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风后遗症是脑溢血和脑栓塞等后遗症的总称。我院在收治中风后遗症病人中,病人常出现便秘、排便不规则、排便次数少、排便不适或疼痛等,应用牛黄解毒片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牛黄解毒片主要成份是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苓、桔梗、冰片、甘草等,具有清热解毒泄热作用,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便秘,无任何副作用,见效快。中风后遗症病人便秘应用牛黄解毒片治疗体会@徐秀英$福州市按摩医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健康教育在中风病房整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中风病人及家属,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进行健康教育,并观察其效果。结果60例病人及其家属都能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结论健康教育的实施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医生寄语: 寒冷刺激可致中风。中风后可造成偏瘫、失语、甚至死亡。现代医学尚不能使该病完全康复,所以中老年人在生活中应使用饮食疗法,家庭饮食护理比医院治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风患病率为(109.7~217.0)/10万,中风后情感障碍以中风后抑郁为主。中风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主要有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生物学因素主要是由于病人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合成减少,或者受体不能向上调节所致。目前,治疗主张应用5-羟色胺回收抑制药(SSRIs),如氟西汀、合曲林、帕罗西汀等,但均有一定的副反应,如恶心、烦躁、肢颤、性功能障碍等,所以治疗原则为剂量宜小,充分考虑副反应和禁忌证,精神症状缓解后即应停药。  相似文献   

5.
偏瘫康复汤治疗中风后遗症55例梅楠(郑州铁路分局医院郑州市450052)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年发病率为100~200/万[1],其常遗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有效地进行治疗,使其康复,对减轻患者家...  相似文献   

6.
已过了专利保护年限的广谱抗生素米诺环素(minocycline)(Ⅰ)可以阻断中风病人的脑损伤。据报道,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者给血栓造成的中风患者在中风后6~24小时内服用该药,发现服药组比服安慰剂组生活得好很多。治疗后7天,那些服药5天的患者显示总体较多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中风以后,病人该选什么药,这是病人及其家属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而中风是否再发,很大程度与服药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先生年过50,平时除血压偏高外,身体无大的不适。三个月前偶感头痛,以晨起后明显,但并未在意。20天前,酒后突感右侧肢体无力。并有逐渐加重趋势。当地医院诊断为中风,并采取了一系列治疗措施,但病情有增无减。一周后发展到肢体完全瘫痪。为此转往上级医院,经检查。原来这貌似脑血栓形成的病例,实际上是脑瘤在作怪。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症是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中风”。中风是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再发率也高。病情危重,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恢复却很慢,许多病人最后遗留各种后遗症,长期不能恢复。现仅就半身瘫痪、卧床病人和半身轻瘫、生活半自理病人,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 ,与中风部位、次数的关系 ,以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按CCMD 3抑郁症的标准 ,对 70例老年人脑卒中病人分为抑郁组、非抑郁组 ,观察HAMD评分以及ADL评分。结果  70例老年人脑卒中出现抑郁 2 9例 (41 43 % ) ,且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左侧半球病变PSD发生率高于右侧 (P <0 0 5)。多次卒中发病HAMD评分高于首次发病。PSD与ADL呈负相关 (P <0 0 5)。结论 PSD与脑卒中发生的部位、反复卒中有关 ,同时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有关 ,PSD明显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脑中风常造成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发病后送医院太晚,错过了抢救的良机!其实,脑中风发作时有典型的早期症状,中风发作后3小时是抢救的关键时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抢救中风患的成功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如何防止二次中风,却是患及其家属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许多中风病人虽然经抢救转危为安,但由于二次中风却导致了死亡或后遗症难以恢复,从而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众多的不利影响。有关的临床观察和统计结果表明。虽然引起中风病人发生二次中风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习惯、情绪激动、气候变化、劳累过度等等),  相似文献   

13.
人血白蛋白(以下简称为“白蛋白”)是一只上市多年的血液制品老产品,主要用于抢救急诊病人(如车祸等情况引起的严重体内失血者及中风病人等)以及治疗危重病人如晚期肝腹水与肿瘤病人等和器官移植手术后补充体内血液等用途。就在10年前,白蛋白还是一只市场供应有充分保障的药品。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及血浆供应充足,故生产白蛋自在原料供应源头上不成问题。但近年来全国各地医院白蛋白针供应纷纷告急,即使在京沪等地大医院白蛋白也是“一药难求”。  相似文献   

14.
司机小金开车出了事,虽然脑子清楚,但两腿受伤动不了,被救护车紧急送进附近医院。值班唐医生检查后,证实小金的右侧大腿骨和左侧小腿骨骨折,此时病人的血压下降,需立即紧急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的一天夜里,我们医院来了一位危重病人。病人家属一边搀扶着病人走进病房,一边迫不及待地说道:“医生,他是冠心病,您快给他看看吧!”原来,这是一位在其他医院被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这天又“发病”了。虽然病人和家属都一致认为是冠心病发作,但医生仍然细心地追问了病人的情况.病人6年的甲亢病史立即引起了医生的注意。经过仔细的检查后.发现病人除了一些代表心衰的表现外,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立中风学会(NSA)对首次中风发作的预防提出了一些指导方针,建议医生采用一些药物治疗策略来预防中风发作。NSA建议遵循有关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的区域性国立委员会第6次会议所提出的对高血压病人的最初治疗方案,以降低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了降低心肌梗死(MI)后的中风危险性,对心房颤动,左室血栓或明显的左室功能异常病人建议使用华法林治疗。国际标化比(INR)建议的范围是2~3,一般为25对发生过心肌梗死或血脂水平偏高的病人,NSA建议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以预防中风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IA),…  相似文献   

17.
房颤病人合并中风46例分析钱迅(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内科高邮市225600)房颤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心脏症状,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明显升高。由于其与中风关系密切,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46例房颤合并缺血性中风病人的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房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中风病人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5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进行选择性动脉溶栓,溶栓前后按照卒中病人神经病学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并进行血管影像学评价。结果:15例病人中有9例缺血后完全再灌注(占60%),3例缺血后部分再灌注(占20%),治疗后病人神经病学缺损评分显著下降,总有效率80%,显效率66.7%,结论: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是来势凶猛,变化快.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处理起来非常棘手。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突发的中风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中风病人虽然经抢救转危为安,但往往在—段时间后又旧病复发,引起难以恢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于是,如何防止二次中风就成了我们面临的—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患者一旦发生中风,应尽早就医,给予及时的诊治.大多数情况下,中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宜在医院通过手术和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其预后仍然不容乐观,大约有3/4的病人有后遗症,如留下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残疾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