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苏州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 对苏州市居民死亡登记及脑卒中监测资料进行汇总,采用趋势检验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1)2008-2017年苏州市居民脑卒中粗发病率427.31/10万,标化发病率264.92/10万,有逐年上升趋势(APC=3.9%,P<0.001)。男性脑卒中发病率(粗发病率402.28/10万,标化发病率285.57/10万)高于女性(粗发病率453.14/10万,标化发病率243.27/10万);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2008-2017年苏州市居民脑卒中粗死亡率93.87/10万,标化死亡率51.2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9.0%,P<0.001)。男性脑卒中粗死亡率(92.63/10万)低于女性(95.08/10万),标化死亡率(53.46/10万)高于女性(49.03/10万)。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粗死亡率为35.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79/10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26.84/10万,标化死亡率14.14/10万),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2008-2017年苏州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重庆市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死亡趋势变化,为开展脑卒中防治提供建议。  方法  2012—2018年缺血性脑卒中个案资料来源于重庆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率的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表示。  结果  2012年重庆市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72.78/10万、140.80/10万,2018年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86.63/10万、139.17/10万,APC分别为1.71%、0.80%,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均有P < 0.05)。农村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以年均6.29%的速度上升(t=2.83, P=0.037)。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2年17.89/10万、16.11/10万上升至2018年的39.03/10万、26.12/10万,分别以年均15.37%(t=6.68, P=0.001)与7.79%(t=5.43, P < 0.001)的速度上升。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均有P < 0.05)。农村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14.91%(t=8.72, P < 0.001)与12.86%(t=7.63,P=0.001)上升。  结论  重庆市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发病率相对稳定,死亡率上升,男性与农村是缺血性脑卒中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3-2014年济南市居民脑卒中急性发病及死亡情况,为制定脑卒中预防措施,在我市全面开展发病监测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收集山东省济南市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济南市居民脑卒中急性发病监测资料,对2013-2014年济南市7个项目区居民脑卒中急性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2014年,济南市7个项目区居民脑卒中累计报告发病26 513例,累计报告死亡6 484例,年均发病率为296.59/10万,年均死亡率为72.53/10万。根据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计算,年均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83.29/10万、42.15/10万。2014年同2013年相比,全市监测人群脑卒中粗发病率上升了48.31/10万,标化发病率下降了7.0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度粗死亡率上升了40.25/10万,标化死亡率上升了14.0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均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329.58/10万、79.05/10万,均高于女性(发病率为264.24/10万,死亡率为66.14/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1 343.65/10万、372.91/10万,均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为85.59/10万、死亡率为12.00/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病例分型为脑梗死者占70.61%,脑出血占17.88%,未分类脑卒中占9.61%,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90%。结论 2013-2014年济南市居民脑卒中急性发病类型以脑梗死为主。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上升趋势明显,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国居民1990—2019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死亡趋势,为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数据库中1990—2019年中国居民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相关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并应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死亡风险的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结果 中国总体居民、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缺血性脑卒中粗发病率分别从1990年的74.26/10万、64.58/10万和84.55/10万上升至2019年的201.74/10万、183.60/10万和220.59/10万,标化发病率分别从1990年的107.49/10万、 101.14/10万和113.72/10万上升至2019年的144.78/10万、141.10/10万和149.44/10万,标化发病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1.04%、1.16%和0.94%(均P <0.001);中国总体居民、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分别从1990年的32.08/10万、32.09...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0—2014年桐乡市居民脑卒中发病及死亡情况。方法利用"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桐乡市2010—2014年脑卒中监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桐乡市缺血性脑卒中年均报告发病率223.11/10万(标化率185.37/10万),死亡率77.73/10万(标化率60.54/10万),呈逐年递增趋势(P0.05);出血性脑卒中年均报告发病率88.31/10万(标化率74.81/10万),死亡率59.87/10万(标化率47.90/10万),呈逐年递减趋势(P0.05)。两类脑卒中发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且在50岁以后上升明显;各年龄段脑卒中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1)。结论应继续采取针对性措施防制不同亚型脑卒中,尤其应加大对中老年男性高危人群的筛查力度,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青岛市2014-2018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为脑卒中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证据。方法 发病和死亡病例来源于“青岛市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监测系统”。使用2000年全国人口进行计算标化发病和死亡率,计算年化百分比(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4-2018年青岛市共报告脑卒中发病104 031例,脑卒中的粗发病率为261.48/10万,标化发病率为126.19/10 万;死亡42 751例,粗死亡率为107.4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28/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发病率:289.25/10万和234.15/10万;死亡率:116.32/10万和98.73/10万。均为P<0.001),农村高于城市(发病率:269.08/10万和235.44/10万;死亡率:123.82/10万和51.37/10万。均为P<0.001)。男、女发病率APC分别为3.46%(P=0.991)和3.36%(P =0.820)。男性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为1.01%(P=0.008)。发病和死亡的类型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72.95%、56.14%),发病和死亡的季节以春冬季为主(26.35%、30.05%)。结论 脑卒中是影响青岛市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加强脑卒中防治网络建设,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分析奉化市脑卒中的疾病负担。方法收集2013年奉化市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与死亡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DISMODⅡ软件计算脑卒中的DALYs。结果 2013年奉化市共报告脑卒中发病数1 895例,报告发病率为392.03/10万(标化发病率为201.14/10万),其中男性报告发病率436.33/10万(标化发病率为210.55/10万)高于女性报告发病率346.48/10万(标化发病率为189.25/10万)(P0.05)。脑卒中死亡751例,死亡率为155.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53/10万),患病率为1 899.53/10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患病人数的85.53%。脑卒中总DALYs为7 566.03人年,DALYs强度为15.64人年/千人;早死引起的寿命损失年(YLL)为5 807.14人年;由伤残引起的寿命损失年(YLD)为1 758.87人年;6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DALYs占总DALYs的84.75%。结论奉化市脑卒中疾病负担较高,社区应重点做好60岁及以上的男性人群的脑卒中防控工作,降低脑卒中引起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5 - 2016年郑州市居民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收集通过“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2015 - 2016年郑州市户籍居民脑卒中监测数据,并分析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2015 - 2016年郑州市户籍居民脑卒中年均发病率和标化率分别为620.78/10万和383.64/10万,年均死亡率和标化率分别为86.65/10万和55.31/10万。女性发病率(539.10/10万)和死亡率(75.67/10万)低于男性发病率(701.61/10万)和死亡率(97.46/10万)。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人群。脑梗死在发病病例分型中的占比为 72.34%,其次是脑出血,占比16.75%,未分类脑卒中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占比分别为9.48%和1.43%。结论 急性发病的主要类型为脑梗死,女性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北京中关村地区人群1984—2000年16年间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变化趋势,探索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线索。方法采用北京MONICA监测方案及后续研究资料,按其统计方法,用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计算标化发病率,并分析性别、年龄别在监测初、中、末期发病率变化。结果(1)中关村地区1984—2000年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男性378.16/10万大于女性209.95/10万(P<0.01)。(2)女性脑卒中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3)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251.33/10万大于出血性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41.47/10万(P<0.01)。(4)两型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P<0.01)。(5)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1984与1993年相比个别年龄组呈上升(P<0.05)。结论中关村地区脑卒中防治重点是中老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变化是病因因素中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为120/10万~180/10万,死亡率为60/10万~120/10万,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以及康复期长的特点,在病后存活的600万患者中,残障率高达75%[1]。目前家庭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康复场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2014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金山区2014年监测系统中的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金山区脑卒中发病2 123例,发病率为410.29/10万(标化率160.52/10万),男性423.89/10万(标化率170.07/10万),女性396.90/10(标化率151.48/10万),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率为90.64/10万(标化率29.42/10万),男性为76.75/10万(标化率25.95/10万),女性为104.31/10万(标化率33.26/10万),报告脑卒中病例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占总发病数的80.55%。结论中老年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特别是女性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吉林省1983~1986年部分城乡人口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总样本数为1 923 224人(城镇967 087人,农村947 137人)。结果表明城镇脑卒中发病率(142/10万)和死亡率(96/10万)显著高于农村(86/10万、75/10万)(P<0.05)。男性发病率(146/10万)和死亡率(110/10万)显著高于女性(80/10万、60/10万)(P<0.05)。本文还表明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且1983~1986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还讨论了脑卒中的病因和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2位原因,也是目前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第1位原因.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 1脑卒中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形势严峻 在我国脑卒中对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20世纪80年代完成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城乡脑卒中年发病率平均为200/10万,死亡率约为130/10万,患病率为400/10万~700/10万[1-2].依此推算,全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达250万,每年死于脑血管病者超过150万,脑卒中幸存者600万~700万,其发病率、病死率与世界多国比较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绍兴市居民2013年脑卒中发病情况。方法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导出数据,计算发病率和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绍兴市居民2013年脑卒中发病14 621例,发病率为331.32/10万(男性359.48/10万,女性302.9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缺血性脑卒中11 188例(男性6 010例,女性5 178例),发病率为253.53/10万(男性为271.55/10万,女性为235.39/10万),占脑卒中总病例数的76.52%;出血性脑卒中3 080例(男性1 749例,女性1 331例),发病率为69.79/10万(男性为79.03/10万,女性为60.51/10万),占脑卒中总病例数的21.07%。结论应针对脑卒中不同危险因素、不同人群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脑卒中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死亡率和病死率在中关村地区居民中的变动趋势和流行因素。方法按照WHO-MONICA方案进行脑卒中的监测、统计、分析。结果(1)1984—2000年中关村监测区脑卒中平均死亡率为36.82/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41.37/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32.40/10万。(2)女性脑卒中、亚型脑卒中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3)中关村地区人群脑卒中年平均病死率为12.58%,其中男性年平均病死率为10.94%,女性年平均病死率为15.44%。(4)女性总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呈下降趋势(P<0.05)。(5)冬季为脑卒中死亡构成比最高季节,72小时内死亡构成比为60.19%,中关村地区死亡病例的住院率为83.50%。结论死亡率受发病率影响,寒冷等气象因素与脑卒中死亡率有关,医疗救治是降低脑卒中病死率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脑卒中发病、死亡情况,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寿光市医疗单位报告的脑卒中发病与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全市报告脑卒中3 301例,报告发病率为320.80/10万;死亡160例,死亡率为15.55/10万,病死率为4.85%。脑卒中发病率,男性为355.14/10万,女性为285.81/10万(P<0.01);<20岁为0.00/10万,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0岁以后均在500/10万以上(P<0.01)。报告的3 301例脑卒中病例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2.13%,出血性脑卒中占17.87%,两者病死率分别为2.07%、17.63%(P<0.01);首发病例占89.40%,再发病例占10.60%,两者病死率分别为4.27%、9.71%(P<0.01)。[结论]寿光市脑卒中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8—2019年河北省常住居民脑卒中发病特征,为制定脑卒中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19年河北省脑卒中发病数据来源于河北省18个监测点(县、市、区)常住居民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监测数据。采用SPSS22.0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脑卒中分型构成比及复发率,并对发病率进行χ2检验。结果 2018—2019年河北省18个监测区(县)共报告脑卒中新发病例89 407例,其中男性50 334例,女性39 073例。脑卒中发病率为477.12/10万,标化发病率为534.16/10万。男性居民脑卒中发病率(534.72/10万)高于女性(418.9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321.78,P<0.05)。城市脑卒中发病率(522.04/10万)高于农村(455.9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97,P<0.05)。脑卒中分型中,脑梗死占总发病数的80.34%。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自45岁起上升明显,45岁及以上脑卒中发病占到发病总数的96.92%。85...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海安县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及死亡情况,为制定心血管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心脑血管病人群监测资料,对海安县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海安县≥65岁人口占总人口17%,心脑血管病死亡居首位,占全死因的39.23%。心肌梗死粗发病率、中标率分别为32.27/10万、15.22/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5);心肌梗死粗死亡率、中标率分别为24.60/10万、10.87/10万;脑卒中粗发病率、中标率分别为299.93/10万、133.45/10万;脑卒中粗死亡率、中标率分别为131.53/10万、48.11/10万。各型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为226.31/10万,占76.87%。不同性别人群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趋势。结论提示海安县心血管病流行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应重点加强一、二级预防,针对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2008-2013年脑卒中流行特征,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8-2013年脑卒中监测数据。结果深圳市2008-2013年脑卒中新发病例82 337例,发病率为136.39/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263.67/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为363.92/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率为3.5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2∶1,男、女性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脑卒中亚型中,出血性脑卒中20950例,占全部发病的25.5%,缺血性脑卒中61 272例,占74.4%,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101.49/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率为4.26%,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34.70/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率为1.6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增长快于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等危险因素在缺血性脑卒中中所占比重高于出血性脑卒中。结论深圳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及中老年人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需及时采取合理的社区干预措施遏制脑卒中发病的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津县2008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津县2008年慢病监测网络报告系统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慢病报告发病率968.48/10万,糖尿病发病率居首位,发病率390.29/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153.61/10万,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135.15/10万,脑卒中241.96/10万;50岁以上的占89.65%;糖尿病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为344.78/10万和530.05/10万,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54.19/10万和116.26/10万、185.96/10万和121.51/10万;脑卒中发病率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43.53/10万和240.39/10万。结论新津县2008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发病率较高,糖尿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脑卒中发病率男女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