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细胞间粘附分子—1^125I标记及其纯度、免疫活性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125I标记方法及鉴定其纯度和免疫活性。方法:用氯胺-T法标记ICAM-1,用Sephadex G-50柱层析分离,用纸层析法鉴定^125I-ICAM-1的纯度,放免法检测其免疫活性,结果:^125I-ICAM-1比活度为77.84uCi/ug蛋白,标记率为65.54%,^125I-Na的放化纯度为97.27%,^125I-ICAM-1能够与ICAM-1-Ab的最大结合为88.64%,并且随ICAM-1-Ab滴度的降低而增高。结论:成功建立^125I标记ICAM-1的方法,并且^125I-ICAM-1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2.
Iodogen法标记磁共振单克隆抗体靶向对比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odogen法^131I标记磁共振单克隆抗体靶向对比剂McAb-PMP的方法。方法 采用Iodogen法^131I标记McAb-PMP,并测定标记率,放化纯度,比活度和免疫活性,进行动物免疫显像;结果 标记率为89.7%。放化纯度为3.16mCi/ml,经RM905活度计测定的比活度为89.6μCi/μg。在注射^131I-McAb-PMP后,在结肠癌裸鼠动物模型显像时,24h出现特异性聚集,48h和168h仍然保持聚集。结论 ^131I-McAb-PMP在Iodogen碘化标记后能较好地保持其免疫活性,特异性聚集在肿瘤部位,提示McAb-PMP能够应用于MR成像。  相似文献   

3.
Iodogen法^125Ⅰ标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odogen(四氯二苯基苷脲)法进行^125Ⅰ标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标记物用SephadexG-25柱凝胶过滤法分离、纯化,用薄层层析法和三氯醋酸法鉴定标记物的放射化学纯度、游离碘率及碘标记率和标记物的稳定性。结果标记物的放化纯度为97.8%,碘标记率为78.4%,比活度为86.34TBq/mmol。用Iodogen法^125Ⅰ标记rhG-CSF,方法简便、标记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碘(131I)标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单克隆抗体IgG(Anti-EGFRvⅢ)的方法及放射免疫活性,观察标记产物131I-Anti-EGFRvⅢ对U87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利用Iodogen法标记131I至Anti-EGFRvⅢ,测定放化纯度、标记率、比活度、稳定性.经体外细胞结合试验分析131I-Anti-EGFRvⅢ的免疫活性,通过MTT法检测放射免疫效应.结果 131I-Anti-EGFRvⅢ放射化学纯度>90%,24、48、72 h放射性化学纯度依次为91.25%、90.74%和89.88%.标记率为64.56%,比活度为0.56 MBq/μg.131I-Anti-EGFRvⅢ与U87细胞结合率为41.69%,1.110 MBq 131I-Anti-EGFRvⅢ即有最大抑制细胞生长效应,随着时间延长,抑制效应更加明显.结论 Iodogen法标记131I-Anti-EGFRvⅢ具有较好的放射免疫活性,体外能够有效抑制U87胶质瘤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131I-CD133mAb可诱导CD133+ HepG2肝癌干细胞间质-上皮逆转分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①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HepG2人肝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前后CD133的表达率,体外成球和体内成瘤实验鉴定其干细胞特性.②氯胺T法制备131I标记CD133mAb并用γ免疫计数器检测标记率、放化纯度.用不同剂量(0、2.4、4.8、9.6 MBq)的131I-CD133mAb作用CD133+ HepG2细胞,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流式细胞术显示分选前后CD133 表达率分别为(7.21±0.05)%和(95.26±0.05)%.CD133+细胞体外成球和体内成瘤能力强于CD133-细胞.γ免疫计数器检测131I-CD133抗体标记率为86.97%,放化纯度为98.84%.Transwell侵袭实验示131I-CD133mAb各处理组(2.4、4.8、9.6 MBq)24 h细胞穿过Matrigel胶的细胞分别为(107.7±3.2)、(76.3±2.5)、(44.0±3.0)/视野,显著少于对照组(0 MBq,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 MBq)相比,131I-CD133 mAb(2.4、4.8、9.6 MBq)处理组N-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结论 在体外131I-CD133mAb作用于人肝癌CD133+ HepG2细胞可诱导间质-上皮逆转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131I-抗VEGF McAb(^131I-sc-7269),并探讨其作为肿瘤放射免疫显像剂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Iodogen法碘化标记制备^131I-sc-7269。SephadexG50分离纯化标记产物,三氯醋酸法测定标记产物的放射化学纯度,体外细胞结合分析法鉴定^131I-sc-7269的免疫结合活性。结果 ①^131I标记率为27.46%,标记产物的放射性比活度为1.02MBq/μg,平均放射性化学纯度为96.20%。平均放射性浓度为18.30MBq/ml。②体外结合分析显示,^131I-sc-7269与人膀胱癌T24细胞结合率达59.12%,而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率仅为7.16%(P<0.001)。^131I-sc-7269 4℃保存7d后与T24细胞的结合率仍为56.31%。结论 本实验制备的^131I-sc-7269,其放射性化学纯度>95%,有良好的免疫活性和稳定性,具备作为放射性显像剂的备件。  相似文献   

7.
免疫磁珠分选系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MACS)分离人白血病骨髓CD34^+、CD38^-干细胞群。方法:收集人白血病骨髓,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CD34、38磁性标记,MACS分离纯化CD34+、CD38^-干细胞群,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和分选前后CD34^+、CD38^-百分比,计算回收率。结果:分选后的CD34^+、CD38细胞纯^-度达72.6±3.2%,回收率85.8±1.2%。结论:免疫磁珠分选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白血病干细胞分离提纯方法,所得细胞纯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25ICh-T法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的方法,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方法用Ch-T法进行[Tyr3]-octreotide的^125I标记,标记完成后加入NH4HAc以防止标记物的再氧化。SephadexG-10分离纯化,纸层析测定放化纯,并行小鼠体内分布和药代实验。结果 ^125I[Tyr^3]-octreotide比活度为5.92TBq/mmol。标记率为76%,放化纯为95%。注射后1.0h血液中放射性下降了90%,肠道、肝脏和肾脏中均有浓集,标记物24h内排出体外。结论 ^125I的Ch-T法标记[TyT^3]-octreotide放化纯高,方法简便,标记物的稳定性尚可。^125I-[TyT^3]-octreotide在小鼠体内血液清除快,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1/2a为5.28min,T1/2β为141.3min,经肠-肝途径和泌尿系统排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188Re标记丙氧鸟苷(GCV)白蛋白纳米微球(^188Re-GCV-BSA-NP)。方法通过蛋白交联固化的方法制备GCV-BSA-NP,并测定GCV-BSA-NP的体外释药特性;采用预锡化直接标记法对GCV-BSA-NP进行188Re标记,同时观察188Re-GCV-BSA-NP体外稳定性。结果GCV-BSA-NP为大小不等的规则性微球,微球直径不等,但多集中在250-290nm。GCV-BSA-NP总的标记率〉90%,放化纯〉95%,放射性比活度1.85×105MBq/μmol。标记物放置于37℃的PBS(pH7.4)溶液中,在24h时放化纯为95%。结论预锡化直接标记法简便快速,能够得到较高的标记物放化纯度,稳定性好,GCV-BSA-NP具有明显的缓释功能。  相似文献   

10.
NHS-MAG3为螯合剂的99mTc-寡核苷酸标记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以NHS-MAG,作为螯合剂的^99mTc-寡核苷酸(^99mTc-ON)的标记特性。方法将NHS-MAG,与长度为15个碱基的c-myc mRNA的反义(ASON)、正义(SON)和无义寡核苷酸(MON)偶联,进行^99mTc标记,Sephadex G25 柱层析分离纯化,评价^99mTc-ON的标记率、放化纯和稳定性;将ON-MAG,偶联物置-20℃贮存15 d、1月、2月后进行^99mTc标记,观察标记率的变化,评价ON-MAG3的稳定性;用三氯乙酸沉淀法测定^99mTc-ON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 ^99mTc-ASON、^99mTc-SON和^99mTc-MON的标记率分别为68.41%、66.24%和69.38%,纯化后放化纯分别为96.98%、95.34%和94.62%。三者在室温和血清中均较稳定。ON-MAG3在-20℃保存2月后,标记率未见明显下降。三种^99mTc-ON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均小于13%。结论以NHS-MAG3作为螯合剂的^99mTc-ON具备优良的标记特性,标记率、放化纯较高,稳定性好,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是一种有临床应用潜力的放射性标记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31-98)单克隆抗体D-D3的131I标记方法 及其在健康昆明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规律与特点.方法 采用氯胺-T法用131I标记单克隆抗体D-D3,利用纸层析法测定其标记率、放化纯度和稳定性.取健康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10组,每组5只,自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D...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iodine-131(131I)-labeled anti-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ProGRP(31-98)) monoclonal antibody D-D3 could selectively accumulate in the tumor sites of nude mice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肺癌特异性靶向小分子多肽cNGQGEQc的131I标记方法,并通过SPECT动态显像以研究131I-cNGQGEQc在兔
体内的放射分布特性。方法采用氯胺-T法对N-端连接有酪氨酸的小分子多肽cNGQGEQc进行131I标记,利用纸层析法测定
131I-cNGQGEQc的标记率与放化纯度,并观察131I-cNGQGEQc在生理盐水(NS)和正常人血清中于37 ℃孵育24 h后的体外稳定
性及其脂水分配系数。应用SPECT对经耳缘静脉注入131I-cNGQGEQc的新西兰白兔进行显像,结合感兴趣区时间-放射性曲线
分析,观察家兔体内放射性动态分布变化。结果131I-cNGQGEQc 的标记率为90%,经HPLC 纯化后放化纯度为95%;
131I-cNGQGEQc在NS和正常人血清中其放化纯度分别为(93.12±1.18)%和(88.34±5.43)%。131I-cNGQGEQc的脂水分配系数
lg P(正辛醇∕生理盐水)为-1.75,提示所制备的标记多肽是水溶性的。兔SPECT动态显像示:l min双肾即显影,5 min心、肝影开
始减弱,膀胱显影,随后膀胱影持续增强,30 min后软组织影逐渐减弱;胆囊未显影,腹部呈持续低放射分布;甲状腺区及胃未见
明显核素浓聚;各组织器官T-A曲线均随时间逐渐下降。结论131I-cNGQGEQc的制备方法简便,标记率高(>90%),在体外具有
良好的稳定性;131I-cNGQGEQc为水溶性,主要经泌尿系统排泄,具有比较理想的体内分布特性。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的肺癌
荷瘤裸鼠放射性标记多肽的靶向定位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2 - 巯基乙醇直接还原法将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 B D I- 1 与核素99m Tc 进行标记, 制备99 m Tc - B D I- 1 . 优化条件后进行标记并进行一系列检测. 结果: 标记率为72 % , 经 Sephadex 柱纯化后标记抗体的放化纯度高于95 % ; 标记抗体的免疫活性分数为87 % , 与 E- J细胞的结合率为90 % ; 无毒、无菌、无热原. 结果表明: 2 - 巯基乙醇直接还原法将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 B D I- 1 与核素99 m Tc 进行标记为进一步进行膀胱癌的放射免疫显像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131I标记多肽K237,获得放射化学纯度高于95%的131I-K237的最佳条件,研究标记产物的体外稳定性及生物学活性。方法应用Iodogen法对K237进行131I标记,采用正交实验筛选最佳标记条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联合薄层层析法(TLC)测定标记率及放射化学纯度,SephadexG25层析柱分离纯化131I-K237。将分离纯化的131I-K237(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分别放置于室温及37℃水浴箱,于不同时间测定其放射化学纯度以观察其稳定性。应用cck-8法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抑制实验,分别计算K237及131I-K237对HUVEC的抑制率,判定131I-K237的生物活性。结果最佳标记条件中,K237100μg与Iodogen 50μg,在37℃条件下反应时间40 min,标记率可达70%以上。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131I-K237在体外放置24 h后,其放射化学纯度>90%。131I-K237和K237对HUVEC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K237被131I标记后,其生物学活性未改变。结论 Iodogen法131I标记多肽K237简单高效,标记产物的生物活性得到保留,未受明显破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125I标记B7—2单抗6C8的方法,探讨其最佳标记条件。方法:氯胺T法标记单抗6C8,改变标记条件:抗体的量分别为3μg、6μg、9μg、12μg;^125I的活度分别为0.925MBq、1.85MBq、3.7MBq、7.4MBq、14.8MBq;CH—T的量分别为10μg、20μg、30μg、40μg、50μg;反应时间分别为30s、1min、2min、4min;每次实验均重复3次,根据实验结果调整标记条件。标记好后,找出最佳标记条件,在生理盐水和人血清中分别作不同时间的标记率稳定性测定,以30min、1h、2h、4h、6h、24h为时间点,选出标记率最高的时间点。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及放化纯。结果:抗体量对标记率没有影响;Na^125I3.7MBq时标记率为(74.53±5.12)%,放化纯为(90.40±3.01)%;CH—T20μg时标记率为(81.00±14.75)%,放化纯为(95.17±4.45)%;反应时间30s时标记率为(80.67±13.32)%,放化纯为(88.93±10.16)%。室温下放置3d标记率为(83.12士8.47)%,加入人血清后放置24h标记率为(5.23±0.90)%。结论:上述氯胺T法最佳标记条件为:Na^125I3.7MBq,氯胺-T20μg,6C8抗体6μg,Na2S2O5100μg,反应时间30s。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标记率和较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88Re标记的反义分子探针cMORF的血药动力学与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制备反义寡核苷酸MORF与人源性单抗赫赛汀(Herceptin)的偶联物,利用双功能螯合剂NHS-MAG3作为连接剂分别对MORF-Herceptin偶联物及与MORF互补的反义寡核苷酸cMORF进行188Re的放射性标记,观察188Re标记物的血药动力学、体内生物分布及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188Re-cMORF标记率为60%~80%,放化纯度〉90%,具有体外稳定性好及保持与其互补链的杂交特性。188Re-Herceptin-MORF的标记率大于90%,其免疫活性为62%~71%,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与188Re-Her-ceptin-MORF相比较,188Re-cMORF注射后血中清除速度比较快,主要分布在肾脏、肝脏等器官;而188Re-Herceptin-MORF在血液中有较高的放射性分布且血循环时间较长。注药后48h,实验动物均未见不良反应与死亡。结论 188Re-cMORF具有良好的组织分布特点,无急性毒性作用,可用来作为一种分子影像探针用于活体的肿瘤反义显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治疗性核素铼188(rhenium- 188,188Re)标记Morpholino寡核苷酸,探讨其作为治疗性药物的可能性.方法 以硫乙甘肽(Mercaptoacetyltriglycine,MAG3)作为双功能螯合剂,采用间接标记法,试验不同标记条件对标记率的影响.标记完成后检测生物活性、体外稳定性及正常小白鼠的体内分布.结果 在最佳标记条件下,Morpholino的标记率为65%±12%,纯化后放化纯度>93%,比活度为(2.37±0.32)MBq/μg.稳定性检测发现,标记物在体外出现再氧化,导致188Re-Morpholino出现解离.加入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itC)后可以显著提高体外稳定性.正常鼠生物分布显示,Morpholinos 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甲状腺及胃的摄取明显高于其他器官.结论 以MAG3作螯合剂,188Re可以成功标记Morpholino寡核苷酸;188Re-Morpholino标记物体外稳定性较差,虽然加入抗氧化剂可以提高体外稳定性,但标记物在体内仍出现解离,因此,目前的标记方法可能不适合作为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