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IL-24表达与结肠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68例结肠癌病例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IL-24表达,分析IL-24阳性表达率与结肠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IL-24在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和100.0%。IL-2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升高而下降(P<0.05),随病理分化程度降低而下降(P<0.05)。结论IL-2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升高而下降,随病理分化程度降低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L-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分 别检测92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IL-9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IL-9在结肠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IL-9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癌旁正常组织中IL-9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 均显著高于结肠癌组织(P<0.001)。IL-9 蛋白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的TNM分期、Ducks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3, 0.025, 0.004),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肝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IL-9表达阳性结肠癌患 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阴性表达的患者(P=0.015)。结论IL-9在结肠癌组织中较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低表达;IL-9在结肠癌组 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Duck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良好预后呈正相关,提示在结肠癌肿瘤微环境中IL-9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aspase-8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1例下咽癌组织和41例相应癌旁组织中的Caspase-8的表达,并以15例非下咽癌患者咽部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并分析下咽癌组织中Caspase-8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下咽癌组织中Caspase-8蛋白的表达量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咽黏膜组织(P<0.05),癌旁组织及正常咽黏膜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aspase-8蛋白的表达与下咽癌组织中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呈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Caspase-8蛋白的低表达可促进下咽癌的发生、发展,其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下咽癌分化、浸润、转移、分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miR-22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08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手术标本。应用原位杂交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24的表达水平,分析miR-224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原位杂交检测显示,在108例结肠癌组织miR-224阳性表达率为66.67%,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0.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结肠癌组织中miR-224比癌旁组织高出(3.88±0.46)倍(P<0.05)。随着结肠癌临床分期的进展miR-224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临床Ⅲ/Ⅳ期、Ⅰ/Ⅱ期中结肠癌miR-224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都显著增高(均P<0.001),miR-224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显著增高(P<0.001)。结论 miR-224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成为结肠癌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2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L-10 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IL-10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 mR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等临床特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 IL-10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提示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β-链蛋白(β-catenin)、双糖链蛋白聚糖(Biglycan)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探讨两项指标与结肠癌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的关系及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与微卫星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根治术后结肠癌标本及其癌旁正常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β-catenin、Biglycan蛋白,以癌旁正常肠组织为对照,光镜下评估各项指标表达情况。采用PCR方法检测分析微卫星状态并分组。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Biglyca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Biglycan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组织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β-caten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升高与Biglycan蛋白阳性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922)。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在结肠癌中MSI-H与MSI-L/MSS两组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glycan与β-catenin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二者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可作为评估结肠癌预后指标,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且二者表达相互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能参与结肠癌的WNT信号通路激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白介素-29(IL-2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62例肺癌组织和24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IL-29和TGF-β1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病理分期、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IL-2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TGF-β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在肺癌组织中,IL-29与TGF-β1二者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肺癌组织中IL-29呈低表达,TGF-β1呈高表达,前者与肿瘤生长呈负相关,后者与肿瘤生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乙酰肝素酶-2 (Hpa-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Hpa-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Hpa-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临床分期越高,阳性表达率越高;分化程度越高,阳性表达率越低;Hpa-2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5).结论 Hpa-2在结肠癌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原发性结肠癌组织中miR-21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112例原发性结肠癌组织和对应正常结肠组织中miR-21的相对表达差异,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型以及Dukes分期将患者分组,分析miR-21的组织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相对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miR-21在82.1%(92/112)的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miR-2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患者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随着Dukes分期的增加,miR-2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呈增加趋势。结论 miR-21的表达在原发性结肠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增加,对结肠癌临床分期和病理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rresten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42例结肠癌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中arresten mRNA的表达情况。PCR产物经凝胶电泳,比较各组织中arrest-en与β-actin条带的灰度值之比,半定量分析arreste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中arresten mRNA表达水平(0.43±0.14)低于癌旁组织(0.51±0.13)和远癌组织(0.57±0.11);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升高,ar-resten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也增加(P<0.05),但arresten mRNA表达在结肠癌临床分期(TNM)、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resten 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低表达,arresten基因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结肠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经病理学诊断的48例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及癌旁组织中IL-6和STAT3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IL-6的阳性表达率为91.66%,而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仅6.2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组织中STAT3的阳性表达率为95.83%,也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STAT3与IL-6的表达呈正相关(r=0.765,P<0.01)。结论 IL-6和STAT3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结肠癌诊断的重要参考及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和MMP-9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结肠癌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AEG-1和MMP-9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AEG-1和MMP-9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3%(43/63)、60.3%(38/63),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6.7%(8/30)、16.7%(5/30)。AEG-1和MMP-9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14.192,P<0.05;χ2=15.577,P<0.05)。结肠癌中AEG-1和MMP-9表达具有一致性。AEG-1和MMP-9的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且AEG-1蛋白与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AEG-1和MMP-9均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可能对结肠癌的预后判断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同源盒蛋白1(Six1)和E-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结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Six1、E-cad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结肠癌组织Six1、E-cad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Six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E-cad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结肠癌组织Six1、E-cad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TNM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肠癌组织Six1、E-cad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80,P<0.01).结论:Six1、E-cad可能共同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二者的表达情况与结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汪斌  韩真  束庆文 《安徽医学》2014,(7):869-871
目的探讨胃泌素(GAS)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结肠癌70例,以癌旁组织为对照组(均经过病理证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GAS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AS在正常组织中和结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2.9%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正常组织中GAS呈低表达,在结肠癌组织黏膜中GAS高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SMYD3、E-cad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SMYD3、E-cad在72例结肠癌组织和32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对SMYD3及E-cad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SMYD3的表达在结肠癌组织(59.7%、43/72)高于癌旁组织(16.7%、6/36)(P0.05);E-cad的表达在结肠癌组织(22.2%、16/72)低于癌旁组织(77.8%、28/36)(P0.05)。SMYD3及E-cad在结肠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浸透深度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大小、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在结肠癌组织中二者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r=-0.31,P0.05)。结论 SMYD3及E-cad异常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判定结肠癌恶性程度及评估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9.02%(25/51)、82.35%(42/51),两者间有显著差异(χ2=12.5706,P<0.01)。RUNX3蛋白在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肝内转移等病理因素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癌肿出血坏死、组织分型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RUNX3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UNX3基因可能是肝癌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A结合蛋白亚单位a(GABP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7年1月—2011年12月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确诊结肠癌患者174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GABPA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GABPA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GABPA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GABP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11%(35/174),而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5.17%(96/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P<0.05);GABPA的低表达与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5.803/0.022,5.000/0.032,4.258/0.047);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血管侵润和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ABPA高表达患者比较,GABPA低表达患者其生存天数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P=0.006)。结论结肠癌组织中GABPA低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GABPA可能是结肠癌新的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TK15)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TK15在102例手术切除结肠癌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肿瘤组织中STK15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TK1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4.12%(45/10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94%(3/102,P<0.01);STK15蛋白过表达与结肠癌分化密切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无关.结论 STK15蛋白过表达程度可望作为判定结肠癌分化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结直肠腺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及其相关性,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6、STAT3和Cyclin D1在80例结直肠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三者表达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通过生物学数据库验证结果。结果 癌组织中IL-6、STAT3和Cyclin D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3.8%、63.8%、62.5%,癌旁组织中IL-6、STAT3和Cyclin D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5%、25.0%、15.0%(P<0.05)。癌组织中IL-6与STAT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STAT3与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IL-6与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STAT3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Cyclin D1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CN1和Mel-18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56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CCN1和Mel-18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意义。结果 CCN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79%,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18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9.29%,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的6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CN1和Mel-18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2, P<0.05)。结论 CCN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上调和Mel-18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下调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有可能成为新的预测结肠癌恶性程度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的有效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