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比值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47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病人(冠心病组)及102例冠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的常规血脂及冠脉造影结果,计算LDL-C/HDL-C、apoB/apoA1比值及冠脉Gensini积分。结果冠心病组LDL-C/HDL-C、apoB/apoA1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血脂比值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单项血脂的异常率。LDL-C/HDL-C、apoB/apoA1比值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LDL-C/HDL-C、apoB/apoA1比值对冠心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优于各单项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2.
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仍是目前难以解决的一项难题。近期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化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的再狭窄率(25.4%对38%,P<0.05)。然而这一发现尚需进一步证实。为了评价他汀类药物的潜在有益作用,该文对他汀类药物能否降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临床再狭窄率,能否降低术后心梗及猝死的发生率,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远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残余胆固醇(R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01月至2022年10月于宜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239例,所有患者均为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入院次日空腹检测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根据住院期间冠脉造影结果分为ISR组和non-ISR组。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6.0软件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数据类型分别使用t检验,Mann-whitney 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绘制ROC曲线确定RC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IS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显示,non-ISR与ISR组在性别、高血压、支架植入时间、TG、HDL-C、LDL-C、Lp-a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龄、糖尿病、吸烟、TC、RC、多支病变、支架个数、支架总长度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RC四分位间距,根据四分位间距分为四组(Q1-Q4),四组间ISR的发病率分别为20%、14.8%、22%、40.7%,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RC与ISR存在相关,相关系数为0.179,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表明,RC的ROC为0.636(95%CI 0.572~0.697,p<0.05)。通过计算约登指数,得出RC的最佳阶段点为0.47mmol/L,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1.72%,75.1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吸烟、多支病变、支架总长度以及RC>0.47mmol/L是ISR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RC>0.47mmol/L的患者发生ISR的风险是≤0.47mmol/L的患者的3.416倍(p=0.003)。结论:在LDL-C达标的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中,RC与ISR存在相关性,且RC是PCI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选择性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应用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37例直接支架置入术患的病变特点及临床预后了分析,并与367例预扩张后支架置入术患进行了比较。结果 对筛选的254例患尝试直接支架置入术,237例(93.4%)获成功,其中A型病变52.7%,B1型病变40.1%,17例(6.7%)直接支架置入术失败,其中血管内超声肯定的钙化病变7例,斑块纤维化4例,血管严重成角6例(血管多个弯曲>45度)。结论 对有经验的心脏介入医生筛选的病变,并避开钙化病变,严重成角血管和长病变,可考虑行直接冠状动脉动脉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成功行PCI并于术后1 a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患者797例,以支架置入段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153例和无狭窄组64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其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再狭窄组糖尿病患病率为34.64%,高于无狭窄组的23.91%(P<0.01),支架直径为(2.90±0.41)mm,小于无狭窄组的(3.02±0.90)mm(P<0.01),血清尿酸为(406.54±78.18)μmol/L,高于无狭窄组的(343.78±76.64)μmol/L(P<0.01),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1.70±4.71)μmol/L,低于无狭窄组的(13.16±6.43)μmol/L(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OR=2.340,95%CI 1.893~3.011)、尿酸(OR=1.653,95%CI 1.447~2.083)、支架直径(OR=0.668,95%CI 0.496~0.898)、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水平(OR=0.838,95%CI 0.797~0.980)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有关(P均<0.01)。结论糖尿病、支架直径、尿酸、总胆红素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其中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较大支架直径、正常范围内较高水平的血清总胆红素为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HDL-C、LDL-C/HDL-C在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预测价值。方法:380例患者接受了冠脉造影,其中对照组为87例冠脉正常患者,其余29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狭窄组(1~30分)130例与重度狭窄组(≥30分)163例。检测各组患者行冠脉造影前外周血PTH、TC、TG、HDL-C、LDL-C等生化指标,计算PTH/HDL-C及LDL-C/HDL-C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冠脉重度狭窄组中PTH、PTH/HDL-C、LDL-C/HDL-C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PTH、PTH/HDL-C、LDL-C/HDL-C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吸烟史、PTH/HDL-C、LDL-C/HDL-C、LP(a)是冠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PTH/HDL-C对重度冠脉狭窄的预测能力明显优于PTH、LDL-C/HDL-C两个指标。结论:PTH/HDL-C及LDL-C/HDL-...  相似文献   

7.
瑞舒伐他汀具有独特的临床药理特点,其降脂疗效、安全性、成本-效益比均优于其他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疗效以外的"多效性",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危患者强化降脂、减少心血管事件的最佳选择,呼吁瑞舒伐他汀能早日在基层医疗单位普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龄冠心病患者择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特点和长期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8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84例,分为支架组45例与药物组3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住院期间疗效及长期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较药物组明显高(40·0%比17·9%,P<0·05)。两组患者病变血管支数、病变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组置入72枚支架,每例患者平均置入支架1·6枚;支架平均长度18·48±5·15mm,支架平均直径3·14±0·34mm。操作成功率、支架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分别为88·9%,95·6%和93·3%。平均随访时间(24·0±11·5)个月,随访率92·86%。随访期间支架组与药物组各发生心源性死亡1例;支架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心绞痛复发的发生时间显著迟于药物组(14·3±5·6个月比9·1±6·0个月,P<0·05);支架组随访期间无MACE和心绞痛复发的生存率显著高于药物组。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择期支架置入术成功率较高,与单纯的药物组比较,可提高远期无MACE和心绞痛复发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脂控制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01至2012-12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住院首次行PCI的冠心病患者211例,所有患者均常规口服双联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并于术后3~12个月再次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其中ISR组25例,无ISR组186例,所有入选患者于PCI术前及复查造影时采集外周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定量分析两次血脂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ISR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中年龄、性别、高血压患病率、冠心病家族史、术前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吸烟、饮酒比例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比例(36.0%)较无ISR组(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后总胆固醇未下降(比值比=1.07,95%可信区间:0.38~2.62,P=0.0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控制在1.8 mmol/L以下或较PCI术前未下降50%(比值比=11.33,95%可信区间:3.62~35.52,P0.01)以及合并2型糖尿病(比值比=3.00,95%可信区间:1.04~8.67,P=0.04)与ISR呈正相关。结论:PCI术后总胆固醇未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是后期ISR发生的高危因素,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
7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评价@沈亚平!310013杭州市$浙江医院心内科 @沈法荣!310013杭州市$浙江医院心内科 @黄抒伟!310013杭州市$浙江医院心内科 @凌锋!310013杭州市$浙江医院心内科 @陈建明!310013杭州市$浙江医院心内科 @孟丽萍!310013杭州市$浙江医院心内科 @金宏义!310013杭州市$浙江医院心内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接受支架植入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在解放军第175医院心内科首次接受支架植入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37例。按纳入顺序赋予序号,单号归至强化剂量治疗组(n=119),双号归至序贯剂量治疗组(n=118)。强化剂量治疗组自术前即开始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1次/d,共12个月;序贯剂量治疗组在围术期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1次/d,1个月后改为20 mg,1次/d,再服用11个月。术后1个月时复查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术后12个月时复查血脂、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并记录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及12个月复查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0.05)。12个月随访时,与序贯剂量治疗组相比,强化剂量治疗组患者的LDL-C和TG均显著降低,而射血分数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无1例发生肝酶异常、肌痛或新发糖尿病等不良反应,两组间MACEs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两组患者晚期管腔丢失及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置入支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与强化剂量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比分析 49例老年 (86支血管 )和 6 1例老年前期 (98支血管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结果。结果 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复杂病变较多 ,在复杂病变内置入支架比率高于老年前期组 ;手术即刻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均为 98.0 % ;术前病变平均狭窄率为 (94.5± 5 .6 ) % ,术后残余狭窄率为 (7.4± 8.2 ) % ;因球囊扩张不理想置入支架的为 45 .0 % ,因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并发夹层或濒临闭塞而置入支架的比率高于老年前期组。出现严重并发症 1例(2 .0 %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 ,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LDL-C/HDL-C、ApoA1/ApoB100和hs-CRP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入选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40 mg/d)48例和瑞舒伐他汀组(10 mg/d)52例,用药前和用药后8周末分别监测血清中的血脂参数、LDL-C/HDL-C、ApoA1/ApoB100和hs-CRP的浓度及肝肾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脂水平、LDL-C/HDL-C、ApoA1/ApoB100和hs-CRP均有明显变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的LDL-C、HDL-C、ApoBl00、LDL-C/HDL-C、ApoA1/ApoB100差异较辛伐他汀组明显(P<0.05),且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瑞舒伐他汀有更好的调脂疗效,且安全性与辛伐他汀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体内及体外血小板膜PAC-1和CD40L表达的影响及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的健康对象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患者服用氟伐他汀前后血小板膜PAC-1和CD40L表达阳性率变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体外孵育健康血小板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孵育血小板并用氟伐他汀干预,流式细胞仪、RT-PCR及Westen blotting法检测血小板膜PAC-1和CD40L表达阳性率及血小板总CD40L mRNA及蛋白含量.结果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患者PAC-1和CD40L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47%±1.96%比5.73%±1.20%、3.04%±0.62%比1.87%±0.49%,P均<0.01),服用氟伐他汀一个月后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血小板膜PAC-1和CD40L表达阳性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7.29%±1.35%比 9.47%±1.96%、2.17%±0.53%比3.04%±0.62%,P均<0.01);体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血浆更能促进血小板膜PAC-1和CD40L的表达(10.47%±1.39%比6.39%±1.23%、3.19%±0.73%比1.87%±0.47%,P均<0.01),氟伐他汀在体外未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膜PAC-1和CD40L表达(10.39%±1.41%比10.47%±1.39%、3.21%±0.69%比3.19%±0.73%,P均>0.05);单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体外亦不能显著增加血小板膜PAC-1和CD40L的表达(3.99%±1.74%比3.87%±1.63%、0.83%±0.46%比0.77%±0.44%,P均>0.05),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DP组血小板膜PAC-1、CD40L表达阳性率较ADP组显著增高(17.73%±2.09%比11.31%±2.12%、4.17%±0.71%比2.91%±0.69%,P<0.05),氟伐他汀的体外作用不显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血小板总CD40L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但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显著促进ADP活化血小板CD40L蛋白表达(1.63±0.19比1.40±0.21,P<0.05),氟伐他汀体外不能抑制这一作用.结论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体内体外均能够促进血小板膜PAC-1和CD40L的表达,氟伐他汀在体内能抑制这一作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本身不能够活化血小板免疫功能,但能够促进活化血小板,氟伐他汀体外无抑制血小板免疫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早发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 探讨其与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远期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以及其在早发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来源于PROMISE研究。PROMISE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 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确诊冠心病的患者18 701例。本研究纳入其中的早发冠心病患者3 861例, 根据LDL-C/HDL-C比值的中位数(2.4)将患者分为低LDL-C/HDL-C组(LDL-C/HDL-C≤2.4, n=1 867)和高LDL-C/HDL-C组(LDL-C/HDL-C>2.4, n=1 994)。收集基线资料, 并进行2年长期随访, 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 比较不同LDL-C/HDL-C水平早发冠心病患者之间的差异, 分析LDL-C/HDL-C比值与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MACCE的相关性。结果低LDL-C/HDL-C组年龄(48.5±6.5)岁, 男性1 154例(61.8%);高LDL-C/HDL-C组年龄(46.5±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良事件及血脂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2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狭窄率≥70%)成功完成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治疗组:口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氯吡格雷75 mg+拜阿司匹林100nag,1 次/d;对照组: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支架置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两组的各阶段新发的不良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再狭窄、再次介入治疗).并检测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除1个月时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外,其余各时间点治疗组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0 17);而C-反应蛋白术后较术前升高,至12个月时低于术前;治疗组术后血脂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 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地预防支架置入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阿托伐他汀可使患者术后的血脂和C-反应蛋白降低.  相似文献   

17.
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植入术作为一项突破性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DES植入后临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率和再狭窄率比起裸支架都有明显的下降,但是晚期血栓形成事件报道有增加趋势,甚至出现“追赶”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家庭随访指导康复训练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02例,其中男性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随访组各51例。随访组通过随访接受指导的康复训练运动,服药以及生活方式的健康宣教,常规组仅接受出院指导。出院时、出院1年后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情况;记录患者出院1年后的吸烟、饮酒、低盐饮食、低脂饮食的比例和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出院1年后,与常规组比较,随访组TC、血压下降,HDL-C升高,[(5.26±1.12)mmol/L vs.(4.30±0.94)mmol/L]、[(137.6±11.6)mm Hg vs.(129.8±10.3)mm Hg]、[(84.2±9.3)mm Hg vs.(75.9±10.0)mm Hg]、[(1.20±0.19)mmol/L vs.(1.37±0.1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1年后,与常规组比较,随访组的吸烟比例(23.53%vs.3.92%)、饮酒比例(31.37%vs.7.84%)均降低,低脂饮食比例(92.16%vs.74.51%)、低盐饮食比例(94.12%vs.70.59%)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组患者出院1年内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9.80%vs.2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随访指导康复训练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术后的生活习惯、血脂、血压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并且降低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正>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其中支架置入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基本手段。药物涂层支架虽然降低了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但由于药物及涂层本身同时抑制了支架表面的内皮化,因此,支架置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1 支架置入术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2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重要致病性危险因素。他汀时代不断积累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LDL-C低一些好一些,各国血脂管理指南的推荐目标值也随之降低。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发表,标志着降脂理念向“更低一些,更好一些”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