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低品位铀钼伴生矿复杂矿性的特点,开展了加压碱法浸出试验,分析了难处理铀钼伴生矿加压碱法浸出的主要反应原理及反应机理,查明了浸出的主要难点是硫化物包裹体中钼的有效浸出以及胶硫钼矿的有效破解溶解和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0.147 mm、总压0.7 MPa(氧分压0.5 MPa)、碱总用量16%(碳酸氢钠4%、碳酸钠12%)、反应温度110℃、浸出液固比1.5、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尾渣中铀和钼的品位分别降至0.009%和0.125%以下,浸出率分别达到89.77%、84.62%以上。解决了包裹型难处理硫化钼的高效分解的难题,实现了铀、钼金属的高效回收,为该类型矿石处理提供了技术路线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红土镍矿碱法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艺改进,研究低品位红土镍矿焙烧活化-碱浸过程中含硅矿物的转化。考察了焙烧温度对红土镍矿活性的影响,探索了红土镍矿经焙烧后碱浸过程中温度、时间、搅拌强度、液固比以及碱初始质量浓度对硅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土镍矿经650°C焙烧2h后,活性得到明显提高,红土镍矿经焙烧后采用初始质量浓度为60g/L的碱溶液,在搅拌速度为400r/min、浸出温度为140°C、液固比为5∶1的条件下浸出120min,硅的转化率可达89.42%。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红土镍矿碱法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艺改进,研究低品位红土镍矿焙烧活化-碱浸过程中含硅矿物的转化。考察了焙烧温度对红土镍矿活性的影响,探索了红土镍矿经焙烧后碱浸过程中温度、时间、搅拌强度、液固比以及碱初始质量浓度对硅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土镍矿经650 °C焙烧2 h后,活性得到明显提高,红土镍矿经焙烧后采用初始质量浓度为60 g/L的碱溶液,在搅拌速度为400 r/min、浸出温度为140 °C、液固比为5∶1的条件下浸出120 min,硅的转化率可达89.42%。  相似文献   

4.
通过热力学分析计算,给出了镍钼矿直接热还原的ΔGΘ-T图,用于直观分析不同温度下镍钼矿中矿物的还原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低品位镍钼矿加钙焙烧及硅铁直接热还原实验。研究表明:镍钼矿原有工艺的焙烧温度为580~620℃,反应速率低,焙烧时间长,升温会增加钼的挥发,加钙氧化焙烧可以将焙烧温度提高到700℃,提高了反应速率,并且可以将钼固定在矿物中,生成稳定的钼酸钙,减少氧化钼的挥发,起到良好的固钼作用。对镍钼矿氧化焙烧、硅铁直接还原过程进行分析,绘制镍钼矿中硅铁还原在不同温度下各反应的热力学状态图。分析研究表明,低温下的固-固反应中,硅铁均可还原氧化钼,但铁对氧化钼的还原能力较弱,Fe不能还原Ca Mo O4;液-固反应中,硅可还原氧化钼、钼酸钙,但铁没有还原能力;在铁浴反应阶段及钢渣界面的反应,起还原作用的主要是硅。实验室中加钙焙烧-硅铁直接热还原工艺制备镍钼铁合金,镍、钼的收得率均在85%以上,焙烧过程中硫被Ca O固定在熔渣中,有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矿石非晶质硫化钼矿物中的钼难于浸出的问题,研究了氧化焙烧预处理后再酸浸工艺,考察了焙烧温度、矿石粒度、焙烧时间对钼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矿石焙烧后再硫酸浸出,硫化矿物被有效氧化,钼得到高效浸出;在矿石粒度-3mm、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2h条件下对矿石进行焙烧,所得焙砂用硫酸浸出,钼浸出率可达83%,浸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氧压-碱浸镍钼矿,在简要介绍和分析试验原理的基础上,以钼浸出率为考察指标,重点探讨加碱量、温度、时间、液固比、矿物粒度等参数对钼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NaOH为100 g/L、Na_2CO_3/镍钼矿质量比为30%、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 h、液固比3∶1、粒度0.074~0.058 mm条件下,钼浸出率可达97%以上,Ni在浸出渣中含量提高1.43%以上,钼在浸出渣中含量可降低至0.78%以下,有效实现了镍钼矿中的镍、钼分离。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低品位含铀钼矿钼浸处率不高、常规强化搅拌浸出固液分离困难等问题,研究了拌酸熟化-堆浸工艺,提出一种适合处理该矿石的工艺方法。试验考察了堆浸工艺参数矿石粒度、喷淋强度、浸出剂酸度、氧化剂用量和浸出时间对钼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3.2 mm、喷淋强度40~60 L/(m2?h),浸出剂酸度5 g/L、浸出时间6~8 d的条件下,矿堆渗透性较好,钼浸出率可达73%。  相似文献   

8.
针对钨钼品位低的火法冶炼硅酸钙固溶体废渣的特点,进行了碱煮、焙烧、酸洗等提钨钼探索性试验。试验表明:高浓度碱煮钨的回收率可达68%,钼的回收率达21%,但随分解碱液循环次数的增加,钨钼回收率越来越低,浸出过程同时受渣粒度的影响;在试验条件下,KMnO4作氧化剂,略有利于钼的浸出;掺入磷酸钠,在相对低浓度碱条件下,没有改善试验效果。苛性钠焙烧温度低,钨的收率可达74%,钼的收率可达53%;苏打焙烧温度虽高,但钨钼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苏打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钨钼回收率,苏打的回收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钼矿选矿工艺和选矿设备,油类和黄原酸盐类混合捕收剂,絮凝浮选,用硫酸锌与亚铁氰化钾分离滑石与辉钼矿,碱浸-浮选高氧化率钼矿石,离子浮选,采用浮选氧压氧化浸出浮选工艺从低品位钼精矿生产纯三氧化钼。  相似文献   

10.
钼矿选矿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钼矿选矿工艺和选矿设备,油类和黄原酸盐类混合捕收剂,絮凝浮选,用硫酸锌与亚铁氰化钾分离滑石与辉钼矿,碱浸-浮选高氧化率钼矿石,离子浮选,采用浮选氧压氧化浸出浮选工艺从低品位钼精矿生产纯三氧化钼。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加压浸出技术在处理低品位钼矿和钼二次资源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加压氧化水浸、加压氧化酸浸和加压氧化碱浸等技术在处理镍钼矿过程中的化学原理及工艺流程特征,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于难处理铀钼矿而言,硫酸焙烧法可有效活化铀、钼组分并实现高效提取。焙烧过程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铀、钼浸出率均有较大影响,而酸矿质量比对铀浸出率影响更显著,硫酸浓度对钼浸出率影响更大。TG/DTG分析表明,整个焙烧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27.4~66.7、66.7~141.1、141.1~267.3 ℃;对应的Kissinger微分法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7.592、16.878、38.660 kJ/mol。硫酸焙烧熟料浸出优化工艺参数为:浸出温度80 ℃、浸出时间3 h、液固体积质量比5 mL/g。  相似文献   

13.
某低品位钼铅矿中钼铅矿物粒度较细且不均匀,部分细粒辉钼矿、方铅矿与脉石矿物之间呈包裹关系,难以分选。研究了浮选钼—重选铅—钼精矿浸出除铅流程。其中:浮选钼采用一次粗选—两次预精选—粗精矿再磨—四次精选流程,获得的钼精矿品位为53.68%,回收率为88.33%;钼精矿品质为特级。铅精矿品位为60.10%,回收率为36.58%;铅精矿品质为二级。分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王希全 《中国钼业》2008,32(4):39-39
传统的湿法钼冶金工艺是以低品位钼精粉或镍钼矿为原料,经过机械粉碎、焙烧脱硫,把原料中的元素钼转化为三氧化钼后再掺碱焙烧,旨在先生成能溶解于水的钼酸钠后再通过离子交换法或萃取法把浸出液富集成粗钼酸铵转入精加工工段。化学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15.
某细粒低品位钼钨氧化矿粗精矿浸出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细粒低品位钼钨氧化矿粗精矿钼钨含量较低、脉石矿物方解石含量较高的特点,研究了采用碳酸钠溶液加压浸出钨和钼。试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160℃、浸出时间0.5~1.0h、碳酸钠用量为理论量的2.5倍、液固体积质量比1.0~1.5的最佳条件下,钼浸出率大于98%,WO3浸出率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16.
某红土镍矿加温搅拌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某低品位红土镍矿的碱性脉石含量较高,矿石嵌布粒度细,平均镍品位0.91%,属难处理氧化镍矿,采用加温搅拌浸出方法可以有效地从中浸出镍.研究了加温搅拌浸出过程中各因素对镍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5 ℃、矿石粒度-20目、酸矿质量比2∶5、液固体积质量比3∶1、搅拌浸出2 h条件下,镍浸出率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索尔库都克铜钼矿为原料,采用焙烧—碱浸—净化—酸沉工艺制备钼酸铵。试验结果表明:钼精矿在630~650℃下焙烧4h,然后用碳酸钠溶液浸出,在碳酸钠用量50g、温度80℃、液固体积质量比3/1、浸出时间90min条件下,钼浸出率达96.75%;浸出液经净化、酸沉获得钼酸铵,整个过程中,钼损失率仅1.47%,回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管式电阻炉研究了不同钼含量的碳钼矿样品中钼的升华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钼的升华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碳钼矿中钼品位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当焙烧温度达到1 200℃时,硼(Mo)≥3%的碳钼矿均可获得很好的升华效果,其钼升华率在88%以上;当焙烧温度达到1 400℃时,各种品位的碳钼矿均可获得92%以上的钼升华率,而且品位越高,钼升华率也就越大,w(Mo)≥35%的碳钼矿中钼升华率高达99.6%.同时,焙烧温度对升华得到的MoO3的纯度影响很大,当焙烧温度低于1 200℃时,MoO3纯度大于96.9%;而当焙烧温度升高到1 400℃时,MoO3纯度降到87.3%.  相似文献   

19.
从某低品位石煤钒矿中浸出钒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从某低品位石煤钒矿中浸出钒,主要考察了硫酸直接浸出、氧化焙烧—酸浸、氧化焙烧—碱浸和钙化焙烧—碳酸钠浸出等工艺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球氧化焙烧—酸浸流程工艺指标较好;在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2h、酸用量为矿石质量60%条件下浸出6h,五氧化二钒浸出率达62.5%。  相似文献   

20.
镍钼矿综合利用过程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镍钼矿是一种多金属难处理复杂矿,其中含有Mo 0.2%~8.0%,Ni 0.2%~7.0%,镍钼矿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介绍了我国镍钼矿资源的特点及分布情况,综述了镍钼矿的选矿处理、冶金处理提取镍、钼的工艺条件、应用情况及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镍钼矿中其他有价元素,如钒和硒的综合回收利用。由于镍钼矿组成和结构复杂,选矿成本高,选矿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镍钼矿处理的传统工艺为直接还原熔炼法制取镍钼铁合金,或钠盐焙烧后水浸制取氧化钼,但工艺过程产生含SO2的烟气,环境污染大,产品档次低;目前镍钼矿提钼主要采用氧压碱浸、氧化焙烧-碱浸等工艺,以获得高品质的钼酸铵,及较高的钼回收率,但镍钼矿中的镍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镍钼矿采用加钙氧化焙烧-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处理工艺,可以同时将镍钼矿中的钼和镍回收,镍和钼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2%和96%以上,而且能够避免SO2烟气的产生,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此外,镍钼矿生物处理工艺也展现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