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钼业》2008,32(3):24-24
一种从废铝基催化剂中综合提取钒、钼、镍、钴、铝的方法,本发明首先用高温脱除废催化剂表面的油份,再配加氢氧化钠,然后将配好的物料在600—900℃的高温下焙烧0.5—2h,将焙烧后的熟料在80—90℃的热水中浸出;用硫酸对水浸渣进行浸出,酸浸回收镍钴;在水浸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或铝酸钡,从铝酸钠溶液中依次分离出钒、钼;然后在分离钒钼后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用碳分法制备氢氧化铝;最后将氢氧化铝在高温下煅烧,制备氧化铝。该方法金属的回收率高,都在91%以上,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2.
《钢铁钒钛》2021,42(1):24-31
分别采用NaOH、HCl浸出废SCR催化剂,碳酸钠焙烧-水浸废SCR催化剂选择性分离钛。试验表明:碳酸钠焙烧-水浸废催化剂可实现钛与钒、钨高效分离。较优工艺条件: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3 h,碳酸钠与废催化剂质量比为1.3,浸出温度95℃,浸出时间1 h,搅拌速度500 r/min。V、As、W的浸出率分别为52.26%,98.24%和99.9%。采用硫酸浸出废SCR催化剂钠化焙烧渣实现高效提取钛。工艺条件:上述较优条件焙烧渣,40%硫酸,液固比4∶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3 h,搅拌速度500 r/min。钛的浸出率为93.4%。采用自生晶种水解法制备偏钛酸,钛水解率为94.05%,偏钛酸纯度为94.07%。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废催化剂中有价金属的浪费,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与利用,采用碱-酸联合浸出法对废加氢催化剂中的有价金属进行回收。考察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碳酸钠浓度和液固比等对有价金属溶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佳浸出条件为反应时间2 h、浸出温度80℃、碳酸钠浓度150 g/L、固液比1:8时,钼的浸出率94.57%,钒的浸出率为93.21%;浸出时间60 min,硫酸浓度3 mol/L,温度70℃,固液比1:8时,镍的浸出率为94.16%,铝的浸出率为23.43%。废加氢催化剂经过碱-酸联合浸出工艺,有价金属钼、钒、铝和镍的总浸出率分别达到96.45%,95.37%,23.43%和94.16%。  相似文献   

4.
由脱硫废触媒中回收镍、钼、钒日本雄坂大学进行了此项研究。将脱硫废触媒在360℃下焙烧,再在80℃的(NH3)2CO3溶液中浸出,从中回收镍、钼、钒金属。镍、钼、钒金属的回收率分别达到54%、77%和65%。75%的钒可用纯度为96%的钒酸铵溶液浸出,...  相似文献   

5.
从废钼合金催化剂中提取钼等有价元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MoCoNi合金料首先氧化焙烧碱浸出,滤饼再加纯碱焙烧水浸出使钼与钴镍分离,最后用萃取法分离钴镍的工艺流程,对废钼合金催化剂进行了综合回收。采用该工艺流程和生产线分别生产出合格的工业级钼酸钠、氧化钴和氧化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采用硫酸浸出—硫酸化焙烧—水浸出工艺从复杂镍钴物料中浸出镍、钴,考察了物料在预处理过程中加酸与不加酸条件下的浸出效果,以及浸出渣焙烧过程中酸料质量比、催化剂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对镍、钴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硫酸浸出预处理后的硫化镍钴物料,在酸料质量比0.85∶1、硫酸钠用量为物料质量4%、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120min条件下进行焙烧,然后再用水浸出,镍、钴浸出率分别可达98.08%和98.79%,镍、钴浸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硫酸化氧化焙烧—水浸工艺从高铁低镁的红土镍矿中提取镍、钴,主要研究了硫酸用量、酸化氧化焙烧温度和时间、水浸时间、水浸液固比等因素对镍、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矿石粒度-1mm,按酸料比0.54在300℃焙烧1h再升至800℃焙烧2h,水浸液固比3∶1,水浸温度70℃,水浸时间2h,此时镍、钴浸出率分别达到91.00%和91.51%,铁浸出率仅为2.72%。  相似文献   

8.
硫酸化焙烧处理镍钼矿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志坚 《湖南有色金属》2009,25(2):25-27,73
随着过度的开采,镍、钼、钒富矿越来越少,从含有色金属镍、钼、钒的高碳质页岩中回收镍、钼、钒等有价金属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文章采用硫酸化焙烧法对含镍钼钒等有色金属的高碳质页岩进行了焙烧浸出研究,重点研究了焙烧条件对镍钼钒浸出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镍钼钒的浸出率分别为65.70%,86.02%,45.30%。  相似文献   

9.
针对V_2O_5含量16.3%、Mo含量2.02%的HDS渣开展综合回收利用钒、钼的研究。结果表明,优选试验条件为:350℃脱油1h,HDS渣粒度-212μm百分含量≥96%,750℃脱碳脱硫2h,碳酸钠添加量与钒钼含量的摩尔比为1.2,800℃焙烧2h,浸出液固比2∶1,浸出温度40℃,浸出时间30min。钒浸出率为94.76%,钼浸出率为96.93%。结果可为含钒废催化剂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废催化剂氨浸渣中综合回收钒和钼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加碱焙烧-水浸法从废催化剂氨浸渣中提取钒、钼,通过净化、萃取、铵盐沉钒、加酸沉钼和煅烧,可回收得到较纯的V2O5和MoO3产品.试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750℃,碳酸钠用量15%,焙烧时间45 min,水浸温度80℃,时间15 min,液固比2:1条件下,钒、钼的浸取率可分别达90.13%和91.38%.浸出液经净化除杂后,采用20%(原子分数)三烷基胺(N235)萃取钒钼,在优化条件下,钒、钼的一级萃取率可分别达到99.22%和99.80%;用10%(质量分数)氨水进行反萃,反萃水相中钒、钼浓度分别达到22.81和118.63 g·L-1.反萃水相先用铵盐沉淀法沉钒,再用酸沉法沉钼,钒钼分离效果较好,制取的V2O5和MoO3产品纯度分别达98.06%和99.08%.整个回收工艺中,钒和钼的总回收率分别为87.28%和89.43%.  相似文献   

11.
高硅高钙低品位钒渣提取五氧化二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酸钠为添加剂,采用氧化焙烧-水浸工艺从高硅高钙低品位钒渣中提取五氧化二钒.考察了碳酸钠加入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等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焙烧过程对钒的提取影响显著,而水浸过程影响较小.通过氧化焙烧使钒转化为可溶性的钒酸钠与不溶性的钒酸钙.在水浸过程中,钒酸钠溶于水;而钒酸钙与磷酸钠或硅酸钠反应转化为可溶性的钒酸钠,可同时除去浸出液中的杂质硅和磷.通过实验获得了优化工艺参数:碳酸钠加入量为18%,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为2.5h;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30 min和液固比为5∶1 ml·g-1.在此优化条件下,钒浸出率可达到89.5%以上,浸出液中主要杂质为Si,P和Cr.产物五氧化二钒的纯度大于99%.  相似文献   

12.
从废高温镍钴合金中浸出镍和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苏打焙烧-碱浸出铝、钼-氯气浸出钴、镍、铁等-TBP萃取除铁-中和水解除铬-P204萃取除微量杂质-N235萃取分离镍、钴"工艺处理废高温镍钴合金,重点考察了从废镍钴合金中浸出镍和钴,讨论了苏打焙烧温度和碱浓度对铝、钼浸出率的影响,碱浸渣氯气浸出电位、浸出时间、废合金粒度、添加剂的加入等因素对镍、钴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确定了从废高温镍钴合金中浸出镍、钴的工艺优化条件.综合条件下,镍、钴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9.30%和97.67%,浸出渣中镍、钴质量分数平均为0.51%和0.44%.  相似文献   

13.
邹炜 《中国钼业》1994,18(5):17-19
本文叙述了含钴、钼、镍、钒废催化剂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新方法和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试验用碳酸钠与氧化后的物料进行钠化焙烧,然后水浸出其中的钼、钒。在浸出过程中,钼钒进入溶液,而其它元素Ph、Ag等则留在浸出渣中,并获得了浸出的最佳条件。同时研究了在钼钒溶液中分离钼、钒的工艺,其中用氯化铵沉淀钒,用盐酸与氯化铵沉淀钼。钼的沉淀率大于95%,钒的沉淀率大于92%。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采用碳酸钠高温焙烧—水浸工艺从稀土储氢合金生产废料中去除铝,考察了碳酸钠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水浸温度、水浸时间对铝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碳酸钠高温焙烧—水浸工艺可有效去除稀土储氢合金生产废料中的铝,在1 200℃、碳酸钠与原料质量比1∶3条件下焙烧4.5h,然后在室温下用水浸出2.5h,铝浸出率为98.65%。借助X射线衍射、能谱法对原料、焙烧产物、水浸渣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反应机制,结果表明,非合金中的氧化铝在焙烧过程中与碳酸钠反应形成了易溶于碱性溶液的铝酸钠。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硫酸化微波焙烧—水浸工艺从石煤中提取五氧化二钒,考察了硫酸用量、微波功率、粒径、微波焙烧温度和时间、添加剂NaF加入量、水浸液固比、水浸温度和时间对钒、铁、铝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工艺条件下,五氧化二钒的浸出率达90%以上:硫酸用量30%、微波功率700 W、粒径0.08mm、200℃微波焙烧1h、NaF加入量3%、水浸时间1h、水浸液固比3∶1、水浸温度90℃。  相似文献   

17.
从废催化剂中综合提取钒和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胡建锋  朱云  胡汉 《稀有金属》2006,30(5):711-714
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石油精炼废催化剂的性质,用脱油-自然氧化-水热浸出钒和钼-苛性钠水热浸出氧化铝的工艺研究了浸出剂、温度、时间、粒度对浸出率的影响。试验表明:碳酸钠明显优于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浸出废催化剂中钒和钼时,浸出率与温度、时间、粒度均成正相关关系,其中以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最大。碳酸钠浓度对钒的浸出率影响明显,而对钼的浸出率几乎没有影响。取碳酸钠浓度125 g.L-1,亚硝酸钠浓度62.5 g.L-1,废催化剂粒度0.12 mm,温度150℃,水热浸出1 h,钒、q钼的一次浸出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专利申请号:201610156000X公布号:CN105648241A申请日:2016.03.18公开日:2016.06.08申请人:昆明冶金研究院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催化剂中有价金属钨、钒、钛综合回收的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回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钠化焙烧、水浸反应、脱杂处理、钙盐沉淀和酸浸反应5大步骤,工艺过程简单,可靠易行,能有效地回收废催化剂中有价金属钨、钛等.本发明方法不仅有利于  相似文献   

19.
通过钒铬渣钠化焙烧化学反应理论分析和热力学计算,提出采用高碱低温钠化焙烧同步提取钒和铬。主要考察了钒铬渣粒度、碳酸钠用量、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对钒、铬转浸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钠化焙烧最佳条件为钒铬渣粒度-0.074 mm、碳酸钠用量50%~53%、焙烧时间60~70 min和焙烧温度790~850℃,获得的钒、铬转浸率分别为98.31%和93.53%。钠化焙烧后,钒铬渣中的钒铬铁尖晶石、铁橄榄石、玻璃相等物相基本消失,生成的主要物相为钒铬酸钠、钠辉石、氧化铁等。  相似文献   

20.
以废旧三元正极材料作为原料,提出了还原焙烧与氨基磺酸浸出相结合的工艺,提高锂的回收效率,同时实现组分的分步分离回收。在焙烧温度650℃、碳用量10%、还原焙烧时间90 min条件下,三元正极材料被还原为Li2CO3、NiO、MnO、Ni、Co的混合物,还原焙烧产物分步浸出,水浸回收锂,酸浸回收镍、钴、锰。采用氨基磺酸浸出水浸渣,最佳酸浸条件:氨基磺酸浓度0.75 mol/L、浸出温度60℃、固液比28 g/L、浸出时间40 min,此条件下镍、钴、锰的浸出率分别可以达到98.77%、98.71%、98.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