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话说天庭最近很多贼,玉皇大帝为了让天庭安宁,便公开招聘保安。众神仙听说这个新职业薪水甚高,都一心想赚点外快,纷纷来到招聘地点。"诸位神仙,我是奉玉皇大帝之命来招保安的,请安静!"原来是为玉帝读诏书的多闻天王。由于他也想当保安,所以诏书早就被他调换了。"奉天承运,玉帝诏曰:因天庭近来出现窃贼,所以急招一名保安。以下是录取条件——"  相似文献   

2.
现存北朝至唐初佛教造像中,在佛座两侧有五十多组执雀外道和持骷髅外道,持骷髅外道已经确定为鹿头梵志,而执雀外道一般比定为"婆薮仙",但存在许多疑点。本文从《俱舍论记》等佛教文献中查得执雀外道是裸形外道尼乾子,而非"婆薮仙"。尼乾子执雀问佛生死,佛以无言对待挑战;鹿头梵志持罗汉骷髅难定因果轮回,佛为解答,显示佛的智慧与佛法的精深,因而在佛教造像中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佛教音乐源远流长,已经凝聚成历史的活化石。当前,面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契机,以"北方佛乐"著称的五台山佛教音乐的生存与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关注、调查、搜集、整理五台山佛教音乐,传承、创新和发展五台山佛教音乐是民族音乐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一要坚持传统佛教音乐的系统传承;二要提倡传统佛教音乐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放焰口"是密教的施食饿鬼的仪轨之一,自宋元至明清都是南北方重要的民俗之一。《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许多北方民间"放焰口"、施食饿鬼的故事,"放焰口"呈现出适用范围更广、富有变化和惩戒意味的民俗化特征,这与佛教世俗化、清代的僧尼制度、厚葬风俗、明清功利化的民间信仰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疆和田丹丹乌里克二号殿发现的造型优美的女性壁画,长期未得正解。综合各种因素,可以确定此女性形象为于阗的保护神诃利帝。诃利帝身份复杂,既是残暴的偷吃孩童者,又有赐子、施财和护佑功能。二号殿中的诃利帝极其优雅,而且与多闻天王雕塑连在一起,二者都受佛陀付嘱以保护于阗,为于阗的保护神,是证该殿应为保护于阗王国的四天王殿。  相似文献   

6.
毗沙门天王信仰在敦煌的流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燕妮 《家教指南》2005,(3):99-104
毗沙门天王信仰是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盛行的佛教民间信仰之一.本文主要依据敦煌文献和艺术资料,结合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毗沙门天王信仰在敦煌的流传情况试加探讨.  相似文献   

7.
涉外导游是集翻译、旅游、外语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应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镇江金山寺素有"寺裹山"之称,被誉为"江中浮玉"、"神话山".涉外导游不仅为外国游客提供讲解服务,还要传播中国文化与民俗风情.金山寺景点众多,四大天王、神话故事和佛教建筑的讲解为金山增色.佛教旅游不仅是文化之旅,也是心灵之旅,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色、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海南教育》2013,(5):19-20
<正>要使自己幸福,就必须改造和修正自己不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好的心态,养成好的习惯,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打造自己的名片。一、教师职业的第一大习惯——读书是教师的一种休闲方式戴布劳格利说:"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我们要养成多学、多闻、勤思考的习惯,在习惯中享受人生、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对佛教持抨击的态度是十分明显的。从《西游记》产生的时代和环境看,作品对佛教是贬抑的;从《西游记》的人物性格塑造,可以窥见作品对佛教的否定;从《西游记》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教的厌恶;从《西游记》对神佛的形象刻画,可以看出作品对佛教是讨厌的。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一生与佛教颇多关联,他可以借佛教义理感怀抒情,也可以与多位佛学大师相知、相契。但在新文化运动中他却大力非难佛教,反差极为鲜明。他持宗教二元论观点,将佛教分为佛法与佛教两个方面。他将佛法作为一种哲学,欣赏它博大精深哲学内涵,他肯定普度众生的大乘佛学精神;同时对于佛教背离教义、祸患社会的愚民行径则持强烈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11.
关于北朝石窟千佛图像诸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北朝千佛图像盛行的原因对此问题,众说不一。归纳起来,三要有4种:1.装饰石窟四壁,与佛教教义无关。2.适应北魏流行的念佛需要。长广敏雄先生持此说,并将云冈石窟的千佛造像形象  相似文献   

12.
敦煌遗书中的《维摩诘所说经》及其注疏方广,许培铃一《维摩诘所说经》,又名《维摩经》、《维摩诘经》、《不可思议解脱经》、《净名经》。印度大乘佛教主要经典之一。维摩洁是大乘佛教所塑造的在家菩萨的典型,他“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  相似文献   

13.
温岚是台湾歌坛大哥级人物吴宗宪一手栽培起来的新人,也是台湾"R&B小天王"周杰伦的师妹,被称为"R&B女天王"。吴宗宪说当初发掘温岚是因为觉得她的声音有一股很特别的力量,他相信温岚是可以成为天后级歌手的。  相似文献   

14.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宗教流派。中唐时期的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禅宗与中国其它佛教宗派不同,更与印度传入的佛教有别,是最具佛学禅宗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作为在唐代创立的佛教禅宗影响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禅宗美学,它是一门偏重于探讨个体与自我和谐的学说,与儒家美学的"率性而行"、道家美学的"自然无为"等有相通之处,是  相似文献   

15.
唐代名将李靖的神化是中国历史上人物神化的典型案例。历数唐到明清的文学作品,由唐代名将到托塔李天王,李靖的形象一步步发生变化。李靖在外来佛教毗沙门天王的熏陶下,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被神化和世俗化,成为今日著名的李天王,完成了其形象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南先生说,世间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益友与损友之分。友直、友谅、友多闻,都是对自身修养有益的朋友。“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友谅”,是个性宽厚、能够原谅人的朋友;“友多闻”,是见识广阔、知识渊博的朋友。  相似文献   

17.
受生信仰是从宋代开始盛行的一种民间信仰,民间在烧醮受生钱之时,往往还同时烧醮寄库钱,故而学者大多认为受生即是寄库。但是,寄库钱是向地府冥司预存钱财,以备死后支用,而受生钱则是填还冥司受生阴债,含义并不相同,两者应是并列关系,非等同关系。同时,烧醮寄库钱应是演变自丧葬习俗中"事死如事生"观念与佛教预修观念的结合;而受生钱信仰的出现则与唐代再生故事的广泛传播密切相关。可以说,佛教受生说对民间信仰有所吸收的同时,又反过来对民间习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拖塔的天王     
赫赫有名的"托塔天王"你一定听说过吧?最近,这位天王有了烦心事——他那座威震八方的宝塔让他不堪重负,但他必须每天用手托着它。因为玉帝说了,如果不随时带着宝塔,就把他"托塔天王"的名号撤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看了《拖塔的天王》,你就会明白了。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下游的汉晋佛教造像中,极为明显的特征之一是佛像的莲花座,这是与长江上游四川地区的汉晋佛像截然不同的一个持点。武昌莲溪寺的东吴永安五年(公元262年)纪年佛像,足踏莲台,莲茎左右各分出一根细枝,枝端有莲花。这是很可能中国纪年造像中出现的首例莲花座,而且是古印度"舍卫城大神变"系列造像的雏形。莲花座,在古印度首先出现于拉克希米和梵天造像,与佛教无关。直到公元三世纪中后期才与佛像造像发生联系,而且,仅限于"舍卫城大神变"系列造像。由此出发,并参照中国古籍文献,可以判断,中国汉晋时期独立出现的莲花图像与佛教的关系无关,不能作为早期佛教传播的证据,当时与佛教有关的仅有长江中下游的莲花座一种。  相似文献   

20.
泰山娘娘的宗教文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山娘娘是明清以来我国北方最大的神祗,"三教合一"是其显著的宗教文化特征.作为道教女神,她和佛教的观音菩萨有着惊人的相似.她发端于孔子故里,又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