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计量》2012,(5):43-44
目前世界最精确原子钟的误差约为数亿年1秒,如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NPL-CsF2铯原子钟,其1.38亿年的误差为正负1秒。但原子钟与研究人员正在研发的原子核钟的精确度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美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表示,在他们制定的蓝图中,原子核时钟的精确度确定为140亿年(宇宙寿命)  相似文献   

2.
《中国计量》2012,(5):41-42
时钟嘀嗒作响,时间流转变化。可是,你真的了解时间是怎么来的吗?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这是小时候学到的常识。可实际情况是,地球自转的速度并不精确,它时快时慢。为了弥补这种不精确,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正>俄科学家利用3D技术打印涡轮机和燃烧室增材制造技术(即3D打印技术)是目前全球增长最快的创新制造行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独特的现实指标。在俄罗斯实施高技术产业进口替代和进口赶超的国家战略的时间节点上,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萨航大")的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发出一项航空工业零  相似文献   

4.
《硅谷》2011,(16):112
<正>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将纳米传感器"贴"在细胞膜表面,可实时监测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清晰度远超以往。这项创新技术能让科学家进一步理解复杂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们已经在锶光学原子钟的开发上取得了突破,它依靠对时钟信号进行超高质量的光传输,可以提供相当于铯基计时器更为精密和准确的时间。锶原子钟同时使用数千个原子,从而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此技术可以在工业,航海和通讯方面使用。  相似文献   

6.
《硅谷》2011,(16):112-112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将纳米传感器“贴”在细胞膜表面,可实时监测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清晰度远超以往。这项创新技术能让科学家进一步理解复杂的细胞生物学、监测移植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为疾病研发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最新研究发表在7月17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相似文献   

7.
瞬态单一声空化气泡的动力学过程及空化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先梅  应崇福 《声学技术》2003,22(Z2):288-290
1.引言 在1990年,Gaitan[1]发现悬浮在驻波声场中的单一空化气泡能象时钟一样精确地在每个崩溃时刻发出裸眼能看见的光--称之为声致发光.单泡声致发光现象从此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很多科学家对其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得到了比较定量的数据,相关的理 论分析也得到快速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材料动态》2006,(2):21-22
己过去的2005年比平常年份多出1s。这是因为地球自转受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潮汐和大气的干扰等因素影响会减速。察觉到这一现象的是每天误差只有千万亿分之一秒的原子钟。而日本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一种比原子钟还精确的时钟。  相似文献   

9.
新能源材料     
正韩国科学家研发超薄太阳能电池板比头发细100倍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超薄、超有弹性的太阳能电池板,它比头发细100倍。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太阳能电池板可被用于为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这种太阳能电池板直径约为1.4μm,比人类头发或油漆涂层薄得多,头发直径通常为100μm。这意味着,新式太阳能电池板比标准太阳能电池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的原理及其特性,以及在卫星定时基准源中的应用。实例表明利用DDS技术使卫星定时基准源满足通讯基准站时钟频率精确要求。DDS技术在时钟频率供给和卫星定位方面取得了高效和不错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雷雯 《真空与低温》1994,13(2):122-124,112
俄歇电子能谱学的历史、现状与展望雷雯编译(兰州物理研究所)1.引言俄歇电子能谱学是科学、物理、化学、技术和许多其它领域进行表面分析的最有效、最实用的技术。该技术为表面物理和化学定量化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介绍了俄歇电子能谱学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劳伦斯·...  相似文献   

12.
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从生物的循环系统获取灵感,研发出了类似于血管结构的复合材料,其可用于制造能自我愈合、自我冷却的轻质而坚硬的材料、像树一样运送物质和能量的动力材料以及超材料等。伊利诺斯大学的科学家利用新方法制造出的这种复合材料,其内部含有便于液体或气体流动的细小管道,这些细小管道能在这种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材料     
正废弃汽水罐可变身汽车燃料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莫斯科国立钢铁合金学院有色金属和黄金教研室科研小组,在德国科学家亚历山大·格罗莫夫教授的指导下,研发出从铝和有色金属废料中获取可替代的环保燃料(氢)的方法。处理一个装过汽水的小饮料罐(0.33L),将能为汽车提供行驶20m的燃料。俄团队提议,使用废铝作为氢生成系统的试剂可以采用金属铝—水。在铝与水的反应中,释放出游离氢,然后将其燃烧或  相似文献   

14.
闫罡 《中国计量》2014,(4):55-56
正拥有中性锶原子的光学时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为"秒"作出重新定义的装置之一。鉴于它的频率将能更精确地确定(按照数量级),这种可能性大大增加。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的科学家们已为此奠定基础,他们首次测量了一个最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即环境温度的影响。在此之前,环境温度的影响还只能从理论上推导。他们的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很可能也会  相似文献   

15.
正科技日报北京电(记者常丽君)据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官网报道,近日该校科学家演示了一种空间分辨率达2η(η是非线性光强反应单位最高级)的多光子—空间频率调制成像(MP-SPIFI)技术,突破了光学显微成像分辨率极限。超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因克服衍射极限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但需要将单个荧光分子的衍射精确控制在极限范围内。研究人员考虑了另一种现已成熟的深组织成像技术——多光子显微成像,这种方法能获得标准超分辨率技术无法提供的样本信息。  相似文献   

16.
《纳米科技》2011,(4):39-39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科学家从生物的循环系统获取灵感,研发出了类似于血管结构的复合材料,其可用于制造能自我愈合、自我冷却的轻质而坚硬的材料、像树一样运送物质和能量的动力材料以及超材料等。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收录的超材料技术专利进行深入分析,从专利技术的发展、技术来源国家分布、主要国家技术申请趋势、技术研发热点以及技术研发主体五个方面揭示了全球超材料技术创新的趋势,以期为我国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提供决策支持。研究表明,全球超材料技术目前正处于深入研究阶段,专利申请主要围绕高性能天线、光学透镜、超材料自身结构的实现等技术主题展开;中美等国是发展超材料技术的中坚力量,其中深圳光启是技术申请的领军人物,美、韩、日等国的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也在积极研发,全球市场竞争态势正在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于检验硅后芯片的硅后调试技术,考虑到现有的硅后调试技术缺乏实时监测芯片内部运行状态的能力,导致故障诊断的结果很不准确,提出一种基于扫描链的新的可编程片上调试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芯片的片上传输总线,通过添加极少的硬件电路,使芯片能够实时监测自身的运行状态,并在满足程序设定的条件后,自动触发故障诊断模式。该系统充分利用芯片内建扫描链,通过控制扫描链实现对芯片内部状态精确配置和观测。此外,该系统通过片上时钟电路对调试时钟进行精确控制,保证各模式时钟切换的正确性,同时还支持实速测试,为时序分析和调试提供新途径。该系统已在最新一款龙芯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上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材料导报》2013,27(10):115
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原子尺度的"混乱工程"技术,可以将光催化反应中低效的"白色"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变成高效的"黑色"纳米粒子。科学家们表示,最新技术有望成为氢清洁能源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研究人员精确地揭示了二钌富瓦烯(fulvalene diruthenium)分子的工作原理。1996年被科学家发现的这种物质可按需存储和释放热能。研究人员表示,新研究有助于科学家发现和设计出比该物质更便宜的替代品,从而研发出可存储和释放热能而不是电能的电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德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