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会国[2012]016号各有关专家:中国近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中西医学汇通杰出代表人物张锡纯以其代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而誉满全球,成为继《伤寒论》以来最受欢迎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之一,为中西医学的汇通交流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华运气医学学会副会长李静教授创立的"衡通法"是植根于中医经典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经四十余年临床研究,广泛吸收各家所长而形成的系统中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张锡纯是近代中西医汇通派的先驱,其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开创中西医结合先河的一部巨著。书中有理论有实践,医案讲解深入浅出,实用性极强,对后世临床治疗用药产生极大影响。他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和用药经验充分体现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之中。至今他创制的方剂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各科。  相似文献   

3.
《中医杂志》2012,(23):2030
中华运气医学学会副会长李静教授创立的"衡通法"植根于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经40余年临床研究,广泛吸收各家所长而形成的系统中医理论体系。他的《名医师承讲记》、《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内科讲记》、《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外科讲记》、《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皮肤科讲记》、《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妇科讲记》、《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儿科讲记》已经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并受到好评。为了给广大中西医学工作者搭建一个中西医学汇通交流的平台和学习研究张锡纯医学及衡通法的机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协办、深圳李静衡通中医馆承办的"首届国际中西医学汇通学术研讨会暨衡通法专题会议"定于2013年1月召开。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医学家张锡纯是一位较早运用中西医医学理论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之一。他注重临床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临床而验证经文;并主张灵活变通经方,提倡中西药配合,取长补短,并结合实践体会,另制新方以补仲景之未备。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对《伤寒论》的阐发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学者启发极大。就《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对张锡纯的伤寒学术思想进行归纳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惟恒 《家庭中医药》2007,14(10):10-10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传世。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张锡纯与张山雷、张生甫并称"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在他的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我们可以发现,其用姜疗疾独具匠心,而且是每起沉疴,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6.
翁銮坤 《中医药学刊》2006,24(7):1263-1265
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医学家张锡纯是一位较早运用中西医医学理论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之一。他注重临床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临床而验证经文;并主张灵活变通经方,提倡中西药配合,取长补短,并结合实践体会,另制新方以补仲景之未备。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对《伤寒论》的阐发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学者启发极大。就《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对张锡纯的伤寒学术思想进行归纳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锡纯是近代中医史上的著名医家,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理论联系实际,尝试汇通中西医学,影响深远。书中从冲脉立论论治女科疾病颇具特色,指导着后世妇科疾病的诊疗。不孕症病因复杂,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之一。故拟通过梳理、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调冲种子"思想,探析张锡纯"调冲"论治不孕症的理论与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诊疗不孕症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锡纯为明末民初中西医汇通学派大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乃其一生临床经验和医学思想之结晶。张氏主张"取西医之所长,以补中医之所短""合中西医融贯为一"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并且认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在中西医汇通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创造性的贡献。本文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临床探索几个角度对其中西医汇通思想进行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张锡纯(1860~1933,以下简称张氏),是近代中西医学汇通大家,其毕生经验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1],以说理精辟、病案详实、有理有据、真实可信著称,对后世临床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书中对中药尤能独辟新义,值得一提的是其喜用、善用生药的独  相似文献   

10.
钟慧群  李萍  王迪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243-2244
张锡纯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流行于世之唯一一部医书。文章主要论述了此书贯通中西医理、合参中西药物、互释中西药性的"中西汇通"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锡纯是近代中医大家,其崇尚实证、重视实效、衷中参西、汇通中西的治学思想,完整地体现在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影响深远。研读《医学衷中参西录》,不仅要领会并坚持衷中参西的治学思想,更应该重视其方剂学成就,学习选方用药的经验,不断在临证中验证体悟,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余志波 《中医研究》2005,18(11):50-52
张锡纯是近代著名中医学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汇通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首次提出"合中西医融贯为一"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为现代中西医结合工作树立了典范.本文就其中西医结合理论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友堂  杨晖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1007-1008
张锡纯为近代著名中西医汇通学派医家,他毕生从事于中医临床.<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研究祖国医学的毕生心血结晶,书中对中医理论、中医实践多有阐发,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张氏从医一生,堪为"医界一代伟人",尤擅长外感热病的治疗,本文试对其治疗外感热病的经验作一探析,以求证于同道.  相似文献   

14.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县人。“自幼承家学渊源,医学与读书并重”,三十岁开始接触西医,一生从事临床和中西医汇通的研究,是我国早期倡导中西医结合的突出代表。他不但擅长内外妇儿科,对眼科临床也不乏真知灼见,所《医学衷中参西录》对眼科的中西医结合的独特见解,对现代眼科临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汪再舫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第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教研工作50余年,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善于运用经方治疗疾病,尤其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研究颇多。升陷汤一方即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主要由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组成,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主治胸中大气下陷证。  相似文献   

16.
张锡纯是近代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之一,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在医界广为流传,影响甚大.根据该著作内容审视其学术渊源,不难看出其论病制方本于《黄帝内经》,并加以发挥;用药特点援据《神农本草经》而结合实践体会;学术上主张衷中参西,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沟通互补,取长补短.研究其学术思想源流,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精华,对促进中西医结合的深化和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永前 《河北中医》2014,(2):293-294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汇集其毕生的临床经验。张锡纯作为中西汇通最具代表性的医家,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观点,创立了许多疗效卓越的方剂,其对癫狂的认识及治疗仍值得当今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笔者拟通过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癫狂的病案及方剂的分析讨论,就其对癫狂的学术观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锡纯是我国民国初年时期杰出的中医学家,他一生致力于中西医汇通和中医教育工作,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一部。张氏勤于临证,学验俱丰,用药独具特色。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用药经验,比如巧妙配伍药对,中西药联合使用,熟练运用升降相因的理论等,值得后世认真研究,加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9.
张锡纯为近代名医,更是中西汇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被中医界誉为…"第一可法之书"。张锡纯临证非常重视对《黄帝内经》气化理论的发挥运用,主要表现在药物气化理论、脏腑气化理论和整体气化理论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医杂志》2012,(22):1901
中华运气医学学会副会长李静教授创立的"衡通法"植根于中医经典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经40余年临床研究,广泛吸收各家所长而形成的系统中医理论体系。他的《名医师承讲记》、《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内科讲记》、《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外科讲记》、《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皮肤科讲记》、《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妇科讲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