口服液治疗结肠癌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非相关文献知识工具Arrowsmith软件。结果:Arrowsmith软件的初步探索结果显示天佛参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对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凋亡相关因子可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上述指标的异常表达也是造成结肠癌的重要相关遗传因素。结论:天佛参口服液在体内外均有显著抑制结肠癌的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结肠癌组织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与COX-2的表达、降低组织中异常高表达的VEGF,促进促凋亡基因的表达与活力等环节发挥治疗结肠癌的作用,能为实验室进一步开展机制验证性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急危重症患者急性肠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对Toll样受体(TLR)/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p65(NF-κB-p65)信号通路调控机制。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标准化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胃肠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中TLR/MyD88/NF-κB-p65信号通路相关因子水平,并与54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28 d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第3、7、14日,观察组血清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MyD88、NF-κB-p65、p-NF-κB-p65及其下游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05)。结论大承气汤可有效防治急危重症患者急性肠功能障碍并改善临床预后,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LR/MyD88/NF-κB-p65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及其下游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