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主要地质-工业类型金矿床广泛的地质-矿物-地球化学方面的信息综合的结果,制定了这些金矿床的矿物-地球化学模型。分析这些模型的不同参数(金和银的品位、矿体的含矿性、厚度和形态、矿物共生和标型矿物、矿石的结构构造、近矿交代岩、地球化学原生晕和温压特征值等)在空间上的分布,可以划分出三种类型的分带:梯度明显型,梯度不明显型和层状型。本文拟对每种类型分带的代表金矿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多元素矿床层间氧化带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层间氧化带与潜水氧化带和地表氧化带的主要区别;层间氧化岩石与原生红色沉积岩石的区别;古层间氧化带、古地表氧化带的识别标志以及次生还原岩石和这类岩石的层间氧化带的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合理的热液矿物-地球化学分带性,在此基础上评价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床的剥蚀水平。圈定出盲矿化的顶部矿化带,证明矿床剥蚀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4.
涅日达宁金矿床位于南维尔霍扬复向斜中4条区域性大断裂的接合带中。矿体-矿化破碎带和矿脉产于受变质的陆源砂-页岩地层中,有中、酸性岩株和岩墙侵入其中。业已查明,岩浆形成物的年龄为154~94Ma。矿床形成于3个阶段中。金矿体形成在第2个阶段中,在结束阶段,发生了石英和硫化物再生作用及含银矿物组合的结晶。金的沉积开始于围岩交代改造成含浸染状黄铁矿和毒砂的石英-绢云母-碳酸盐岩时。硫化物含有与结构有关的“不可见”金。自然金结晶在石英脉中,与粗粒毒砂和黄铁矿共生,并与闪锌矿-方铅矿-硫盐集合体一起产出。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矿石由2种不混溶的流体形成:主要是含N_2、CH_4和可溶性氯化物(达4.5wt%NaCl)的水-碳酸流体和主要由CO_2和CH_4组成的气态流体。从矿物的稳定同位素(S,C,O)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流体中多半是岩浆成因的硫、水和碳酸,它们与来自围岩中的组分混在一起。业已查明,岩浆岩和围岩与同位素轻的、可能是大气降水成因的水发生了相互作用;指出矿物是在360~175℃的温度和(1.2-1.7)×10~8Pa的压力下从pH为5.5~6.1、含0.25~0.3克分子CO_2的成矿流体中结晶的。工业金矿石的形成与晚白垩世早期南维尔霍扬复向斜构造-岩浆活化的后加积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前苏联某些河流流径矿带的河水及城市自来水中铀及其他有害元素的污染研究,探讨了饮用水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天然环境和不同的天然异常生态环境,但多数污染除重全属之外,主要来自农药中的杀虫剂和硝酸盐。事实证明,天然的和人工的污染物能无障碍地进入地下水系统中。为了有效地评价饮用水的质量必须开展生态-地球化学填图。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南雄幅1∶50 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结合元素变异系数、R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解析了元素异常特征,认为区内Bi、Mo、Pb、W、Au、Cu、Sn等元素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依据面积、平均衬度和规格化面金属量之和等特征参数的规范化数据之和进行了综合异常定量排序。结合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圈出棉土窝钨钼铜多金属、鸦子寨 天瑶地钨钼铀多金属和全安锑铅金属3个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7.
卡塔赛-阿拉坦加矿田的钼-铀矿床是前苏联领土上广泛分布的钼-铀矿石建造的典型代表。对钼-铀矿床特征的矿物——非晶铀矿和铁-辉钼矿进行的详细研究确定了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沉淀的主要因素,即地球化学障;查明了成矿作用过程中的热水溶液参数变化的回返-周期性;提出了考虑到钼-铀矿床形成主要因素的矿物-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砂岩型铀矿区构造-地球化学障的后遥感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后遥感应用技术,对某砂岩型铀矿区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区呈近东西向展布的工业铀矿带受同方向的断裂控制。据此,对该断裂带进行了多源地学信息的厘定,剖析了其地质特征;佐证了沿断裂带的油气运移迹象;探讨了断裂对砂岩型铀矿的控制作用,提出了构造一地球化学障控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首先简述了地球化学模式程序、与铀成矿有关的水文地球化学参数及区域地质、水文地球化学概况,并研究了区内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内水质分析资料,运用地球化学模式程序(PHREEQC)计算了下白垩统地下水中沥青铀矿饱和指数(SI)、Eh反应条件边界值(Ehb,U)及Eh反应条件指数(RCIEh)等.认为该区局部地段在下白垩统地下水的深部存在Ehw<Ehb,U,RCIEh<0,SI>0的条件,即地下水处于过渡环境中,地下水中铀处于沉淀析出的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与岩石地球化学环境吻合性较好.因而在区内具有铀矿化的可能性,已被区内发现的工业铀矿化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0.
奥涅加盆地的铀-钒矿床产于褶皱-断裂变动带中(这些褶皱-断裂变动带在剖面上位于远离基底的从红色片岩向黑色片岩过渡的部分),并受断裂系控制;矿床形成于构造-岩浆活化作用期的一个阶段(1800~1700Ma)。矿化为钠长岩、钒云母以及含钼、铜、铁的硫化物,铀矿物,铅、铋、银、铜、钯的硒化物和自然金及自然银的脉和细脉。热液矿化在大约1000Ma以前遭受了表生改造,产生了氧化带和硫化物的次生富集。热液矿化是在高浓度的碳酸-氯化物溶液作用下形成的,其初始压力大于1×10~8Pa,温度从钠长石化时的300℃以上逐渐降到含硒化物细脉的100℃左右。初步认为,有用组分来自盆地基底。  相似文献   

11.
作者阐述了关于哈萨克斯坦洼陷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地层中水成铀矿床形成时的成矿溶液和成矿物质的内生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