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及卡维地洛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9例老年心衰患者分为A组(卡维地洛治疗组,n=38)和B组(常规治疗组,n=41),另设正常人为对照组(C组,n=30).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对象的血清TNF-α、IL-6、STNFRI、IL-10和TGF-β1水平.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治疗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血清TNF-α、IL-6、STNFRI、IL-10和TGF-β1水平与原发病无关,而与心功能状态有关,且这些细胞因子水平随心功能分级增高而升高;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治疗后血清TNF-α、STNFRI、IL-6、IL-10和TGF-β1水平均下降,A组(P<0.01)比B组(P<0.05)下降更为明显.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与心功能密切相关,血清细胞因子反映了心力衰竭的程度;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细胞因子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I)、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TNF-α、STNFRI、IL-10、TGF-β1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STNFRI、IL-10、TGF-β1水平明显增高(P<0.01),TNF-α/STNFRI与TNF-α/IL-10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性细胞因子过度激活,其水平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白淑荣  王艳  杨静  杨朝  李萍  段学波 《重庆医学》2016,(29):4056-405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间质性肺病(ILD)患者血清中核因子-κB (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涎腺和(或)泪腺受累PSS患者39例(单纯PSS组),仅伴肺间质损害PSS患者43例(PSS+ ILD组),以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1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外周血标本检测分析NF-κB和TGF-β1水平和PSS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各组血清NF-κ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SS+ ILD组(70.49±25.64)ng/mL高于单纯PSS组(43.71±18.62)ng/mL和对照组(20.35±9.69) ng/mL(P<0.05),单纯PSS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清TGF-β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SS+ ILD组(37.43±10.68)μg/L高于单纯PSS组(18.52±6.32)μg/L(P<0.05),而PSS+ ILD组和单纯PSS组均低于对照组(49.61±15.19)μg/L(P<0.05).结论 NF-κB和TGF-β1水平变化在PSS伴间质性肺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 TGP)治疗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SS)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pDC)的影响. 方法 收集新发pSS患者17例作为疾病组,每日予以TGP 1. 8 g治疗3个月,对照组17例.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疾病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pDC及其表面CD32、CD86、CXCR4和Blys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α( IFN-α)、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25例pSS患者唇腺pDC浸润. 结果 ① pSS患者外周血pDC比例较对照组下降,pDC表达CXCR4比例较对照组增加,血浆IL-6、TNF-α、IFN-α水平较对照组上升,25 例pSS患者唇腺中19例有pDC浸润;②TGP治疗后,pSS患者外周血pDC比例较治疗前上升;pDC表达CXCR4、Blys比例较治疗前下降;TGP治疗后血沉下降;血浆 IL-6、TNF-α 水平治疗后下降. 结论 新发pSS患者较正常者外周血pDC比例降低,表达CXCR4增加,唇腺组织中有pDC浸润;TGP可能抑制pSS患者pDC活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4例pSS患者和14例对照者的唇腺标本,提取唇腺中总RNA,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OPN、β-肌动蛋白(β-actin)的片段,计算OPN/β-actin光密度比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OPN蛋白在唇腺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SS组唇腺中OPN的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OPN表达水平与淋巴细胞灶性评分(lymphocyte foci-score,LFS)呈正相关,mRNA转录水平与LFS相关系数为0.407(Pearson相关系数),P=0.049;蛋白表达程度与唇腺LFS相关系数为0.476(Spearman相关系数),P=0.03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OPN蛋白主要分布在腺上皮细胞胞浆内,但在浸润的淋巴细胞胞浆中也有阳性表达。结论:pSS患者唇腺中OPN表达增加,可能是唇腺结构破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来探讨其在肺间质病变(I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100例患者(其中单纯RA患者55例,RA-ILD患者45例)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TGF-β1和CTGF的表达水平。结果 RA-ILD组患者血清中TGF-β1和CTGF的含量均高于单纯RA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ILD组中TGF-β1(r=0.410,P=0.005)和CTGF(r=0.330,P=0.029)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TGF-β1、CTGF的表达水平与RA-ILD发生相关,并且可能是通过介导CRP的水平升高来参与RA-ILD的发生。TGF-β1、CTGF可作为筛查RA-ILD的早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情发展中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CHB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0例,用氧化苦参碱注射液150mg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以古拉定1.2g静脉滴注,疗程8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淋巴细胞因子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0(IL-10).结果 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C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GF-β1、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GF-β1、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相对于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RHD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Treg细胞(CD4+ CD25+T、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以及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7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38例,正常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的CD4+ CD25+T占淋巴细胞比例(£=18.87,P<0.01)、CD4+ CD25+ Foxp3+ Treg占CD4+T比例(t=9.182,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TGF-β1(t=9.716,P<0.01)、IL-10(t=13.18,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TNF-α(t=2.416,P=0.018)、IL-6(t=3.049,P<0.01)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D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GF-β1和IL-10浓度能作为体现RHD患者中调节性T细胞改变的两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糖尿病易感患者酗酒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一组(n=62)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酗酒者体重指数和血脂正常为A组(n=28)、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酗酒者体重指数和血脂升高为B组(n=34)、2型糖尿病患者为C组(n=23)、正常对照组为D组(n=21),分别测定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的变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酗酒者停酒3个月后再次检测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的变化.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A组患者酗酒时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高于D组(P<0.05),B组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高于D组(P<0.05),C组患者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明显高于D组(P<0.01);糖尿病易感患者酗酒者在停酒3月后再次检测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下降(P<0.05).结论 糖尿病易感患者酗酒时乙醇诱发和/或加重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的损伤,由此导致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内皮素-1(ET-1)、醛固酮(Ald)水平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力衰竭患者(n=57)及健康志愿者(n=28)血清TNF-α、Ald、ET-1、血清睾酮(T)及雌二醇(E2)水平.57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非厄贝沙坦组(n=27)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厄贝沙坦组(n=30)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75~150 mg/d),共1个月,1个月后采血测TNF-α、Ald、ET-1及性激素.结果:心力衰竭患者TNF-α、Ald、ET-1水平及E2/T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TNF-α、Ald及ET-1水平降低,非厄贝沙坦组治疗后血Ald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TNF-α水平较非厄贝沙坦组治疗后低(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Ald及ET-1水平升高,厄贝沙坦可使之降低.  相似文献   

11.
安燕芳  张魁  徐云  孟勇  高春  范友谊 《西部医学》2007,19(6):1019-1020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与胃癌浸润、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8例胃癌手术前后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浓度.结果 胃癌组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化较差组、浆膜浸润组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分别明显高于分化较好组及无浆膜浸润组、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术前明显高于术后.结论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存在相关性,根治性手术可使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汤药联合西药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和耳积液多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前瞻性选取医院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地塞米松静滴,配合微波局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和耳积液多项细胞因子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和耳积液多项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2组治疗2周后不同频率下气导听力出现下降趋势,观察组治疗后0.5 k Hz、1 k Hz及2 k Hz下气导听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血清IL-8、PCT、TGF-β1、TGF-β2、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8、PCT、TGF-β1、TGF-β2、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耳积液IL-8、PCT、TGF-β1、TGF-β2、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耳积液IL-8、PCT、TGF-β1、TGF-β2、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效果理想,能降低血清和耳积液多项细胞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戴军  陈兴年  刘杰 《中外医疗》2010,29(5):69-70
目的探讨TNF-α和TGF-β1在石棉肺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21例石棉肺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TNF-α和TGF-β1水平。结果石棉肺患者血清中TNF-α和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变量相关分析显示TNF-α和TGF-β1正相关(P〈0.01)。结论石棉肺的发生、发展与TNF-α和TGF-β1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失代偿性肝硬化(D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血清VEGF、TGF-β1、TNF-α对DLC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DLC患者86例,同步测定血清VEGF、TGF-β1、TNF-α,分析三者水平变化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DLC患者血清VEGF、TGF-β1、TNF-α均明显高于健康组,随着肝硬化、肝癌发展,TGF-β1、TNF-α水平逐渐下降(P<0.05,P<0.01);发生慢加亚急性肝衰竭(SACLF)患者VEGF、TNF-α水平高于慢性肝衰竭(CLF)患者(P<0.05);中晚期SACLF患者VEGF、TNF-α高于早期,早中期患者TGF-β1水平低于晚期(P<0.05);死亡患者血清VEGF、TGF-β1水平明显高于病情好转者(P<0.01),TNF-α低于病情好转者(P<0.05)。结论:DLC患者血清VEGF、TGF-β1、TNF-α的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它们在DLC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以及抗心力衰竭治疗前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56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56例CHF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治疗.TNF-α、IL-6、TGF-β1采用ELISA方法检测,CHF患者于入院第2天和抗心力衰竭治疗15 d后空腹采血,健康体检者清晨空腹采血.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CHF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心功能改变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水平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尤其在心功能Ⅳ级组升高最明显.CHF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1=-0.58,r2=-0.61,r3=-0.59,P均<0.01).不同病因CHF患者TNF-α、IL-6、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与CHF病因无关.TNF-α、IL-6及TGFβ1可以作为判断CHF患者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涎腺超声联合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检测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pSS患者80例(pSS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60例(RA组),健康体检者2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IL)、TNF-ɑ、IL-1β及IL-6水平;通过二维超声评估pSS患者涎腺受累情况。分析比较各组血清BAFF、APRIL、TNF-ɑ、IL-1β、IL-6水平,并分析pSS患者血清BAFF、APRIL、TNF-ɑ、IL-1β、IL-6与涎腺超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组血清BAFF、IL-1β、TNF-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pSS组患者血清BAFF、IL-1β、TNF-ɑ水平明显高于RA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SS患者血清BAFF与涎腺评分呈负相关(r=-0.462,P<0.05),血清IL-1β与涎腺评分呈正相关(r=0.403,P<0.05)。涎腺超声、血清BAFF对pSS诊断的灵敏度高于抗干燥综合征A抗原(SSA)/干燥综合征B抗原(SSB)、类风湿因子(R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涎腺超声评分≤2分的早期pSS患者,涎腺超声联合BAFF检测诊断特异度达到96.77%。结论pSS患者血清BAFF在疾病的早期即有明显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涎腺超声对pSS的诊断比抗SSA/SSB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相当;BAFF对pSS的诊断比抗SSA/SSB灵敏度高,但特异度较低。对于涎腺超声评分≤2分的pSS患者,涎腺超声联合血清BAFF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可作为早期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肾功能衰竭急性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水平,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0例ARF病例为研究对象,2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测定法检测TNF-α和TGF-β1血清水平变化。结果 ARF患者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透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与血BUN、Scr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血清TGF-β1、TNF-α有防治肾脏组织损伤的作用,为ARF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临床可通过TGF-β1、TNF-α的干预作用来防治ARF,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脂康短期治疗对胆固醇水平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Ⅱ~Ⅳ级)随机分成血脂康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4).两组均遵循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脂康0.6g 2次/日,共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和肱动脉内皮功能.结果 血脂康治疗组的血清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在血脂康治疗组明显提高(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脂康治疗有助于降低TNF-α水平,并且能够改善正常胆固醇水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9.
谷氨酰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ln-Gln)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GLN组(n=25)和对照组(n=25),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给予等氮等热量的全肠外营养,GLN组静脉滴注Aln-Gln 1周,对照组静脉滴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补充Gln前1 d和补充后第7天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Gln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8和TNF-α水平.结果 GLN组补充Gln后第7天血清Gln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7 d后GLN组血清IL-8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7d后GLN组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体脂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留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 重症胰腺炎患者补充Gln可明显改善临床恢复结果,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8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血清KL-6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肺间质病变(ILD)与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16例pSS患者中,pSS并ILD组35例、pSS并肺部感染组28例、pSS无肺部病变组53例。采用ELISA法测定3组血清KL-6浓度,分析其在pSS患者合并肺间质病变与肺部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pSS合并ILD组患者KL-6水平高于pSS合并肺部感染组、pSS无肺部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S合并肺部感染组、pSS无肺部病变组之间血清K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500 U/ml为阳性标准,KL-6对pSS并ILD诊断的敏感性为91.4%,特异性为89.3%。结论血清KL-6水平是pSS合并ILD特异性和敏感性的血清学指标,可用来在pSS患者中鉴别ILD和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