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老年保健》2012,(2):7-7
巴西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周练两次瑜伽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等更年期症状。 研究人员对44名患有失眠症的绝经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将44名参试者随机分为3组.15人不接受任何治疗(对比组114人接受拉伸训练,同时接受每周两次的理疗(理疗组);其余15人每周参加瑜伽班练习两次(瑜伽组)。  相似文献   

2.
正印度研究人员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称,练习瑜伽可以有效地减轻偏头痛症状。研究人员对114名年龄在18~50岁之间的参与者进行了评估,他们都有周期性偏头痛,平均每个月发作4~14次。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只接受药物治疗;另一组除接受药物治疗外,还练习瑜伽。两组参试者同时都接受了改变生活方式的建议,如足量睡眠、锻炼和良好的饮食等。瑜伽组每周练习3天,每天1次,每次1小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虹桥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现况,为开展社区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0~60岁上海市户籍妇女为目标人群,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4月1-30日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的5个家庭医生工作室辖区内203名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妇女的基本信息、月经状态及围绝经期相关症状。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96.55%。196名调查对象中有70.92%的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在7种常见症状中,患病率最高的前3位依次为潮热出汗(33.33%)、睡眠障碍(30.16%)和关节疼痛(25.40%)。不同月经状态妇女潮热出汗和关节疼痛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妇女睡眠障碍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桥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患病率较高,需加强预防保健、及早干预。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改善围绝经期保健水平,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围绝经期失眠女性的一般资料及有无焦虑或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影响因素,并为失眠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0-60岁失眠女性为实验组,其他年龄失眠女性为对照组,采用一般资料及阿森斯失眠量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问卷,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组失眠量表评分(14.21±4.78)分,失眠评分18分以下者占83.6%,失眠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对照组失眠评分(13.37±4.47)分。实验组体重指数大于对照组。结论焦虑、抑郁、体重指数是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干预这些影响因素对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药物与人》2012,(2):5-5
美国《更年期》杂志刊登巴西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周练两次瑜伽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等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6.
巴西研究人员对44名患有失眠症的绝经妇女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将其分为3组,对比组不接受任何治疗,理疗组接受拉伸训练和每周两次的理疗,瑜伽组每周参加两次瑜伽拉伸训练和呼吸训练。4个月之后,瑜伽组女性的潮热、夜间盗汗、焦虑、易怒、失眠和情绪低落等更年期症状,明显少于对比组和理疗组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血应用米非司酮的有效性。方法:纳入我院88例2017.2至2018.11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米非司酮组则采取常规药物加米非司酮治疗。比较对照组、米非司酮组治疗效果;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红蛋白值;副反应。结果:米非司酮组效果、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红蛋白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 0.05。米非司酮组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常规药物加上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东风汽车公司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 ,女职工面临更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国内研究提出 :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可能影响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1] 。本调查目的是了解东风汽车公司女职工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及预防保健状况 ,以提出适宜的保健服务措施。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调查对象为东风汽车公司所属 40厂、61厂、2 0厂等在职女职工 ,且年龄≥ 3 0岁及部分女性离退休人员。1.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采用Kupperman的围绝经期症状评价量表与妇女围绝经期相关因素制定了统一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 :一般情况、影响因素、围绝经期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贵阳市围绝经期体检女性抑郁情绪、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探讨抑郁情绪与围绝经期常见症状的关系。方法以2017年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64例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年龄40~60岁。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围绝经期症状评估。结果调查对象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3. 0%,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9. 5%。围绝经期女性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不存在年龄阶段差异(P0. 05),但与围绝经期症状相关(P0. 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中潮热出汗、眩晕、性功能障碍以及感觉异常是围绝经期女性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贵阳市围绝经期体检女性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围绝经期症状相关,尤其是某些症状突出的妇女,应加强该阶段女性的早期抑郁筛查,从躯体症状改善入手,针对性地开展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管理和身心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0.
11.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从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的时期。围绝经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事业、家庭、工作等压力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抑郁症。研究表明,>50%的更年期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更年期躯体症状〔1〕。为探讨导致更年期妇女身心症状的影响因素,于2008年12月-2009年9月对全国17省1 101名45~57岁妇女进行调查,为预防和治疗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雌激素补充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症状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雌激素补充疗法的有效性,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1月治疗的47例围绝经期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用药前和用药后Kupperman绝经期症状评分法分别为:用药前23.5±5.3,用药后6个月6.5±4.0;用药前与用药后比较,雌二醇(t=2.715,P<0.01)、促卵泡激素(t=2.801,P<0.01)、总胆固醇(t=2.352,P<0.05)和甘油三酯(t=2.323,P<0.05)值有显著性差异.用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雌激素补充疗法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症状的主要措施,对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增强健康水平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文献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NKI、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0年10月,纳入有关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本研究主要结局指标是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评分,次要结局指标是有效率、雌二醇(E2)水平。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辅以Stata SE 15.0。结果 共纳入11个RCTs,包括1 0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PSQI总评分比较中,针刺组在改善PSQI总评分方面优于西药组[MD=-1.63,95%CI(-3.16,-0.10),P=0.04];针刺组在改善PSQI总评分方面优于阴性对照组[MD=-6.26,95%CI(-7.52,-5.00),P=0.000 01]。在临床有效率比较中,针刺组其有效率是西药组的1.1倍[RR=1.10,95%CI(1.03,1.17),P=0.002];针刺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有效率是阴性对照组的2.16...  相似文献   

15.
上海徐汇区中年妇女围绝经期症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上海徐汇区中年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调查,探讨上海中年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 KMI)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正常体检的年龄在40~60岁的中年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妇女2046例。受试者平均年龄51.23±7.00岁。中年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6.9%( KMI总分>6分)。随着被调查者年龄的增加,绝经状态的递进,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增高。最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依次为疲乏(83.38%)、性生活困难(55.67%)、骨关节痛(50.29%)、失眠(48.29%)和情绪波动(40.71%)。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受教育程度越低、经济收入越低、初潮年龄越晚、流产次数越多、合并冠心病是围绝经期症状加重的危险因素( t 值分别为22.533、-4.055、-2.088、2.709、5.522、4.203,均P<0.05)。结论上海徐汇地区中年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卫生医疗机构应针对上海中年妇女围绝经期特点提供更多的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围绝经期是指40岁左右任何时期开始内分泌、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在停经后12个月内的特定时期.为掌握海岛妇女围绝经期症状、更好地做好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1998年1月至5月,在舟山市对部分40~60岁妇女进行调查.1 对象与方法1998年1月至5月.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舟山市市区选择40~60岁妇女187名进行调查,其中工人59名,教师11名,商业企业营业员98名,农村家庭妇女19名.更年期妇女症状评分参考改良Kupperman评分标准,调查表即为改良Kupperman评分标准表.在进行妇女病检查问病史同时逐项询问调查表的内容,并由询问病史的妇保医师填写完成再核实一遍.数据输入微机,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采用SPSS/PC统计分析软件包.  相似文献   

18.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是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1]。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并非逐渐下降,在绝经过渡早期,FSH水平升高,导致雌二醇分泌过多;在卵泡完全停止生长发育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等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激动易怒、抑郁或烦躁、失眠等。上述一系列症状的治疗,主要采用激素补充治疗,并鼓励锻炼身体和健康饮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校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及健康寻求行为。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12例围绝经期高校妇女进行调查。结果: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报告了两种以上自认为与围绝经期有关的症状。56.7%的妇女选择去医院就医,41.3%的妇女采取自我保健方式,9.4%的妇女去看心理医生,31.5%的妇女服用钙及雌激素等药物,17.8%的妇女不采取任何行为。68.6%的妇女认为当围绝经期症状出现时需要药物治疗。结论:大多数妇女已开始关注围绝经期身体状况并采取不同的健康寻求行为。医疗卫生部门应为围绝经期妇女提供丰富的相关信息,根据她们不同的症状、认识和态度,与她们进行充分的沟通。社会、政府、单位、家庭应多给予她们各种帮助、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罗定市妇女围绝经期症状与保健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小玲 《现代医院》2008,8(6):142-144
目的调查了解罗定市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和保健需求,提出合理的围绝经期保健措施,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罗定市560例40~65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560例妇女中,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有374例,发生率为66.8%,发生的主要症状有失眠,烦躁,性欲下降,头晕,容易疲劳或乏力,肌肉、骨关节疼痛等。出现围绝经期症状而就医者仅有30.6%,在未就医者当中有1/3妇女采取了自我保健的方式;有2/3妇女认为没有必要采取治疗措施。结论罗定市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与全国平均水平(2/3)相近。因此,建议我市妇女保健工作要加强围绝经期保健知识教育,普及、加强自我保健,对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的围绝经期症状采取规范的性激素治疗,以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