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冰 《实用预防医学》2014,(4):503-504,502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荨麻疹(CU)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就诊的CU患者187例作为CU组,同期健康体检者92例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WHOQOL—BREF负向计分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影响CU组各领域得分的相关因素。结果 CU组WHOQOL—BREF心理领域得分为(57.32±5.28)分,生理领域得分为(61.14±7.13)分,环境领域得分为(58.49±9.74)分,社会领域得分为(67.60±3.25)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主观感受得分为(6.03±2.49)分,总分为(250.58±10.5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CU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摩擦、食欲、发作频率、视觉模拟评分及自主评分。结论慢性荨麻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改善患者家庭环境、增加患者食欲、减少病情发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毛晓慧  毕勇毅 《职业与健康》2011,27(11):1229-1231
目的了解武汉市矽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矽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文版(WHOQOL-BREF)评价其生存质量。同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汽轮发动机厂100名健康工人作为参照组,并且以全国一般水平作为更普通的参照。通过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各因素与量表4个领域得分的关系。结果调查中矽肺病患者43例,健康工人100例,各人群生存质量得分及其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健康工人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的得分(x珋±s)依次为(13.68±1.54)、(13.14±2.02)、(14.35±2.43)和(10.85±2.17)分,均高于矽肺病患者;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得分均低于全国一般水平,社会关系领域则高于全国一般水平。矽肺病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的得分(x珋±s)依次为(9.8l±2.25)、(10.40±3.27)、(12.34±2.24)和(8.80±2.45)分,均低于全国一般水平,并且均低于健康工人。矽肺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个人收入、工龄、既往病史、家庭摩擦对生活的影响程度、食欲情况。结论相对于全国一般水平来说,矽肺病患者和健康工人的生存质量较差,影响矽肺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疾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云南边境地区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和护士工作压力源表(NJSQ)对188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工作压力总均分为(13.42±3.66)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护理专业及工作,为(2.90±0.84)分;不同性别、年龄和学历的护士工作压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生活质量总得分为(57.20±11.82)分,得分最低的是环境领域(48.47±14.20)分,不同婚姻状况和学历的护士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云南民族边境地区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大,性别、年龄、学历和婚姻状况是其影响因素,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是影响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阿坝藏羌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该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通过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阿坝藏羌地区272名老年人进行了一对一的现场调查。运用SPSS 19.0软件对272份有效问卷作t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调查显示,阿坝藏羌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与我国常模相比除环境领域外,其他领域均处于较低水平。生理领域得分最高[(60.75±12.92)分],其次为心理领域[(59.44±12.40)分]和环境领域[(58.56±11.28)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最低[(53.25±11.64)分]。结论阿坝藏羌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民族、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和收入水平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F)中文版评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生存质量,同时调查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人口学特征和HIV感染有关特征。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4大领域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生存质量4大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生理领域(14.04±1.87)分、心理领域(12.48±1.88)分、社会关系领域(12.78±2.25)分、环境领域(11.87±2.00)分。配偶的文化程度越高其本人的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越高;静脉注射途径在各领域中得分最低。结论应加强年轻患者、抗病毒治疗患者和静脉注射感染者的心理健康辅导,以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省傣族居民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在云南省新平县腰街乡和戛洒镇抽取的2个村共185名14-70岁傣族居民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云南省傣族居民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和总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61.3±14.2)、(61.1±14.1)、(69.4±14.5)、(53.1±14.5)和(56.3±21.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越低、有残疾和慢性病的傣族居民生理领域生活质量得分较低,有足够御寒衣服和勤换衣服的傣族居民生理领域生活质量得分较高;身高越高、体重越重、有宗教信仰、吸烟习惯和相信神佛的傣族居民心理领域生活质量得分较高;年龄越大、残疾、有负性生活事件和未婚/离异/丧偶的傣族居民社会关系领域生活质量得分较低,文化程度越高、一年内新添衣服数和裤子数越多的傣族居民社会关系领域生活质量得分较高;残疾的傣族居民环境领域生活质量得分较低,勤翦指甲和勤换衣服的傣族居民环境领域生活质量得分较高.结论 云南省傣族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会经济状况、卫生习惯和身体状况等.  相似文献   

7.
银川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抽取的4个社区共1370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银川市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23.00±3.89)、(20.39±3.37)、(9.69±1.87)、(25.99±4.00)和(85.85±11.24)分;自身生活质量总体主观感受和自身健康状况总体主观感受得分分别为(3.56±0.75)和(3.22±0.8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生理领域的影响因素为慢性病、月收入、年龄和性别;老年人心理领域的影响因素为月收入、慢性病和年龄;老年人社会关系领域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年龄和原工作单位性质;老年人环境领域的影响因素为月收入和年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月收入、年龄、慢性病和婚姻状况.结论 银川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婚姻状况、性别、月收入、慢性病和原工作单位性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封市成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开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71名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划分为中青年组(24~64岁)和老年组(≥65岁),运用脑卒中患者基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组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总分(38.92±4.45)、客观支持得分(10.32±1.28)和主观支持得分(23.54±2.58)均高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36.77±4.94)、客观支持得分(9.56±1.53)和主观支持得分(21.45±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支持利用度得分(5.05±2.67)低于老年脑卒中患者(5.75±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关怀是成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结论成年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寻求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自编的基本情况问卷,对26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描述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并采用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症状与视功能领域得分最高,为(31.83±17.75)分,其次是身体机能领域,为(23.15±7.08)分,精神心理和社会活动领域得分最低,分别为(19.10±10.35)、(18.09±9.67)分,其生存质量总平均得分为(92.16±34.50)分;所有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分别为(34.72±9.63)、(28.31±9.12)分;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负担方式、病程、病情和特质应对方式(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较差,尤其是精神心理和社会活动领域;病情和特质应对方式是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漆包线工人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漆包线企业工人做为研究对象,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测定并评价其生存质量现状。结果漆包线工人主观生存质量平均分为3.01分,主观总体健康状况平均分为3.25分,生理领域得(14.47±2.15)分,心理领域得(13.94±2.51)分,社会关系领域得(14.27±2.72)分,环境领域得(11.70±2.65)分,生理和环境领域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影响漆包线工人生理领域得分的因素有工伤、职务、工种和车间,环境领域有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总工龄、车间、职务。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影响漆包线工人生理领域得分的因素有食欲和工伤,环境领域的有职务与家庭摩擦。结论漆包线工人的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结合平衡功能训练对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符合我国第2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诊断标准的132例小于45岁的青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即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在入院后36h内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结合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67例,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于入组时和半年后采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MOS-SF36)对两组患者各调查评定1次;生存分析采用K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两组间生存时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入组时两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随访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躯体功能(48.78±5.49)分;心理功能(47.79±5.56)分;对照组:躯体功能(41.32±4.88)分;心理功能(42.44±5.97)分;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死亡2人,常规护理治疗组死亡9人。K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常规护理治疗组(P=0.029,P0.05)。结论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结合平衡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福州市社区慢性病患者的主要健康问题,评价其生存质量现状并探索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疾病控制和慢性病患者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文版),抽取晋安区2个社区的163名慢性病患者,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索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总生存质量得分为(77.78±8.33)分,其中生理维度得分为(22.63±2.62)分,心理维度得分为(17.67±2.49)分,社会维度得分为(10.73±1.73)分,环境维度得分为(26.74±4.10)分。影响生理维度的因素有年龄、病种数;影响心理维度的因素有性别、学历、职业;影响社会维度的因素有学历;影响环境维度的因素有年龄、月平均收入;影响总维度的因素有学历、病种数和月平均收入。结论社区慢性病患者总体生存质量处于中上水平。心理维度对慢性病患者影响最大,生理维度次之,提示:今后在做好社区慢性病患者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心理干预,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全面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建筑行业农民工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从事建筑工作农民工的生存质量,探讨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安徽省合肥市及周边地区中铁某局11个建筑工地的696名农民工及349名正式职工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农民工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各领域得分分别为(14.78±2.09),(13.45±2.29),(14.41±2.70)和(11.98±2.46)分,其中生理、心理领域得分低于正常人群,心理领域得分低于正式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生理领域得分的因素有社会支持总分、家庭住址;影响心理领域得分的因素有社会支持总分;影响社会关系领域得分的因素有社会支持总分、月收入、婚姻、客观支持;影响环境领域得分的因素有社会支持总分、打工时间、平均回家时间间隔、年龄.结论 建筑工地农民工生存质量不理想,可能存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健康问题.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增加工资收入、降低工作强度等将会改善农民工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5):321-324
目的了解辽宁省大学生生命质量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师范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1 442名,应用WHOQOL-BREF健康量表对其生命质量现状进行调查,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对其生命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生理健康领域得分为(67.49±14.52)分,年级、性别、睡眠质量、精神创伤史、每月生活费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生理健康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得分为(64.77±15.07)分,性别、睡眠质量、精神创伤史、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为(62.74±17.67)分,年级、性别、睡眠质量、精神创伤史、每月生活费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关系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环境领域得分为(59.11±16.12)分,年级、睡眠质量、精神创伤史、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生活环境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对有情感创伤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增加大学生体育锻炼热情、对大学四年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缓解男生生活学习压力及提高贫困大学生经济收入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大学生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8例。使用一般资料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脑卒中知识问卷、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患者自我管理情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8例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110~173分,平均得分(139.50±15.17)分。各维度得分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用药、饮食、人际关系、情绪、生活起居、康复、疾病。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支付方式的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工作情况、诊断类型、病程的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08例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慢性病自我效能得分31~60分,平均得分(46.53±7.38)分,处于中等水平;脑卒中知识问卷得分8~29分,平均得分(15.95±5.37)分,处于偏低水平,其中脑卒中处理和脑卒中先兆两个维度得分最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病自我效能、脑卒中知识问卷均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r=0.549、0.628,均P0.05)。以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为因变量,慢性病自我效能、脑卒中知识水平、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支付方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自我效能、脑卒中知识水平、年龄、文化程度、支付方式为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偏低,应针对慢性病自我效能、脑卒中知识水平、年龄、文化程度、支付方式制订健康教育方案,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80例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生育生活质量问卷(FertiQoL)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其焦虑抑郁情绪、生育生活质量现状及相关性。结果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整体生育生活质量评分为(52.82±16.14)分,各领域中精神/躯体领域得分最低,为(43.58±22.71)分,治疗耐受性位于其次,为(44.88±20.54)分,治疗环境领域得分最高,为(64.17±14.52)分;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SAS得分为(48.00±9.42)分,高于接受辅助生殖技术非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的(42.67±7.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P<0.01);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SDS得分为(52.00±11.91)分,仍高于接受辅助生殖技术非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的(44.00±9.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焦虑得分与生育生活质量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性(r=-0.71,P<0.01);抑郁得分与生育生活质量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性(r=-0.72,P<0.01)。结论接受辅助生殖技术且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其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且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生活质量越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艾滋病防治人员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省艾滋病防治人员25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调查.结果 艾滋病防治人员生存质量中生理领域[(13.16 ±2.02)分]、心理领域[(12.60 ±2.40)分]、社会领域[(12.99±2.49)分]和环境领域[(10.87±2.02)分]得分均低于普通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广西省艾滋病防治人员生存质量中生理领域的影响因素为对工作满意度、家庭成员关系,吸烟情况;心理领域的影响因素为对工作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社会领域的影响因素为对工作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环境领域的影响因素为对工作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结论 广西省艾滋病防治人员的生存质量偏低,对工作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是艾滋病防治人员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化工企业工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某化工企业工人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化工工人总体生活质量平均2.63分,总体健康状况平均2.66分,生理、心理和生活环境领域得分低于常模(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影响化工工人生理领域得分的因素有轮班作业,影响心理领域得分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种、工龄,影响环境领域得分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生理领域得分的因素有食欲、家庭摩擦、轮班作业,影响心理领域的因素有食欲、家庭摩擦、年龄、工种,影响生活环境领域的因素有食欲、家庭摩擦、年龄、饮酒、性别。结论化工工人生活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中文版WHOQOL-BREF量表,对驻马店市农村地区2608例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计算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存质量总分及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得分为生理领域(12.96±1.94)、心理领域(11.79±1.19)、社会领域(13.79±2.44)、环境领域(12.40±1.93)、生存质量总得分(51.02±6.03).女性生存质量总分及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高于男性.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职业、家庭纠纷及食欲等.结论 该地区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社会领域得分较高,但心理领域得分较低,建议加强对该人群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长治市某矿业集团工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企业职工生活质量的合理策略和干预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5大矿区和集团机关在职职工881人,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WHOQOL-BREF量表和影响因素调查表,对职工进行入户调查。Epi Data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煤矿职工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67.13±11.98)、(64.82±12.71)、(69.37±12.48)和(55.10±11.97)分。自我综合评分为(86.33±9.88)分。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工种、个人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和住房条件等为是影响煤矿职工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煤矿职工的生存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应从采取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改善职工居住环境等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