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562000年中国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5  
利用19562000年全国580个气象站的逐月气候资料,采用FAO推荐的彭曼-孟蒂斯公式计算潜在蒸散量,对中国及十大流域这45年的潜在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对造成潜在蒸散量变化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45年中除松花江流域外,全国绝大多数流域的年和四季的潜在蒸散量均呈现减少趋势,南方各流域(西南诸河流域除外)年和夏季潜在蒸散量减少趋势尤其明显。19802000年和19561979年两时段多年平均年潜在蒸散量差值表明,我国大部地区19802000年时段较前一时段减少,山东半岛、黄河和长江源区、西南诸河的中西部以及宁夏等地则增多。分析还表明,全国及大多数流域的年和四季潜在蒸散量与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等要素关系密切,但这45年日照时数和/或风速的明显减少可能是导致大多数地区潜在蒸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崔书红 《地理研究》1995,14(1):66-71
本文探讨了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土地退化的特点、分布及其危害,提出了加强基础教育、控制人口增长、改革耕作制度、继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林业和农业等于热河谷土地退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价与水资源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40多年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水利事业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的问题,延续至今,尚未妥善解决,从而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的极度浪费及出现不良的环境后效。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保证,它涉及到政策、法律、体制、经济及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跨部门、跨学科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尚未完全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水价远低于供水成本,不能发挥水费征收的经济杠杆作用,遏制水资源的浪费及合理地调控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同时,偏低的水价也使供水部门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工程运营与维修,造成工程老化,降低供水效率[1].黄河下游灌区,位于豫鲁两省境内,灌溉面积约2800万亩(186.6×104hm2),多年平均引水量在100×108m3左右,该灌区自50年代末引黄灌溉以来,上述问题表现尤为突出。随着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发展,用水量增加,使黄河下游灌区的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此文试图以此为典型,分析供水成本的构成、现行水价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水资源调控的影响,供水价问题的深入研究及水价政策的制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区域开发的理论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括和总结了我国区域开发的若干模式的原形.涉及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估的成本效益分析、各类厂址选择模式(生产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区线性模式;企业原、燃、材料和产品运输最近便非线性模式,以及第三产业的服务半径或吸引区模式)、区域和区际投入产出模式,以及区域增长模式(新古典区域增长和非均衡增长模式).作者认为,将这些模式付诸于我国的实践时,应视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溶蚀强度分析与估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红水河流域水化学资料推算的溶蚀量为依据,分析降水量、岩性、地貌、气温等因素对溶蚀强度的影响.得出影响喀斯特溶蚀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岩性,其次是降水量,随着地表起伏度的增加溶蚀强度稍有增加.气温对溶蚀强度的影响在本研究区内没有发现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空间分析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9  
王学军 《地理研究》1997,16(3):70-74
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是两种有效的空间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大大拓展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使得迅速发展的空间分析得到GIS的有力支持,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二者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南港河段咸潮入侵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茅志昌 《地理研究》1995,14(1):27-35
本文根据吴淞、高桥的大量实测资料,分析了南港河段咸潮入侵的变化特性。利用长江大通站长系列的流量资料,采用流量机率推算水质机率。南港河段每年受到盐水入侵影响,但不同水文年入侵程度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毛汉英 《地理研究》1997,16(3):12-22
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三大基本国策之一,对今后20年~30年西北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对影响西北地区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投资环境,重点开发地区的选择,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高原中部普定马官地区和云南高原边缘西畴峰丛-洼地区为试验区,研究和探讨了喀斯特洼地发育过程中的分形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专题地图符号构成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耀峰 《地理研究》1997,16(3):23-31
在分析地图传输论和符号视觉变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图符号构成元素。指出了符号构成元素由位置、形状、色彩(括色相、纯度和亮度)、尺寸(括大小、粗细、长短和分割比例)、网纹(括排列和疏密)、方向和注记(括文字数字、字体字级)组成。研究出了符号构成元素的设计模式为:选择,叠置或匹配,强化或减弱,拉伸或压缩。并讨论了符号构成元素的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11.
1980年以来北京农用地时空演变与驱动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鹏飞  鲁奇  傅桦 《地理学报》2005,60(6):953-964
分析北京1980年、1990年、2000年的耕地率、粮食和蔬菜作物的种植率及粮食和蔬菜作物及果树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得出北京农业用地变化类型由土地条件、国家政策和制度改革、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村工业化、城市发展、栽培作物种类变化等多种驱动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与人口密度进行量化相关分析后预测,到2020年北京粮食作物的生产会因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有很大提高,其种植率将达到75%。蔬菜种植率将达到15%,显著增加地点在城市近郊外缘,城市近郊将有较大减少。果树栽培与其生产的分布格局则不会有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00-2010年北京城市公园空间格局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普查的公园数据, 基于ArcGIS、Fragstats 软件平台和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指标, 采用整体格局、分区格局和梯度格局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分析了2000-2010 年北京城市公园的空间格局变化特征, 并揭示了引起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近10 年北京城市公园的数量与面积呈现大幅度的增长, 其中专类公园和社区公园面积增长最快;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在分布规模上占绝对优势;公园的连接度由“中心高外围低”向“中心高外围也不断提高”方向发展;公园的聚集度由城市中心聚集向外围多方位多处聚集发展。②各类城市公园在各扇区和圈层的均衡比指数(ERI)差异较大、均衡比曲线变化幅度复杂, 分区间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明显。③基于45°八方位样带的梯度分析进一步表明, 北京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不很均衡、梯度变化特征显著, 大面积公园主要分布在“正北”和“西北”方向;在“西”、“东”、“西北”、“东北”方向附近的公园面积、数量较多, 且数量和面积增长较快。④北京城市重大事件、城市绿化方针政策、快速城市化和居民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是引起近10 年城市公园空间格局变化的四大主要因素;四大因素促成了公园数量和面积等总体格局的大幅增长, 也造成了公园在各分区和梯度上的分布不均衡。研究结果对于北京城市公园进一步优化布局和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鲁西北地区土地现实生产力调查与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鲁西北地区县级1∶5万土壤类型图图斑作为基础评价单元,根据农户现有的投入水平,采用“调查法”模拟分析农业土地资源的现实生产力,并与统计资料和“机制法”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实投入水平下鲁西北地区夏玉米单产略高于冬小麦单产,对冬小麦的投入从整体上来看相当于中等投入,但又存在着区域差异。对夏玉米的投入具有南北向的差异,由南到北投入水平逐渐降低。鲁西北地区土地现实生产力以宁津县最高,庆云县最低,与“机制法”模型模拟结果比较,各县市之间土地生产潜力差距较大。由此可以说明,各县市土壤质量本身对土地年生产力的大小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证明“调查法”能充分反映土壤在土地综合性质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Zhang  Yucui  Qi  Yongqing  Shen  Yanjun  Wang  Hongying  Pan  Xuepeng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6):909-921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Based on the MODIS NDVI data and Landsat TM/ETM data of 2002 and 2012, this paper extracts the planting area of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single spring...  相似文献   

15.
在农地流转市场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农户间的耕地流转无疑会缓解因部分农户劳动力不足造成的耕地撂荒现象,但仅从农户尺度上分析难以揭示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耕地撂荒间的关系。运用重庆市武隆县17 个乡镇40个自然村的308 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二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从农户和村庄两个层次上探讨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程度及农地流转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① 农户尺度上亩均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是否撂荒的影响不显著,而在村庄尺度上显著。② 亩均务农劳动力与耕地撂荒规模的偏相关回归分析中,控制耕地流转和不控制流转条件下,农户尺度上两者的偏相关系数和简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138 和-0.027,前者在1%水平上显著,而后者不显著;村庄尺度上,控制流转和不控制流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3 和-0.294,均在5%水平上显著。③ 在农地流转市场较为完善的地区,选择在村庄尺度上进行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撂荒影响分析研究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ovides a positive view of the desert, in terms of the warming effect of deserts on oases and the impact of heat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 use data from experimental sites in the Manas River Basin in China to characterize these relationships. We note that the warming effect of the desert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but gradually reduced with increased distance of the oasis from the desert. The range of warming effect is about 100 km, and the improvement in temperature is about 1.8 °C. Due to this warming effect, the desert serves as the second heat source for the oasis, which represents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ecologic value of the desert. Our results also show the warming effect has a strong spatial impac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Crop productivity fell by about 49 kg/ha with every 10 km increase in distance away from the desert. Our results imply that crop suitability must correspond to the warming effect of the desert. More efficient use of heat resources can contribute towards achieving potential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中国农业主产区耕地资源质量和产能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全国土地利用图与土地资源质量评价图,分析1980s末至2005年末中国农业主产区内耕地资源数量和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对由此带来的耕地质量和产能的变化做出宏观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2005年农业主产区耕地面积①为9 321.96万hm2,较1980s末增加175.53万hm2。2)耕地在空间上呈现"北增南减"的变化格局。北方的内蒙古东部区、新疆区、松嫩平原区和三江平原区为耕地净增加区,共增加354.41万hm2,各区分别增长10.29%、19.10%、10.91%和14.14%;偏南部的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华南蔗果区和四川盆地区为耕地净减少区,各区分别减少2.17%、2.00%、3.15%和5.61%。3)根据土地资源图对耕地质量的划分结果,20年间农业主产区内耕地面积和空间格局的变化导致一等耕地减少3.24%,二、三等耕地和宜林宜牧地分别增加2.91%、7.81%和14.10%。4)考虑各区耕地复种指数和耕地质量的影响,结合耕地单产数据进行耕地产能的核算,结果显示,在耕地数量净增1.92%的情况下,耕地的总体产能依然下降0.84%。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change in Bangladesh over a 59‐year period (1948–2006) and examines how these have impacted crop diversity, productivity, food availability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key findings of the analysis are: first, land use intensity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ver this period, mainly from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a rice‐based Green Revolution technology package beginning in the early 1960s; second, contrary to expectation, crop diversity too has increased; third, although land productivity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eclines in the productivity of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raise doubts over sustaining agricultural growth; fourth, food availability has improved, with a reversal in the dietary energy imbalance in recent years despite a high population growth rate; and finally,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has suffered with widespread soil nutrient depletion experienced in many agroecological regions. The policy implication points towards crop diversification as a desired strategy for agricultural growth to improve resource economy,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in farming in Bangladesh.  相似文献   

19.
Understanding the driving forces and mechanism of land use change is a key issue in land change science, and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over the past 30 years. While many driving force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mechanism of land use change is still unclear, mainly because of limited knowledge of the underlying motivation for land use change. Traditionally, the underlying motivation for land use change was ascribed to people's pursuit of satisfying their own demands or that of profit maximization. However, those theoretical hypotheses combine all productive factors without highlighting certain predominant factor, in this paper, a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variation of land productivity, capital productivity and labor productivity in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The case study revealed that only labor productivity presented a long-term increasing trend in regional cotton and grain production. This result implies that people's pursuit of increasing labor pro- ductivity is probably the underlying motivation for land use change. Additional details identi- fied in agricultural and non-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China support the above implication. As labor productivity is a determina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ncreasing labor productivity means improv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refore, it is concluded that land use change results from people's pursuit of increasing labor productivity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北京市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根据行业人员与职业人员分类数据,利用比重和相对熵综合分析北京市行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特征,并运用对应分析法、归因矩阵模型研究北京市行业结构和职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促进二者变动的推动力。结果表明:北京市行业结构趋于多样化、高级化,职业结构逐渐趋于专业化、高级化;北京市行业-职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不仅通过直接雇佣关系相联,而且通过行业之间供需链的间接循环相联系;北京市职业分布与行业特性紧密相联,并且关系更加密切,但在行业-职业结构变动中,大部分行业部门与职业群体遵循了相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