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为确保新闻时效、抢占新闻第一落点,并使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起到关键作用。【方法】笔者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特征,探讨了主流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对策。本文借助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典型案例法说明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特征和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结果】提出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对策,对提升主流媒体的舆情应对能力及防范舆情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突发公共事件具备突然性、不可预见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时,主流媒体应具有为政府提供风险预警、引导舆论走向、整合社会资源等作用。本文针对有效提升主流媒体的舆情应对能力,推动社会秩序恢复平稳状态也提出了一定对策。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环境下突发灾害事件传播及舆情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一背景下,主流媒体如何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使命?在应对2021年7月台风"烟花"造成的暴雨灾害报道中,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及时提供科学真实、准确完整、鲜活生动的信息产品,履行了主流媒体防灾、抗灾、救灾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王松林 《传媒》2018,(5):87-89
后真相是指在互联网新媒介发展背景下,公众对事件真相的认知和判断会忽视事件的真实状况,受到情感、情绪的影响,并倾向于表达对事件的情绪化立场和观点,这对舆论引导形成了新的挑战.为此,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引导,需要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责任,及时传播权威新闻事实;把握公众信息认知规律,注重公众情绪的理性引导;合理规划社会正向舆情信息,及时化解负面舆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发,易引发社会舆论,甚至导致社会恐慌。新媒体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舆情环境,也给主流媒体对突发舆情的引导、处置带来了挑战。主流媒体在此类公共事件的舆情引导中应当坚守信息发布者、舆论引导者和利益维护者三重角色,切实保障受众的知情权,正确应对及引导网络舆情。2018年,我国"长生疫苗"事件所引发的大规模网络舆情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体现了主流媒体在社会突发公众事件中舆情引导的作用。本文以此事件为分析对象,探讨主流媒体如何积极、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并为主流媒体如何正确把握舆情导向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随时都可以对社会热门事件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这就导致了舆论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对舆论走向产生影响。百度、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对于热门事件的舆情发展情况能够起到一定的体现作用,本文对“红眼睛蓝兔子”邮票引发的舆情进行分析,以网络舆论为依据对热点舆情的特点、传播特性等进行分析,探究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自媒体是如何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影响舆论发展的,从而摸清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翟天临事件为例,分析新传媒格局下网络舆情事件传播模式对舆情治理带来的新挑战。研究发现,新传媒格局下,网络舆情事件传播遵循以下基本模式:议题性质需带有"符号性"或"触发性";社交媒体和自媒体逐渐成为舆情源头,主流媒体成为扩大事件影响的主要推手;议题的发掘和真相追寻是维系舆论热度和恒度的保证;公众通过舆论施压和抗争性行为倒逼涉事方回应民意,舆情由此逐渐消退。本文认为:网络舆情事件治理,应立足于解决社会深层问题,政府或涉事机构应由浅入深地持续发布信息,政府应充分发挥网民智慧,开展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社会公众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明星作为意见领袖,其言行会对社会和公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会导致网络舆情的出现,网络舆情有正面和反面,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文章从新媒体环境及社会公众事件中的人物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分析,探讨社会公众人物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政府、主流媒体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以及网民个体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表达自由与社会开放的大环境下,在web2.0媒境、全球化语境与中国风险社会环境的语境下,加强传统主流媒体的舆情引导创新具有紧迫性。CCTV2《今日观察》栏目以舆论聚焦、平台构建和舆情辐射的话语传播,创新性地构建新闻评论4.0传播范式,推动中国新闻评论的创新发展,是经济舆情建设平台的一个蓝本、电视经济评论栏目的一个精品和主流媒体传播的一个范式,是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的积极方向。  相似文献   

9.
媒体官方微博凭借其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公共事件中对受众进行舆论引导方面产生了强大的网络舆情传播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媒体官方微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引导公众舆论、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对媒体在报道中更好地发挥正面传播效果和服务公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下与未来,危机舆情事件频发,传媒要担当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理论探研,<信息公开条例>使"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有了制度保障.媒体要坚持真实性、导向性、客观性、公共利益四项原则,在危机传播中当好耳目喉舌.  相似文献   

11.
高宪春 《新闻界》2012,(1):39-46
议程设置是舆情事件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重大舆情事件爆发是社会冲突的极端表现.本文以议程设置理论为基础,汲取社会冲突理论合理部分,分析新媒介环境下舆情事件生成扩散新规律.基于传统媒介环境单向强势传播思维的两种舆情研究取向,遇到困境.新媒介发展和融合促使舆情事件生成扩散规律发生改变;新媒介成为舆情事件生成扩散的重要平台;多级议程流动引发多层级化、多元化冲突融合发力的可能;个体有主动促成舆情事件生成扩散的倾向;社群在影响舆情事件生成扩散方向发挥重要作用;对社群和大众主流媒介的干预影响了舆情事件的生成及扩散.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同时随着近几年公共安全事件等危机事件的高密度出现,意味着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历史上的风险高发时段,实现全民的共建和谐社会的愿望,此时更需要来自掌握舆情功能的传播媒体的力量,特别是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号召力。媒体的力量对于危机事件具有放大和稀释的作用,对于当下维稳的现实政治需要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倪万 《青年记者》2017,(21):45-46
近年来,舆情反转现象成为新闻传播学界、业界乃至广大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话题.舆情反转虽然还没有非常统一明确的定义,但对“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手术台自拍事件”以及“东北大妈讹外国小伙”等舆情反转事件分析后发现,舆情反转现象大都表现为随着舆情事件发展在不同阶段的推进,关于事件的事实信息不断呈现,社会舆论出现偏移、反转、倒戈的现象,乃至媒体报道、社会公众意见也出现截然相反的态势.在这一过程中,网络曝光、媒体报道、网民讨论、大V评论等诸多因素构成了舆情反转现象中信息场的乱象,各类信息不对称、不平衡的呈现成为导致舆情反转甚至舆情多次反转的核心原因,也因此引发了新的社会信任危机.这需要主流媒体及时发声、正确引导社会公众的思维趋向,并随着事件事实的逐步显现,重塑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高原 《东南传播》2021,(12):19-21
在新闻报道中,主流媒体肩负着及时传递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社会责任.本文以《人民日报》对袁隆平院士逝世相关报道为例,探讨在全媒体时代针对重大新闻事件,传统主流媒体如何转型为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立体融合传播体系,提高受众关注度,占据舆论引导制高点.  相似文献   

15.
2016年7月23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东北虎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故,32岁的女游客赵某中途下车,被老虎拖走并撕咬,其母周某下车营救.该事件造成周某死亡,赵某受伤.事发近三个月后,被八达岭老虎咬伤的赵某终于发声讲述事发经过,并索赔200万元.野生动物园方面回应表示,政府的调查报告很详细,园方没有责任.①该事件在历经4个月的传播过程中,曾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本文通过分析该事件中社交媒体的传播及其影响、次生舆情和网民情绪的非理性表达等舆情传播的新特点,探讨在社交媒体时代以及微博语境下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今天,身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舆论场,主流媒体要时刻铭记“角色意识”,提供优质信息;传播事实真相;彰显主流价值;倡导社会互信;引导社会舆论。换言之,主流媒体只有以敏锐的新闻触觉,对处于青萍之末的舆情保持敏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可能引发误解的事件主动回应;  相似文献   

17.
危机舆情事件中,传媒要担当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理论探研,《信息公开条例》使"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有了制度保障。媒体要坚持真实性、导向性、客观性、公共利益四项原则,在危机传播中当好耳目喉舌。  相似文献   

18.
手机媒体以其强大迅捷的传播优势,目前已成为危机预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7.21北京特大暴雨灾害”为例,分析手机媒体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和传播效果,在肯定其积极影响的同时,总结手机媒体在危机舆情传播中存在的局限.通过探析“7.21”暴雨灾害给手机媒体传播策略带来的启示,从舆情监测、防控、媒介融合、文本技巧等几个方面提出手机媒体提升传播效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舆情本身是社会民众利益诉求的表现,高效的舆情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否则极易导致矛盾的深化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极大挑战。以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客机失联事件舆情为例,从事件背景、媒体关注、舆情传播、民众诉求、事件评析等方面对马航事件进行全面分析。本文通过分析,从提高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程度、加强舆情管理的人才体系建设、积极创建舆情的全生命周期应对管理机制、强化媒介行业自律和监管,以及建立舆情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舆情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琴 《新闻窗》2014,(5):81-83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指大众对各种社会事件所持有的观点看法、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案情决定舆情,但是,在案情之外,还存在着诸多影响舆情的其他因素,如社会环境、大众心理、媒体报道等,其中,媒体作为案情和舆情的一个中介和主要传播手段,其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将重点探讨由媒体所报道的诉讼性事件发酵而成的舆情对审判工作的影响,并从法院的工作实际出发,试图就规制舆情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