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运动疗法学是培养物理治疗师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可有利于学生职业责任感、文化自信、科学素养等的培养,通过挖掘可贯穿于该课程始终的思政教育元素,并与多元化教学方法相结合,开展运动疗法学课程思政,为运动疗法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浩宇 《中医教育》2009,28(2):65-67
根据中药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中药化学课程进行整体的优化改革:①更新职教理念,确立科学的课程培养目标;②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优化课程教学内容;③优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④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⑤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⑥优化学习成绩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课程之一,经典理论是中医之本,对中医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培养高质量的中医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要想培养高质量的中医人才,必须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典课程教师队伍.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师,尤其是中医经典课程的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相对薄弱的环节之一.因此,通过促进新教师角色转变、制定新教师培养计划、培养新教师业务素质、培养新教师个人素质等方面,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使青年教师更快、更好的胜任教学,为培养高质量的中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经典课程的教学,中医经典课程对于学生辨治思维模式的建立至关重要。然而,当今各大中医院校面临经典课程压缩,经典人才培养后继乏力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应该从增加经典课程的教学时数、建设完善的临床教学基地、提高经典课程教师的水平等几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质量的中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中医教育良性发展生态是培养中医杰出人才的基础,杰出中医人才是将中医发扬光大的主力。目前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有很多有利措施,中医基础课程师资培养虽被纳入其中,但由于对其在中医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没有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师资培养中的具体要求及目前状态、中医基础理论课程青年师资培养中值得改善的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促进中医教育良性发展生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高职高专药学教育课程中存在重药学知识、轻临床医学知识,普遍存在药师仅仅是懂"药"而不懂"用药"的现象,同时也非常少见有报道着重培养基层药师药学服务能力的课程研究。为此,我们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中开展了基于培养基层药师的以疾病为主线,将医学知识、药物治疗知识及药学服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课程研究,探讨了基于培养基层药师的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建设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药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机化学实验课是中药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本课程的设计思想是:体现“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始终把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化学基本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本课程作为中药系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实验的能力。其目标是:以构建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结合的模块化、层次化的课程教学体系,以体现现代化和加强实践为特色,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为突破口,培养“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课程的安排上着力于…  相似文献   

8.
课程建设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近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系列课程,从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师资队伍培养,重视教材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强课程内涵建设,逐步提升了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应用型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隐性课程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科教育在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中有重要地位。文章探讨了隐性课程的概念。隐性课程包括:校园文化、学习环境、师生关系、人格魅力等,认为结合专业学习进行人文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对社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加强隐性课程研究和人文精神教育对培养未来医师势在必行。隐性课程能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问题是课程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国家精品课程《推拿手法学》在后续建设过程中针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增加实训课程教学时数、改善实训教学硬件设施、强化师资培养、完善实训课程教材建设、提高学生实训练习兴趣、建立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等,以期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是当今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围绕培养中西医结合专业卓越人才目标体系要求,提出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是制订培养目标的着眼点,核心课程、实习实训、选修课程是课程设置的着力点,加强教材建设是保证卓越人才专业素养的重要步骤,运用研究性教学方式是培养和提高卓越人才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医学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融合多学科高度交叉的课程,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直接影响到医学诊断效果。以培养学生可持续竞争力为根本任务,根据信息化时代发展特色,结合中医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个性化需求,探索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维度敏捷教学体系,递进式实现多元教学目标,从而培养能引领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从培养中医人才的角度,针对中医内科学研究生临床基础、课程学习、临床实习等方面的现状,分析研究生目前临床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理论课程、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结合及在临床环境中实践等方面培养改进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养模式,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开放式教学法在中医经典课程《金匮要略》中的应用探索,表明该方法在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提升对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开发、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也是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一种探索,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高校人才专业培养标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诊断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诊断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同时,课程思政也要与时俱进,与互联网和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着力培养思想品德高、专业知识精、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医药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6.
目前,部分医学院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更侧重于关注医学专业课程的构建,而忽视了人文教育的功能。针对此问题,本文围绕思政"两课"、医学伦理学课程进行教法改革研究,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方面内容的构建,有效促进医学生培养课程的整合,逐步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最终构建起以人道主义职业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模式和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已成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围绕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加大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课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科学进行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组织课程实施、创新开展课程评价,不失为新形势下课程制度改革的较佳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作为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教育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我校基于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人才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特点,针对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开设医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课程。从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模式到考核方法、课程实践效果及课程评价进行了全新探索实践,以期提高研究生科研基本理论素养与科研能力,加强科研道德教育,探索出合理的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万佼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2):2003-2004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2007年以来,南京中医药大学以"承经典、重临床、强科研、扬个性"为指导思想全面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细化课程分类、倡导个性化学习、缩短课程学习时间、强化临床和科研能力、改革课程模块,搭建研究生教学五大平台,逐步建立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实践,课程体系相对稳定,选课和开课制度化、规范化,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院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在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面对着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课程教学,尤其是实践课程教学能否满足就业岗位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高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