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孕前优生指导配合规范化孕期保健在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对孕期并发症进行预防,从而改善分娩结局。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于舟山医院行孕前检查的158例女性(≥35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9例,行规范化孕期保健;观察组孕妇79例,应用孕前优生指导配合规范化孕期保健。评估两组孕妇孕期不同时间段心理状态,并对比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妊娠6个月、预产期前1周及分娩后6 h,观察组产妇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观察组高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贫血、胎膜早破、胎位异常、产后出血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难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对照组低,阴道顺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产妇中应用孕前优生指导配合规范化孕期保健效果显著,可有效调整高龄产妇心理状态,减轻围孕期应激反应,减少产妇孕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龄产妇孕期血糖、血脂水平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98例高龄产妇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200例适龄产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产妇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分析高龄产妇孕期血糖、血脂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产妇孕期FPG、2hPG、Hb A1C、TC、TG、LDL-C、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胎儿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产妇孕期血糖、血脂水平与胎儿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高龄产妇孕期常伴有血糖、血脂水平异常,且与妊娠结局有明显的相关性,加强产妇血糖、血脂水平控制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孕期保健对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高龄产妇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6例及对照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检查,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孕期保健,对比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研究组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产后出血、晚期流产、围产期感染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整体妊娠结局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期保健可改善高龄产妇妊娠结局,有利于预防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高龄产妇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289例高龄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前检查情况将其分为孕期保健组202例(产检次数≥7次)及非孕期保健组87例(产检次数<7次),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与保健组相比,非保健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晚期流产率、围产期感染率、羊水过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健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大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健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阿氏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非保健组,而剖宫产率、难产率、死胎率显著低于非保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规范的孕期保健可有效降低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母婴分娩结局安全,有利于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孕期保健(PC)服务在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期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98例高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接受PC服务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接受产前保健及检查服务)和对照组48例(不定期检查及从未检查者),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包括自然分娩情况、难产发生情况、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死胎率)、并发症(包括孕妇产后出血、早产及胎膜早破等)及胎儿与孕妇的体质量情况。结果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剖宫产率28.0%、死胎率0.0%、难产率10.0%显著较对照组孕产妇的54.2%、8.3%、52.1%低,而自然分娩率72.0%及新生儿Apgar评分(9.9±1.2)分明显较对照组孕产妇的45.8%、(8.2±0.9)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6.0%及2.0%明显低于对照组孕产妇及新生儿的27.1%及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体质量孕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及孕产妇孕期增长的体质量均显著较对照组胎儿及孕产妇孕期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服务在高龄孕产妇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孕产妇产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及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孕前优生检查对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在广饶县大码头中心卫生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产前检查的113名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高龄产妇是否接受孕前优生检查,分为对照组(进行单独孕期规范化保健,n=59)与观察组(孕前优生检查联合孕期规范化保健,n=54)。两组均持续随访至分娩为止,详细记录两组产妇相关数据,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结果: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8.893和174.244,P值均0.01),妊娠6个月、分娩后1 d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AS:t值分别为13.507和10.195,SDS:t值分别为8.808和16.538,P值均0.01)。观察组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3,P0.05);观察组早产、低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27、3.953、4.941、7.314、5.418,P值均0.01)。结论:对高龄产妇予以孕前优生检查和孕期规范化保健,能够有效改善高龄产妇负性情绪,减少产妇孕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个性化、系统化孕期保健教育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 将440例在我院进行体检及分娩的孕妇,根据干预自愿原则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对该组进行个性化系统化的孕期保健教育;对照组:未对该组进行以上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出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孕产妇体质量、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系统化孕期保健教育能帮助孕产妇全面掌握围产期保健知识,间接地促进孕妇自然分娩、控制孕妇及胎儿体质量的过度增长,降低孕妇肥胖率和巨大儿的出生率.该干预有利于优生优育,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董春波 《中国保健》2008,16(5):244-245
孕期保健是指从怀孕开始至分娩前这一段时间的保健.做好孕期保健对降低孕产期并发症、合并症及难产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和病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1],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的习惯性流产、子宫肌瘤、贫血、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年龄20~29岁的对照组孕妇,因此,做好高龄孕妇的孕期保健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龄与非高龄产妇围生期并发症、新生儿情况及分娩方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黄冈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和非高龄组(35岁),比较两组产妇围生期并发症、新生儿情况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产后出血、前置胎盘、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龄产妇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高龄产妇最常见妊娠并发症,多选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方式分娩,剖宫产率显著高于非高龄产妇。应加强对高龄产妇围生期保健及孕期宣传教育,及时治疗和预防围生期并发症,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增强围生期监护及产程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围生期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保健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在北京市大兴区兴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无孕产史的孕妇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多种方式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妇对围生期保健认知行为、分娩方式、分娩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围生期保健认知行为掌握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顺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且自然顺产产妇平均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在宫缩乏力、产前抑郁、产后抑郁、产后泌尿道感染、产后排便困难、产后排尿困难方面得到了改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母乳喂养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生期健康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初产妇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产妇及胎儿、新生儿的健康,降低产前和产后孕妇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期系统化管理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在妇保科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的GDM孕妇作为管理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确诊为GDM但未接受孕期系统化管理的6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GDM知识知晓率、相关行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管理组的GDM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率、饮食控制率、定期血糖监测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管理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的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孕妇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可提高GDM知识和遵医行为,加强定期血糖监测,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高龄孕产妇并发症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某县级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 000例高龄产妇中抽取200例进行研究,将高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为孕期保健组,该组孕妇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3%)、妊娠期糖尿病(2%)、胎膜早破(4%)、产后出血(4%)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对照组娠期高血压(13%)、妊娠期糖尿病(14%)、胎膜早破(13%)、产后出血(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3%)、巨大儿(4%)、低血糖(3%)、红细胞增多症(2%)等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20%)、巨大儿(18%)、低血糖(12%)、红细胞增多症(1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难产率(1%)、剖宫率(28%)、死胎率(0%)均比对照组低,对照组难产率(9%)、剖宫率(63%)、死胎率(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进行规范化的孕期保健可以使高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孕期保健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产妇血糖控制水平及围生结局的影响,以改善围生结局,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2月在保定市清苑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产妇16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早期孕期保健分为观察组(实施早期孕期保健,81例)和对照组(未实施早期孕前保健,8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水平、围生结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足月分娩率及阴道分娩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产妇行早期孕期保健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围生结局,减少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的重要意义以及孕期保健对孕妇及胎儿的积极影响。方法在我院选取180名孕妇,对这些孕妇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孕期保健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分析研究孕妇难产、早产及其他产前产后的不良症状和胎儿感染、窒息的情况。结果孕妇中有6人发生难产,9人出现早产情况,3人出现产后出血状况,2人出现胎膜出血,3个新生儿被发现感染,1个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结论孕妇在孕期加强注意保健工作,既可以强壮孕妇体质,减少难产、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症状的出现,也有利于新生儿健康,防止窒息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德忠 《实用预防医学》2013,(10):1232-123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并为临床孕妇保健提供实践性指导. 方法 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于2012年1-12月收治的10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孕妇血糖控制良好与否进行分组.其中血糖控制良好者设为研究组,共54例,血糖控制不佳者设为对照组,共49例.记录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妊娠期并发症情况,并做好对比. 结果 (1)研究组孕妇的剖宫产、早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及死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新生儿低糖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而言,实施有效的降血糖干预手段,能够转变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并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妇的孕期保健措施、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8月给予孕期保健的28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另外未给予孕期保健的2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健康状况、胎儿的健康状况、难产发生率以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难产发生率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保健有助于孕妇生产,保障孕妇和胎儿身体健康。孕妇的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和固定人口等因素影响孕期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次主要对阴道分娩应用预见性护理降低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84例,根据其入院编号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出血主要在于有效预防,加强产于孕前、孕期的检查和保健,明确高危因素,正确处理产程,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孕期保健适宜技术,从而达到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方法选择2013年3-10月在武汉市硚口区进行孕期保健的孕13周以上孕妇200名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从孕13周开始进行饮食营养指导和体操训练等干预,对照组不采取饮食营养指导和体操训练,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的孕期体重增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妊娠并发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患病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阴道分娩57例,对照组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期产前检查,进行孕期合理营养指导和体操训练有助于控制孕期体重,降低妊娠并发症,促进自然分娩,值得在孕期保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发病因素及其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和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绒毛膜羊膜炎的产妇(观察组)和同期排除绒毛膜羊膜炎产妇142例(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分析孕期影响因素,统计母婴并发症.结果 两组孕产妇在围产期保健、孕20周前访视、胎膜早破、死胎发生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胎儿的出生孕周、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gar评分、早产率、低体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易出现血糖不稳定及心、脑损伤(P<0.05).结论 胎膜早破易引起绒毛膜羊膜炎,不利于妊娠结局;建议加强孕产期保健宣传,提倡孕期访视及正规产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规律产检对高龄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海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高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妇是否进行定期产检分为研究组(118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围产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围产期感染、产后出血、晚期流产、剖宫产、难产、死胎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规律产检可明显降低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有效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