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全氨基酸计算食物蛋白的化学分及化学生物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化学分测定和计算过程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提出直接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出的各氨基酸及其之和来计算食物蛋白的化学分及化学生物价,以简化测定步骤、减少测定误差和计算误差,使化学评分值进一步接近生理评分值--生物学价值.为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上直接给出化学评分值--生物价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氨基酸在刺梨成熟期间的变化情况,测定其在盛花后80、95、110 d之间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其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和生物价,综合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刺梨中各氨基酸含量在成熟过程中逐渐减少,但是必需氨基酸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氨基酸构成趋于优质化;刺梨中各类氨基酸的比例大小为药效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等随成熟度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相似文献   

3.
氨基酸的有效性对于蛋白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的传统化学评分是基于相关的氨基酸组成,蛋白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评分综合了蛋白质的传统化学评分和氨基酸有效性的生物学评价。随着蛋白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评分的产生,对于膳食蛋白品质的评价有了一个飞跃。本文重点研究测定蛋白中氨基酸有效性的问题,并讨了采用回肠消化率,粪便消化率,真消化率,实际消化率对于评价蛋白品质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反刍动物过瘤胃氨基酸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氨基酸及氨基酸真胃灌注等过瘤胃技术、用过瘤胃氨基酸瘤胃释放率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来检验与评价过瘤胃氨基酸效果的方法,以及过瘤胃氨基酸的加工处理方法、日粮、添加量等影响过瘤胃氨基酸饲用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继谷氨酸钠是以鲜味调料——味精形式付诸工业化生产之后陆续发展起来的氨基酸工业,近年来由于生物化学,酶化学,营养化学,药理学,医学,高分子化学,农业科学等各领域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和应用都有相应的进展,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氨基酸类产品在食品、化工、医药、农药、饲料等诸方面的重要位置,并逐步形成一个专门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驴肉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驴肉中氨基酸总量为23.47%,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41%.根据氨基酸评分(AAS),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根据化学评分(CS),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 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5.48,驴肉蛋白质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资源.  相似文献   

7.
几种酱油中氨基酸组分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酿造酱油和化学酱油中氨基酸组分,并初步判定产品品质。采用安捷伦专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样品中的氨基酸进行分析,以头油中的氨基酸百分含量作为标准,差异性越小的一般质量越好。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可以很好地对酱油中氨基酸组分进行分析,为在质检系统实施一种切实可行的酿造酱油品质评价体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转双反义淀粉分支酶基因大米和亲本大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通用的非生物学评价方法,即化学评分、氨基酸评分、蛋白质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营养指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评价大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 转基因大米和亲本大米的化学评分分别为62,59;氨基酸评分分别为75,62;蛋白质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分别为65,56;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9,80;营养指数分别为11,8;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为76.7,67.0;氨基酸比值系数都是l.1.结论 转双反义淀粉分支氨基因大来中抗性淀粉含童显著提高,但并未影响到其自身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该转基因大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亲本大米具有"实质等同性".  相似文献   

9.
DL-氨基酸的氨基酰化酶的拆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DL-氨基酸进行乙酰化生成DL-N-乙酰氨基酸,再利用α-氨基乙酰化酶只对L型氨基酸有水解作用,而对D-型没有水解作用,反应物中的D-型可用化学方法消旋成DL-型继续拆分。  相似文献   

10.
手性氨基酸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在制药、农业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化学合成法为起始,综述了生物法在手性氨基酸生产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化学-生物酶法在制备手性氨基酸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豌豆蛋白乳化性及其改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豌豆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蛋白,具有来源广、成本低、致敏性低、氨基酸比例均衡等优点。乳化性是蛋白的一种重要的性质,天然豌豆蛋白乳化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目前,常用于改善豌豆蛋白乳化性的方法为物理、化学和酶法。该文介绍了豌豆蛋白的组成和乳化性,并重点介绍了3种不同改性方式(物理、化学和酶法)对豌豆蛋白结构和乳化性的影响。同时,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豌豆蛋白乳化性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豌豆蛋白深度开发和扩大改性豌豆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季涛  张晴  夏松涛 《纺织学报》2005,26(3):24-25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测定和分析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经过酸、碱等化学试剂作用后,纤维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对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在化学防护、密封产品等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纯菜籽蛋白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脱毒后的冷榨菜籽粕进行蛋白提取,超滤纯化提取液获得高纯度的蛋白成品,并研究分析了蛋白的成分、氨基酸及其功能特性。脱毒后菜籽粕中蛋白提取率为67.97%,超滤后蛋白纯度可达70%~90%。成品蛋白中植酸与硫苷未检出,多酚含量随蛋白纯度增加而显著下降,甲硫氨酸+半胱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余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均高于FAO/WHO标准,却大多低于全蛋蛋白标准。菜籽蛋白的持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均与蛋白纯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树脂鞣剂鞣性和复鞣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论文对氨基树脂、双官能基树脂、乙烯基类树脂(丙烯酸系列、马来酸酐系列)等树脂鞣剂,以及烷基碘酰氯、烷基磺酰胺的鞣性进行了考察,讨论了树脂鞣剂结构与鞣性的关系,具有鞣制效应的材料,并不一定能明显提高Ts。  相似文献   

15.
潘虹余  郭丽琼  林俊芳 《食品科学》2019,40(23):334-340
麦角硫因是一种稀有的天然氨基酸类强抗氧化剂,由放线菌、蓝细菌、部分真菌(例如链霉菌、分枝杆菌等)和蘑菇等微生物合成。动物(包括人类)和植物自身不能在体内合成麦角硫因,植物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微生物合成的麦角硫因,而动物可从食物中吸收和积累麦角硫因。人体通过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1型从食物中吸收麦角硫因,其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细胞和组织中。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了麦角硫因的合成、自然界中的分布、化学性质、生理功能和其作为抗氧化剂的特性。尽管研究证明麦角硫因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和细胞保护作用,但对其在体内的生理功能研究仍有限。本文旨在综述麦角硫因的独特性质、生物合成以及预防疾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栝楼籽油理化性质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索氏提取法从栝楼籽中提取栝楼籽油,采用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栝楼籽油的理化特性、主要脂肪酸组成及甘三酯组成。结果表明,栝楼籽全籽含油量高达29.9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6.955%,其中栝楼酸含量高达16.15%。  相似文献   

17.
施用有机酸对烟草生理特性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本试验选用4种有机酸进行烟草灌根,研究了施用有机酸对烟草生理特性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有机酸灌根明显提高了烟叶蔗糖转化酶(INV)活性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除柠檬酸处理外),促进了烟叶的碳氮代谢过程。苹果酸处理和乳酸处理还可以显著提高根系活力和根系ATPase活性,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加根系干重。4种有机酸处理都可以提高烤后烟叶内有机酸和还原糖的含量,其中苹果酸处理和乳酸处理较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土生假丝酵母在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的2号、10号条件下培养,经菌体收集、油脂提取、脂肪酸分析,与正交实验结果一致,脂肪酸组成相对稳定,表现出很好的重现性。在此基础上,以天然可可脂为对照,对土生假丝酵母类可可脂进行了甘三酯组成的测定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此条件下的土生假丝酵母类可可脂与天然可可脂在化学组成、结构及物理性质上都非常相似,是较为理想的类可可脂。  相似文献   

19.
黑血糯米粉的物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黑血糯的营养成分,黑血糯淀粉的颗粒形貌和结晶性质,糊的凝沉性,冻融稳定性以及糊的粘度曲线。结果表明黑血糯的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结晶度高,糊化温度高,糊的凝沉性低,冻融稳定性一般。可知酸、碱可以促进黑血糯的糊化,而蔗糖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二聚脂肪酸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二聚脂肪酸的化学结构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对国内外二聚脂肪酸的制备、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建议我国应重视和加强二聚酸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应用研究,在借鉴国外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应重视的研究领域和行业,以提高我国二聚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