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东丰 《硅谷》2012,(18):42-42,10
随着IMS网络的规模试商用和光进铜退战略的快速实施,IMS网络商用部署的速度逐渐加快,IMS网络的组网、技术方案等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BAC作为IMS网络中的重要设备,在网络中负责汇聚各类IMS用户,同时提供核心层保护、QoS控制等功能。对IMS网络部署中涉及的BAC组网的规划与安全进行探讨,站在维护人员的角度,对BAC设备的运行维护进行探索,力求为BAC设备维护与监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徐丹  沈浩 《硅谷》2012,(11):31-32
3GPP提出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技术是下一代网络和3G网络技术结合的体现、是通信网和因特网技术结合体现,它受到信息技术界和通信界的广泛认同,基于IMS的网络融合将是网络发展的方向。分析网络融合的需求,介绍IMS的固定和移动融合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倩 《硅谷》2013,(14):40-41,39
IMS技术的成熟,使得急需业务整合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的IMS网络商用建设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研究IMS技术的特点,分析J省联通PSTN网络存在的问题,探讨S省联通IMS技术应用可采取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日益增长的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使得测厚系统更加广泛的应用于钢铁企业及非钢企业。本文简要介绍了IMS测厚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相似文献   

5.
张帆 《硅谷》2011,(4):95-96
IMS解决方案相对于软交换的解决方案有着非常多的优势,在NGN市场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IMS是移动网络中实现网络和业务融合的重要解决方案。为应对全业务市场竞争,做好全业务网络建设工作,移动运营商已经在2010年开始部署IMS系统。  相似文献   

6.
科技的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及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作为人民生活基本的通讯产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中,软交换与IMS交换是两种在NGN网络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其中,严格来说,IMS仍然属于软交换的范畴内,但是其在总结吸收软交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些自己的特点。随着居民对网络传输内容需求的提高,做好软交换网络向IMS交换网络的演进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对软交换网络与IMS交换网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如何实现软交换网络向IMS交换网络的演进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7.
赵洁 《硅谷》2013,(2):103-104
IMS是软交换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核心网络全面融合的最佳技术。软交换到IMS网络是必须的演进趋势,它既可以解决用户软交换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可以逐步实现固网与移动网的融合,使用户可以体验到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帮助我们油田通信实现全业务运营。主要通过对IMS与软交换现状进行比较,提出适合油田软交换到IMS网络一种合理的演进方式。  相似文献   

8.
离子迁移谱(IMs)检测仪是对化学毒剂、有毒有害气体等化学物质进行痕量检测和分析的一种有效的快速现场检测仪器.介绍了离子迁移谱检测仪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先后讨论了几种信号处理方法,并对含噪IMS信号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数据平均、平滑、数字滤波有效消除了IMS信号中的噪声,本底扣除消除了信号基线的非线性特征,求导数法能准确地确定谱峰的峰位,确定了以约化离子迁移率为特征值的识别方法.这为实现IMS信号的准确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IMS作为3GPP在UMTS R5版本中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其IP综合语音接入技术的实现是现阶段开展固定/移动融合通信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IMS的定义与特征,对基于IMS的IP综合语音接入技术的实现方法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加强IMS通信技术交流,为促进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IMS出现之前,软交换被认为是提供VOIP及其他NGN业务的理想体系架构。但自从3GPP在R5版本中提出了IMS标准,人们给予其极大的关注。下一代网络(NGN)是业界的热点话题,NGN是一个非常宽泛的网络概念,它涵盖了从交换、接入、数据承载、传输、移动到业务和应用等电信网络的所有领域。  相似文献   

11.
姚希动 《硅谷》2011,(12):188-189
IMS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IMS(IP多媒体子系统)是基于SIP的通用平台,可以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固定网与移动网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IMS核心网网络工作的需要,健全安全指标体系是必要的,从而进行互联网类似安全威胁的解决。这就需要针对现阶段的IMS网络安全威胁进行分析,进行IMS安全机网络体系安全性的控制,满足现阶段IMS核心网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宋薇  胡广 《硅谷》2012,(3):110-110
对基于SIP的IMS网络安全性进行具体分析,介绍SIP常用的安全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HTIP摘要认证和SIP协议的特点,通过扩展和丰富SIP消息头域的内容,对传统HTTP摘要认证作改进,设计一种新的SIP安全方案,初步实现Client和Server之间的双向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媒体流加解密与认证。  相似文献   

14.
IMS网络是当今电信网的基本发展趋势。移动通信网络在IMS网络技术发展中还处理初级起步阶段。对于移动通信网络而言,一种新的网络结构,其安全可靠性无疑是发展规划中的重要考虑之一。本文立足于IMS网络结构特点,浅析IMS网络容灾原理机制与实现。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加强IMS通信技术交流,为促进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初步定义一种IMS的信令流量模型。从基本呼叫流出发,量化流量和在IMS中定义的潜在因素。得出结论HSS的运行表现对于端到端的时延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S-CSCF,I-CSCF和P-CSCF的表现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史煜玲 《硅谷》2013,(8):39-39,34
IMS(IP多媒体系统)是当代移动核心网普遍引进的一项技术系统,在该系统的加入下,移动网络实现了质的飞跃。除了能够实现移动媒体服务的一体化改革之外,还能够加强网络通信的安全保障,提高通信的实效性。本文针对IMS及移动核心网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结合时代元素给予相关的移动核心网建设建议。以此确保IMS与移动网络的稳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商玲玲 《硅谷》2012,(5):41-41
首先回顾油田通信在NGN网络智能化改造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进展。接着分析油田通信在NGN发展过程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包括PSTN交换机的改造、固定电话网与小灵通网的融合、NGN网络的安全性等。最后提出油田通信NGN未来发展的思路和设想,提出如何由软交换向IMS演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流程工业》2003,(10):16-17
在化学制药公司,每一个生产许可持有者都不得不建立一个质量管理系统。此外,化学制药公司也必须采用环保与职业保健和安全管理系统,用以满足他们所面对的所有法律要求。对于新型的和小型的公司,他们是设立单独的3套管理系统,还是决定将3个系统整合为一个集成管理系统(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IMS)?  相似文献   

19.
对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中的实时计费系统(OCS)集群进行了研究,针对其高集群异构性和高请求负载异构性特征,提出了一种最小公倍数能力(LCMC)负载均衡算法.此算法考虑了各个服务器处理能力的差异和各个服务器当前的负载,并特别考虑了不同请求产生的负载差异,采用概率的方式进行请求分发.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集群异构性和高请求负载异构性的系统中,LCMC算法明显优于一些传统的负载均衡算法,能很好地满足IMS中OCS集群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IMS技术作为引领未来全IP网络实践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其发端于客户中心的经营服务理念。本文对IMS技术的概念以及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进而重点分析了IMS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情况,从电力系统交换网的实际需要进行分析,提出了在电力系统中应用IMS技术的行业前景与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