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穆振义 《上海染料》2009,37(2):10-14
该文讨论了苝系颜料的品种、合成,结构特性、同质异晶现象、晶型及其应用性能等;介绍了苝系颜料的商品化技术,诸如:隐色体氧化、酸处理、溶剂处理、研磨技术、颜料衍生物处理、不同添加剂改性及共缩合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穆振义 《上海染料》2008,36(3):18-33
本文着重讨论了蒽醌、靛族及芘酮稠环酮 (还原染料类) 颜料的重要品种,颜料的合成,结构,特性,应用及颜料化.较系统地介绍稠环酮类还原颜料的颜料化技术,如:隐色体氧化,溶剂处理,酸处理,研磨,颜料衍生物处理,表面活性剂处理以及高分子分散剂处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还原染料类颜料特点、重要品种及合成工艺进行了讨论,较系统地论述了该类型颜料的颜料化方法,重点介绍了各种不同的颜料表面改性处理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云母钛珠光颜料质量差距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徐扬群 《涂料工业》1998,28(8):17-20
通过国产和国外云母钛珠光颜料产品的质量分析和比较,阐述了国产云母钛珠光颜料与国外同类产品在光泽、颜色、湿润性和分散性4个方面的差距。从云母薄片的制造、分级、包膜技术和颜料表面处理等方面,探讨改进国产珠光颜料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氧化铁红的几种制备方法,阐述了氧化铁红在涂料(防腐涂料、带锈防锈涂料等)中的应用,总结了氧化铁红技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认为开发颜料颗粒的表面处理技术、新型的氧化铁复合颜料、改性的包核氧化铁颜料、颗粒氧化铁颜料和特殊用途氧化铁颜料等是涂料行业内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6.
还原染料类颜料及其颜料化技术(续完)张天永,周春隆(天津大学天津300072)4.4.溶剂处理颜料化技术溶剂处理一般是将还原颜料粗品与溶剂混合加热或回流,然后去掉溶剂即可。在此过程中,通常晶型可转变为稳定型,粒子增大,提高耐热、耐晒和耐溶剂性,增大遮...  相似文献   

7.
高档有机颜料结构特性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春隆 《上海染料》2001,29(4):21-32,44
本文较系统地叙述了高档有机颜料的结构类型,表面改性处理技术(如固态溶液、磺化改性、干研磨-溶剂处理、混入型颜料、潜在颜料及带侧基发色基团的聚合物等),主要应用领域及重要颜料品种.  相似文献   

8.
有机颜料商品化及表面改性(修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有机颜料商品化剂型的重要特性,颜料的表面改性(修饰)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改性工艺技术的类型,诸如以经典表面活性剂改性(阴离子,阳离子,两性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松香酸,松香胺及有机烷胺等),颜料衍生物改性技术,(添加方式及处理过程中生成),研磨,溶剂处理及酸溶与酸胀,聚合物处理(制备物,高分子分散剂与包膜技术)及以无机化合物实施改性(包核,表面键合及低温离子溅射),并对偶氮,酞菁及杂环三大类别主要颜料品种的商品化与改性实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有机颜料商品化及表面改性(修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有机颜料商品化剂型的重要特性,颜料的表面改性(修饰)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改性工艺技术的类型,诸如以经典表面活性剂改性(阴离子,阳离子,两性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松香酸,松香胺及有机烷胺等);颜料衍生物改性技术,(添加方式及处理过程中生成);研磨,溶剂处理及酸溶与酸胀;聚合物处理(制备物,高分子分散剂与包膜技术)及以无机化合物实施改性(包核,表面键合及低温离子溅射)。并对偶氮,酞菁及杂环三大类别主要颜料品种的商品化与改性实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有机颜料商品化及表面改性(修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有机颜料商品化剂型的重要特性,颜料的表面改性(修饰)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改性工艺技术的类型,诸如以经典表面活性剂改性(阴离子、阳离子、两性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松香酸、松香胺及有机烷胺等);颜料衍生物改性技术,(添加方式及处理过程中生成);研磨,溶剂处理及酸溶与酸胀;聚合物处理(制备物,高分子分散剂与包膜技术)及以无机化合物实施改性(包核、表面键合及低温离子溅射)。并对偶氮、酞菁及杂环三在类别主要颜料品种的商品化与改性实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世界钛白近期供需状况及其工业生产方法的发展趋势;论述了世界10大钛白公司的生产规模;对我国钛白生产的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余涛 《中国陶瓷》2012,(2):45-48
利用线路板污泥、铬铁矿为主要原料,采用探索性试验和正交试验等方法较成功地研制出无钴黑色颜料,较采用化学试剂配制,该方法制作成本低且效果也令人满意。在配制出无钴黑色颜料后还对该颜料进行配釉实验,并进行了相关性能的测试,测试表明该颜料呈色强,化学性能稳定。此项研究工作为线路板污泥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有良好的节约资源和环保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双波长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钛白粉中的微量氧化铅新方法 ,应用于测定钛白粉中的微量氧化铅实验误差大大降低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白刺果实红色素的提取及其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晓玲  高峰  林海荣  彭宇  彭子模 《广东化工》2006,33(7):49-51,45
从白刺果实中提取的天然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用色素。本文对提取白刺果实红色素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用L16(44)正交试验法确定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吸收光谱和特殊显色反应分析,证实白刺果实红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Novel treatments of pigments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have tremendou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 Specific treatment of pigment has a marked effect on its behavior during application. The treatment allows a broad modification of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pigment particles which leads to improved functionalities.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igments is achieved via coating, polymerization with modifying reagent, treatment with derivatives or polymers, which alter either the optical, conductivity or dispersibility during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These and many other distinguishing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igments such as the class, crystal structure, particle morphology, particle size, hiding power, pigment volume concentration, surface character, and surface treatment have been reviewed. Various organic pigments such as those from fungus and bacteria, and the various families of pigment types such as metallic pigment, light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ve pigments which presents decorative quality such as leafing, nonleafing, pearlscent, and Fabry‐Perot effects on substrates have also been reviewed in addition to those from inorganic sources with emphasis on the structure and physiochemical modifications using metal and nonmetal Ions.  相似文献   

16.
对食用天然石榴色素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该色素对热、光照及发霉等具有稳定性,其红色色素溶液随pH值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变色灵敏且可逆。可做酸碱指示剂。并对其做了实用实验。  相似文献   

17.
陶瓷颜料的颜色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亮 《中国陶瓷》1994,(2):33-39,49
本文针对国内陶瓷颜料颜色的主观目视评价法的局限性,从颜色科学基本理论出发,提出了三种客观的陶瓷颜料测量方法(即:分光光度法,颜色密度法,CIE标准色度法),并分析了它们的颜色评价原理。这对实现陶瓷颜料的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型大红陶瓷色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徐研  高雅春  李美霞 《陶瓷》2006,(4):24-27,44
通过在具有晶体结构的三元氧化物(ABO3)中添加少量的Cr^3+(钙钛矿)作为发色剂,可制得一种新型的大红陶瓷色料,在生成一次制品和一次性烧成砖的高温情况下,此色料色彩纯正,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9.
以色素吸光度的变化定量方法对以甘蔗汁酒精废液为原料提取得到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对Ca2+、Al3+、Mg2+、热、蔗糖、山梨酸钾以及柠檬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Fe3+、Fe2+、Cu2+、Zn2+、高pH值以及还原剂亚硝酸钠对色素具有不同程度的增色效果,其吸光度分别增加了72.72%、99.00%、21.73%、19.11%、13.31%、19.49%;氧化剂双氧水、还原剂维生素C、紫外光均可使色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褪色,其吸光度较原来分别下降了87.56%、90.06%、30.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