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同时应用异搏停和化疗药对荷瘤小鼠的疗效,为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做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癌瘤内多点多次注射给药,观察抑瘤率、肿瘤坏死情况、小鼠死亡率,同时用RT-PCR方法测其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sresistancegene,mdr1)的表达。[结果]荷瘤组(LT)、化疗组(C)、异搏停组(V)、化疗药 异搏停组(CV)的mdr1分别为(13/14、14/14、3/14、1/14);V组、CV组与LT组的mdr1比较P<0.05;LT 与C 的mdr1比较P<0.05。C组、CV组抑瘤率分别为(35%、63.6%)与LT组比较P<0.05;CV组抑瘤率(63.6%)与C组(35%)比较P<0.05。C组、CV组死亡率分别为(3/20、2/20)与LT组(8/20)比较P<0.05。CV组肿瘤坏死严重。[结论]化疗药和异搏停同时应用较单纯化疗抗肿瘤治疗的效果为佳,提示临床化疗时应给予逆转mdr1的药物,以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CPT-11)节拍式化疗联合索拉非尼(Sorafenib)对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HCa肝癌移植瘤模型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A组);Sorafenib组(B组);CPT-11节拍式给药(LDM)组(C组);CPT-11常规剂量(TDM)组(D组);Sorafenib+CPT-11(LDM)组(E组)。用药28 d停药,24 h后处死小鼠,测量瘤体积及瘤重,计算抑瘤率,并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肿瘤细胞中VEGF表达和间质细胞CD31的表达,以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索拉非尼、CPT-11对小鼠HCa肝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E组抑瘤率(0.5490%)明显高于其他3个实验组(P<0.05);而且E组肿瘤细胞中VEGF表达明显降低、MVD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CPT-11节拍式化疗联合索拉非尼可协同抑制小鼠HCa肝癌移植瘤生长及血管形成,节拍式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 1-磷酸-神经鞘氨醇(S1P)对环磷酰胺(CTX)联合顺铂(DDP)诱导的S180荷瘤小鼠卵巢功能损害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肿瘤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52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余皮下接种S180肿瘤细胞后随机分为3组,即荷瘤对照组、单纯化疗组、S1P+化疗组,每组14只。用药期间动态观察动情周期及肿瘤体积变化,于用药前、用药第11天左右的动情间期分批处死小鼠,分别称取体质量、卵巢质量及肿瘤质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动态检测用药前后各组小鼠血清的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 及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卵巢组织连续病理切片,计算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数量的变化。每组剩余小鼠与成年雄性小鼠合笼,观察生育情况。结果(1)血清基础性激素水平:给药前,各组血清FSH、LH 、E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第11天左右,单纯化疗组血清FSH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E2水平明显低于其余3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血清LH水平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1P+化疗组血清FSH、LH 、E2水平与两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卵泡数量及卵巢质量:用药第11天左右,单纯化疗组原始卵泡数和卵巢质量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1),其生长卵泡数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P<0.01),但与S1P+化疗组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S1P+化疗组原始卵泡数、生长卵泡数及卵巢质量与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肿瘤质量和抑瘤率:给药第11天左右,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单纯化疗组、S1P+化疗组的皮下肿瘤体积增长速度均受到明显抑制,两组的肿瘤质量与荷瘤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组的抑瘤率均高于60%。结论 S1P可以在不影响肿瘤化疗效果的同时,预防化疗对小鼠卵巢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环磷酰胺(CTX)化疗H22荷瘤小鼠的增效减毒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移植性H22肝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CTX处理组、CTX+黄芪注射液高、中、低剂量联合用药组.各治疗组腹腔注射CTX 20 mg/kg,隔日1次,共5次;每次注射后6h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以及12、8、4 g/kg黄芪注射液0.2 ml/只,于末次给药后24 h,检测各组小鼠的抑瘤率、外周血白细胞数、脾指数、胸腺指数、IL-2、TNF-α等指标.分析黄芪注射液对CTX的增效减毒作用及机制.[结果]单用CTX组抑瘤率为61.8%,联用黄芪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1.3%、67.5%、77.5%,其中CTX+黄芪注射液高剂量联合用药组与单用CTX组抑瘤率比较,抑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注射液各组联用CTX与单用CTX组比较,可不同程度地升高荷瘤小鼠的白细胞数和胸腺指数、脾指数,且能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IL-2和TNF-α的水平(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提高化疗后免疫缺陷小鼠的免疫功能,临床上可用于化疗后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5.
鳖甲多糖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鳖甲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制备S180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Ⅰ)、鳖甲多糖低剂量组(Ⅱ)、中剂量组(Ⅲ)和高剂量组(Ⅳ);通过测定荷瘤小鼠的瘤重、抑瘤率及瘤体比观察鳖甲多糖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通过检测半数溶血值(HC50)、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脾细胞的增殖分化、NK细胞的活性以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研究鳖甲多糖对荷瘤小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鳖甲多糖能明显减小S180荷瘤小鼠的瘤重和瘤体比(P<0.05),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P<0.05),(Ⅱ)、(Ⅲ)、(Ⅳ)组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0%、37%、45%;鳖甲多糖能明显改善S180荷瘤小鼠半数溶血值(P<0.05);鳖甲多糖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脾细胞的转化功能和NK细胞的活性(P<0.05);鳖甲多糖能明显增强S180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5)。[结论]鳖甲多糖能明显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强荷瘤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1-磷酸-神经鞘氨醇(S1P)对环磷酰胺(CTX)联合顺铂(DDP)诱导的S180荷瘤小鼠卵巢功能损害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肿瘤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2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余皮下接种S180肿瘤细胞后随机分为3组,即荷瘤对照组、单纯化疗组、S1P+化疗组,每组14只。用药期间动态观察动情周期及肿瘤体积变化,于用药前、用药第11天左右的动情间期分批处死小鼠,分别称取体质量、卵巢质量及肿瘤质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动态检测用药前后各组小鼠血清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卵巢组织连续病理切片,计算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数量的变化。每组剩余小鼠与成年雄性小鼠合笼,观察生育情况。结果(1)血清基础性激素水平:给药前,各组血清FSH、LH、E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第11天左右,单纯化疗组血清FSH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E2水平明显低于其余3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血清LH水平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1P+化疗组血清FSH、LH、E2水平与两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卵泡数量及卵巢质量:用药第11天左右,单纯化疗组原始卵泡数和卵巢质量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1),其生长卵泡数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P<0.01),但与S1P+化疗组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S1P+化疗组原始卵泡数、生长卵泡数及卵巢质量与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肿瘤质量和抑瘤率:给药第11天左右,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单纯化疗组、S1P+化疗组的皮下肿瘤体积增长速度均受到明显抑制,两组的肿瘤质量与荷瘤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组的抑瘤率均高于60%。结论 S1P可以在不影响肿瘤化疗效果的同时,预防化疗对小鼠卵巢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参杞合剂对抗肿瘤治疗后期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动态调节.[方法]取小鼠荷瘤,分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环磷酰胺(CY)组,参杞合剂(SQ)组.分别予NS组及SQ组小鼠口服灌胃NS及SQ,CY组则腹腔注射CY.测NK/ MΦ细胞杀伤活性;IL-12/TNF-α含量.[结果]①参杞合剂能够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达65.68%,CY组抑瘤率为45.76%,与NS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SQ组抑瘤效果强于CY组(P<0.05),而且抑瘤持久,停药5 d和停药9 d,其抑瘤率仍可达49.43%和41.39%.②能增强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增强荷瘤小鼠的NK/MΦ细胞杀伤活性.停药第1天SQ治疗组体内的NK/MΦ细胞的含量可达(55.78±2.23)%/(57.23 ±1.37)%,较NS组(36.51±1.94)%/(38.57±1.15)%明显增强,停药5 d,9 d仍可维持于正常水平范围之内(47.43±1.06/47.67±1.01);而CY组却逐渐下降低于正常水平(29.66±1.99)%/(27.28±1.42)% (P>0.05).③能增强荷瘤小鼠细胞因子活性.SQ组的TNF-α含量较NS组有明显增加(P<0.05);CY组的IL-12、TNF-α含量较NS组有明显降低(P<0.05).停药5 d,9 d SQ组IL-12,TNF-α含量维持刚停药时的较高水平,逐渐下降仍维持于正常范围内(P>0.05).相应的NS组IL-12为35.15±2.62,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1),而TNF-α却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0.01),CY组则维持刚停药时的状态. [结论]参杞合剂有较好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单一剂量美法仑治愈荷瘤C57BL/6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单一剂量化疗药物治愈荷瘤小鼠的动物模型,为研究在体内化疗药物治愈肿瘤与机体免疫力和肿瘤细胞耐药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用MTT法在体外检测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对化疗药物美法仑的敏感性.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不同剂量的美法仑单次腹腔内注射,观察不同剂量的美法仑体内治疗的效果及其毒、副作用,找出美法仑可发挥最大抑瘤作用、并能使荷瘤小鼠的肿瘤消退、不再复发的最小治疗剂量.[结果]体外美法仑对EL4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与所用美法仑的剂量呈正相关.接种1×105EL4细胞可使C57BL/6小鼠肿瘤进行性生长,接种后12 d平均肿瘤直径为6 mm,动物致死时间平均为(17.7±1.0)d.接种后12 d的荷瘤小鼠腹腔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美法仑,观察发现:应用0.75 mg/kg~30 mg/kg的美法仑,肿瘤结节缩小的速率与所用美法仑的治疗剂量呈正相关;在肿瘤结节完全消退后,肿瘤的复发率与所用美法仑的治疗剂量呈负相关.7.5 mg/kg美法仑单次腹腔内注射后不但使野生型C57BL/6荷瘤小鼠的肿瘤完全消退,治疗后2个月内无肿瘤复发,并且再次接种等量肿瘤细胞无肿瘤生长.[结论]单一剂量(7.5 mg/kg)的美法仑腹腔内注射是可以治愈野生型C57BL/6荷瘤小鼠的最低有效剂量.该动物模型的建立为研究化疗药物治愈恶性肿瘤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1-磷酸-神经鞘氨醇(S1P)对环磷酰胺(CTX)联合顺铂(DDP)诱导的S180荷瘤小鼠卵巢功能损
害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肿瘤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2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余皮下接种S180
肿瘤细胞后随机分为3组,即荷瘤对照组、单纯化疗组、S1P+化疗组,每组14只。用药期间动态观察动情周期及肿瘤体积变化,
于用药前、用药第11天左右的动情间期分批处死小鼠,分别称取体质量、卵巢质量及肿瘤质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动
态检测用药前后各组小鼠血清的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 及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卵巢组织连续病理切片,计算
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数量的变化。每组剩余小鼠与成年雄性小鼠合笼,观察生育情况。结果(1)血清基础性激素水平:给药前,
各组血清FSH、LH 、E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第11天左右,单纯化疗组血清FSH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E2水平明显
低于其余3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血清LH水平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1P+化疗组血清FSH、LH 、E2
水平与两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卵泡数量及卵巢质量:用药第11天左右,单纯化疗组原始卵泡数和卵巢质量明显
低于其余3组(P<0.01),其生长卵泡数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P<0.01),但与S1P+化疗组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
0.05)。S1P+化疗组原始卵泡数、生长卵泡数及卵巢质量与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肿瘤
质量和抑瘤率:给药第11天左右,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单纯化疗组、S1P+化疗组的皮下肿瘤体积增长速度均受到明显抑制,两组
的肿瘤质量与荷瘤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组的抑瘤率均高于60%。结论S1P可以在不影响肿瘤化疗效果
的同时,预防化疗对小鼠卵巢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寒凝血瘀状态及温阳活血法对肿瘤转移靶组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建立寒凝血瘀证荷瘤小鼠复合动物模型。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荷瘤组、寒凝血瘀荷瘤组、温阳活血治疗组,每组12只,分别造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MMPs及ERK的表达。结果与单纯荷瘤组比较,寒凝血瘀荷瘤组小鼠ERK1/2、MMP-2表达均升高[ERK1/2 RI值:(1.40±0.01)比(0.98±0.03),P0.05];[MMP-2 RI值:(1.26±0.05)比(1.00±0.04),P0.05];与寒凝血瘀荷瘤组比较,温阳活血治疗组小鼠ERK1/2、MMP-2表达均降低[ERK1/2 RI值:(1.18±0.01)比(1.40±0.01),P0.05];[MMP-2 RI值:(1.01±0.05)比(1.26±0.05),P0.01]。与寒凝血瘀荷瘤组比较,温阳活血治疗组小鼠MMP-12表达升高[MMP-12 RI值:(1.23±0.03)比(1.08±0.06)(P0.05)]。结论温阳活血法通过下调荷瘤小鼠肿瘤转移靶器官肺组织ERK1/2、MMP-2表达及上调MMP-12从而影响肿瘤基质及肿瘤血管生成,进而减少转移灶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维拉帕米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点予维拉帕米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寻找维拉帕米最佳预处理时间点.方法 沙土鼠3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n=6)、缺血损伤B组(n=6)、维拉帕米预处理C~E组(n=7),即脑缺血前48、24、12 h分别予2.5%维拉帕米(2 mg/kg·b.w.)腹腔注射.观察指标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每组随机取一大小约1 mm×1 mm左颞前叶脑组织,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维拉帕米预处理各组的GSH活性显著高于缺血损伤组(P<0.01),ET的含量显著低于缺血损伤组(P<0.05).C、D组SOD活性显著高于B组(P<0.05),E组SOD活性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C、D组MDA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E组MDA含量低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C、D、E各组CGRP的含量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维拉帕米预处理各组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改变不大或仅有轻微的改变,而缺血组脑组织超微结构表现出严重的损伤.结论 缺血前48~12 h予维拉帕米预处理对沙土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以预先给药48 h组的效果较为显著,这种作用与其增加体内抗氧化物质SOD、GSH的活性及拮抗ET的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免疫活性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是否与肿瘤的耐药性相关。方法采用连续形态学观察及MTT比色法,研究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对人口腔癌耐药细胞株KBV200耐药性逆转前后及亲本敏感株KB的杀伤活性。(1)在肿瘤细胞与LAK细胞共育后3 h内连续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LAK细胞对上述3者的杀瘤效应;(2)采用MTT比色法检测NK及LAK对3株细胞的杀伤率。结果与KB细胞组相比,在KBV200和KBV200 维拉帕米组,LAK细胞出现在靶细胞周围的时间早、数量多,伸出伪足的LAK细胞比率高,出现集落样细胞团块时间亦早。NK、LAK细胞对KBV200细胞株耐药性逆转前后的杀伤率均明显高于敏感株KB(P<0.05),而对耐药株耐药性逆转前后的杀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LAK对各株的杀伤活力均明显强于NK细胞(P<0.05)。结论免疫活性细胞对KBV200细胞株有较强的杀伤作用,逆转耐药性不降低免疫活性细胞杀伤活力,提示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可能成为控制化疗耐药病人病情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 (CTX)对早期小鼠S180 最佳治疗方案 ,为“治愈性”化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六组S180 荷瘤小鼠中 ,五组用CTX腹腔内注射治疗 ,一组用生理盐水对照。治疗后 80天处死全部小鼠并经病理证明无瘤 ,评价为治愈。结果 :在每天CTX 2 0mg/kg和 10 0mg/kg 1次组中 ,治愈率分别为 90 %和 5 0 % (P >0 .0 5 ) ;肿瘤生长死亡率分别为 10 %和 2 0 % (P>0 .0 5 ) ;毒性死亡率分别为 0 %和 30 % (P >0 .0 5 )。在每天 1次CTX 40mg/kg腹腔内注射 ,连续 5次、2 0 0mg/kg 1次和 10 0mg/kg2次组中 ,治愈率分别为 5 0 %、45 %和 30 % ;三组全部无瘤生长 ,毒性死亡率分别为 5 0 %、5 5 %和 70 %。结论 :CTX对早期小鼠S180 有治愈作用 ,CTX每天 2 0mg/kg ,连续 5次治疗是最佳治愈性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ASON)基因对裸鼠体内膀胱癌生长的抑制作用,阐明反义端粒酶基因对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膀胱癌EJ细胞株分别采用换液培养和用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PS-ASON)处理,将换液培养及PS-ASON处理的EJ细胞分别接种BALB/c裸鼠(对照组24只和PS-ASON处理组12只),观察致瘤率;肿瘤形成至20 mm后将对照组裸鼠随机分为3组(n=8),隔日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PS-ASON(PS-ASON注射组)及化疗药物表阿霉素(表阿霉素组)。观察各组裸鼠致瘤时间、裸鼠体质量及肿瘤体积的变化,计算各组裸鼠生存率;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PS-ASON处理组裸鼠致瘤率低于对照组(P<0.01),致瘤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裸鼠平均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按照不同分组,裸鼠注射不同药物治疗12 d后,PS-ASON注射组和表阿霉素组裸鼠肿瘤体积均小于空白对照组(P<0.01);PS-ASON注射组与表阿霉素组裸鼠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裸鼠体质量持续下降;接种16 d后,PS-ASON注射组裸鼠体质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接种肿瘤8 d后,表阿霉素组裸鼠体质量低于PS-ASON注射组(P<0.01);空白对照组裸鼠体质量与表阿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PS-ASON注射组和表阿霉素组肿瘤细胞出现大量凋亡和坏死。PS-ASON注射组裸鼠生存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和表阿霉素组(P<0.01)。结论:反义端粒酶基因对体内膀胱癌形成及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化疗药表阿霉素相当,可以用于膀胱癌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抑素联合肿瘤特异性DC-T细胞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建立Lewis肺癌C57BL/6鼠移植瘤模型, 培养小鼠来源肿瘤特异性DC-T细胞, 随机分为A组(PBS对照组)、B组(DC-T组)及C组(DC-T+血管内皮抑素组)。测量小鼠的体质量及肿瘤组织质量和体积,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细胞悬液内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 M1/M2)、成熟的树突状细胞(mDC)和CD8+T细胞的比例。结果 与A组比较,B组(P<0.05)、C组(P<0.01)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相较于A组, B组VEGF表达下降, 且HIF-1α表达增加(P<0.05), C组VEGF表达明显下降, 且HIF-1α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A组比较, B组(P<0.05)、C组(P<0.01)的MDSC和M2型TAM比例下降, M1型TAM升高, 肿瘤组织内mDC和CD8+T细胞比例增加。结论 血管内皮抑素联合肿瘤特异性DC-T细胞治疗明显减缓肿瘤生长, 有效逆转了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 从而发挥了协同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不同剂量益气养阴方对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及肿瘤组织中Notch信号表达、CD4~+CD25~+Treg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IL-10、TNF-β表达影响的观察,探讨益气养阴方干预肺癌的量效关系及机制。方法:将60只近交系C57BL/6纯系小鼠行Lewis肺癌细胞移植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化疗组、益气养阴方等效剂量组、益气养阴方大剂量组。模型组仅行造模;等效剂量组、大剂量组按小鼠体质量灌胃给药,每天3次;化疗组以CTX腹腔注射化疗,每周一次。记录各组小鼠瘤体大小,观察期满后留取标本行HE染色及Notch信号表达检测。结果:(1)肿瘤相对体积(RTV)及肿瘤相对抑制率:药物干预组RTV值均较模型组缩小(P0.01),组间比较大剂量组RTV均低于其他三组(P0.01),而化疗组RTV低于等效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肿瘤抑制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2)肿瘤组织中Notch信号通路表达及CD4~+CD25~+Treg细胞:等效剂量组、高剂量组、化疗组Notch1mRNA表达、CD4~+CD25~+Treg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等效剂量组Notch1mRNA表达高于化疗组(P0.05);高剂量组较等效剂量组及化疗组Notch1mRNA表达量低(P0.05);等效剂量组、益气养阴高剂量组、化疗组Notch3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但等效剂量组Notch3mRNA表达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较等效剂量组及化疗组Notch3mRNA表达量降低(P0.05);等效剂量组、高剂量组、化疗组Jagged1mRNA及Hesl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等效剂量组与化疗组Jagged1mRNA及HeslmRNA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较等效剂量组及化疗组Jagged1mRNA及HeslmRNA表达量降低(P0.05);(3)肿瘤组织中IL-10、TNF-β表达:药物干预各组肿瘤组织中IL-10、TNF-β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药物干预组间比较:化疗组IL-10、TNF-β表达降低最明显,其次为高剂量组。结论:益气养阴方有抑制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且作用存在量效关系,提示较大剂量的益气养阴方可能更有利于抑制Lewis肺癌细胞生长,而这种抑制作用与调控肿瘤组织中Notch1信号通路及CD4~+CD25~+Treg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金消方对小鼠Lewis肺癌增殖及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消方对小鼠Lewis肺癌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复制Lewis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单纯化疗组、金消方高剂量组、金消方低剂量组和金消方化疗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单纯化疗组给予顺铂1mg/kg腹腔注射;金消方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金消方25g/kg和12.5g/kg灌胃;金消方化疗组给予金消方25g/kg灌胃+顺铂1mg/kg隔日腹腔注射。15天后采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检测方法,对抑瘤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及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金消方化疗组抑瘤率及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和金消方高、低剂量组,PCNA明显降低(P<0.05)。金消方高、低剂量组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抑瘤率、凋亡率及PCNA均较低(P<0.05)。结论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能是金消方治疗肺癌的分子机制之一,与化疗药合用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Li CG  Li ML  Shu XH  Jia YJ  Liu YJ  Li M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2):1576-157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恶性肿瘤体内化疗的疗效与肿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预测的关系。方法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制备小鼠淋巴瘤EIA耐药细胞系EIA/美法仑,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在体外对美法仑的耐药指数。利用单一剂量化疗药物治愈荷瘤小鼠的动物模型,将等量EIA/美法仑和EIA细胞分别接种在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后12d,荷EIA/美法仑肿瘤小鼠和荷EIA肿瘤小鼠分别再随机分为美法仑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只。美法仑治疗组荷瘤小鼠腹腔内单次注射7.5mg/kg的美法仑,对照组荷瘤小鼠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随后观察各组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直径的变化。结果EIA/美法仑耐药细胞和EIA细胞形态上肉眼无明显区别,EIA/美法仑细胞可在含5μg/ml美法仑的培养基中长期存活,其对美法仑的耐药指数为2.87。动物体内实验发现7.5mg/kg美法仑不仅能使荷EIA肿瘤小鼠的肿瘤结节消退,而且也能使荷EIA/美法仑肿瘤小鼠的肿瘤治愈。结论恶性肿瘤体内化疗的疗效与肿瘤细胞在体外是否对该化疗药物耐药无关,在体外对美法仑耐药的肿瘤细胞对美法仑的体内治疗仍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0(s)-原人参二醇(PPD)对前列腺癌RM-1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前列腺癌RM-1细胞动物模型,将36只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橄榄油等体积灌胃每天1次、生理盐水等体积腹腔注射每周1次),紫杉醇(Taxol)组(20 mg/kg,腹腔注射每周1次),PPD组(20 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每隔3 d测量肿瘤体积1次,给药第4周末处死动物。观察指标:动物一般状态、肿瘤体积、瘤重、抑瘤率、死亡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PD组小鼠一般状态明显好于模型组,表现为活泼好动、毛色光亮;而模型组小鼠步履蹒跚、行动迟缓、精神萎靡;肿瘤组织出现破溃、糜烂、出血。给药13 d时,PPD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21 d时PPD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Taxol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PPD组小鼠瘤质量明显降低(P<0.05),死亡率为零;与Taxol组比较,PPD组小鼠抑瘤率增高(P<0.05),死亡率降低(P<0.05)。各给药组小鼠肿瘤组织Cyclin D1基因转录、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Taxol组比较,PPD组Cyclin D1基因转录明显减弱(P<0.05),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PD有明显抑制前列腺癌RM-1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含金属硫蛋白(MT)蛋奶粉对BALB/c小鼠H-22肝癌的预防作用。方法:雌性BALB/c纯系小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荷瘤鼠对照组(20只)、含MT蛋奶粉预防肿瘤低剂量及高剂量组(各20只)。将MT低和高剂量蛋奶粉给小鼠灌胃2周后,皮下接种H-22细胞,建立小鼠移植肿瘤模型,观察MT蛋奶粉对肿瘤出现时间及肿瘤大小和生长的影响;观察1个月后处死小鼠,MTT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CD8+和CD25+ T细胞百分率以及细胞周期进程和凋亡的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CTL和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与荷瘤对照组相比,含MT蛋奶粉组小鼠其肿瘤生长速率显著降低(P<0.05),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 (P<0.01),脾脏CD4+和CD8+ 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或P<0.01), CD25+ T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 NK细胞毒性显著提高 (P<0.05或P<0.01),CTL细胞毒性亦显著增高(P<0.01)。结论:含MT蛋奶粉可明显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