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第Ⅲ套常减压蒸馏装置电脱盐加工原油性质、操作条件、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加工原油的劣质化、脱盐罐结构、操作温度、混合强度等均对电脱盐运行效果产生影响,其中一级脱盐罐的结构设计是关键因素之一。对一级高速电脱盐罐内构件进行了改造,电极板由水平式改为竖挂式后减小了极板间距提高了电场强度,且竖挂式电极板采用实心钢板以稳定电场空间;进油方式由电极板间油相进油改为从水相进油,提高了脱盐罐对原油的适应性,优化操作参数后,电脱盐设备运行稳定。在93%以上加工负荷率下改造后的电脱盐装置运行工况良好,脱后盐的质量浓度小于3 mg/L,水的质量分数小于0.1%,排水中油的质量浓度小于150 mg/L,脱盐脱水效果好,脱盐合格率高。  相似文献   

2.
高速电脱盐工艺操作条件的优化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Ⅱ套常减压蒸馏装置在所加工原油的性质发生变化和处理量提高后,高速交直流电脱盐装置电脱盐罐出现的油水界面波动大、切水水质变差、脱盐脱水合格率下降等问题,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并对电脱盐装置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电脱盐装置运行状况明显改善,脱后原油的盐浓度不大于3mg/L,脱后原油中水质量分数不大于0.30%,脱盐污水油浓度小于200mg/L,达到了控制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高速电脱盐、脱水技术,双进油双电场电脱盐、脱水技术,超声波辅助破乳电脱盐、脱水技术为代表的电脱新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情况。高速电脱盐技术适用于轻质和中质原油的大处理量电脱盐、脱水过程,但对重质油品的适应性较差;双进油双电场技术适用于重质劣质原油的大处理量电脱盐、脱水过程,也适用于老旧装置产能提升和适应原油劣质化重质化的改造;超声波辅助破乳技术具有脱盐、脱水效率高、节省破乳剂的特点,但还有很多理论问题尚未解决,限制了其应用。分析了电脱盐、脱水技术为适应炼油装置大型化、油品重质化和劣质化、电源高效节能、电脱盐协同脱金属等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华东理工大学和镇江金门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双进油双电场原油高效脱盐脱水技术和设备,于2010年9月1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利用了电脱盐罐内上部未曾利用的空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主要加工低凝油和超稠油,生产过程存在电脱盐罐电流超高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电流超高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油水界位、注水量、破乳剂种类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混合强度的影响则较小。电脱盐罐的油水界位应低于电极棒的底部,并兼顾电脱盐罐电流值与脱水量的多少,确定适宜的油水界位;加工超稠油时,注水量过多会导致原油乳化严重,原油中的水不易脱除,进而导致电脱盐罐电流升高;电脱盐罐适宜的混合强度为15kPa;若电 脱盐原油出现乳化现象,则可通过优选适宜的破乳剂以减缓电脱盐系统的波动。  相似文献   

6.
我厂加工胜利原油的电脱盐设备,有一段时间脱盐效果很差,造成设备的严重腐蚀。为了减轻设备腐蚀,提高装置处理能力,延长开工周期,提高电脱盐的效果是个关键问题。这对于含盐较高的胜利原油,更显得重要。我厂脱盐设备原为三个并联卧式电脱盐罐(每罐容积110米~3),原油经脱盐后,含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上海炼油厂原油电脱盐情况,着重分析了1号常减压蒸馏装置电脱盐罐的结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8.
原油电脱盐是减缓蒸馏装置腐蚀及降低二次加工装置催化剂中毒的重要工艺,由于加工油种切换频繁和掺炼索鲁士原油对电脱盐装置的平稳运行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通过筛选,发现YS油溶性破乳剂对索鲁士油具有良好的脱盐效果,并对多油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证实在脱盐温度大于125℃时对深度脱盐有明显效果;碱性净化水易致电脱盐排水浑浊。经改造优化后的第Ⅰ、第Ⅲ和第Ⅳ套电脱盐装置运行检测数据表明:通过采用合适的原油破乳剂以及提升电脱盐罐温度至135℃后,脱盐合格率大大提高,其中第Ⅳ套电脱盐装置脱盐合格率连续两年达100%。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炼油厂加工高酸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电脱盐排水换热器的腐蚀泄漏问题,分析其主要腐蚀原因为原油中携带的改性聚丙烯酰胺驱油剂(AP-P4)和泥沙随含盐排水进入电脱盐换热器,沉积到管束上,导致氯离子聚集,产生垢下腐蚀。结合装置实际运行情况采用以下措施:强化罐区高温沉降脱水,减少改性聚丙烯酰胺驱油剂及盐类、泥沙进入电脱盐罐;在电脱盐排水换热器前增设过滤器,过滤改性聚丙烯酰胺及泥沙,减缓换热器的结垢腐蚀;采用化学Ni-P镀、涂层防护、提高电脱盐排水换热器的材质等方法,提高了换热器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10.
某炼油厂利用1 d时间集中处理库存的高氯原油,从原料性质、装置运行参数、腐蚀监控数据等方面,分析了加工高氯原油对常减压装置设备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高氯原油增加了电脱盐的脱水和脱盐难度,造成常压塔塔顶温度和压力波动较大。常顶温度降低造成塔顶腐蚀范围扩大,由此引起低温轻油系统腐蚀加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高效破乳剂ER1160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塔河分公司新建的150万t/a常压焦化电脱盐装置上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其脱盐、脱水、污水排放等指标达到了工艺设计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塔河原油脱盐难的问题,缓解了加工塔河原油所带来的设备腐蚀问题,尤其是有效地缓解了焦化炉炉管结焦问题,为塔河原油的加工改善了条件,保障了整套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2.
中石化某企业3.5 Mt/a常减压蒸馏装置加工多种进口高酸原油,平均酸值可达2.0mgKOH/g,在2011年和2012年进行了两次腐蚀检查。检查发现,加工高酸原油后电脱盐困难,造成常压塔顶及其冷凝冷却系统、常顶循系统腐蚀减薄严重;减压塔的减三线及下返塔部位点蚀严重,填料大面积腐蚀散落;316L材质的减压转油线也发生了明显腐蚀。腐蚀分析认为,低温腐蚀主要由原油中的盐水解生成HCl所致,若电脱盐效果差,设备有腐蚀倾向,建议将常压塔顶部筒体和塔盘材质升级为2205,且对塔顶系统必须进行在线监测和定点测厚;316L材质的环烷酸腐蚀有一定的孕育期且和加工原料性质密切相关,因此,装置每次停工都要进行仔细的腐蚀检查,及时掌握腐蚀情况,若有明显腐蚀应将材质升级为317L。  相似文献   

13.
针对委内瑞拉重油易乳化且在电脱盐过程中破乳脱水困难的问题,通过对5种型号破乳剂的单剂及双剂复配的热化学沉降脱水评选及电化学脱水评选实验,选择油溶性DE-2型破乳剂作为委内瑞拉重油电脱盐过程的适宜破乳剂。利用SH-Ⅱ型电脱盐试验仪对委内瑞拉重油电脱盐过程的操作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正交实验优化,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弱电场强度为500 V/cm,强电场强度为1 050 V/cm,强、弱电场的作用时间均为15 min,沉降时间为30 min,温度为130 ℃,DE-2型破乳剂加入量(w)为8 μg/g。在此条件下,经电脱盐后,委内瑞拉重油中的水含量(w)降至0.196%,可满足炼油厂对委内瑞拉重油加工时水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石化分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混炼的进口原油属于含硫含酸原油,平均酸值为0.56 mgKOH/g,硫质量分数为0.14%.电脱盐及三顶注剂的离子分析数据出现超标现象,常减压蒸馏装置冷换设备发生泄漏.通过分析得出冷换设备发生泄漏的原因为氧腐蚀.为了更好地控制腐蚀,通过更换注剂使塔顶腐蚀速率由注剂前的0.234 mm/a降低到注剂后的0.002 mm/a,较好地控制了设备的腐蚀,保证了装置长周期有效地运行并提出了相应的腐蚀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由于石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原油开采力度的加大,国内外原油重质化、劣质化趋势日益加剧,加上炼制原油品种的频繁更换,给炼厂原油电脱盐脱水装置带来很大的冲击。原油电脱盐脱水作为最主要的原油预处理技术,其效果好坏将直接决定炼厂后续加工装置的安全、高效、长周期运转。综述了目前原油电脱盐脱水的主要设备,包括原油电脱盐罐、罐内主要电极形式、供电系统和其他辅助设备。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几种电脱盐脱水新技术,并对各钟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炼油厂电脱盐装置存在的原油脱水不脱盐、脱后盐含量高的现象 ,通过分析原油的性质 ,同时采用不同类型破乳剂进行电脱盐实验对比 ,指出原油中固体杂质颗粒含量高是影响脱盐的主要原因。破乳剂ERI116 0具有破乳和湿润固体颗粒的双重作用 ,在注水量为 6 %、破乳剂用量为 4 0 μg/g的情况下 ,可以达到使脱后原油盐含量不大于 3mg/L、水含量不大于 0 .2 %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17.
管输油劣质化导致常减压蒸馏装置电脱盐合格率低,使低温防腐蚀和高温防腐蚀均存在薄弱环节.Ⅱ套常减压蒸馏装置通过电脱盐脉冲技术改造,脱盐合格率由88.60%提高到96.59%;增上初馏塔顶、常压塔顶和减压塔顶腐蚀在线监测系统后,低温位腐蚀得到了有效控制;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增上双面双翅片铸造板式空气预热器,排烟温度由175℃...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智能响应电脱盐技术的特点,该技术可实现在控制室(DCS系统或PLC柜)通过远程监控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可以在线更改变压器的运行参数及输出电压特性曲线,对输入到罐内电极板上的高压进行远程控制与实时动态控制。考察了改造前后的工艺流程以及工业运行情况,分析比较了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金陵石化分公司采用智能响应电脱盐技术前后的效果,采用新技术后取得了较好的脱盐效果,脱后含盐基本在3 mg/L以下,脱盐污水含油合格率达到100%,为后续加工装置降低能耗、减轻设备腐蚀、安全平稳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凝析油存在的脱盐温度低、注水量大、混合强度大和油水易乳化的特点,通过实验室凝析油电脱盐的工艺研究,确定了凝析油合适的工艺条件,并开发了新型鼠茏式电脱盐成套设备,通过增大凝析油在强电场的停留时间和加大强电场的电场强度来保证脱盐效率。新型鼠茏式凝析油电脱盐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脱后含盐基本在3mg/L以下,脱后平均含盐为2.3mg/L,含水为痕量,脱盐达标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