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闫菊芳 《光明中医》2008,23(11):1854-1855
中药治疗子宫肌瘤以化瘀消为主,辨证论治。各位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验方,对子宫肌瘤疗效显著。成药有桂枝茯苓胶囊,宫瘤清胶囊等,多为口服制剂。治疗途径除常用的内治法外,尚有针灸、灌肠等外治法。根据女性周期,分段施治,非经期以“攻”为主,寓补于攻,出血期以摄血治标为先,辅以化瘀调经。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恶性淋巴瘤病因病机及病势演变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对传统的治疗恶性淋巴瘤早期以祛邪为主、中期攻补兼施、晚期专主扶正的治疗观念提出异议,探索中医临证治疗此病的新思路。提出早期重视扶正补虚,放化疗手术期多用调和之法,缓解恢复期重视祛痰化瘀的证治观念。  相似文献   

3.
董娟娟  齐容  张小花  武权生 《光明中医》2016,(20):2941-2943
介绍武权生教授运用中医药内服外敷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经验。武教授强调在病因病机上以"气(气郁、气虚)、血(血瘀、血虚)、湿、热"错杂为主,进而分期归因;治疗上从气血辨治,病证结合,期型合参,标本兼顾,急性期治以清热利湿、理气化瘀,恢复期则以益气养血、通阳活络为主,精当辨证用药,驱邪而不忘扶正,使气血调和、湿热俱祛则肿消,攻补兼施,取效甚捷。  相似文献   

4.
对《金匮要略》治疗妇科瘀血证作了归纳,即行气化瘀、温经化瘀、清热化瘀、消症化瘀、养血止血化瘀、破血攻瘀、攻水化瘀、化瘀祛风等法。  相似文献   

5.
该文总结分析夏仲元教授“辨体-病证症结合”论治桥本氏病相关经验。夏教授认为辨体需关注甲功、过敏体质;其中脾虚为重要病机,临证采用扶正消瘿八法治疗。甲亢期以养阴清热、重镇安神为主,佐以软坚散结,多用左归丸或知柏地黄丸加减。甲功正常期治以疏肝理气,化痰消瘿,采用柴胡疏肝散合消瘰丸加减。甲减期以补气温阳为先,方药采用金匮肾气丸合二仙汤加减。辨症常用山慈菇、射干、夏枯草、海藻玉壶汤治疗瘿肿;补中益气汤治疗乏力、肌肉关节痛;当归芍药散或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黏液性水肿。  相似文献   

6.
周福生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注重治肝先实脾,脾胃健运,精微得以转输,达到水消胀减,同时不忘补肾:活血化瘀贯穿始终,使凝血化散,血脉流畅则痞块、腹水自消;行气利水,攻补兼施,属脾虚或脾肾两虚以健脾益气或健脾益肾之法以扶正培本,兼以祛邪;属气滞水湿,湿热蕴结为主,侧重于攻,行气、利湿、清热是常用之法,并佐以扶正。  相似文献   

7.
方药中老师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原则,方药中老师主张采用攻补兼施或消补兼施.认为肝的病变,常易波及脾肾,最后导致肝、脾、肾三脏俱病,临床上又以气虚、血淤、水停、阴亏四种病变为主。所以立法重視养肝健脾益肾,活血行气利水.滋养肝肾常用生地,黄精,麦冬,枸杞,怀牛膝,当归,  相似文献   

8.
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肿瘤治疗不外扶正与祛邪,早期祛邪为主,中期攻补兼施,晚期则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肿瘤发现时多为中晚期,须攻不伤正,注意阴阳气血之调燮,尤应侧重补脾益肾,方可缓解症情,延长生存期。扶正有清热泄毒法、涤痰散结法、化瘀软坚法,祛邪有滋养阴血法、温阳益气法、补中脾建法等。朱老根据此思路,采用扶正消癥法治疗恶性肿瘤,创立了扶正消癥汤,主要由虫类药组成,临床加减运用。  相似文献   

9.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组织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2%,临床上并不少见,预后较差,,笔者从恶性淋巴瘤病因病机及病势演变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对传统的治疗恶性淋巴瘤早期以祛邪为主、中期攻补兼施、晚期专主扶正的治疗观念提出异议,探索中医临证治疗此病的新思路。提出早期重视扶正补虚,放化疗手术期多用调和之法,缓解恢复期重视祛痰化瘀的证治观念。  相似文献   

10.
介绍何新慧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经验。提出分期而治的治疗原则,经期以化瘀止血为主,非经期以消瘤扶正为主;用药强调气血同调,消补兼施,寒温同用。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1.
郑惠芳教授结合数十载临证经验,认为子宫肌瘤发病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位为胞宫及胞络,病机为脏腑气阴两虚、胞络痰瘀痼结。提出治疗子宫肌瘤的“三并举”:扶正与祛邪并举、活血与止血并举、化瘀与消痰并举。治疗时提倡消补兼施,以益气养阴、化瘀消癥为主要治法;并创立分期治疗,平素以益气养阴、扶正补血为主以治崩,经期以化瘀消癥、软坚散结为主以治瘕。注重调和阴阳、疗养摄生,将郑氏妇科温补思想贯穿始终,自拟参芪龙牡汤,随证加减,获效甚捷。  相似文献   

12.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一种位置较特殊、孕期子宫破裂风险较高的输卵管妊娠。邓高丕教授认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主要病机为少腹瘀血;治疗注重辨病证及辨病期,以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为主,方药可选宫外孕1号方(主要由丹参、桃 仁、赤芍等组成)或宫外孕2号方(主要由丹参、桃仁、赤芍、莪术、三棱等组成),同时可配合蜈蚣、土鳖虫、水蛭等虫类药以攻窜行走、通达脉络;善用中药散结养血膏方,攻补兼施,消癥散结亦补益气血。邓高丕教授辨治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思路发挥了中医药优势,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手术创伤,拓展了中医药治疗异位妊娠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病属中医“痛经”“月经过多”“癥瘕”等范畴,其发病率日益上升,朱颖教授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分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健脾益气以固冲、温补肾阳以止痛、化瘀消癥以散结,于行经前后急治其标,非经期缓治其本,攻补兼施,标本同治,在缩减病灶、缓解患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收效良好。现将朱教授的治疗经验进行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石海澄老中医治疗肝硬化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形态结构异常、质地变硬为特征的肝病 ,后期常并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癌等。目前西医药尚无较好疗法 ,中医药在控制病情发展、改善体质、延长生存期方面有较好疗效。石海澄副主任中医师治疗肝硬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介绍如下。1 辨治当病证结合 ,攻补兼施 ,内外并举由于肝硬化是由其他肝病经久不愈发展而来 ,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 ,因此 ,石氏认为临证务必攻补同施 ,单纯补益或攻下祛实均非所宜。本不固则气化不利 ,标实难去 ,作用不持久 ,易于反复 ,且化瘀理气、利湿消水有耗气伤津血之弊。…  相似文献   

15.
介绍吴玉华教授治疗乳腺癌的经验.吴教授总结乳腺癌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郁脾虚,夹杂气滞、痰凝、血瘀、毒结,致机体阴阳失调,癌毒内结.其采用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治则,针对患者术后、化疗期、放疗期及晚期等不同的治疗时期进行辨证,灵活使用疏肝理气、健脾养胃、补肾扶正、清热解毒、化痰消瘀等治法,分别采用八珍汤类方药、散结消瘤方、仙方活命饮加减辅助五味消毒散外用治疗.同时注重患者的日常调护,对其进行情志疏导、生活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16.
袁野 《江苏中医药》2023,55(9):16-20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现代医学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不仅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能延长生存期。申春悌教授长期从事肺癌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认为肺癌的诊治首当明确病理类型,随后分期辨证论治。申师临证将肺癌患者中医治疗期划分为围手术期、辅助治疗期、姑息治疗期和支持治疗期。围手术期治以攻邪解毒、宁心扶正,其中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还需进一步增加攻邪解毒药物;辅助治疗期治以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此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针对化疗不良反应治以温经活血、解毒通络;姑息治疗期治疗注意明辨虚实,培补分消,此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因容易对放化疗耐药,故仍需注重攻邪解毒;支持治疗期治以扶正固元,以补肾为先。验之临床,获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邹元甫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撷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腹水涉及肝脾肾三脏,往往两脏或三脏同时受累.治脾宜扶脾利水,崇尚清·沈金鳌关于"脾阴受伤"之说,方药推崇景岳理阴煎,既能滋养脾阴,又助中宫之运.治肝着重补肝化瘀,消其症块,补肝分补血、补阴、补气、补阳之别.治肾强调峻补疏中,兼顾肾阴肾阳, 峻补其下则虚自实,疏启其中则中满自除.晚期每呈阴阳两虚之候,不可再破气逐水,攻之则危亡立见.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内治法伤科的内治法也是以八纲作为治疗依据,根据伤病的虚实、久暂、轻重、缓急等情况选用攻下、消散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或消补并用等治法。 1.攻下逐瘀:适用于损伤早期,常以桃仁承气汤、大成汤为主。2.行气活血法:适用于气滞血凝,肿痛并见之症,如膈下逐瘀汤,柴胡疏肝散等。3.接骨续损法:适用于骨折中期,此时骨位已正,肿胀基本消  相似文献   

19.
柏连松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大肠癌的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市名中医柏连松教授治疗大肠癌主张扶正祛邪,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分别采用祛邪兼以扶正、攻补兼施以及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消瘤。  相似文献   

20.
痞满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以自觉心下痞满,胸膈胀满,按之濡或硬,压之不痛或微痛为主要症状。临床多表现为虚实相兼,寒热错杂,故辨痞满须辨清寒热虚实,虚实中亦有寒热之分,寒热中又须辨明虚实。痞满初起应以祛邪为主,治宜清热利湿、理气化痰、温中散寒;久则以健脾和胃、补脾胃为主,佐以化痰、祛湿、理气、化瘀,消补兼用。同时还应结合胃镜等检查结果,灵活运用经方中温中健脾、辛开苦降、疏肝和胃等法,使脾复升运、胃复和降、升降相济,则痞满自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