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查阅、汇总、分析医药文献所报道的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结果: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有皮肤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循环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及完善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强药物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发生的66例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复杂化,累及人体多个系统.以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及皮肤过敏反应多见.结论临床医生在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提高该药用药安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生机制、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并分析1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抽搐病例。结果左氧氟沙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临床医师应用时需谨慎。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可致严重中枢不良反应,医师在临床应用中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高危因素等,谨慎选择,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52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从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52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中给药途径均为静脉给药,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时间与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以输液时间>180 min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小。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呼吸科进行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187例,均行不良反应监测,统计盐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受累器官及临床表现,分析影响其单因素及多因素,并制定预防干预措施.结果:187例行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中,23例出现不良反应.23例盐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患者中皮肤系统约占52.17%、消化系统约占26.09%,神经系统约占21.74%,其中以皮疹、瘙痒为主要表现;盐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患者年龄≥60岁、用药剂量>0.4g/d、药物注入时间≥60min、联合用药、滴速>25滴/min、重度疾病严重程度及患者体质差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出现不良反应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年龄、药物性质、患者体质、用药剂量及疾病严重程度是盐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药物性质、患者体质、用药剂量及疾病严重程度是盐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产生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且经发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5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分析出不良反应发生因素。结果①对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后发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手臂血管红肿疼痛、胸闷头晕、局部皮肤反应等。②男性与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意义(P0.05);50岁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50岁以下患者(P0.05);日剂量600 mg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300 mg患者;疗程5 d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5天以下患者(P0.05);有过敏史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无过敏史患者(P0.05);有合并用药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无合并用药患者(P0.05)。③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与50岁以上人群、日剂量600 mg、有过敏史及有合并用药有着直接的关系。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为主,发生不良反应因素与50岁以上人群、日剂量600 mg、有过敏史及有合并用药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进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医院感染科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后,主要的不良症状表现在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心血管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肝功能异常反应以及其他方面,其中,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和心血管反应所占比例最多,124例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7.90%、25.81%、20.16%。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中,临床医师和药师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认真分析,给予重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并做好用药护理,这样才能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作用最大的发挥出来,提高用药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德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97-4198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分析其中发生的182例不良反应。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中,31.32%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hDP.)发生在消化系统,17.03%的ADR发生在皮肤和附件,66岁-77岁年龄组别中ADK发生率最高达26.37%。多因素L0函dc回归分析显示不合理用药、联合用药、过敏史是导致ADK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为了减少ADR.的发生,临床上应规范左氧氟沙星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时间分布规律。方法 :对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使用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时间分布规律。结果 :治疗结束后,在这180例患者中,其消化系统、皮肤附件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较多,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患者服药后的30~60min和60min~24h两个时间段。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和皮肤的伤害较大,该药导致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用药的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监测,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蔡伟 《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2):61-63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3年1月-2011年12月我中心收到省内各ADR监测点上报的175份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2例发生过敏性休克;其不良反应发生快,多发生在输液过程中;(18 ~44)岁年龄段发生率相对较高;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应加强对我省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意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观察泌尿系感染患者 64例 ,男 8例 ,女 5 6例 ,平均年龄 (4 0± 17)岁。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对照组应用氧氟沙星注射液 ,均静脉点滴。疗程 7~ 14d。结果 :临床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 87.5 %和62 .5 % ,细菌转阴率分别为 81.6%和 4 8.6%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6.3%和 12 .6%。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治疗泌尿系感染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大剂量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给药对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分析静脉药给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600mg一次给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观察病例48例40例,有效率为83.3%。检出细菌12株,用药后清除10株(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无需特殊处理或停药。结论:每天一次给药,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600mg,可以有效地治疗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低,患者耐受性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于细菌感染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相关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4.5%,差异不显著。结论:对于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其临床效果可以与乳酸左氧氟沙星媲美,并且安全系数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片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致不良反应的28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方法.结果 28例患者不良反应表现为消化系统15例(53.6%),皮肤6例(21.4%),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反应各2例(7.1%),泌尿系统反应1例(3.7%).所有患者经调整剂量或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能继续抗结核治疗.结论 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的不良反应与疗程、剂量、合并用药、年龄等因素有关,临床医生应考虑上述因素,注意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填报的97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静脉炎最常见;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急性心肌缺血、跟腱炎、肝损害虽少见,但程度严重.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及其用药监护,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6年5~7月份左氧氟沙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生32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对比药物使用量,其发生率:利复星注射液为0.2%,来立信为0.03%,可乐必妥注射液为0.2%,利复星片为0.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老年人高于其他年龄段人,女性患者高于男性,门诊患者高于住院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是皮肤黏膜症状30例(42.9%),其次是神经系统症状27例(38.6%)、消化系统症状11例(15.7%)、肾损害1例(1.4%)、血液系统症状1例(1.4%)。结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ADR要有足够的认识,在给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时,掌握其不良反应,对曾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合理用药,在患者用药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用药后的任何不适,应尽快查明原因,必要时应停药,对症救治,从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香丹注射液与西药制剂配伍中的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喜鸿  牟妍 《吉林医学》2003,24(6):553-553
由于近年来中药制剂应用临床的数量逐年增加,中药制剂与许多药物发生反应,而中药制剂在配伍上又无章可循。据临床观察,香丹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发生反应,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静脉滴注香丹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接点时,在输液器毛匪氏管内发生白色沉淀。此外,香丹注射液与丁胺卡那,利尿合剂均发生反应。1.2预防方法:在香丹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给同一个患者接点时,应先给患者静点左氧氟沙星。接点时,先接未加药物的液体,待输液管内的左氧氟沙星全部输入后再将香丹注射液加入液体中,可避免药物反应。2讨论中药制剂配伍反应发生率高,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我院呼吸内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诊治的98例急性肺部感染病患,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2组,参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研究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患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1.3%(39/48)(P<0.05)。研究组病患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病患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8%(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168例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定营 《广西医学》2007,29(10):1581-1582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6~2006年国内医药期刊报告的168例左氧氟沙星所致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左氧氟沙星ADR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密切相关的因素为老年人、过敏体质.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左氧氟沙星的ADR,用药时加强对患者的观察,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周琪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87-3788
目的分析临床静滴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我院门诊输液室静滴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35例,针对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药物剂量、浓度,输液滴速以及患者的过敏史有关。经调整滴速、停药或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均消失。结论临床医师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静滴时严格按照用药要求进行配制、输注,可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