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青霞故居是清末民初豫东地区四合院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在对刘青霞故居进行实证考察和历史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故居的建筑和结构空间,展示了传统北方民居建筑与河南地方特色的有机结合,为现代居住建筑地方特色的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6,(5)
刘青霞故居地处河南开封,是清末民初豫东地区四合院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其独特的人文魅力,保存较为完整,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青霞故居的装饰艺术,体现了中原地区尤其是八朝古都开封深厚的历史文化。本文首先对两处刘青霞故居的屋顶造型、墙面装饰、门窗雕饰和室内隔断等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以上的研究,挖掘其装饰艺术的关学价值、人文价值、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3.
洛阳董家大院,清光绪年间建造,属清代官式民居建筑,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刘青霞故居,同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中原地区清代商人民居的代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章通过了解董家大院及刘青霞故居的历史沿革,分析比较二者的院落布局及单体建筑特色,探究中原地区官式建筑与民间商宅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建筑在注重空间的同时也极其注重建筑中蕴含的时间因素,将时间进程中的阴阳变化体现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上,从而显示时间在建筑空间中的流动之美."中轴线"的空间布局形式将"居中者方为尊"的文化理念变"空间之中"为"时间之中".笔者以豫东传统民居刘青霞故居为案例探讨中轴线空间布局中隐含的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颂 《住宅产业》2012,(6):51-52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的理论。本文通过对刘青霞故居的实证考察和历史资料的研究,主要.从生态知识、生态审美、生态伦理等方面,分析其建筑装饰艺术中体现的生态文化,为挖掘和保护民居中的生态文化及现代居住建筑艺术创作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大圩古镇传统汉族民居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与归纳大圩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及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策略,主张通过传统建筑形态的重构与再生、多元化协调发展延续传统汉族民居建筑文化,指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未来发展要坚持多元化与地域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建筑》2017,(10)
<正>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建筑本身承载并传达着意义,民居建筑作为文化传达的载体,本身这种传达方式就非常有意义,远非文字传达方式可以比拟。建筑与人的生活最为紧密,其形式类型最为自由多变,在很多方面可以反映出地方及民族文化特色。研究传统民居对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继承和发扬民族建筑文化,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及民族文化的生活场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长久以来,宁夏回族民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现代化与一体化的大浪潮中,社会文化经济一直在高速的发展。城市的地域特色正在消退,许多城市推翻了被认为是影响了社会进步的传统建筑,取而代之的一栋栋的高楼大厦,使得城市失去了本土特色和文脉积淀,形成千城一貌的局面。本文结合了一些传统民居的实地调研和楼观风情大观园酒店(建成后改名楼观印象酒店)设计的具体实例,结合建筑形式的表皮与文化内涵,分析与探索了如何传承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风貌肌理,如何在新生代文化冲击下保留住传统特性并且融合在现代建筑中去。  相似文献   

9.
民居的价值体现在好多方面,或从中学习生态性,建筑技术,空间布置,文化的传承等等。把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一种乡土资源进行开发研究利用并加以保护: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传统民居和名人故居,本着保持原貌原则,可建成各种博物馆或置换出来对外开放,使其原生状态真实地反映当地特有的民俗,让人们参观、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把传统民居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颗印"式民居是在特定的气候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极具地域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蕴含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昆明民居的重要组成。该文以自然与人文引入,从民居发展与演变,对"一颗印"式民居的建筑形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家庭关系地位方面对"一颗印"式民居的传统家庭文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甘熙故居是南京传统民居建筑的一块瑰宝,周边熙南里文化建筑街区的改造和建设正是对甘熙故居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对熙南里文化建筑街区的研究,探寻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生活中的延续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河南民居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及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具体研究,分别从河南民居的地域性建筑文化现状与河南地域性建筑文化价值展开分析,总结出提高河南民居地域性建筑文化传承思想、解决传统建筑与地域环境共生、现代建筑融合地域性建筑文化以及发展河南地域性建筑等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相似文献   

13.
在江西景德镇地区的特定地理区域环境下,逐渐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蕴含了景德镇传统制瓷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当地民居的发展与演变方面入手,对景德镇地区明代民居建筑形制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在地域文化对于当地民居建筑形制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广东梅州大埔县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特色民居众多,是梅州及周边客家地区中特色民居种类最为齐全的地区,堪称客家特色民居的"大观园"。作者在学习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近年承担研究项目的工作需要,多次赴大埔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仔细观察研究并认真访问每一户民居的内外特色。本文总结分析大埔客家民居的建筑类型、结构形式、装饰艺术和文化内涵,描述了大埔客家民居的独特建筑艺术魅力,对大埔客家民居的保护和利用具有借鉴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而地域文化又决定着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走向。特别是在当前大力提倡突出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建筑创作之时,如何从传统民居建筑中发掘其深层的文化传承基因,继续传延地方民居的风貌特色,努力追求建筑与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融合与协调,是研究者和设计者面对的现实。文章结合实例,从分析、发掘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及其传承基因入手,将如何从传统民居建筑中汲取精华,灵活地借鉴移植运用到新民居设计中,力求创造出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民居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济宁地区的乡土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地方特色,探讨乡土民居建筑屋顶的形式,分别以坡屋顶、囤屋顶、平屋顶三种类型及特点作为内容展开,从中捕捉乡土文化记忆与地域性,再现乡土建筑自身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云南拥有丰富多彩、多民族文化融合并存的历史文化,对于各民族不同形式的传统民族建筑民居的研究,云南省起步晚,并且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和不足。介绍了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自然条件,通过分析迪庆藏族自治州民居聚落模式,总结其建筑形式及其特色,探索云南民族建筑的特点,对于地域民族建筑传承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肇庆府城周边民居的建筑特色是:具有深厚的广府文化特色、顺应自然的建筑理念、融合中西方文化、将商业和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研究肇庆府城民居的建筑特色,并将其应用到府城复兴中,有利于复兴一个有肇庆传统文化特色的府城。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9,(6)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获得了巨大的提升。在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传统的建筑也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主要对楚雄地区彝族的民居建筑特色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阐述,希望通过笔者的分析可以为彝族民居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吊脚楼是鄂西土家族传统山地民居的建筑形式,其中体现出很多特色鲜明的自然观念。建筑中包含的很多设计要素,具备更多符码意义。文章从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空间与建筑构件两个方面进行切入分析,反馈了崇拜自然、顺应自然并与自然一体的建筑文化观念,既是一种建造智慧,也是一种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