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法的研究大都假设目标信号脉冲重复间隔(PRI)恒定,没有考虑到PRI变化引起的相位差变化率误差,而实际雷达信号PRI变化最为常见。研究了PRI变化信号的相位差变化率提取方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相位差变化率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法可以在各种PRI变化信号条件下达到较高的相位差变化率估计精度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赵永胜 《现代雷达》2007,29(8):124-127
在对传统的脉冲重复间隔(PRI)变换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PRI变换法来估计脉冲重复间隔,并给出了相应的门限设定方法,另外,文中还提出了一种适用的快速脉冲抽取算法。仿真表明,该方法对固定PRI、抖动PRI和参差PRI脉冲序列都有较好的估计效果。  相似文献   

3.
相参脉冲序列多普勒变化率的一种快速高精度测量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雷达信号中的多普勒变化率信息的估计可以获得运动目标的加速度信息。但由于这一信息非常微弱,且脉冲信号的持续时间很短,多普勒变化率的精确测量也十分困难。本文利用了脉冲载频之间的相参特性,等效地延拓了信号的有效观测时间,推导出一种快速而精确的算法。数值仿真证明了使用该方法可以精确快速地估计信号中的多普勒变化率。  相似文献   

4.
目前脉冲重复间隔(PRI)恒定的雷达信号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PRI变化的雷达信号。传统的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法均假设PRI恒定,没有考虑因PRI变化引起的相位差变化率测量误差和定位误差。提出了一种利用插值法重新构造相位差数据的方法,提取了相位差变化率并进行了定位解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相位差数据重构方法能够实现快速高精度的无源定位。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PRI抖动信号的分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累积方正弦波插值的信号分选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脉冲的到达时间差进行累积方正弦波插值,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从频域完成对抖动信号PRI中心值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分选PRI抖动信号。  相似文献   

6.
一种PCM相参脉冲序列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位编码调制信号是一种典型的脉冲压缩信号,广泛应用于脉冲压缩体制的低截获概率雷达中。来波信号中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高精度估计是基于质点运动学原理的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的一个关键技术。该文针对信号脉内相位调制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信息非常微弱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快速高精度估计算法,通过相邻脉冲间的时域相关消除了相位调制对参数估计的影响,频域积累增强了信噪比,利用脉冲间的相参特性进行频谱相关消除了相位模糊,并放大了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信息。算法计算量小,为实际应用提供了良好条件。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脉冲重复间隔(PRI)分选算法在估计PRI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对PRI周期信号的周期进行准确估计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待分选脉冲序列中提取出属于一部雷达的脉冲样本,然后基于这些样本对该雷达脉冲序列的周期进行精确估计,并用估计到的周期值进行脉冲序列抽取从而实现准确分选。相对于传统PRI分选算法,该算法能够在保证周期估计精度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分选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信号分选的需求。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于单站无源定位而言,增加相位差变化率这一观测量,可以有效地提高定位速度和精度。给出了一种雷达脉冲信号相位差变化率估计的改进算法,选择准最佳频率估计算法,减小频率估计误差,使脉内积累后信号的信噪比提高N(脉内采样点数)倍;采用解相对无模糊相位差算法,避免了由于差分运算造成的信噪比下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信噪比下该算法比现有算法估计精度提高了将近一倍,逼近Cramer-Rao下限,且在较低的信噪比下仍然有很高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9.
一种脉冲群间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脉冲群间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进行脉冲间相参积累,获得脉冲群的相对模糊频率,通过脉冲群间相对模糊频率差分获得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算法具有计算量小、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精度高的优点。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雷达信号分选是雷达对抗研究的重点问题,其性能直接影响雷达对抗系统的效能.脉冲重复间隔(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 PRI)变换分选算法是一种经典的雷达信号分选算法,其对PRI抖动和脉冲缺失有良好的适应性,但存在计算量大,无法满足实时计算的需求以及无法分选PRI值相同或相近的脉冲序列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效的雷达信号综合分选算法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算法首先利用基于聚类的直方图算法估计出潜在PRI值集合,然后采用PRI识别准则筛选潜在PRI值,进一步利用PRI变换算法估计真实的PRI值,最后采用改进的序列检索算法完成脉冲序列的分离.仿真实验表明,在PRI抖动率为±10%、脉冲缺失率为10%时,算法能正确分选同时到达的四部雷达信号,验证了所提分选算法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雷达脉冲列去交错方法中应用的脉冲重复间隔估计算法是以计算接收到的脉冲串的自相关函数为基础,很容易出现信号的脉冲重复间隔及其整数倍(即子谐波)同时存在的现象,给雷达脉冲串的去交错造成了困难。为克服上述缺点,提出了PRI变换的脉冲重复间隔估计方法,几乎完全地抑制了出现在自相关函数中的子谐波。文章研究了这种算法对于稳定重频、抖动重频、参差重频、滑变重频等各种信号的适用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适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在基于脉冲制外辐射源的无源相干雷达系统中,直达波通道信号通常需要信号分选后才能与目标回波信号进行相参信号处理。为了从直达波通道互相交叠的信号中分选出特定辐射源的信号,提出了改进的动态关联信号分选算法。该算法在对实测信号特点分析后,指出利用脉冲重复频率和相邻脉冲幅度比这两个参数进行实测信号分选。信号分选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完整分选出辐射源主瓣信号,也可以保证一定的辐射源副瓣信号分选成功率;同时动态设置脉冲重复频率容限亦可以完成参差重频、抖动重频等信号的分选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刘振  魏玺章  黎湘 《雷达学报》2012,1(1):28-35
传统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存在严重的测距测速模糊和盲区效应。该文结合压缩感知理论,考虑在正常脉冲重复间隔(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 PRI)上叠加一个随机扰动,并把PRI的随机变化巧妙转化为稀疏观测矩阵的受限等距性质(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 RIP),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相参动目标检测(Moving Target Detection, MTD)技术。并重点研究了距离速度模糊消除技术,给出了不模糊测距测速的参数设计充分条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检测性能高、无模糊、无盲区,并且相比传统的多脉冲串参差重频方法而言,只需一个脉冲串,大大缩短了相参处理周期。   相似文献   

14.
安振  李运祯 《现代雷达》2007,29(2):35-37
传统的雷达脉冲列去交错算法很容易出现信号的脉冲重复间隔及其整数倍(即子谐波)同时存在的现象,给雷达脉冲串的去交错造成了困难。介绍了PR I变换的脉冲重复间隔估计算法,该算法几乎完全抑制了出现在自相关函数中的子谐波,同时研究了该算法对稳定重频、抖动重频、参差重频、滑变重频等各类信号的PR I检测性能。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适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变换谱相干积累的片段信号PRI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自身搜索方式和目标辐射源波束调度的影响,侦察系统往往只能截获辐射源的部分信号,这为后续分选处理带来了很大挑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通过时PRI变换谱进行相干积累以提高真实PRI检测概率的方法.首先介绍了PRI变换法,对算法原理进行了说明;接着从理论上推导了PRI变换谱峰值与脉冲个数的关系,指出了PRI变换谱的相干积累特性,并分析了其对虚假脉冲的适应能力;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片段信号的PRI 谱峰,从而有利于提高检测概率.  相似文献   

16.
杨翔  顾洪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37(11):2762-2768
到达时间差(TDOA)直方图分析是电子支援侦察雷达信号主分选的基础;相关信号分选算法的性能与TDOA直方图脉冲重复间隔(PRI)检测门限的设定密切相关。为揭示PRI检测门限与TDOA直方图参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传统PRI检测门限依靠经验设定、无法灵活调整的问题,该文从分析TDOA直方图与脉冲序列的统计性质入手,推导了直方图稳定PRI、抖动PRI和参差PRI检测门限的解析表达式,提出了基于TDOA直方图PRI检测的信号分选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复杂环境下常规直方图信号分选算法对于参差信号分选能力不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脉冲间隔与单个脉冲关联的直方图算法。该算法根据脉冲间隔与单个脉冲的对应关系建立了脉冲间隔分布矩阵(PIDM),然后通过对PIDM行列的累加计算,得到一种新的直方图,该直方图可避免传统脉冲重复间隔(PRI)变换算法在分选参差信号时对于参差信号帧周期过多抑制的缺陷,且能够通过PIDM对辐射源脉冲串进行序列提取,进而得到参差子序列的周期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增加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该算法对存在多部参差辐射源和固定重频辐射源的混合场景仍可保持良好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斌  黄银和  吴刚  雷志勇 《电讯技术》2014,54(11):1499-1504
随机脉冲重复频率(PRI)脉冲波形能够增加电子支援措施(ESM)利用重频分选侦收雷达辐射源信号的难度,提高雷达复杂对抗环境下的抗侦收能力。利用非均匀离散傅里叶变换(NUDFT)对这种低截获概率(LPI)波形进行脉冲多普勒(PD)处理时,距离模糊引起目标所处距离门走动,导致目标能量分散至多个模糊距离单元。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时间窗口的离散傅里叶变换(TWDFT)算法,实现了距离模糊条件下目标能量的相参积累。对TWDFT算法和加权副瓣抑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TWDFT的PD处理在距离模糊时不存在目标能量分散问题,通过优化波形设计能够改善加权后目标主副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