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幼儿是指从28 d~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1)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2)蛋白结合力的改变;(3)体液分布的差异.且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其肾有效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成人低,肾小管分泌,尿浓缩,钠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功能也差,年龄愈小愈不完善.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以下笔者对一些常用药与婴幼儿的关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是指从28天~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第一是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第二是蛋白结合力的改变;第三是体液分布的差异。且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其肾有效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成人低,肾小管分泌,尿浓缩,钠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功能也差,年龄愈小愈不完善。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以下笔者对一些常用药与婴幼儿的关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是指从生后28 d~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第一是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第二是蛋白结合力的改变;第三是体液分布的差异。且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其肾有效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成人低,肾小管分泌,尿浓缩,钠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功能也差,年龄愈小愈不完善,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  相似文献   

4.
儿科用药与临床药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素华 《四川医学》2002,23(8):878-878
临床药学的兴起和发展 ,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然而当前在儿科用药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 儿科用药存在问题1.1 儿科对药物处置的差异。儿童为不成熟个体 ,对药物的体内吸收、分布、排泄与成人相比有显著差异。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全 ,胃排空时间长 ,消化液及酶分泌少 ,胃蠕动差等 ,使药物吸收不规则。儿童尤其是新生儿血浆蛋白含量少 ,脂肪含量低 ,使药物分布受影响 ;儿童的药物代谢受其肝脏容积大小和各种酶系活动的综合影响 ;儿童肾功能不及成人 ,新生儿的肾血流量为成人的 2 0 %~ 4 0 % ,肾小球滤过率很低 ,最大肾浓缩力和稀…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肾功能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露明 《医学综述》2013,19(5):854-856
早产儿肾功能不成熟,出生后早期由于受母体肌酐水平的影响及肾小管功能不成熟,其血清肌酐水平是增高的;肾小球滤过率低,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易发生肾衰竭;肾小管功能差,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早产儿出生后最初几周,肾功能经历了一个快速成熟的时期,并受胎龄、药物、营养、宫内发育情况、出生体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激素对肾脏的生长和发育是必需的,其水平还维持着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增加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尿蛋白及降低血肌酐。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于肾脏的影响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反。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甲状腺激素通过影响肾小球滤过率从而对肾功能造成影响。该文就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杨良卫 《中外医疗》2008,27(19):142-142
新生儿肝脏截粒体发育不成熟,药物代谢速度慢,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低,影响药物排泄.使用吸入麻醉减少静脉药的使用,有利于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潘敏 《实用医技杂志》2013,20(4):403-404
<正>儿童期是指自出生后至14岁的年龄阶段,此阶段又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3个不同的生理阶段。儿童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生理、病理方面有明显的特点,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儿科用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不能单纯用成人剂量机械地折算,否则会因药物过量而引起毒性反应,也可能因药量不足而影响疗效。因此抓住儿科用药的特点,针对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用药特点,正确选择药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用药群体,由于各个脏器尚未发育完全,神经系统、骨骼发育也未完善,体内代谢与成人不同,药物反应与成人也有差异,如果简单地把婴幼儿用药列为成人用药的缩小版就不对了。  相似文献   

10.
蛋白尿的发生,主要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回吸收功能。凡可损伤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回吸收功能的任何情况,均可发生蛋白尿。蛋白尿最常见于肾脏本身的疾患。但是,其他疾病能否引起尿蛋白呢?中级医刊1989年第5期《婴幼儿单纯性轻度蛋白尿2181例临床分析》一文做了肯定的回答。文章是从儿科临床实践谈起的,笔者认为它对整个儿科临床工作都有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常新生儿肾脏发育尚未成熟,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均较成人差。近年来,有人报道某些新生儿非原发性肾脏疾病,如发生IRDS、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其肾脏功能亦受到影响。 β_2微球蛋白(简称β_2mG)是一种小分子球蛋白,血清β_2mG(sβ_2mG)可自由地从肾小球滤过,99,9%在近曲肾小管回吸收,并在近曲小管细胞内分解。大  相似文献   

12.
儿童服药不同于成年人,由于吞咽能力差,所以口服给药时,一般都选择注射用药.而注射剂(尤其是抗生素)往往因儿童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药物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易发生毒性反应;儿童肾脏功能发育不全,肾脏有效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较低,使生物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也增加了发生毒性反应的危险.由于儿童个体差异大,因此药物剂量的计算应综合考虑药物的性质、患儿的病情及体质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临床老年人用药指导,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处方审查系统,对所有医嘱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①患者的姓名、年龄、肝肾功能、病情等;②所有提示有不合理用药的医嘱;③对于严重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并查找资料进行研究,及时与科室联系作相应处理。结果:联合用药品种越多,问题医嘱越多。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血流量降低,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肝细胞数量减少,对药物代谢率下降,同时肾血流量以每年1.5%~1.9%的速率递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再吸收功能也随之降低,排泄药物的功能降低,相同剂量下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出现毒副作用,故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为成人的3/4。  相似文献   

14.
周淑新  王伟刚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890-2892
男女性间生理差异影响药物活性,包括药动学和药效学。女性药动学受体质量较低、肠蠕动较慢、肠酶活性较低和肾小球滤过率较低的影响。若属需空胃吸收的药物,女性进餐和服药间隔需延长,因女性胃排空要延缓。其他生理差异也可影响用药剂量。例如,由于女性肾清除较慢,有些经肾排泄的药物,如地高辛,需做剂量调整。  相似文献   

15.
FK506肾毒性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筛选拮抗FK506所致肾毒性的药物。方法 将卡托普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及钙通道阻滞剂3种药物分别与FK506一起进行大鼠离体肾灌流研究,观察3种药物对FK506致肾灌流阻力升高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影响。结果 卡托普利对肾灌流主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儿童生理不同于成年人,决定了儿科疾病的特殊性。小儿0-6岁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许多器官、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尤其在婴幼儿阶段。为达到儿童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必须熟悉儿童药动学、药效学的特点,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本文就小儿0-6岁0-6岁感冒药的用药注意事项和防治小儿0-6岁感冒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影响药物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用药者的机体因素。婴幼儿的机体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其肝、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消化和代谢系统的功能与成年人差距较大。因此,婴幼儿对药物更为敏感,在用药后更容易出现毒副反应。导致婴幼儿用药后易出现毒副反应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贾欣珠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6):853-854
小儿在生理、体格、发育、智力等方面有别于成人,新生儿、婴幼儿等低年龄群体与年长儿也有差异,各年龄段儿童除有自身的生理特点外,患病时对治疗药物吸收、代谢和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重视儿科用药的合理性及在临床用药中药学监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特别是婴幼儿时期,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尚不健全,药物在其体内呈现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有较大差别;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较差,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比较高。因此,儿童用药应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是评估肾小球功能的理想指标,对早期肾脏损害的反映更为敏感及准确。目前临床上多采用Cockcroft-Gault公式及MDRD公式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近年来,有多项研究发现肾小球滤过率和冠心病的发病、冠脉病变程度、对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冠心病的预后有着密切关联。基于心肾疾病研究的进展,甚至有学者提出把肾小球滤过率作为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了解肾小球滤过率对冠心病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反映,肾功能减退和心血管疾病相关作用的机制,对今后的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就肾小球滤过率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