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针对5A06铝合金板材表面涂覆石墨后出现的腐蚀现象,利用能谱分析方法,对板材表面不同涂覆状态进行了能谱分析,分析表明石墨溶液中的溶剂、干燥速度、石墨纯度、板材表面状态都会对板材表面腐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阐明了涂覆石墨后的5A06铝合金板材表面产生腐蚀现象的深层原因——电化学腐蚀,提出了消除板材表面腐蚀痕迹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树脂基复合成型材料激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变长线扫描激光烧结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树脂基复合成型材料变长线扫描激光烧结过程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烧结过程温度场进行了实验测量,以验证模拟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板材激光诱导自由成形过程中的边缘效应现象,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对板材激光诱导自由成形过程中板材受到的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提出了一种减小板材边缘效应的有效扫描方式——间断扫描,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及5A06铝合金板材的成形实验,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小板材激光诱导自由成形中的边缘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4.
树脂基复合成型材料激光烧结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变长线扫描激光烧结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树脂基复合成型材料变长线扫描激光烧结过程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烧结过程温度场进行了实验测量,以验证模拟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交叉筋壁板激光成形后的整体扭曲变形现象,采用相应的校正方法对板材进行了校正,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交叉筋壁板激光成形后出现的整体扭曲现象是由板材中部加强筋侧倾失稳造成的,提出板材扫描线不同部位协同变形为成形的关键并提出了协同变形扫描方式。针对协同变形扫描方式消除板材整体扭曲变形的现象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协同变形扫描方式后板材中部蒙皮所受到的约束减小,产生的拉应力减小,从而减小了对中部加强筋的压缩,消除了中部筋的侧倾失稳,最终避免了交叉筋壁板激光成形后的整体扭曲现象。  相似文献   

6.
温度场是影响焊缝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温度场测量方法响应时间长、测量精度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非接触式的红外热成像法进行殷瓦钢激光焊接温度场的测量。利用测量的温度场数据计算焊接温度梯度和焊后冷却速率,分析激光焊接的温度场分布特点。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并基本掌握了激光焊接和红外测温方法,同时锻炼了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的能力,为提高科研能力、解决科研问题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钠钙玻璃在预热和无预热两种情况下进行激光加工所产生的热应力的差别,在考虑辐射和对流的情况下,建立了激光扫描玻璃板的传热数学模型.分析了热应力与温度场分布之间的关系,并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钠钙玻璃在预热和无预热两种情况下进行激光加工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计算结果显示预热后进行激光加工产生的热应力小于无预热的情况,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8.
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基础上建立了激光陀螺抖动系统的有限元简化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模态分析,并对对模态分析结果和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一致,说明有限元模型合理性,其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激光作用金属板材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on Mises屈服准则和弹塑性本构关系,建立了连续激光辐照金属基体材料的空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金属材料在激光作用过程中的热学及力学性质的非线性,计算了光强为高斯分布的激光光束加热钢板时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得到了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认为在激光作用前期热膨胀会造成热应力上升,而后期材料的热软化会导致塑性区域应力水平下降和其他区域应力水平增加缓慢甚至下降.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已知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了有限元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对异厚度铝锂合金激光拼焊的温度场进行ANSYS三维瞬态有限元分析。用过渡网格划分网格以保证焊缝处网格足够细小,从而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热源模型选取高斯函数分布,移动热源的加载则利用ANSYS软件的APDL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同时利用多步循环来实现对激光焊接过程的模拟,得到相应的温度场分布。从模拟结果可看出,激光焊接过程温度场呈椭圆分布,焊件上形成了准稳态温度场。薄厚两板温度场存在差异,薄板温度场范围、熔池尺寸、熔化范围均大于厚板。为研究材料在激光加工过程的性能改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热像仪,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对覆膜砂选择性激光烧结(SLS)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测定和研究,避开了使用传统测温方法的各种干扰及缺点. 通过对热像仪测温结果的研究,确定了覆膜砂SLS成型的合适的工艺参数范围:扫描速度10 mm/s,激光功率16~20 W. 根据热像仪测温结果,结合ANSYS数值模拟计算,建立了覆膜砂SLS过程的激光能量输入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扫描过程中激光与覆膜砂相互作用的因素,用于预测不同的工艺参数对覆膜砂SLS成型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各种成型工艺变化对覆膜砂固结效果的影响,以及激光快速成型工艺的计算机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电磁-温度场耦合方法,分析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的温度场.基于电磁场解析计算建立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的电磁场解析模型,推导了涡流损耗公式.计算了热阻和散热系数,并以涡流损耗为热源,建立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等效热网络模型.预测随负载变化时盘式永磁驱动器的涡流损耗和铜盘温度的变化.解析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比较表明:基于电磁-温度场耦合方法所建立的电磁场解析模型和温度场解析模型能快速、准确地预测涡流损耗和铜盘温度.  相似文献   

13.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热效应对流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速度场和温度场测量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热效应对速度场的影响。分别利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仪和红外热像仪得到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在静止空气中产生的速度场和温度场。通过实验中获得的速度场来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而温度场则作为求解能量方程的边界条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无来流的情况下等离子体热效应对流场的影响比较明显,使局部水平方向速度大小提高近30%,但有来流时,由于对流换热使高温区减小,热效应对流场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14.
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热辐射理论和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推导出计算被测物体表面真实温度的通用计算公式.阐述了红外热像仪在测温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影响精度测量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试验的轮胎稳态温度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转鼓试验和红外热像仪对不同工况下的轮胎表面温度进行了测试,探讨了升温、冷却过程中轮胎表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及相应机理,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载荷、胎压及车速对轮胎稳态温度的影响,确定了影响轮胎表面温度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载荷对轮胎表面温升的影响最大,升温过程中胎肩处的表面温度最高,冷却过程中轮胎表面出现了急剧的升温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技术相比,红外测温技术可实现远距离、非接触、实时快速精确测量物体温度.其中,非制冷红外热像仪更是广泛应用于工业监控领域.主要研究非制冷红外热像仪串行通信协议,并通过MATLAB软件程序设计分析非制冷红外热像仪与PC机串口通信的流程,同时利用GUI平台设计人机交互远程控制界面,从而实现PC机对红外热像仪进行远程实时监控.通过对系统平台进行调试分析,证明该通信协议设计具有较好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HClO_4对V和Cr吸收信号的干忧。实验结果表明,HClO_4对V和Cr吸收信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存在残留HClO_4的干枕,当预加热温度达1900℃和1500℃时,残留HClO_4对V和Cr的干扰可除去,在涂钨热解石墨管中HClO_4不干扰Cf吸收信号,NH_4ClO_4对V和Cr吸收信号亦有抑制作用,但不存在残留物的干扰,EDTA铵盐可消除HClO_4对V和Cr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建筑物外围护结构采用单层玻璃、双层玻璃及其外表涂覆空心玻璃微珠(HGM)薄膜时的隔热性能,以及HGM薄膜的传热系数和隔热效率,并采用建筑能耗分析模拟软件DOE-2对其隔热效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建筑物及其外窗玻璃表面涂覆HGM薄膜后,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在建筑物普通外墙表面涂覆HGM薄膜后,也可降低其室内温度.  相似文献   

19.
从钢锭模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场、热应力、裂纹敏感系数的变化过程以及石墨氧化、高温下铸铁生长等角度对灰铸铁钢锭模在热循环条件下的失效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