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缪雄  王艳利 《云梦学刊》2007,28(3):85-88
人力资本正逐渐取代物质资本在现代企业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主导地位,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资本形成、价值创造及收益分配相对于物质资本更加复杂。人力资本产权在其界定中呈现出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四个层次的所有权股份制形式,且个人具有对人力资本占有权的唯一性和产权主体权能的残缺性,从而使人力资本价值和收益难以计量。四个层次的人力资本产权实现途径也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在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化的安排中要充分考虑人力资本产权特性及其实现途径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着重解决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人力资本价值核算、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计量和分配,人力资本承栽者激励等技术和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2.
鉴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充分检索,我们发现主流企业理论对企业中人力资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将人力资本与企业契约联系起来并置于企业契约本质研究之中心地位也只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因而我们选择了从人力资本的角度重新考察企业契约①性质及形成。通过对人力资本及其价值最大化的分析,得出结论为:企业契约本质上是人力资本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选择彼此共享人力资本、进行合作生产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进一步讲,这种制度安排是人力资本之间就合作生产产品产权划分的博弈结果,而在这个博弈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非人力资本也只有依托于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本最大化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其增值。②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价值实现机制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继康 《学术研究》2004,3(1):52-55
在我国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企改革深化过程中,如何实现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已经十分紧迫地摆在面前。本文通过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特性、价值实现条件以及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决定因素的分析,提出建立企业家股票期权制度是实现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有效形式,通过股票期权确认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方面的贡献,将有助于企业家和职业经理阶层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由于特殊的学术传统,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对人力资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争议.资本的内涵和特征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确立和延伸的,人力资本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学家确定的经济角色和社会阶层的匹配.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上的.从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创造作用、产权特征、实体特性和依附特征,到价值计量和收益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蕴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从劳动力到人力资本的转变,是实现马克思"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和动力。许多学者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估算,但忽视了人力资本潜在价值的估算。本文利用人力资本潜在价值和人力资本的折现率与折旧率之和呈反比例的关系,构建中国人力资本潜在价值估算模型,估算出我国1988-2010年人力资本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江朵 《理论界》2013,(12):176-178
本文研究了高校学风建设如何在问题的认识上从外在的关注转向内在的关注,即通过锁定问题的关键研究了“如何学”,怎样正当地实现对“应否学”的规定,提出以“专业随着兴趣走”的开放模式,开放性地解决学风建设问题本身,并由此在资源利用最大化,个人价值实现最大化的收效中,以“工作绕着兴趣做”水到渠成地实现学风建设的内涵规定。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价值理论的演变和衡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价值就是人力资本在市场上能实现的价值。人力资本价值理论的演变:从一般人力资本价值到核心人力资本价值;从显性人力资本到隐性人力资本价值;从短期人力资本价值到长期人力资本价值。确定性人力资本价值衡量以会计衡量人力资本的方式为主;不确定性人力资本价值衡量是为了避免人力资本使用风险的衡量方法。衡量人力资本价值的意义在于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及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分配、为异质型人力资本实施激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成为发展主流。对占人口总量约一半,承担生育后代特殊职能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是获得整体性人力资本存量,实现其价值最大增值的关键所在。充分发挥女性人力资本的效益,对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可以认为是特定的行为主体通过教育、培训、劳动力迁移等方式获得的并能够实现价值增值的,依附于个体身上的价值存量的总和.本文的主要目是对人力资本提升与劳资关系的博弈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广东省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劳资博弈建立资本指标体系,同时采用2001-2012年广东省的平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劳资关系测度的数据建立表格,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数据说明人力资本提升和收入、劳资关系的改善存在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的提升对薪酬待遇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进而得出在博弈过程中,劳资双方的关系在人力资本提升过程中向稳定的、合作式的关系在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人力资本经营是高等学校经营的核心内容,也是今后学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人力资本价值的确定,可从投入的角度,侧重人力资本价值的分析;也可从产出的角度,通过构建绩效报酬机制,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流量分析。人力资本的收益可按基本劳动、岗位价值、风险大小、贡献多少等来分配。明确了人力资本收益权的基础,可以使人力资本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实现“双赢”,从而达到学校人力资源最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1.
郭广辉 《河北学刊》2007,27(6):168-171
人力资本是一种新兴的资本形式,虽然新公司法尚未明确将其列为一种出资形式,却为其创设了制度空间。如何在准确把握人力资本内涵及特质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的人力资本出资制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现代化与合理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资本之于公司犹如血液之于人体 ,公司资本制度居于公司法之核心。我国现行的法定资本制度实则是一只“纸老虎” ,其中诸多法律漏洞不仅致使守信用吃亏 ,不守信用反而获益 ,而且严重影响资金利用效率 ,妨碍“知本”的资本化。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不平衡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增长极理论可以有效集聚人力资本。文章以西部地区为例,阐述了经济增长极对人力资本集聚的作用机制,分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集聚的现状,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确定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以带动人力资本集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总体上保持经济快速增长,那么影响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和索洛生产函数为基础,把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以及制度等有关因素纳入经济模型中做了实证分析,得出物质资本对西藏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人力资本对西藏经济增长已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仍没成为主要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有着优越条件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小;科技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结论。最后建议要继续加强对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的投入,同时要利用西藏对外贸易的先天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承担者。如果人力资本不能用于专用性的生产投入,其所有者收入会大幅下降。企业经营风险会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的“效用”损失,从而保证人力资本不会滥用和掠夺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专有的“默会知识”,这种知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的生产性资源,人力资本凭借专有的“默会知识”在企业剩余分配的谈判中居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资本的性质与类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资本虽然区别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但同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一样,也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资源。认知型社会资本与结构型社会资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资本可分别从个人社会资本、组织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和国家社会资本等不同层面进行考察。由于社会资本是一个基本概念,涵盖了诸多人际合作性互动中产生的认知类和结构类产物,是各种社会资本形式的集合,如果不进行类别分析,就断言所有的社会资本形式都是公共物品抑或私人物品,那就难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对于社会资本的正、负外部性给出一个既能够自洽又具有科学性的解释,必须从社会资本是人际合作性互动的产物去探究:基于善的愿望和动机进行人际合作性互动,产生正的外部性;而出于恶的动机进行人际合作性互动,则产生负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17.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而这一战略的实施关键还是要依赖人力资本的效率,因此,本文从人力资本的内生性等四个方面出发,讨论了国际旅游岛建设对人力资本增值的要求,并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人力资本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人力资本增值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化进程中权力、资本和劳动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国际的、历史的视角探讨权力、资本和劳动的相互关系,一个合理的社会、经济结构应该是政府、资本和劳动三者之间互相平衡和制约,恰当处理三者关系,是一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借助全球(新)殖民体系和本国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使得全球资源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而实现政府、资本和劳动的平衡和制约.在我国,由这三者关系所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协调好此三者关系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