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酮类除草剂磺草酮与硝磺酮的作物特性及使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少泉 《现代农药》2002,1(3):1-3,8
简要阐述了三酮类除草剂磺草酮与硝磺酮的开发、结构与活性、作用特性、剂型与使用。  相似文献   

2.
张敏恒  赵平  严秋旭  李新 《农药》2012,51(2):79-82,89
环己烯酮类(cyclohexanediones)除草剂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ACCase抑制剂.该类除草剂发展迅速,是开发除草剂新品种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我国农业迅速发展和对环境的日益重视,环己烯酮类除草剂是比较理想的换代产品,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左伯军  亦冰 《世界农药》2007,29(6):15-21
自1992年捷利康(Zenaca公司)将磺草酮投放市场以来,干扰HPPD(4-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的三酮型除草剂研究非常活跃,除草剂甲基磺草酮(先正达公司,2002)随之商品化,最近,termbotrione和tefuryltrione等除草剂也正在开发中。新颖的三酮类水稻田除草剂双环磺草酮(SDS Biotech,2001)——烯醇硫醚型HPPD抑制剂,已经投放市场。双环磺草酮是一种特异性除草剂,  相似文献   

4.
张恒敏 《农药》1991,30(3):36-39,27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是七十年代中期由美国氰胺公司研究开发,八十年代初投放市场的一类新型高效除草剂。其除草活性与磺酰脲类接近,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相似。目前有四个品种已经商品化(图1),还有一些品种正在开发中。大量的化合物被合成出来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内也有人作了介绍(化工部农药科技情报中心站的《国外品种手册》第四册和第五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研究开发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远雄  邹本勤  柴宝山  刘长令 《农药》2007,46(10):649-652,665
简要介绍了近九年除草剂研究开发的新进展。文中涉及十多种化学结构类型的除草剂及其生物活性,如磺酰脲类、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芳氧羧酸类、环己烯酮类、吡唑类、三唑啉酮、脲嘧啶类、酰亚胺类、三酮类和异唑类等,简要介绍了作用机理,并展望了未来除草剂研究开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双环磺草酮是由史迪士生物科学株式会社开发的三酮类对羟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除草剂.笔者以2-氯-4-甲磺酰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了双环磺草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MS确证.同时,笔者对双环磺草酮关键步骤的反应参数进行了系统优化,并对烯醇酯中间体的重排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三酮类除草剂磺草酮与硝磺酮的作用特性与使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简要阐述了三酮类除草剂磺草酮与硝磺酮的开发、结构与活性、作用特性、剂型与使用。  相似文献   

8.
杨吉春  吴峤  任兰会  刘长令 《农药》2012,51(8):547-549,572
对近期研究开发的农用除草剂作了简要介绍。涉及三酮类、三唑啉酮类、异唑啉类、磺酰脲类、磺酰胺类及其他类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应用、登记及上市情况,并对部分除草剂关键中间体的合成作了介绍,同时对除草剂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环己二酮类除草剂以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或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为靶标酶,具有作用机理独特、安全、高效、低毒等特点,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除草性化合物之一。从靶标酶划分的角度综述了近几年来1,3-环己二酮类除草剂的研究近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硝磺酮(甲基磺草酮,mesotrione)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三酮类除草剂剂.是对羟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抑制剂,能将酪氨酸转化为质体醌,吸收了硝磺酮的杂草在3—5d分生组织出现黄化症状,随之引起枯斑,两星期后遍及整株植物。作为内吸性玉米田苗前苗后广谱型除草剂。硝磺酮能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些禾本科杂草.如苘麻、苍耳、刺苋、藜属杂草、地肤、蓼属杂草、芥菜、稗草、繁缕、马唐等,不仅对玉米安全,而且对环境、后茬作物安全。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有效,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1.
Rate constants between ozone and triketone herbicides, tembotrione and sulcotrione, were determined between pH 2 and 12. Both compounds are completely transformed within seconds by ozone under real water treatment conditions. A reaction pathway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Toxicity evaluation using Vibrio fischeri test showed that a residual toxicity remained even after degradation of the major by-products, but biodegrad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50% to 70% for molar ozone to pesticide ratios from 0 to 2. Thus, ozonation coupled with biological treatment would drastically reduce the risk associated to the presence of triketone herbicides.  相似文献   

12.
生物除草剂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苏少泉 《农药》2004,43(3):97-100
论述了生物除草剂的发展,介绍了已商品化的防治作物与木本植物田特殊杂草的生物除草剂品种。生物活性化合物作为开发新除草剂的先导化合物是十分重要的,如从土壤放线菌产物双丙氨膦(bialaphos)开发出除草剂草铵膦(glufosinate),从红千层(Callistemon spp.)植株中的纤精酮(leptospermone)开发出三酮类除草剂等。此外还报导了最近已经分离出的具有除草活性的微生物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3.
The (+)‐ as well as the (−)‐enantiomer of the pyrrolizidine alkaloid xenovenine were prepared within five steps with 17 and 30% overall yields, respectively, in optically pure form, >99% ee as well as >99% de. In the asymmetric key step a transaminase performed a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monoamination of a triketone. By employing two enantiocomplementary transaminases from Arthrobacter sp. both enantiomers were accessible. The triketone was readily prepared via two steps starting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chiral 2‐(n‐heptyl)furan. In the final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step, the newly introduced chiral centre directed hydrogen addition to form preferentially the desired (5Z,8E)‐diastereomer. The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amination of a single ketone moiety out of three allow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hortest and highest yielding total synthesis of the bicyclic showcase pyrrolizidine alkaloid without the need for protect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4.
以CSSCI数据库中2003-2018年创业教育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以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为研究工具,文章对近年来我国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关键词共现和突现词探测确定了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创业教育实施机构研究及创业教育对象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热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美国教育、创业意愿等是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前沿。我国创业教育研究整体上发展较快,但仍需继续立足时代发展背景,扎根本土化研究,优化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推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深入探讨了“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发展内涵,从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人文社会与技术教育研究、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校本研究和两型社会建设专题研究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科研方向与研究主题,及其高职院校科研发展应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郑征  霍锋  王瑜 《过程工程学报》2019,19(5):890-899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及可视化工具,以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数据库(SCIE)为数据源,从发文年代分布、地理分布、国际合作、期刊及学科分布、高产机构分布、高产作者和研究主题等角度,分析离子液体领域研究的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近十年,离子液体领域一直保持较活跃的发展态势,发文量逐年增加。全球共有114个国家或地区、9000多家机构参与了离子液体领域的研究,且中国的发文量和总被引量均居世界第一,美国、中国主要发文国家在合作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近十年离子液体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高压电池、电解液、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界面研究、CO2化学、分离强化技术及催化降解等方面。从研究主题演化趋势看,离子液体在催化及CO2吸附捕获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式微,电化学储能、生物催化降解、金属有机骨架新材料将可能成为未来几年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赵博 《聚酯工业》2008,21(6):12-16
综述了纺黏非织造布气流拉伸机理研究的特点和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外的研究情况,比较了这些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同时介绍了我国在纺黏气流拉伸方面的研究情况,分析和评价了聚合物纺黏气流拉伸的数学模型。介绍了纺黏法气流拉伸完整数学模型的基本方程组:包括连续方程,动量方程,本构方程和结晶动力方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虚拟技术和化学信息等概念、内容以及两者的关系。提出了化学研究的现代模式的理念。列举两种模式的分子设计流程,显示虚拟技术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应用虚拟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化学研究效率,降低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PEXa)的交联机理。综述了国内外挤出PEXa所用原料和工艺的研究,其中包括PEXa专用料、加工助剂(过氧化物交联剂、抗氧化剂、稳定剂等)、交联温度、时间等;分析了挤出PEXa管材设备的研究现状,包括一步法挤出PEXa装备、两步法挤出PEXa装置及配套的生产线;最后展望了PEXa的未来研究方向。指出未来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螺杆挤出的专用料研究、高速度、大口径的工艺研究、二步法螺杆挤出相关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