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苯甲酰甲烷(DBM)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MT(-/-)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对乙酰氨基酚(450mg·kg-1,sc)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雌性MT(-/-)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DBM50,100和200mg·kg-1组。DBM组分别igDBM50,100和200mg·kg-1·d-1,共4d。第4天给药后30min,模型组和DBM组小鼠sc对乙酰氨基酚造模。24h后,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制备肝匀浆,测定肝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留取肝脏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DBM组小鼠血清中GPT,GOT和LDH活性显著降低;GSH/GSSG比值升高,MDA含量下降;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DBM对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MT(-/-)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老鹳草提取物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刀豆蛋白A(ConA)诱导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灌胃给予老鹳草提取物(100,200,400mg.kg-1),观察小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变化;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肝脏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不同剂量老鹳草提取物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AST,ALT活性及肝组织匀浆MDA含量(P<0.05或0.01),并能使降低的SOD活性升高;中、高剂量老鹳草提取物(200,400 mg.kg-1)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清中IFN-γ和IL-4含量及LDH活性(P<0.05)。不同剂量老鹳草提取物可使血清蛋白含量维持正常比例,肝组织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老鹳草提取物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黄酚对铅中毒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连续8 d腹腔注射7 mg·kg-1醋酸铅造成铅中毒小鼠模型,大黄酚治疗14 d后检测脾脏和胸腺指数、白细胞计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铅中毒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结果连续8 d腹腔注射7 mg·kg-1醋酸铅造成铅中毒小鼠免疫能力下降,大黄酚可明显提高铅中毒小鼠的免疫能力,主要表现为连续腹腔注射大黄酚14 d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改善铅中毒小鼠生长速度,明显提高铅中毒小鼠脏器指数和白细胞计数(P<0.05或P<0.01);大黄酚治疗组(1.0、10.0 mg·kg-1)可明显提高铅中毒小鼠B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T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1),大黄酚治疗组(1.0、10.0 mg·kg-1)可明显提高铅中毒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NK细胞杀伤力(P<0.01),与溶媒组相比铅中毒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FN-γ、IL-2、IL-4和IL-10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黄酚治疗组(1.0,10.0 mg·kg-1)小鼠血清中IFN-γ、IL-2、IL-4和IL-10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黄酚治疗组(0.1 mg·kg-1)小鼠血清中IFN-γ、IL-2、IL-4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仅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黄酚可提高铅中毒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可卡因所致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可卡因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预防性和治疗性给予大蒜素。预防性给药时,分别给小鼠ip大蒜素7.5,15和30mg·kg-1,每天1次,共4d,d4给大蒜素30min后sc可卡因75mg·kg-1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治疗性给药时,在sc可卡因75mg·kg-130min后分别一次性ip大蒜素10,20和40mg·kg-1。在给予可卡因(预防性给药)或大蒜素(治疗性给药)24h后处死小鼠,观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P)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肝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氧化性谷胱甘肽(GSSG)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单纯给予可卡因,血清中GPT,GOT和LDH活性升高,肝组织中GSH/GSSG比值下降,MDA含量增加,肝小叶中心出现大量变性坏死细胞。与单纯给予可卡因相比,预防性和治疗性给予大蒜素可明显降低血清中GPT,GOT和LDH活性,并使肝组织中GSH/GSSG比值升高,MDA含量下降,肝小叶中心变性坏死细胞减少,坏死区域缩小。结论大蒜素可抑制可卡因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对可卡因所致急性肝中毒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自由基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诱导BCG +LPS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基础上 ,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中ALT、AST、NO水平和肝匀浆MDA、SOD含量 ;L92 9细胞株法检测血浆中TNF α的生物学活性 ;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定血浆中IL 1活性。结果 在BCG+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中 ,褪黑素 (0 2 5 ,1,4mg·kg-1)ig预防给药均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增高的血浆ALT、AST活性 ,且以 1mg·kg-1的剂量作用最明显 ;并能减少肝匀浆MDA含量 ,使降低的肝匀浆SOD活性升高 ,抑制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浆NO、TNF α和IL 1的升高。结论 褪黑素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建立BCG +LPS诱导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基础上 ,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ALT、AST、NO水平和肝匀浆MDA、GSH Px、SOD含量 ;放免法检测TNF α的生物学活性 ;细胞增殖法测定脾淋巴增殖反应。结果 白芍总苷 (6 0、12 0、2 4 0mg·kg-1)ig给药可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增高的血清ALT、AST活性 ,同时能减少肝匀浆MDA含量 ,使降低的肝匀浆GSH Px、SOD活性升高 ,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芍总苷可明显抑制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NO和TNF α的产生。白芍总苷还可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 α的产生 ,对ConA诱导的脾淋巴增殖反应具有恢复作用 ,而对LPS诱导的脾淋巴增殖反应无明显影响。结论 白芍总苷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双孢菇胞内多糖(IPS)和胞外多糖(EPS)对伴刀豆凝集素A(Con A)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预先ig给予IPS或EPS 100,200和400 mg·kg~(-1),每日1次,连续12 d,末次给药后4 h尾静脉注射Con A 25 mg·kg~(-1)制备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8 h后眼球取血,取肝、脾和胸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组织切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小鼠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1),肝、脾指数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先给予IPS 100,200和400 mg·kg~(-1)及EPS 200和400 mg·kg~(-1)小鼠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1),肝、脾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小鼠血清GOT和GPT活性及TNF-α和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1);预先给予IPS及EPS 200和400 mg·kg~(-1)小鼠血清GOT和GPT活性及TNF-α和IFN-γ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小鼠肝组织SOD活性降低(P<0.01),MDA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先给予IPS及EPS 200和400 mg·kg~(-1)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小鼠脾细胞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下降(P<0.01);预先给予IPS和EPS 400 mg·kg~(-1)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变化不明显。镜下观察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预先给予IPS和EPS能减轻Con A引起的病理变化。结论双孢菇IPS和EPS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调节免疫系统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免疫性肝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设正常对照、脂多糖(LPS)、卡介苗(BCG)、BCG+LPS、PDTC和BCG+PDTC+LPS组。除正常对照、LPS和PDTC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BCG(每只2.5mg)。10d后,LPS和BCG+LPS组分别给予LPS(0.2mg·kg-1,ip),PDTC和BCG+PDTC+LPS组在给予LPS前24和2h分别给予PDTC(100mg·kg-1,ip),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15只小鼠用于观察LPS处理后72h的死亡率;每组6只小鼠于LPS处理后1.5h处死,取肝脏,用RT-PCR检测肝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水平,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测定肝脏核因子κB(NF-κB)结合活性;每组12只小鼠于LPS处理后6h取血,处死,留取肝脏,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一氧化氮(NO)水平和肝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制备肝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CG和LPS组小鼠肝脏炎症细胞明显增加,血清GPT活性升高,肝脏GSH含量显著下降,肝脏TNF-α与IL-1β mRNA表达增强,各组均未见小鼠死亡;PDTC组除血清GPT活性升高外,上述其他指标均未发生明显改变。与BCG和LPS组比较,BCG+LPS组血清GPT活性进一步升高,并伴有大面积肝脏坏死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脏NF-κB结合活性显著升高,TNF-α和IL-1β表达进一步增强,GSH水平下降,血清NO水平增加,小鼠死亡率40%。与BCG+LPS组比较,PDTC预处理明显抑制BCG+LPS引起的肝脏NF-κB活性、TNF-α及IL-1β mRNA表达增强,升高肝脏GSH含量,降低血清GPT活性和NO水平,减轻BCG+LPS引起的肝脏炎症和坏死,未见小鼠死亡。结论PDTC可抑制BCG+LPS引起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来氟米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BCG+LPS诱导免疫性肝损伤;分光光度法检测血中ALT ,AST和NO水平及肝匀浆MDA和GSHpx含量;ELISA法测定血中TNF-α含量;细胞增殖法测定IL-1,IL-2及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在BCG+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中,来氟米特(4,12 ,36mg·kg-1 )ig给药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增高的血浆ALT和AST活性及肝匀浆MDA含量,使降低的肝匀浆GSHpx水平增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来氟米特明显抑制免疫性肝损伤小鼠TNF-α的产生,降低增高的血清NO水平,抑制PMФ产生过高的IL-1,对低下的IL-2产生和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进一步抑制作用。结论 来氟米特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喘灵对哮喘大鼠IL-4 mRNA和IFN-γ mRNA表达及IgE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平喘灵大、小剂量组(剂量分别为5.76,2 88 g·kg-1)、地塞米松组(0.81 mg·kg-1)和平喘灵小剂量(2.88 g·kg-1)加地塞米松小剂量组(0.405 mg·kg-1),每组10只.用卵蛋白雾化吸入致敏法制备大鼠哮喘模型,于每天激发前12 h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药物,共7 d.采用免疫放射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IgE含量以及肺组织IL-4 mRNA和IFN-γ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gE含量、IL-4 mRNA表达显著升高,IFN-γ mRNA表达显著降低,IL-4/IFN-γ比值明显升高,且引喘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平喘灵组血清IgE的含量、IL-4的表达明显降低,IFN-γ的表达明显升高,IL-4/IFN-γ比值明显降低;呼吸状态明显改善,且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地塞米松小剂量加平喘灵小剂量组对上述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较平喘灵小剂量组更明显,且在对血清及肺灌洗液IgE含量的调节方面也优于大剂量平喘灵.结论平喘灵可能是通过调节IL-4/IFN-γ平衡,继而调节IgE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且平喘灵与激素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牛胰蛋白酶抑制剂(rBPTI)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98只,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BPTI3个剂量组(20,40和80MU.kg-1)、抑肽酶组(80MU.kg-1)和促肝细胞生长素组(100mg.kg-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制备慢性肝损伤模型。8周后每天ip给药,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白蛋白(Alb)含量、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唾液酸(SA)含量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GPT和GOT活性、SA含量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血清Alb含量和A/G比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rBPTI各剂量组大鼠血清GPT和GOT活性、SA含量及肝组织Hyp含量降低,血清Alb含量和A/G比值明显增高。肝组织病理观察显示,rBPTI明显减轻由四氯化碳所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结论rBPTI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和抗纤维化作用,在所观察的剂量范围内作用效果与抑肽酶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酒精性肝损伤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CYP3A(CYP3A)和细胞色素P450CYP2E1(CYP2E1)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ig给予白酒制备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采用HE染色法光镜下观测酒精对肝脏损伤程度。大鼠ip给予CYP3A探针药物咪达唑仑10mg·kg-1或ig给予CYP2E1探针药物氯唑沙宗50mg·kg-1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和氯唑沙宗的血药浓度,并应用3P87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以考察CYP2E1和CYP3A的代谢活性的变化。大鼠ig给予氯唑沙宗80mg·kg-1后,热板方法测定大鼠添足次数和添足反射潜伏期。结果酒精性肝损伤可致大鼠肝小叶结构不清,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体积增大,呈弥漫性中度水变性,肝窦受压,大部分肝细胞胞浆内见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精性肝损伤组大鼠GPT和GOT活性分别增加了16.0%和20.0%(P<0.05,P<0.01)。酒精性肝损伤致大鼠CYP2E1对探针药物氯唑沙宗的代谢活性增强,AUC,t1/2和cmax分别降低了38.0%,30.5%和35.0%(P<0.05);酒精肝损伤组大鼠氯唑沙宗镇痛效果明显降低;酒精性肝损伤致大鼠CYP3A对探针药物咪达唑仑的代谢活性增强,AUC,t1/2和cmax分别降低了122.6%,54.9%和56.9%(P<0.01,P<0.05)。结论酒精性肝损伤可使大鼠CYP2E1和CYP3A代谢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二苯甲酰甲烷(DBM)是否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毒的药物。方法采用DMF(2.5g.kg-1,ip)致小鼠肝损伤模型。预防性给药时分别给小鼠igDBM200,400和800mg.kg-1.d-1,共5d,d4给药30min后,用DMF染毒造模。治疗性给药时在DMF染毒造模30min后分别igDBM100,200和400mg.kg-1.d-1,共2d。染毒48h后,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留取肝脏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制备肝匀浆,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GPT,GOT和LDH活性明显升高,肝脏组织出现明显的肝细胞变性坏死;预防性和治疗性给予DBM的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GPT,GOT和LDH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肝匀浆中GSH含量升高。结论DBM对DMF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多苷纳米乳体外肝肾的细胞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纳米乳体外对原代培养肝和肾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培养的大鼠原代肝细胞和肾上皮细胞,分为空白纳米乳,雷公藤多苷片2,8,32,128和512mg·L-1组,雷公藤多苷纳米乳2,8,32,128和512mg·L-1组,作用24h。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雷公藤多苷纳米乳2~512mg·L-1可抑制原代培养肝细胞存活,IC50为128.8mg·L-1,是雷公藤多苷片IC50(48.6mg·L-1)的2.65倍;雷公藤多苷纳米乳512mg·L-1对原代肝细胞细胞培养液中GOT,GPT和LDH活性降低作用明显强于雷公藤多苷片组(P<0.05,P<0.01)。雷公藤多苷纳米乳体外对大鼠肾上皮细胞存活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为61.7mg·L-1,是雷公藤多苷片IC50(19.5mg·L-1)的3.16倍;雷公藤多苷纳米乳512mg·L-1对原代肾细胞细胞培养液中GOT和LDH活性降低作用明显强于雷公藤多苷片(P<0.05,P<0.01)。结论用纳米乳包合雷公藤多苷,可降低其对肝细胞和肾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祛风息痛丸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祛风息痛丸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采用玻璃容器法测定大鼠原发性和继发性足爪肿胀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祛风息痛丸0.26,0.78和2.34g.kg-1连续灌胃3d显著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性足爪肿胀,对致炎后18h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21.4%,36.8%和65.0%。同剂量祛风息痛丸连续灌胃30d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性即非致炎侧关节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明显降低多发性关节炎病变评分,中、大剂量可明显降低血清IL-1和TNFα含量。结论祛风息痛丸对实验性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和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对肝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Wistar大鼠分别ig给予CCl4 0.02,0.05和0.08 ml·kg-1,每天1次,连续10 d。于给CCl4后第1天和第3天采集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以及总胆汁酸的水平,采用ELISA测定血清α-GST, PNP和OCT的水平; 于给CCl4后第10天,测定血清GPT、 GOT、碱性磷酸酶及总胆红素,计算大鼠的肝指数,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回归模型,分别用ROC曲线分析给CCl4后第1和第3天总胆汁酸、α-GST、PNP和OCT以及GPT和GOT对CCl4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同时间点相比,给CCl4第1天,CCl4 0.02,0.05和0.08 ml·kg-1组PNP均升高(P<0.05, P<0.01),CCl4 0.08 ml·kg-1组GPT和总胆汁酸升高(P<0.05, P<0.01); 给CCl4第3天,CCl4 0.05和0.08 ml·kg-1组GOT, α-GST和OCT升高(P<0.05, P<0.01); 给CCl4第10天,CCl4 0.02,0.05和0.08 ml·kg-1组大鼠肝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肝出现严重的肝细胞脂肪变性(P<0.01)。大鼠血清中GPT、GOT、总胆汁酸、α-GST、PNP和OC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 0.728, 0.878, 0.629, 0.850和0.571。GPT和GOT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总胆汁酸、α-GST、PNP和OCT以及总胆汁酸、PNP和OCT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且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结论 总胆汁酸、α-GST、PNP和OCT可作为CCl4致肝损伤早期的生物标志物,且总胆汁酸、PNP和OCT联合检测在CCl4致肝损伤早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硫酸锌对利福平致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阐明口服补锌对利福平致肝损害的影响 ,采用利福平 ip 50 mg· kg-1· d-1,连续 2 1 d,造成大鼠肝损害模型 .同时口服硫酸锌液 ,每只大鼠 1 .2mg·d-1连续 2 1 d.结果发现单独给予利福平可使大鼠血清和肝脏中脂质过氧化产物及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 ,病理学检查也发现明显肝损害 .同时补锌则可拮抗利福平所致大鼠血清和肝脏中脂质过氧化产物及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 ,提高肝脏金属硫蛋白水平 ,肝脏病理学检查也有明显改善 .提示锌对利福平致肝损害有一定预防作用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芍药苷治疗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是否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有关。方法 Wistar大鼠右足趾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CⅡ)和弗氏完全佐剂制备CIA大鼠模型,7 d后大鼠背部和尾根部皮下注射CⅡ加强免疫1次。初次免疫后第14天ig给予地塞米松2 mg.kg-1或芍药苷25,50和100 mg.kg-1,每天1次,连续28 d。初次免疫后第14,21,28,35和42天观察CIA大鼠的足爪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的变化。给药结束后第2天大鼠摘眼球取血,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S)含量;制备血清,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CⅡ抗体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关节红肿,关节炎指数升高(P<0.01),血中CRH、CS、抗CⅡ抗体、IFN-γ、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下降(P<0.01),ACTH无明显改变。ig给予芍药苷50和100 mg.kg-1可抑制CIA大鼠关节肿胀,降低关节炎指数(P<0.05),在第42天关节炎指数由模型对照组的6.4±0.7降至5.6±0.5和5.4±0.7(P<0.05);使模型对照组血清IFN-γ由(21.3±2.5)ng.L-1降至16.6±1.3和(16.1±1.9)ng.L-1(P<0.01),IL-1β由(37.3±4.2)ng.L-1降至32.1±2.9和(31.2±4.1)ng.L-1(P<0.01),TNF-α由(53.9±7.9)ng.L-1降至39.4±6.8和(31.3±6.1)ng.L-1(P<0.01),抗CⅡ抗体由(2.13±0.32)ng.L-1降至1.35±0.58和(1.10±0.42)ng.L-1(P<0.01),IL-4由(26.6±3.0)ng.L-1升至41.9±3.1和(49.1±4.2)ng.L-1(P<0.01);能使血浆CRH的水平由模型对照组的(2.3±0.5)μg.L-1升高至4.9±1.0和(5.3±1.1)μg.L-1(P<0.01),CS由(33±10)μg.L-1升高至47±9和(51±13)μg.L-1(P<0.01),ACTH水平亦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芍药苷治疗CIA可能与调节PHA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